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感」好的寶寶數學會好!這6個鍛鍊小遊戲成就聰明寶寶

2020-12-04 父母世界Parents

近日,浙江寧波一位小學生上完洗手間跑錯教室是視頻讓網友們哭笑不都。可能每個人都有關於「方向感」的小秘密。你是否經常也出現這種狀況:

到了陌生的地方不分東南西北;

從洗手間或者商場出來不知道該往哪走;

這都是「方向感」問題,方向感的訓練應該從小就開始做起啦~今天推薦幾個鍛鍊方向感的小遊戲,讓寶寶更聰明!

什麼是方向感?

方向感即對方向、方位的認知感覺,就是通過視覺來感知空間,並通過大腦判斷方向的感覺。培養方向感就是要培養孩子視覺空間的感知能力。每個人解決問題能力、記憶力、認知事物能力、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執行能力、方向感、手眼協調能力、運動能力等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需要鍛鍊和培養,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孩子對方向的判斷,以及邏數學輯思維能力等。

1.方向感是建立空間概念的基礎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方向感?因為認識能力的概念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建立在具體的經驗基礎之上,如:爬行、走動、觸摸等,孩子就很容易就能理解空間的概念,這些都是需要實踐才能鍛鍊出來的,以後遇到其他類似的問題時,他也會主動應用自己的知識。

2.方向感好,數學思維能力更強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時時刻刻也離不開運算,如:他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也會計算大概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的方向感好,他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會較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較好,啟蒙階段的數學能力與孩子的方向感有直接的關係。

3.男孩和女孩不一樣!

德國研究人發現男女在確定方向時分別使用了大腦的不同部位。女性通過大腦皮層來獲得事物的表象並以此來確定方位,而男性通過海馬體來獲得事物的幾何學定位。

通俗地說,就是女孩多通過標誌性的建築辨別方向,如往左是藥店,再往右是雜貨店。而男人則傾向通過幾何學的方法來確定方位,如博物館應該在南面。

所以,父母可以針對孩子性別進行方向感訓練喔。女孩子可以教她辨認周圍的建築形態,而男孩子就可以教他簡單的指南針地圖識別。

快來找到適合孩子的鍛鍊方法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方向的感知能力不同,相應的鍛鍊方法也會不一樣,專家認為,孩子0-6歲尤其是3歲前,是培養孩子方向感的敏感期,找到正確的方法培養就能事半功倍。

●0~1歲的孩子

在視覺空間智能的發展上,大部分都需要父母在語言上的幫助,藉由父母的口語與動作的配合,慢慢地讓他建立空間方向感。例如,舉起他的右手時,就要在口語上也同時提示右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同樣要注意自己的口語表達,他們並不能理解「來這邊」「去那邊」的含義,父母就必須佐以手勢,協助他們了解。這時,適合的小遊戲有:

1、對著鏡子穿衣服

父母讓孩子站在鏡子前面,問孩子,哪只是左手,伸出來穿衣服喔。這樣來回幾次,孩子基本能分左右了。

2、藏貓貓很好玩

有意識地創設一下可以讓孩子藏身的「設備」,比如孩子可以鑽進去的大盒子等等。當你四處走著打他們時,要對你走過的地方有一個「實況報導」,當然也包括你找到他們的地方。

●1~2歲的孩子

這時,孩子已經能清楚地分別前、後,能指出一樣物品的上面和下面。父母一般教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時,可以加上,眼睛在眉毛下面,鼻子在嘴巴上面,讓孩子初步了解方位。適合的小遊戲有:

1、尋找禮物去

爸媽可以把禮物藏起來,並作一些標記,如繫上繩子或皺紙等,使「禮物」容易找到。尋找之前,爸媽先要跟孩子講清楚,如「小汽車藏在樹葉下」、「布娃娃藏在滑板車下(或小樹叢裡)」。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尋寶,並伴以方位的描述,如「孩子向前找一找」、「我們到左邊(右邊)找一找」等,有助於孩子對方位的理解。

2、跟媽媽一起整理物品

應該讓孩子自己玩玩具並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爸爸媽媽用正確的語言提示,比如「記住動物園裡小動物的『家』在門邊衣櫥最下邊的一層」。只有當孩子聽到規範的、細緻的描述時,他們才能學會這些詞彙。

