孩子思維發展有4個階段,怎麼把「數學敏感期」給抓住了?

2021-01-08 十安媽媽愛讀書

身邊的家長都在焦慮給孩子報名什麼樣的思維訓練班來提升孩子的數學成績,但費用高昂不說,還是一筆長期的開銷。數學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最是重要了,不管以後是學習文科還是學習理科,數學的分數和成績都是拉開差距的關鍵,一直作為基礎的重點學科讓家長重視和擔憂著。其實要學好數學,可不止是學好簡單的加減乘除那麼簡單,具備數學的思維,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從多個角度尋找正確的答案才是重要的。孩子的數學啟蒙是孩子數學學習的起跑點,如何讓孩子贏在數學學習的起跑線呢?

想要數學成績好,家長可不能只是追求一時的簡單的算術學習的成果,而要追求數學的理性的思考方式的培養。數學和算數也有著天壤之別,家長需要先弄明白兩者的區別。

01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劃分算數與數學?

簡單來說,算數就是計算器可以做出的加減乘除,可以用算盤或者口頭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

而數學是一些空間,平面,時間的運算,或者是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具體的問題。數學已經包含了算數,算數是非常基礎的數學學習需要的能力。要學習好數學,就要學習好算數。可是只會算數,是遠遠不能學習好數學的。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兒可以說明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做客央視節目《開講啦》時,被現場觀眾提問的一道複雜的計算問題給問倒了,丘教授在現場就直言不諱表示他確實不擅長計算。

02要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就要明白孩子的數學的思維的啟蒙和發展

1.一歲到兩歲

可以教孩子培養基礎的數字和數量的概念。比如唱鴨子歌,數一個蘋果和兩個蘋果。「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這對於孩子認識數量的概念就很有幫助。不要求具體的掌握,只是初步的具備一些模型就可以了。

2.兩歲到三歲

就可以好好的劃分物品了。可以分清楚三角形和正方形等不同形狀的東西,分清楚蘋果和梨子這樣不同類型,形狀接近的東西。

3.四歲到五歲

就要準確地掌握數數的能力,對數量有很明確的認識。這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拿大蘋果和小蘋果,讓孩子說說今天買了幾個水果,分別是什麼樣的,一共是多少個。四歲的小孩也上了幼兒園,進行了數字的基礎學習了。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認清楚數字,對數字和數量的關係也要弄明白。

4.五歲到六歲

的孩子就要學習十分基礎的計算了。五歲的孩子要能知道金錢的大小,以及不同大小的金錢可以做什麼。並且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情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計算。比如一個蘋果,再買一個蘋果,一共買了多少個蘋果。尤其現在微信支付方便,孩子容易忽略金錢計算,更是建議讓孩子使用紙幣購買,簡單訓練孩子的計算能力。

也可以購買有小圖標的啟蒙練習冊,彩色形象的圖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父母的引導事半功倍。

5.六歲以後

孩子經歷幼小銜接之後,正式開始了小學數學的學習生涯,跟著課程進行學習就可以了。這時候家長要配合老師,認真地解決孩子的家庭作業,及時檢查,糾正錯題。提醒孩子在學校好好聽講,注意力集中一些就可以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數學啟蒙訓練的書本就剛好可以很好的幫助父母們解決這個問題,系統化的引導學習,還有一部分適量的階級練習幫助孩子鞏固知識點。

我家孩子對於裡面的一些數學算法遊戲非常的喜歡,重點是裡面的題型都是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孩子不會因為覺得很難而放棄。

點擊下下方連結了解一下吧:

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數學。

1.利用圖形幫助孩子認識

七巧板,算盤都是幫助孩子學習數學的好工具。七巧板是把不同形狀的板塊,讓孩子自行去拼湊,感受數學的拼接的神奇,感受圖形的變化。而算盤幫助孩子具體的認識數量的增加和減少,有什麼樣的變化。都能讓孩子具體的直接的感受到數學的神奇。

2.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多運用

一切的學習最後都要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給孩子現金,讓孩子買包子,打醬油,都可以幫助孩子簡單地學習數學,對於數學的實際的作用有個認識。在孩子學習了乘除以後,稱重的東西讓孩子計算一下要給的錢。不要讓數學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課本的表面,而是課後也讓孩子用得到數學。看時間,看鐘表,看房子的面積,看圓形的水池的設計,其實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數學。

