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和準確率

2021-01-08 成長的筆記

網上找到,覺得挺好,大家可以試試看,尤其是寫數字這一項。對於口算,一般人思想上存在一個誤區。很多家長朋友都認為,只要會口算,只要能算得準,快一點慢一點,對數學成績的影響,似乎不大。其實,這種觀點,只是一種基於推測的說法。其實,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潛能。雖說是小小年齡,但是如果按下面一套特殊的訓練方法來訓練,其口算速度可以提高好幾倍。小學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後,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隨之大大增強。口算訓練必須分階段進行,這樣,容易形成良性循環,在開始進行口算訓練時,小孩的進步會很快,後來就慢些了,有時,想一次就達標,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長朋友必須根據孩子的原有基礎,分階段達標。

1、和孩子一起比賽寫阿拉伯數字。在數學中,10個阿拉伯數字是數學作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字符,同時也是小學生發生關鍵錯誤最多的書寫符號。家長朋友們最頭疼的就是小學生經常把6看成9,把8寫成3之類的錯誤。初中生、高中生也不乏其人,因把算草上的256寫成265而丟掉3分5分,家長們、老師們對學生的這種錯誤無可奈何,總是諄諄告誡這些犯這類錯誤的學生或小孩要慢一點,要細心一點,可是老師的教導,家長的呵斥總是沒有結果,有些小學生直到中學這類錯誤也不見減少多少。我個人認為,學生的這類錯誤通過口算訓練則可以迅速得到改正。通過口算訓練可以10倍、100倍地提高小學生、中學生的口算準確率,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訓練非常簡單,就是書寫10個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經過不長時間的訓練,小孩子書寫速度可以明顯提高,最好能達到每秒鐘書寫2個阿拉伯數字。

2、教孩子儘快學會認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算式。在學校傳統教育中,「8+3=」或「12-7=」之類的一大批簡單算式都是分別當作一個算式來看待,在課堂裡,老師總是教學生把「8+3=」 或「12-7=」之類的一大批簡單算式都當作一個算式來「運算」。其實在進行口算訓練時,可以把「8+3=」 或「12-7=」之類的一大批算式分別當作一個特殊的「字符」來看待,把這些特殊的「字符」當作一個「字」來「認」,而不是去「算」。 也就是教孩子一題一題地「認」算式。可以給孩子們講,像8+3=,9+5=,12-7=這樣的算式以後再遇到了,就把它當作一個特別的字來「認」,例如,8+3 =以後就直接「認」作「11」,不再把8+3=當作一個算式去運算。開始,孩子可能不習慣認這些特別的「字」。可以要求孩子在思想上把「8+3=」當作一個特別的「11」字,並且大聲讀作「11」。同樣的,對著「9+5=」大聲讀「14」,這樣大喊十幾分鐘,孩子自然「認」會了這些算式。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創造」。小孩只有對算式的概念進行了突破——突破了「算算式」的概念,才會真正認識到「認」比「算」快。可以想像,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的口算速度有成人快,那麼,她做起數學作業來,肯定是非常輕鬆的事。做作業輕鬆,學數學當然有興趣。(1)家長要根據小孩的學習能力,選擇適當的練習內容進行訓練。最好從最簡單的開始。如果第一次達不到參考標準,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同一內容,可設置多個練習。  (2)開始訓練時,家長可以用手指壓住8+3=,然後突然放開手指,旋即又壓住,讓小孩來認這個「字」。小孩開始會有些不習慣認這樣的「字」,告訴他這些「字」,原本是一個算式,如果當作一個「字」來認,也是可以的,只是這個「字」的結構有些特殊罷了。當小孩的思想轉了彎以後,很快就會「認」這些「字」了。這個「認」與背加法口訣的「背」好像是一回事,但又不是一回事,通過以後的一些訓練項目以後,家長朋友會自己明白。孩子「認」會後就可以開始練習了,可以將進位加法或退位減法設計成表格,分成幾列,每列20道題。  

