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21-01-21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正確運算的前提是理解運算的意義:

在做加減法運算之前,必須要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弄明白含義是正確運算的第一步。來看看解釋:

加法: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加法是數學中最基本的運算方法之一,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

減法: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記得在最開始學習加減法的時候一直不怎麼會算,數手指發現手指也不夠,於是就做了很多的小棍,每次都是通過數小棍來計算加減法,剛開始還可以,可是到了後來發現數字越來越大,小棍需要的越來越多。數小棍還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算的太慢了,有時候自己一個小題還沒有做完時,有的小朋友都把所有的題給做完了,所以數小棍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

「湊十法」

「湊十法」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運算:

看看下面一首兒歌:

上面的這首兒歌已經告訴了我們20以內的進位加法計算的要點:「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在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是「湊十法」,思考過程可總結為,大數找朋友,小數做分解,分出數字沒朋友,把它寫在個位上。簡化為一句口訣: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湊十法在進行 20 以內加法運算時有三個個要點:一是要理解10 加幾就等於十幾;二是要非常熟悉9與1,8與2,,7與3,6與4,5與5的湊十組合;三是要非常熟悉10以內數字的拆分,也就是對十以內數字的加減和拆分要非常熟悉,如下圖所示:

看看下面的舉例:

在計算9+6時,發現大數是9,小數是6,按照「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的方法,可以將小數拆為1+5,因為大數9還需要1就可以湊十了。湊成十後再加剩數5,結果就是10+5=15.

「破十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運算:

減法時加法的逆運算,在計算起來比加法的難度要大一些,尤其是退位減法在計算起來非常容易出錯。

先來看一道退位減法的運算:

看看上面的例題,20以內退位減法有三種計算方法:第一種是根據減法本身的含義來計算,想加法算減法;第二種是連續減法;第三種是破十法,我們主要來看一下破十法。

什麼是「破十法」呢?

破十法:在十幾減去一個位數時,當被減數的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主要方法如下:

四張基本運算表格:

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總結起來就是以下四張表格:

第一張:10以內加法運算表:

第二張:10以內減法運算表:

第三張:20以內加法運算表:

第四張:20以內減法運算表:

對於四張表格可以按照順序從第一張開始進行練習,熟練一張之後再進行下一張的練習,在最開始的時候為了幫助孩子掌握運算法則,主要是湊十法和破十法可以讓孩子說出計算的方法和過程,發現完全掌握之後就可以提高速度,到了最後只需要見到題目能快速反應出答案即可,速度越快越好,得到答案的過程也許是計算的,也許是經過多次的練習已經記住了,到了最後爭取能做到見到題目就能立即脫口而出答案,甚至是沒有思考和計算,幾乎成為一種本能和條件反射。

在練習表格中的算式時,沒有必要按照順序來考察和練習,可以隨機抽取考察,可以是家長從表格中抽取算式寫出來讓孩子計算;也可以是家長報算式,孩子說答案,快問快大;當熟練度上來之後還可以,家長說出一個答案,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能得到這個答案的算式,越多越少,這對孩子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和發展非常有幫助。

計算的練習必須要堅持,在不斷的練習中,從準確率和速度方面去考察和提升。

20套計算練習題,每份60題,可重複練習:

相關焦點

  • 二十以內的加減有點難,數學老師這樣講解,孩子好理解
    我看到有一個網友留言說,現在一年級學個計算,整的那麼麻煩,我們那時用的就是豎式法,多大的數都可以計算,再說了20以內的加減,張口就來,誰還用啥方法了!這友友爽直的可愛!成年人或許忘了自己怎麼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了吧!我們現在熟練到省略過程直接說得數的過程了!其實就是我們現在二年級的小學生20以內加減法的題也是張口就說出答案。
  • 一年級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巧算
    對於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說,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最近孩子們的作業中就能看出端倪,很多孩子不能理解怎麼進位退位,我們用巧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理解。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一開始,十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家二寶學的還是很快的,可是加大難度到2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遇到問題了,這樣的加減法多一位孩子就完全糊塗了,這也讓我發現了在教孩子十以內加減法時,孩子不是真正理解而是硬生生背誦下來的,所以當我出題兩位數進位加法和減法比如28+15等於多少時,無論我怎麼我教他用垂直法計算,他都記不住也學不會!
  • 為什麼100以內的自然數,是不是質數,只要試除2,3,5,7就行
    我們從比如說蘋果、桔子之類具體的實物抽象出自然數開始,開啟了學習數學的啟蒙之門。計算也是從最簡單的10以內的整數加減,再到20以內有進位,有借位的加減。隨著我們學習的深入,大家會發現,數越來越大,單純靠加法是比較麻煩的。比如說5個6相加,列算式太長。用加法確實能加,但步驟太多,效率太低,還容易出錯。所以大家迫切需要一種更高級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類計算問題。
  • 二上數學計算拉練:連加連減+加減混合+100以內加減法的簡單應用
    上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兩位數加減兩位的筆算和口算練習。不知道大家練習的怎麼樣了?有的家長反應沒有答案,今天告訴大家一個方法現在有很多的檢查作業神奇,拍照就可以出答案,比如百度的作業幫。那麼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二年級上的計算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簡單的100以內加減法的應用。連加法比簡單的加法要難一些,主要是孩子要先計算第一部,然後用結果再去加第三個數,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在第一部出錯,那沒這道題就錯了。所以還是要強調計算仔細認真,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 由數字2的分解與組合為例,輕鬆教會孩子5以內的分和
    數學啟蒙中,很多家長重視的多為兩點——數數和加減法,輔以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其實,在加減法學習前,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數學能力,數的分解和組成(數的分合)會被很多家長忽視。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數字是一切數學的基礎,但是孩子掌握了數字並不意味著可以做加減運算。
  • 一年級20以內進位退位加減法,就用湊十法和破十法!
    今天為家長們介紹一下數學的湊十法和破十法,孩子的加減法學習就能輕鬆的搞定啦。
  • 一年級孩子學習《100以內加減法》(加法篇)
    一年級的孩子最近在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及一位數》不涉及到進位和退位的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有的涉及到進位和退位孩子們容易出錯。下面這張圖是我們這個星期一年級《每日一練》的計算題,有部分家長反映,不知道這個方框應該怎麼填,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內容(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不進位)),也就是下圖中 第一排的3種類型一、利用小棒幫助孩子建立數位的概念由於孩子們形象思維好一點,因此,我在教孩子們計算時,都會充分地利用小棒,幫助孩子學習數的組成,孩子們已經初步建立了數位的概念,知道十位表示幾個十,個位表示幾個一
  • 和孩子一起畫思維導圖學習篇 之 系統梳理小學數學
    在小學階段還是強調基本概念的理解,乘法和除法裡面數字所在的位置代表的含義需要孩子理解透,而不僅僅局限於計算結果的正確。在指數這個分支裡,孩子需要掌握理解底數、指數、冪的的概念,通過運算練習進行鞏固。約數在小學數學裡面學得不深,僅限於概念層面的了解。但在估算這部分是可以好好訓練數感的。
  • 教什麼?一文全搞定∣PK榜
    在學齡前,孩子需要藉助於「具體事物」來理解數字和運算,如果脫離具體事物,直接用抽象的數字來要求孩子記憶或運算,這是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 每個孩子都是從具體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的,只有具體思維足夠紮實,他們過度到抽象思維時才會不費吹灰之力。
  • 八年級數學整式的加減乘法及其混合運算技巧,教你輕鬆拿下滿分
    八年級數學整式的加減乘法及其混合運算技巧,教你輕鬆拿下滿分本課程適用於八年級及以上的學生,教你輕鬆學整式的四則運算,輕鬆拿滿分。文中加粗部分為重點掌握內容。希望可以引起讀者的高度重視。根據讀者的反饋,後續還會增加相關的內容的哦!
  • 6歲娃學珠心算1年反不會加減法 專家稱沒必要學
    原本會算20以內的加減法,現在反而連10以內的都不會了。向女士為此感到焦急,想硬著頭皮學下去,可擔心女兒到底是否能學「清醒」?  家長焦慮:  女兒學珠心算,加減法反而不會了  2日上午,家住夷陵區的向女士到本報新聞中心「投訴」:6歲的女兒學珠心算之後,原本會的加減法反而不會了。
  • 如何提高孩子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和準確率
    小學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後,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隨之大大增強。口算訓練必須分階段進行,這樣,容易形成良性循環,在開始進行口算訓練時,小孩的進步會很快,後來就慢些了,有時,想一次就達標,是非常不容易的。家長朋友必須根據孩子的原有基礎,分階段達標。1、和孩子一起比賽寫阿拉伯數字。在數學中,10個阿拉伯數字是數學作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字符,同時也是小學生發生關鍵錯誤最多的書寫符號。
  • 3歲能從1數到100,會20以內加減法:這是數學天才還是家長誤解?
    (一)育兒案例「我家兒子3歲了,鄰居跟他同齡的男孩子都是只能數數從1數到10,而他卻能從1數到100,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題也都能說對,這該怎樣教他呢?補充一句,我們當家長的該怎樣給他鞏固數學知識呢?」
  • 小學的學習不能靠那1%的天賦,那靠什麼?
    我履行了我的諾言,從零開始教 一個讀二年級了,但是連10以內的加減也會算錯的小朋友 如何去教她呢?1、數手指,是每一個孩子必須經歷的,區別只是有的慢,有的快,而她只是慢了點。我從0-5開始教她,先比大小,再算加法,最後才算減法。
  • 女老師無償教珠心算,「特殊孩子」都是成年人
    1月13日,礄口區韓家墩街陽光家園裡,珠心算老師張莉正在教一群「特殊的孩子」做數學題,「孩子們」紛紛開始撥動桌上的算盤,不一會兒,一名41歲的男同學高高舉起手:「等於2!」「正確!」這群「特殊的孩子」有21人,分別患有自閉症、精神殘疾、智力殘疾,雖然年齡在20歲至48歲不等,但其智力甚至低於孩童。
  • 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律的理解型學習
    很多時候,孩子們靠記憶來學習算術計算的規則,例如「先乘除後加減」、「加法乘法可以換順序,減法和除法不能」、「加法去括號不需要改變括號內加減法運算的符號
  • 小學數學:概念+知識點順口溜匯總,學習有趣又輕鬆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 新學期開始,以前學過的知識是不是都還記得呢?小學數學需要記住的知識點還是比較多的,看到這些知識點,很多孩子都覺得枯燥,不願意用心去記。
  • 一年級「小小運動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教學設計
    研究使人進步,我們願意與您共同研究,讓孩子的學習省力高效!)(一)、學習目標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口算方法。2.學生經歷20以內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感受計算過程的合理性。
  • 為什麼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呢?
    在小學階段,混合運算的規則是:有括號,先計算括號中的算式;沒有括號,先乘除後加減大家都知道這是基本法則,當有一個孩子問你為什麼要先算乘除後加減,你會怎麼幫助孩子呢?有的老師會直接告訴學生,這是數學上的規定。這樣的解釋孩子會信服嗎?規定真的正確嗎?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