3.鼓勵孩子尋找答案

我們家到底面積是多大,媽媽到底有多重,孩子自己今年幾歲了,家裡有幾個人,吃飯拿幾副碗筷,這樣簡單的問題,都鼓勵自己去計算或者測量。比起直接明明白白地給出孩子結果,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並且在孩子得到正確的答案以後給出正面的表揚,鼓勵孩子的信心。

一生當中,不僅是學習生涯需要數學。進入社會,自己獨立的處事以後,有數學的理性思維,能客觀地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數學不僅是分數的意義,也是思維開闊,變相的多角度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重視數學,幫助孩子贏在數學啟蒙的起跑線。

相關焦點

  • 林志穎2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原來這麼重要
    邊說邊把這道題寫了下來等著弟弟算,沒想到開阿凱直接脫口而出:「等於4」。誰都沒想到,只有兩歲多的凱凱既然能將乘法算出來,林志穎趕忙誇凱凱:「真的太厲害了!」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誇凱凱聰明的同時,也紛紛羨慕林志穎的教育方式。大家也會感到十分好奇,在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讓兩歲的孩子會乘法,林志穎到底用了什麼絕招?
  • 這些現象表明,孩子數學敏感期到了,這幾個益智小遊戲娃愛玩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數學敏感期到了中午帶沛沛睡覺,睡前重複繪本《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在聽我講完毛毛蟲吃了1個蘋果、2個梨子、3個李子、4個草莓、5個橙子後,沛沛又開心地數數了。讓我欣喜的是,孩子在沒有任何提示和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從1數到了50。整個過程只在數完25後直接跳到27時,我不動聲色地重複25、26,沛沛就接著從26一直數到50停止。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根據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論來看,2-6歲是兒童的數學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會表現出對數學的興趣和敏感性,而錯過這個階段孩子天生的數學天分就會消減。
  • 瓜瓜龍思維助力孩子大腦潛力 喚醒孩子思維能力全面發展
    傳統數學教學往往偏向以應試為目的,注重知識點的學習,而缺乏對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導致許多孩子覺得數學枯燥、不實用。但其實數學並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還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思維能力,讓孩子通過富有邏輯性的思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那麼,要怎麼幫孩子培養數學思維呢?瓜瓜龍思維給出了答案。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快去文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我們常常在意花費多少力氣,卻往往忽略什麼時候花,怎麼花。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孩子成長飛快,一年一個樣,做家長的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黃金髮展期,不然以後花十倍八倍的力氣也未必補得來!1-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全球化社會,掌握一門外語,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巨大作用。而與其他特長不同,語言的啟蒙越早越好。
  • 數學思維有多重要?憑藉三個方法,讓孩子的數學成績逆風「翻盤」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數學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即便是馬雲先生也沒能逃出數學的 「魔咒」,他參加過3次高考,數學成績分別是1分、19分、79分......大多孩子和家長很難繞過數學這個「難題」、「話題」,不少學生對數學望而卻步,許多粉絲在後臺給我們小數點數學留言,中小學階段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數學成績不會差?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抓住寶寶視覺敏感期多玩遊戲,孩子更聰明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重視孩子的視覺敏感期孩子剛出生時,外界的光線會使其視覺被激活,這時的孩子具有對光的敏感性,會將眼睛朝向有光亮的地方。只不過這時他的視覺能力還並不發達,雖然會看向光源地,可一旦光源發生了運動,他的目光並不會追隨其移動。羅曼.羅蘭在他的巨著《約翰.克裡斯朵夫》中也有描述——從黑暗牆壁上高高的窗戶射進來的光線,給嬰兒帶來了第一個驚喜和歡樂。
  • 蒙特梭利發現的6個兒童「主要敏感期」,家長至少要抓住4個以上
    通過對不同孩子的研究,提出在孩子在8歲前需要經歷30多個敏感期,而這其中最主要的,有口腔、語言、思維等6個敏感期。 處於敏感期的孩子會有超乎常人的學習興趣,這也是6歲前家長培養孩子習慣、行為、智力等能力的重要時期,以下這6個敏感期,家長至少要抓住4個以上,孩子更聰明,教育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在培養自己的孩子時,家長們會無意識地把自身對數學的焦慮帶到孩子身上,總是覺得孩子學數學很難,擔心孩子學不好。這樣的消極想法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如有這種情況的家長就要改了!另外,家長要抓住各種機會鍛鍊孩子,比如孩子剛學了乘法,家長帶孩子購物時就可以「趁熱打鐵」問孩子「1斤葡萄8塊錢,那爸爸買5斤要付多少錢?」藉此機會讓孩子複習舊知識。3.
