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前給孩子這樣做數學啟蒙,不僅計算速度快,而且準確率還高

2020-12-05 梅梅育兒小講堂

孩子未來數學好與壞,與孩子五歲前的數學啟蒙有關。因為還有一年就要上小學,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提前打好基礎,而在小學階段,對孩子最關鍵的其實就兩點,算術題,還有就是最難的應用題。一個是測試孩子運算是否過關,而另一個則是考驗孩子的數學思維。

所以等到孩子五歲左右,數學啟蒙就已經不再是去教孩子簡簡單單的算數了,而是要從提升運算能力和激發數學思維這兩方面開始著重研究。

一、運算能力

其實在小學階段,孩子運算能力差無非就是這幾點。第一:孩子不理解算法的概念,看到題目總是毫無頭緒。第二:經常對數學感到枯燥無聊,導致算數總是出錯馬虎。第三:運算速度提不上來,奇慢無比,一道題能做十分鐘!

針對不同的問題,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對症下藥」

1.用實物讓孩子去感受

用現實當中的物體,讓孩子感受到多與少之間的關係,進而形成一種概念。比如我們拿過來五個瓶子和三個瓶子,讓孩子去比較,看看到底哪邊更多一些?之後再讓孩子補全少的一邊,讓左右互相平等。相信大多數孩子都能準確的做到,而之後我們就可以教孩子3+2=5。這麼做其實是讓孩子知道,算數並不一定就是抽象的字符,其實是物體變化的過程。

2.不要盲目刷題

孩子不是機器人,如果刷題經常犯錯誤,那就證明孩子對數學一點興趣都沒有,也可以說是根本找不到數學的樂趣。這個年紀的孩子,由於身體發育不全,思想還是處在比較抽象的階段。很有可能把12看成是21,密密麻麻的算式題,更是會加劇孩子的這種狀況。所以一定不要讓孩子刷題,而是去做算數遊戲,要讓孩子用一種玩的心態做題,效果往往會更好!

3.做題方法

教會孩子算數的方法,不單單只有豎式,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多竅門都能讓孩子算數速度變快。就例如湊十這樣做基本的方法,我們大人基本上一看就懂,而孩子自然就需要思考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的圖,是不是理解了呢?

由於方法眾多,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書中的這些內容,專門為幼兒園孩子們撰寫的,裡面就提到了我剛才講的那些做題方法,多種多樣種類繁多,裡面包含了湊十法、借十法、減補法等等。不僅孩子學得多,就連我也從中知道了不少學習的方法,建議大家試一試!

二、做啟蒙遊戲讓孩子理解數學思維

現在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孩子的數學思維,從小就只會買各種各樣的練習冊,每天都是刷題,導致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家長說了也不聽,成績始終上不去,造成惡性循環。如果家長真想好好教孩子學習,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就是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這就需要孩子先理解什麼是數學概念,之後才能產生思維。而概念又包括了分類、排序、圖形、空間等等方面,思維包括逆向思維、邏輯思維、分組思考、發散思維等。這些其實是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就已經不知不覺的傳授給了孩子。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這就是孩子學會了分類的能力。而在分類的過程中,思維就會得到各方面的發展,這就是勞逸結合,鍛鍊數學思維能力最好的方式!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地給孩子輸出概念,教孩子知識。比如什麼是圓形?什麼是五邊形?一分鐘等於多少秒?一米等於多少釐米?讓孩子知道各種關於數學方面的冷知識,這對孩子未來的空間感是極為重要的。

數學概念多,也特別的零碎難以讓人去理解。很多家長即使到現在也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其實不妨讓孩子多看看關於數學啟蒙類的書籍,這樣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數學發展,在選擇書的時候,也建議父母們多關注關注遊戲類的書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數學的概念又過於的抽象,通過做遊戲就可以讓孩子高效的去理解內容,這種方法往往能讓孩子印象更深,立即的更好。

