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6歲前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2020-12-06 媽媽沒時間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五節課,我們來聊一聊怎麼教孩子「排序」的概念。

預告一下,今天的最後一項活動能幫孩子提升左右腦的聯結,讓大腦更靈活、更高效,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排序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把一組物品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

比如孩子在學校排隊,會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

我們平時收納的時候,會把書從矮到高排,把碗從大到小疊,甚至把衣服的顏色按從淺到深的順序排列。

你可能會問,「排列和孩子學數學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非常大。因為排列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規律,比如從矮到高,就是高度依次遞增的規律。

其次,我們要識別出物品的這種屬性,並且始終用剛才的規律去表達。這對孩子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都是很好的訓練。

拿一道小學題來舉例,用1、2、3這3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複數字的兩位數?

如果孩子思維混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那一定很容易遺漏。

但如果孩子按照規律,依次以這三個數字開頭,就能很輕鬆地寫出12、13、21、23、31、32這6個兩位數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數學活動可以幫孩子培養這種邏輯性的思維吧。

活動1 給吸管排排隊

上一節課,我們介紹了6個維度的比較遊戲,爸爸媽媽有帶孩子操練起來嗎?

拿長短來舉例,上節課,我們只要求孩子比較誰長,誰短,找到最長,最短。今天可要增加難度了。

我們需要孩子把長短不同的5根吸管,按照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依次排列好。就像小朋友在幼兒園排隊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年齡不同,對排序活動的勝任能力也不同。所以一開始玩這個遊戲,我們可以給孩子一點「提示」。

首先,準備5根吸管,分別剪成1cm,2cm,一直到5cm的長度。

接著,在白紙上畫出同樣長度的5條線段,像圖片裡一樣,從短到高,均勻地排列。

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是,把吸管放到對應長度的線段上

我們也可以在線段上粘上雙面膠,這樣孩子就可以把吸管固定在紙上,增加他的完成感和成就感。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有很多訓練感覺的教具。

比如圖片裡的這套插座圓柱體,不僅能幫孩子做觸覺和視覺的訓練,同時也是一種帶自我糾正功能的排序玩具。

通過觀察圓柱體和孔的尺寸,孩子能夠練習匹配,把圓柱體放到合適的洞裡。

而當圓柱體太大,沒有辦法放進任何一個洞裡時,孩子會仔細觀察,或者搖晃洞裡的圓柱體,來找到放錯的那個。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做這類練習。

找一張硬紙板,在上面畫5個大小不同的圓,剪下來後,孩子就可以按大小順序,把圓形紙板歸位了。

等孩子能熟練完成上面這些任務後,我們就可以不再給提示,直接讓孩子排序。

不同長短的筆,不同大小的玩具,不同高矮的瓶子,都可以讓孩子排排隊。

遊戲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隨意糾正孩子。可能你叫他從小到大排,結果孩子從大到小排,甚至有兩個排錯了位置,都沒有關係。

肯定他的專注,提醒他再觀察一下,給孩子機會自己發現問題,才是更積極的引導方式。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電子版的素材,列印出來裁剪好後,就可以讓孩子邊玩邊練了。

活動2 大碗配大勺

如果覺得上面的活動對孩子來說太簡單,我們再來增加一點難度。準備4個大小不同的碗,4把大小不同的勺子。

首先,把碗打亂順序,請孩子按大小排好。

接著,把勺子也打亂順序,請孩子按照「大碗配大勺,小碗配小勺」的規則,依次把勺子放進對應的碗裡。

為了增加趣味性,你可以對孩子說,「大碗要和大勺做朋友,小碗要和小勺做朋友,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朋友嗎?」

最後,請孩子閉上眼睛,我們把四把勺子重新打亂,拿走其中一把。接著問孩子,「這把勺子應該和誰做朋友呢?」

孩子可能會很困惑,不知道這把勺子對應的是哪個碗。這時我們可以啟發他,「把勺子重新排一排順序,是不是就能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呢?」

這個遊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整理的思想,這點對將來的學習很重要。

有些孩子做題時不仔細審題,也沒有整理「條件」的習慣。拿到題就做,結果越做越糊塗。

如果能在讀題的時候,就把題目裡的條件都用數學的語言整理出來,孩子的思路就會更清晰,也更懂得出題者的意圖。

活動3 會整理的孩子更聰明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藏著很多排序的練習機會。

舉個例子,孩子回到家後,是不是經常把鞋一脫就進去玩了呢?