進行訓練時請注意以下幾點:a.首次做口算訓練時,讓小孩做20小題,記下所花時間秒數,作為原始口算速度,供日後比較分析之用。  b.隨後,讓小孩「認」另外20小題口算題,要求流暢,在認讀時有哪個小題不流暢,則再認讀,直至能將20小題一口氣「認」下來,流暢無誤。  c.接著,讓小孩先作好訓練準備,家長持表,發口令「開始」,小孩執筆在一本書上作答,答完告「完」,家長將自己記錄的時間記入相應欄目中,作為日後比較分析的數據。  d.每做一次訓練,都與達標速度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差距,如果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又未經訓練,一般來說,一二次就達標是有困難的,掌握一門技術需要反覆的訓練。  e.每做一次訓練,都與上一次的速度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家長應當適當地讚揚一下小孩,說「不錯,有進步」,小孩這時需要鼓勵,正如在球場上拼搏的球隊員需要自己的隊友當啦啦隊一樣,家長切不可一見自己的小孩的速度是60秒,而達標時間是12秒就急不可耐,說「真笨,怎麼搞的」,如果你是這個樣子的話,恐怕你幹不了這等需要耐心和愛心才能做好的事情。  f.每次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為宜,如果小孩一時興趣高還可以適當延長訓練時間。  g.為了迅速達標,小孩在答題時,家長應當目不轉睛地盯著小孩的答題動作,如果小孩寫答數時,在哪一題下筆與答數時有稍微的停留,就說明他這題還沒「認」會,還需要訓練一下「認」算式,可以單「認」這些沒認會的題。  h.上一次訓練與下一次訓練最好相隔三天或一個星期左右,天天做這種訓練容易令人生煩,要保護小孩的學習積極性,切不可傷害小孩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如果小孩主動要求多練,那又當別論。  i.如果一個人單獨拿這些口算訓練題去訓練,也是可以的,但大多數小孩會覺得沒趣,容易產生疲勞感,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有家長或鄰居的小朋友參與的話,那可能收到你意想不到的訓練效果,學習狀態也可以因此而改變,那孩子就非常高興,不易疲勞,如果家長有興趣,讓小孩為你計時,你也測一下你的速度,讓子女來看看他爸媽的本領,則更能增加這種訓練的樂趣,使小孩覺得與玩遊戲一樣有趣。這就是我說到的「玩學習」。  請家長與小孩玩任何學習遊戲時都不要忘了作下記錄,這種記錄日後是非常有用的,這樣便於日後比較,知道進步了沒有,進步了,又進步了多少,你的小孩與其他的人家的孩子相比,書寫技術有無差距,有差距這種差距又是多少。這種比較,很直觀地讓小孩子知道自己的差距,而且容易激發小孩子的興趣,他們會很自然地產生趕超父母的想法,這樣激起的興趣,有時可以達到令人高興的程度。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數學專項複習:1000道口算練習題,一天一練,提高計算能力
    一年級數學專項複習:1000道口算練習題,一天一練,提高計算能力一年級數學期末複習,計算是非常重要的複習內容,從期末試捲來看,計算能佔總分的60%,因此,一年級孩子想要在數學上考高分、考滿分,計算能力就要過關。
  • 一年級的孩子一分鐘口算多少題才算能達標?
    測試班的班主任老師說,主要還是和訓練有關係。口算是熟能生巧,練得多就好。同樣一份口算作業,可能有的孩子要強,一遍完成不了,會再來一遍,直到熟練。有的家長要求高,會引導,有的家長會和孩子比賽做,一遍遍提高。但有的孩子不喜歡口算,心底還會排斥,做完就算,所以較慢。另外,孩子也有差異,有人天生對數字敏感些。有的學前上過珠心算課,或練過口算,也會有點幫助。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口訣,附計算練習題,提高計算能力一年級數學,學習難度不大,主要就是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尤其是計算,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就要掌握好計算技巧,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大部分孩子在學前就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卻在一年級數學計算這一塊兒老是吃虧。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前大部分孩子學習的都是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計算可以說是沒有難度,但是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學習不會很輕鬆,這是一年級數學學習的重難點,這些稍顯複雜的算式降低了孩子的計算速度,孩子的計算能力也受到影響。
  • 2018最新部編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口訣表,暑假必備
    最近很多的一年級的家長朋友們聯繫朱老師,有的孩子算數特別慢,甚至到已經考試結束還沒有做完題,這部分孩子當然有的可以大腦發育比較慢,或者說對數字不夠敏感,當然也有大部分是方法方式不對,現在正是暑假,希望家長們知道孩子的弱項之後,把握好暑假的時間,讓孩子在暑假超車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主要就是簡單的加減法
  • 一年級「小小運動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教學設計
    研究使人進步,我們願意與您共同研究,讓孩子的學習省力高效!)(一)、學習目標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口算方法。2.學生經歷20以內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感受計算過程的合理性。
  • 一年級數學:口算練習題大全,可直接列印,有需要的可以收藏!
    口算也稱心算,是一種不藉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口算是各種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和保障,可以說以後所有的加減法計算都是在用20以內的加減法。
  • 小學一年級數學:10以內連加連減混合口算,一頁50題,共500題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第一年,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年,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也很簡單,比如認數字、寫數字、簡單的加減法等,都是很基礎很簡單的內容。10以內加減法是數學的基礎知識,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內容,學好了數學,對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 孩子計算題易丟分,4個改進方法,提高準確率