這本書就非常適合孩子看,歐洲多國專家共同撰寫,建議父母們給孩子看一看,覺得不行就退貨!#育兒有方法#

我是梅梅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
  • 算術不是數學啟蒙,請幫助孩子愛上真正的數學,現在開始還不晚!
    有專家做過一項統計,大概有40%以上的人是不喜歡數學的,甚至提起數學就充滿厭惡和恐懼;可是又有一部分人一生痴迷數學,認為數學才是美的代言,是科學之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極端的情況呢,其實數學的魅力是毋庸置疑且深不可測的,不喜歡數學的人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數學。他們對數學的記憶停留在了枯燥的公式和繁瑣的定理中,因此對數學產生了很深的誤會。
  •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原標題: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今天我們先來回想一下高中生涯。 語數英、政史地、物化生……最讓你崩潰的是哪門課? 有時候過度學習,拔苗助長,反而會導致孩子在學齡前就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不利於孩子上學後的學習。 真正的數學啟蒙,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學習的是邏輯能力,對空間、分類、順序、位置、時間等邏輯推理的能力。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例如前運算階段2-6歲的孩子以具體形象為主,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守恆的概念。也就是說,他們還不具備抽象思維,這也是他們感覺數學學起來比較困難的原因。或是5、10、15...五個五個地數,有助於認鐘錶;還可以倒著數,有助於對減法的理解。▼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並非是背乘法口訣,而是培養這種「思維」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喬·博勒(Jo Boaler)曾說:並沒有什麼天生的「數學腦」,我們後天所見到的很多孩子對數學的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重要的數學啟蒙階段。提到數學啟蒙,很多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教孩子數數、背乘法口訣,或者讓孩子們多做數學題,提高孩子的計算水平,殊不知這種死記硬背的計算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特別的作用。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6歲前數學啟蒙,堅持訓練娃的空間認知能力,上小學後就看出差距
    「我家孩子不到3歲就能數到100,5歲時就能把20以內加減法算明白了,乘法口訣也背的很流利,怎麼上了小學反倒學不會數學了呢?」閨蜜小佳的兒子是19年上的小學,按她原本的想法,孩子的計算能力已經很好了,上小學應該很輕鬆,可現實卻狠狠給了她「一巴掌」,小佳的兒子算數是沒問題,可一遇到幾何題就懵,怎麼說都不懂。不僅小佳的兒子,我家孩子上學時,老師也強調過很多遍數學中的幾何題,並且告訴我們:「孩子分不清左右、學不懂幾何、立體感不好,可能是因為空間認知能力不足。」
  • 孩子乘法計算總馬虎,學會這4個速算「竅門」,小學數學少丟分
    很多家長總在我留言下面吐槽,說自家孩子乘法明明會算,但一到考試就粗心大意、總馬虎,於是沒少丟分。結果遇到乘法計算題,孩子越來越沒信心!接下來瑩姨為大家分享幾個乘法速算的竅門,讓孩子輕鬆應對數學考試,以後少丟分,寶媽們快幫孩子收藏起來,學起來吧。一、新豎式算法很多孩子的在算乘法時,會使用列豎式的方法,但一涉及到進位就會忘記。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有研究表明,0-3歲是右腦的優勢時期,3-6歲之間,右腦優勢逐漸過渡到左腦,6歲後進入左腦優勢的時期。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3歲前學英語的時候,孩子就是聽到什麼學什麼!
  • 數學老師當媽到底教了啥?娃從3歲一路成學霸(附資源)
    這就解釋了,為啥我們總覺得數學難,就是因為我們日常花的時間就少啊。曲老師也是一再強調,3歲開始每天花15分鐘和孩子玩個遊戲,就是數學啟蒙。但家長需要稍微學習一下,了解數學啟蒙的幾大維度(今天文章開頭#數學啟蒙,第一篇就聊過這幾個維度),然後以7天為周期,每天玩一個發展不同能力的遊戲。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文|穎媽談育兒如今數學啟蒙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但數學的範圍何其廣大,有些家長覺得自己讀書時數學就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呢?還有人覺得,數學啟蒙不就是學會「1+1=2」這種運算和規律唄,如果是這樣,那讓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加減法口訣不就就夠了。