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沒有看手機,寶媽群裡又築起了400多層的高樓。
忙完一看,原來有寶媽在群裡尋求幫助,說她家寶貝一年級,老師要求五分鐘的時間裡得完成100道算術題。但孩子已經苦練了一個月的時間,還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做得最好的是一次能夠完成八十幾道題,一般情況下都只能完成五六十道題,讓她操碎了心,希望大家能夠給她一些建議,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寶媽的問題一扔出來,瞬間把寂靜的群給炸了。大家都開始紛紛抱怨、出謀劃策,一時之間,400多層的「高樓」就拔地而起了。
其實,作為一年級的小豆包,更多時候,父母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之上。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的速度或者說計算的速度才能有所改變或者說提高。錯誤的方法早就錯誤的結果
很多人都覺得數學的學習無外乎就是刷題,確實,俗話說:「熟能生巧。」多練習,是肯定會有所提高的,但如果只是做無謂的練習,只能是事倍功半,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有以下幾個問題,那麼就說明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
1、反覆練習同樣內容
反覆練習同樣的內容會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倦情緒,特別是小學一年的孩子,他們能夠真正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進行大量的重複練習,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牴觸,不願意繼續寫下去。
2、沒有及時糾錯
及時糾正孩子練習中的錯誤,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懂得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讓他明白自己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是做得很棒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久而久之,就能夠避免總是出錯的地方,提高計算的速度了。
3、題量太大,難度太高
孩子不能很好地提高計算速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每天練習的題量太大,而且難度也太高,經常搞到晚上十一二點還不能完成,那就讓孩子沒有充分地享受到成就感。一再的做錯題,會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無法很好地、長時間地擁有高質量的精力。
正確的做法就是每天練習5-10道題,並逐漸增加難度,讓孩子在每天的練習中找到自信和興趣,幫助他更好地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率。簡單有趣又有用的解決之道
想要解決問題,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要對症下藥,俗話說:「因材施教,方能百戰百勝。」
找對了孩子在計算方面的問題所在,就要使用相應的對策來解決問題。最簡單有效也通用的方法就是熟練背誦十以內的加減法口訣,就像乘法除法口訣一樣地背得滾瓜爛熟。
這個方法最笨,但也最有效。
一般來說這幾種方法都簡單有效:
1、多練習
這是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的方法。把一切交給時間,畢竟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放慢心態,從現在開始,每天練習一頁試題,當這件事情成為一種習慣,後面的事情便很容易解決了。
2、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
這是群裡一位寶媽教自己孩子的方法,據說效果很不錯。自己思考一下她的方法和口訣,確實能夠做到事半功倍。
她說自己孩子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也是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於是她就用這個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的方法讓孩子進行練習,最後還驚訝地發現,這個方法不僅適合10以內的加減,也適合20以內的數字,簡直是高效。
3、眼腦協調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眼腦協調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點。除了讓孩子每天堅持練習,還得讓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有趣地玩兒,等他找到了學習的規律,那麼提高速度就不再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了。
不過,讓孩子用玩遊戲的方式進行練習,也需要父母有更多的時間陪伴。那麼有哪些有趣的練習能夠幫助孩子進行眼腦協調鍛鍊呢?
正面管教大師推薦蒙氏郵票遊戲、彩色串珠遊戲,都能夠很好地提升四則運算的能力。因為把這些抽象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都給具體化了,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可感,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再比如買東西的遊戲、銀行遊戲,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理解數字,也能夠激起他的好勝心,讓他自我得到提升,不是總沉浸在枯燥的練習試題中,讓孩子心生厭煩。
這個遊戲就更簡單了,只需要準備點零錢,和孩子一起玩買賣的遊戲,存錢取錢的遊戲,能夠很好地刺激孩子的感官,也是不錯的選擇。
再或者玩擲骰子的遊戲,丟出骰子,然後快速地說出是幾個點。隨著遊戲的熟練度,慢慢增加遊戲的難度,再拿一個骰子和孩子一起玩,讓他把兩個骰子的點數加起來……
其實,方法是有很多的,需要的只是我們去用更多的時間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陪伴他找到學習的樂趣,一步一步地讓他能夠更好地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在習慣的養成和學習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學習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是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在愛和包容、理解、興趣中更好地成長。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