我們可以找一天,故意把鞋橫七豎八地堆在門口,然後對孩子說,「寶貝你看,這些鞋太亂了,容易把人絆倒,我們來擺整齊吧。

整理鞋子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邊說,一邊做。

「這是爸爸的鞋,一隻左腳,一隻右腳,兩隻要放在一起。」——這是教孩子配對

「爸爸的鞋最大,寶貝的鞋最小,媽媽的鞋不大也不小。」——這是教孩子比較

鼓勵孩子參與進來,他來整理,你來看,同時把孩子擺放的順序說出來

「你擺的很有意思呢,先是爸爸的鞋,然後是媽媽的鞋,最後是寶貝的鞋。從大到小,真整齊。

即使孩子沒有按照大小順序擺放,也不要糾正他,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看他為什麼這麼擺。

我們只需要在平時抓住機會,給孩子演示按順序整理物品就可以了。

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書、玩具;洗完碗,請孩子放回廚房的抽屜;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衣櫃,把衣服從長到短地排列。

鼓勵孩子做家務,尤其是做一些整理工作,不僅能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對於數學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也很有好處。

活動4 誰先,誰後?

最後,我們來學習另一種維度的排序,按照時間先後排序

很多媽媽會刻意教孩子看時鐘,認時間。但其實,能報出時間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理解時間的概念。

想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時間,一個辦法是多在孩子面前使用代表時間先後順序的詞。比如首先、然後、最後、以前、以後、昨天、今天、明天等。

我們在做飯、疊衣服,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都可以使用這些詞彙。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遊戲,來幫孩子練習按時間順序排序

上面這張圖裡,首先有一個雞蛋,接著,雞蛋殼裂開了一條縫,最後雞蛋殼碎了,鑽出來一隻小雞。

假如3張圖的順序打亂,孩子能把它們重新排好嗎?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26張這樣的3步驟排序圖,爸爸媽媽列印出來後,裁剪成卡片,就可以讓孩子來排順序了。是不是和小學語文的「給段落標序號」很相似呢?

由於我們的左腦負責處理語言信息,右腦負責處理圖像信息。所以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圖片串聯成一個故事,能夠促進左右腦的聯結,增強胼胝體的功能,讓大腦更有效地運作哦。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如何教孩子排序的內容。陪孩子玩這類遊戲,讓他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整理類的家務,對他今後的學習、生活都大有裨益,一定要堅持做哦。

下一節,我們會講解「模式」的內容,它不僅能培養孩子找規律的能力,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一環,也是智力測驗中的測試內容,一定不要錯過咯。