  • 數學能力強的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是什麼樣的?
    今天麗老師帶各位家長和同學,破解一下這類數學能力強的同學,到底特別在哪裡。我們解答應用題時的思維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 收集解題所需的相關信息。2 對信息進行有效加工,獲得中間答案。3 把有關這個答案的信息保持下來,整合全局信息得到最終結果。每一個階段都和一種或多種能力相適應。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怎麼在生活中培養它?  培養數學思維有規律可循嗎?  做完各種數學練習冊測評的好朋友,清華大學學霸本霸@餅乾,也被我邀請來趕緊給大家解答一下,我們在家可以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    02  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  著名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Piaget)認為兒童的思維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0-2歲:感知運動階段  2-6歲:前運算階段  7-12歲:具體運算階段  12歲-成年:形式運算階段
  • 1道小學數學邏輯思維題:60秒內能答對的孩子,數學思維都不錯
    所以數學一直都是家長們以及孩子們最為注重的一門學科,不僅要從小進行數學啟蒙,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還要為孩子培養各種數學思維和能力,好讓孩子的未來更加輕鬆。但是難題就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學好數學?小學數學邏輯思維題有4個同學,他們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班級裡名列前茅的,老師也經常誇他們聰明,有一天老師心血來潮決定出一道難題,防止孩子們驕傲自大,於是便對孩子們說:我手裡有四個小紙條,每個紙條上都寫了一個數字,這四個數字分別是1、2、3、4、5、6、7、8中的任意一個,你們來猜一猜都是哪幾個數字?
  • 錢志亮:抓住4~6歲圖形建構關鍵期,為孩子小學數學打好基礎
    確實有不少人在幾何方面不「開竅」,書上講圓柱體側面展開之後是個長方形,儘管老師做了演示,可還是想不通:「明明是個圓的,怎麼可能是長方形呢?」。現實中好多孩子到了初中之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內容確實完全理解不了。這主要與4~6歲圖形建構關鍵期時練習不夠相關。
  • 孩子6歲前,父母抓住「大腦最佳開發期」,娃會變得更聰明
    直到諮詢了一位育兒專家,趙女士才明白,原來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的行為,是因為他已經到了第二個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有規律可循,一個人的大腦在3歲之前會快速成長,3-6歲之間穩步增長。等孩子長到6歲以後,腦重基本就維持穩定了。因此,兒童時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要抓住機會,對這個時期的孩子進行知識教育和心智教育。
  • 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分為3階段,抓住關鍵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過得不好。就像人們常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希望你過得好的就是你的父母。很多家長總會盡心盡責地照顧孩子,從剛開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在網上查有關於育兒的知識,請教有經驗的父母。在孩子讀書的時候會讓孩子多跟同齡人中成績比較好或者品行比較好的人一起玩,限制孩子的交友。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學習數學思維。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數學思維構建之一:構建數字空間立體形象記憶,讓孩子玩轉數學
    從今天開始,寒石冷月老師將就數學思維構建開始分篇講解,以滿足家長們學習和輔導孩子的需求。在這裡有必要做出說明,我所講的每一篇主題,都是數學思維構建最基礎的內容。就如同我們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地基深埋於地下你可能看不到,但是卻為一棟房子的穩固提供堅強的支撐。
  • 不是孩子不乖,是敏感期在「作祟」,0-6歲的敏感期,父母要知道
    「好好吃飯,怎麼又把勺子扔了!」「都說了多少次了不要吃手!怎麼這麼不聽話!」「別爬了,地上多髒啊!怎麼說了這麼多便,你還是不聽!」「看看這牆壁讓你畫的!說了多少次不要在家亂寫亂畫了!怎麼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基本上,有孩子的家庭都要經歷這類讓人覺得「崩潰」的事情。畢竟,沒有多少父母能夠對「屢教不改」的孩子一直存有耐心。
  • 孩子的大腦只有三個發育高峰,只要抓住一個,對孩子也有好處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在孩子的一生中大腦發育的高峰只有3次,家長必須及時抓住這個機會。 如果能抓住其中一個,也會給孩子帶來好處。 畢竟,這種井噴式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三、8-10歲:培養興趣和習慣在這一發展階段,嬰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幾乎已經發展,基礎正在上升,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培養對高層建築的興趣和習慣。一個能夠自律和自學的孩子將來更有可能成長。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