    透徹理解算理和熟練掌握算法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保證。例如解決辦法:引導孩子練習一邊讀題目,一邊勾畫重點即可。2、對數學題只求算對,沒有形成計算意識大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題只求算對。沒有更進一步的思考,失去計算意識。舉個例子:對於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求解過程,其實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最初形態,如果沒有深入引導,孩子是不會有這個意識的。
  • 二上數學計算拉練:連加連減+加減混合+100以內加減法的簡單應用
    上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兩位數加減兩位的筆算和口算練習。不知道大家練習的怎麼樣了?有的家長反應沒有答案,今天告訴大家一個方法現在有很多的檢查作業神奇,拍照就可以出答案,比如百度的作業幫。那麼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二年級上的計算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簡單的100以內加減法的應用。連加法比簡單的加法要難一些,主要是孩子要先計算第一部,然後用結果再去加第三個數,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在第一部出錯,那沒這道題就錯了。所以還是要強調計算仔細認真,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 2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教才更簡單
    大家都知道一年級的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是重點,那麼2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教才能更簡單呢?要想讓學生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只需要掌握兩種方法就可以了。湊十法: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破十法:看小數,分大數,破出十,算得數。
  • 如何快速提高計算速度?
    如何提高計算速度?這是家長們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有位一年級的家長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是手指算,上了一年級之後一直改不過來。 手指算也是一種計算方法,不過速度可能比較慢。那麼如何才能提高計算速度?1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熟悉之後,就需要鞏固湊十法,. 湊十法的口訣:拆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如果對10以內的分成和湊十法不太熟悉的話,可以做下面這份練習: 此外,每天做100道口算題,堅持兩個星期,也能有效提高計算速度。
  • 二年級數學100以內加減法速算方法,計算快人一步
    來源 | 小學數學專堂 100以內加減法速算方法 方法一: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口訣:加9要減1,加8要減2,加7
  • 計算速度太慢怎麼辦?
    怎樣才能使孩子算得又快又對?一直以來家長、老師都在探討這個問題。方法其實很明確,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捷徑可以走,最重要的就是練好平時的基本功。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如下:多練基本口算首先就是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要做到脫口而出。
  • 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減法豎式專項練習題 暑假練習,高分不愁
    利用暑期,提前準備好資料,熟悉下學期課程和學習任務,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和預習。尤其是學習比較吃力或基礎不好的孩子,建議假期提前學習,開學之後學習起來不會特別吃力。一二年級相對都比較基礎,一定要通過這些基礎的知識點給孩子養一個學習的好習慣。
  • 一年級孩子五分鐘100道算術題,如何提高演算速度值得思考
    其實,作為一年級的小豆包,更多時候,父母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之上。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的速度或者說計算的速度才能有所改變或者說提高。錯誤的方法早就錯誤的結果  很多人都覺得數學的學習無外乎就是刷題,確實,俗話說:「熟能生巧。」多練習,是肯定會有所提高的,但如果只是做無謂的練習,只能是事倍功半,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
  • 小猿口算「趣味識字」功能上線,全面升級為你而來
    如何滿足用戶需求是在線教育行業不斷深耕的話題。根據市場研究分析,學生作業錯誤頻發、完成速度慢、作業檢查成為家長教育的三大難題。猿輔導深諳用戶需求,於2017年12月正式推出小猿口算APP,旨在為用戶解決難題。小猿口算APP作為猿輔導在線教育旗下專為教師、家長、學生服務的一款作業批改工具,致力於提升家長輔導效率,幫助用戶快速批改作業、更好掌握學生練習情況。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 3歲能從1數到100,會20以內加減法:這是數學天才還是家長誤解?
    (一)育兒案例「我家兒子3歲了,鄰居跟他同齡的男孩子都是只能數數從1數到10,而他卻能從1數到100,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題也都能說對,這該怎樣教他呢?補充一句,我們當家長的該怎樣給他鞏固數學知識呢?」
  • 一年級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巧算
    對於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最近孩子們的作業中就能看出端倪,很多孩子不能理解怎麼進位退位,我們用巧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