相關焦點

  • 有孩子做點家務要給錢,也有孩子給錢也不做家務 面對「小懶蟲...
    「我以後會出國學習,生活技能肯定要學會,今年暑假我開始學做菜,爭取假期結束時學會5葷5素。」楊天自信滿滿。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14年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狀態調查,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子女優秀的比例僅為3.17%,而認為「孩子應該做些家務」的家庭,子女優秀比例高達86.92%。
  • 這5個訓練寶寶數學思維的小訣竅,細心的家長一定要收藏
    今天就給各位寶爸寶媽們分享自己幾個方面簡單、實用且容易進行入手的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啟蒙小方法,如果您家的寶貝在3歲-8歲,那麼我們一定程度要好好看看咯!在分享這些方法之前,小貝老師還應該向家長強調,在最初階段培養數學思維的主要先決條件之一是把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放在首位,這就使我們其餘的工作更有意義。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這幾件事情你必須知道!
    經常會有孩子的家長提出疑問,孩子的數學為什麼總是學得不好,數學的思維應該如何培養?這成為了讓多數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可是,家長們總是注重結果,卻忽視掉了培養的方法。比如說對最基礎的數數到運算的過渡了解程度,是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的基礎,只要培養的好,基礎就能打好,以後再運算時就會更加靈活,更容易運算各種策略,實現運算的「快、準、狠!」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孩子從數數到運算的四大步驟,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 3歲寶寶數學思維培養選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家長分享真實經歷
    當初,為了給寶寶選擇最合適的機構,我諮詢了很多朋友,最終我選擇了當前最為火爆的網紅思維課程——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最開始對斑馬AI課有印象是因為看到了很多廣告,後來在為孩子報課做課程調研的時候也關注過斑馬思維,但是不確定其效果好不好,就很猶豫,直到最近一位朋友家孩子學習了斑馬思維後,跟我反映斑馬思維對孩子的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都有提升,我才做了報課的選擇。
  • 如何讓孩子愛上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計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研究發現早期數學能力越好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好。美國很多幼兒園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已經推行了針對幼兒的數學教育。中國很多家長的對數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印象,除了背公式,就是做習題。 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數算思維、幾何思維、測量思維。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對於孩子6歲前的大腦開發,更是注重。0-6歲是大腦聯結的關鍵時期,此時大腦如果得到有效開發,記憶力方面更出色,寶寶更聰明,智商更高!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原創 芳芳 STEAM在線 收錄於話題#教育觀念9個 看點 在STEAM教育中,很多家長聽說最多的可能是編程課程,而且很多編程機構也經常宣傳課程會著重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那麼計算思維究竟是什麼?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幫助?
  • 6歲前,有這三種表現的孩子智商普遍很高,父母別忽視了
    文|文兒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最強大腦」。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只是家長沒有發現而已。如果你家孩子6歲前有這三種表現,那就偷著樂吧,這些孩子的智商普遍都很高,只要家長悉心培養,將來一定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
  • 6歲前是孩子記憶力發展期,學會這幾招,輕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若是記憶力低下,那麼孩子就需要不斷地重複認識之前的東西,生活經驗與知識幾乎為零。若是想掌握有效的方法,以此來幫助他們增強記憶,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的特點,影響記憶的因素,分析出更合適的方法。不要強迫他們,父母應該要注意,在兒童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再逐步培養記憶力。
  • 為何美國人數學很差,卻能出很多大牛科學家?秘密藏在這本書裡
    很多爸爸媽媽以為,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就是從小讓孩子多做減法乘除計算,乘法口訣倒背如流,上小學後送到奧數班。其實這是對數學學習最大的誤解,數學不是只考核孩子的記憶和計算能力,在奧數班學一些解題套路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數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6歲玩數獨,12歲獲數獨世界第一,從小玩數獨的孩子有多優秀?
    你家孩子玩什麼遊戲呢?相信有不少家長回答的都是「數獨」,為什麼家長都特別支持孩子玩數獨呢?因為數獨可以說是世界上公認培養數學思維最有效的遊戲之一。要想孩子數學好,數學思維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
  • 5歲前給孩子這樣做數學啟蒙,不僅計算速度快,而且準確率還高
    孩子未來數學好與壞,與孩子五歲前的數學啟蒙有關。因為還有一年就要上小學,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提前打好基礎,而在小學階段,對孩子最關鍵的其實就兩點,算術題,還有就是最難的應用題。一個是測試孩子運算是否過關,而另一個則是考驗孩子的數學思維。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孩子的這4種表現,可能是右腦發達的特徵,父母別忽視要好好培養
    可以看出,父母為了讓孩子成才,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其實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身上有這4個突出表現,可能是他右腦發達的特徵,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了,好好的培養孩子,娃長大後有出息的概率會更大。到底是哪4個呢?大家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如何培養少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如果家長發現數學讓較大的孩子頭疼的話,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數學天賦,而是可能在他小的時候接受的數學思維啟蒙方式不對。提到數學思維的學習,很多人都是想到乏味的算數、公式以及複雜的幾何圖形,為什麼他會和孩子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有關係呢?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家長用對3招,孩子學習數學能省下一半力氣和時間1.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遠離數學焦慮家長們的數學焦慮是學生時代留下的病根,由於數學不好,家長們害怕甚至討厭數學,產生了數學焦慮。家長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對數學保持樂觀態度,可以告訴孩子:沒有誰生來就能考100分,只要用心努力,就能學好數學。樂於挑戰、不怕失敗的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數學問題,在面對難題時孩子的大腦將變得更活躍,有助於數學的學習。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要培養「數感」,不要總逼孩子背數學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們必須學習的科目之一就是數學。而數學作為主要學科,在考試中非常重要,作為家長,當然要為孩子儘快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樣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他們就可以更容易地學習。因此,家長一直非常重視給孩子數學啟蒙的問題。但是!許多家長在給孩子數學啟蒙時,很容易陷入誤區。他們在教孩子學數學的時候很多都只是死記硬背。
  • 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家長要抓住4-11歲的兩個關鍵期
    培養邏輯思維要抓住4-11歲的兩個關鍵期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過一套認知理論,他通過研究認為:每個孩子的認知發展都要經過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7)、前運算階段(2-7)、具體運算階段(7-11)、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
  • 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
    看起來同樣是5歲的倆孩子沒有什麼差別,但裡歐在面對他媽媽拋出的數學問題都能很快接住,而我家蘋果還處於懵懵的狀態,於是,我問了問表姐,她說她很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在美國小學是非常注重「數感」的培養。  我連忙問,什麼是數學思維,怎麼樣才算數學思維啟蒙,數感又是怎麼回事。表姐跟我說,數感字面意思就是對數字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