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說起數學啟蒙,大家第一反應的大概就是「數數、做加減法」,其實這種「算術」能力正隨著計算器的應用,越來越不重要。真正決定一個人數學能力高低的,是數學思維。 啟蒙階段,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 陪孩子「玩」數字,才是真正的數學啟蒙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見不管古今,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在數學啟蒙上,家長們都存在一個誤區:孩子2、3歲就能從1數到100,肯定是天才。卻很少有家長考慮過,孩子是否真正會運用數字。而數學是一門不能靠死記硬背,需要孩子靈活思考的學科。
  • 老師不會講:小學數學計算的三個技巧,學會後計算快捷,準確率高
    數學計算,不僅要準確,還要快捷,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爭取到更充裕的時間,用於難題的思考和卷面檢查。分享三個小學數學計算的技巧,老師在課堂上絕對不會講。,很多孩子會拿出演算紙,飛快地開始計算,但是,有時難免還是經常出現錯誤,我們可以嘗試用下面的方法進行計算:1、用100分別減去乘數和被乘數:100-83=17;100-96=4;2、把兩個得數相加:17+4=21,然後用100去減這個得數,即:100-21=793、再把兩個得數相乘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數學啟蒙的目標教育心理學博士格雷格·納爾遜說過:孩子原本是天生的數學家,當成人強迫孩子計算的時候,是將他們天生的數學頭腦徹底摧毀了。根據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論來看,2-6歲是兒童的數學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會表現出對數學的興趣和敏感性,而錯過這個階段孩子天生的數學天分就會消減。
  • 理察·費曼的成功,離不開兒時父親給他的數學啟蒙方式
    腦科學以及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在4-6歲間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也因此在這個時期兒童的科學、數學思維的啟蒙非常重要和關鍵。數學思維的啟蒙並不是在學齡後才開始的事情,家長要在孩子學齡前就開始對其進行相應的培養。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開啟孩子的數學啟蒙之路呢?
  • 如何提高孩子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和準確率
    很多家長朋友都認為,只要會口算,只要能算得準,快一點慢一點,對數學成績的影響,似乎不大。其實,這種觀點,只是一種基於推測的說法。其實,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潛能。雖說是小小年齡,但是如果按下面一套特殊的訓練方法來訓練,其口算速度可以提高好幾倍。小學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後,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隨之大大增強。
  • 為何孩子會數數,但不識數?了解孩子的左右腦,進行高效數學啟蒙
    數學啟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學前教育專家們曾對此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在幼兒時期就有良好的數學意識,對數學原理有基本了解的孩子,未來不僅在數學方面更加出眾,而且思維邏輯能力也會優於常人。 已經播出了三季的兒童綜藝節目《了不起的孩子》,這檔節目被譽為《最強大腦》的兒童版,節目邀請了各領域能力優異的一群孩子。
  •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從1數到100,學習有效的數學啟蒙
    我們大多數的父母也教孩子如何從1數到100,如何在10內加減,以及如何乘和除孩子。我希望你能指出數學是一門大學科,他不僅包括數字,他還包括形狀、空間、排列、高度、長度、尺寸、厚度、厚度等等。我想你應該知道數學不僅僅是「數字」,但是你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教孩子們數數呢?理由一:易教易用。
  • 洪恩數學VS悟空數學 哪個才是最合適0基礎娃的數學啟蒙神器?
    ,適合3-8歲的孩子,包含100個核心知識 、400種學習場景、10類探索旅程、5步教學環節,滿足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幼小銜接準備。啟蒙課程(3-5歲),適合零基礎的寶貝或小班的朋友使用基礎課程(4-6歲),有一定基礎或中班的寶貝使用進階課程(5-7歲),有紮實基礎的大班或一年級寶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