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數學好與壞,與孩子五歲前的數學啟蒙有關。因為還有一年就要上小學,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提前打好基礎,而在小學階段,對孩子最關鍵的其實就兩點,算術題,還有就是最難的應用題。一個是測試孩子運算是否過關,而另一個則是考驗孩子的數學思維。
所以等到孩子五歲左右,數學啟蒙就已經不再是去教孩子簡簡單單的算數了,而是要從提升運算能力和激發數學思維這兩方面開始著重研究。
一、運算能力
其實在小學階段,孩子運算能力差無非就是這幾點。第一:孩子不理解算法的概念,看到題目總是毫無頭緒。第二:經常對數學感到枯燥無聊,導致算數總是出錯馬虎。第三:運算速度提不上來,奇慢無比,一道題能做十分鐘!
針對不同的問題,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對症下藥」
1.用實物讓孩子去感受
用現實當中的物體,讓孩子感受到多與少之間的關係,進而形成一種概念。比如我們拿過來五個瓶子和三個瓶子,讓孩子去比較,看看到底哪邊更多一些?之後再讓孩子補全少的一邊,讓左右互相平等。相信大多數孩子都能準確的做到,而之後我們就可以教孩子3+2=5。這麼做其實是讓孩子知道,算數並不一定就是抽象的字符,其實是物體變化的過程。
2.不要盲目刷題
孩子不是機器人,如果刷題經常犯錯誤,那就證明孩子對數學一點興趣都沒有,也可以說是根本找不到數學的樂趣。這個年紀的孩子,由於身體發育不全,思想還是處在比較抽象的階段。很有可能把12看成是21,密密麻麻的算式題,更是會加劇孩子的這種狀況。所以一定不要讓孩子刷題,而是去做算數遊戲,要讓孩子用一種玩的心態做題,效果往往會更好!
3.做題方法
教會孩子算數的方法,不單單只有豎式,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多竅門都能讓孩子算數速度變快。就例如湊十這樣做基本的方法,我們大人基本上一看就懂,而孩子自然就需要思考一下。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的圖,是不是理解了呢?
由於方法眾多,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書中的這些內容,專門為幼兒園孩子們撰寫的,裡面就提到了我剛才講的那些做題方法,多種多樣種類繁多,裡面包含了湊十法、借十法、減補法等等。不僅孩子學得多,就連我也從中知道了不少學習的方法,建議大家試一試!
二、做啟蒙遊戲讓孩子理解數學思維
現在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孩子的數學思維,從小就只會買各種各樣的練習冊,每天都是刷題,導致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家長說了也不聽,成績始終上不去,造成惡性循環。如果家長真想好好教孩子學習,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就是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這就需要孩子先理解什麼是數學概念,之後才能產生思維。而概念又包括了分類、排序、圖形、空間等等方面,思維包括逆向思維、邏輯思維、分組思考、發散思維等。這些其實是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就已經不知不覺的傳授給了孩子。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這就是孩子學會了分類的能力。而在分類的過程中,思維就會得到各方面的發展,這就是勞逸結合,鍛鍊數學思維能力最好的方式!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要不斷地給孩子輸出概念,教孩子知識。比如什麼是圓形?什麼是五邊形?一分鐘等於多少秒?一米等於多少釐米?讓孩子知道各種關於數學方面的冷知識,這對孩子未來的空間感是極為重要的。
數學概念多,也特別的零碎難以讓人去理解。很多家長即使到現在也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其實不妨讓孩子多看看關於數學啟蒙類的書籍,這樣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數學發展,在選擇書的時候,也建議父母們多關注關注遊戲類的書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數學的概念又過於的抽象,通過做遊戲就可以讓孩子高效的去理解內容,這種方法往往能讓孩子印象更深,立即的更好。
這本書就非常適合孩子看,歐洲多國專家共同撰寫,建議父母們給孩子看一看,覺得不行就退貨!#育兒有方法#
我是梅梅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