●2~3歲的孩子

此時的孩子,空間概念進步最快,已經能按指令把物品放在桌子上或者桌子下,能辨別前後左右方位了。大概3歲的時候,孩子的空間感和方向感逐漸成熟。他知道太陽在天上、小草在地上、鳥在空中飛、魚在水裡遊、椅子坐在身體的下面。

1、卡通拼圖

孩子在拼之前,父母可以拿卡通圖片告訴孩子,哪個卡通人物站左邊,哪個站右邊。等孩子心中有了大概之後,收起卡通圖片,讓孩子自己玩,這種玩法同時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喔。

2、修建「公路」

找一塊空地,和孩子一起在幾個點之間修建公路,比如為一個小木偶的房子,車房和超級市場之間修公路,可以用木塊或塑料來作為鋪路的材料。要孩子描述小木偶從一處到另一處時所需走的路線。增加一些停止地點,比如說紅綠燈或斑馬線,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並使任務更複雜些。使用一些短句,比如「走斑馬線穿過馬路」和「在紅綠燈處向左拐」等。要使任務多樣化,可以要求孩子描述在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時的不同路線。

相關焦點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弄得阿薇是哭笑不得,雖然女兒可愛,但是阿薇也不由得擔心,女兒的方向感問題。寶媽別擔心,方向感也可以練其實方向感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有些寶寶對於去過的地方,非常敏感。但也有些寶寶,就算在自己家裡,也會出現迷糊的情況,分不清方向。
  • 父母學會這24個小遊戲,讓寶寶手眼協調越來越聰明
    6、影子遊戲鍛鍊技能:視覺你需要:手電筒遊戲方法:在光線暗的情況下,把寶寶抱坐在媽媽的懷裡,用手電筒的光打在牆上,並向不同方向移動,可以和他比較手影子的大小,或者用手做一些動物的手影給寶寶看,還可以拿著他的手比劃一些作動形成影子和他玩。
  • 5個小遊戲開發左右腦,在家就能玩,讓寶寶擁有高智商
    現在每個家庭都想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好的智商,畢竟智商對於一個人還是很重要的。人們總說常用的是左腦,所以人們熱衷於開發右腦,但是專家認為,左右腦同時開發更有利於寶寶智能和潛能的發展。要想嬰幼兒左右腦均衡發展,掌握適當的時期和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聰明孩子不是天生的,教你32招,成就超凡寶寶!
    原標題:聰明孩子不是天生的,教你32招,成就超凡寶寶! 考推理 你和寶寶準備一起吃早點了,但還沒有把早飯盒揭開,父母可讓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們今天早點吃什麼?」「你希望是牛奶還是豆漿?」這種方法可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 2.
  • 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訓練,這6款小遊戲,能助家長一臂之力
    小茹覺得孩子有點礙事,就想把他支配到一邊,拿了個小板凳,在地上放了點玩具,讓孩子自己玩。小茹說:「寶寶你往後面去,那裡有個小板凳,媽媽還放了一些玩具,你自己過去玩」。孩子聽到有玩具,四處張望,一開始直往前面衝。小茹著急地說「在你後面,往後面看,寶寶。」
  • 寶寶的手指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這樣鍛鍊,娃想不聰明都難
    手與大腦有密切的關係,手指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區,從而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作為家長,要熟悉寶寶手部發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鍛鍊寶寶的小手,以培養出「心靈手巧」寶寶。這樣培養出來的寶寶,將來會越來越聰明。那麼怎麼在家幫助寶寶鍛鍊手指,讓寶寶大腦發育事半功倍呢?以下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0-3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每個父母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情商高,這樣未來才會更有出息,但孩子聰不聰明,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被稱為學術腦,主要負責人的語言、邏輯、數學等等,而右腦被稱為藝術腦,主要負責想像力、創造力、圖畫能力等等。
  • 5種數學智能提升遊戲,打造高智商寶寶,建議父母收藏
    被譽為上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思想家馮·紐曼說,「數學方法滲透並支配著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是衡量科學成就的一項重要標誌。 要想數學學得好,建立良好的「數學智能」才能事半功倍。「數學智能」指的是數字和推理的運用能力,是通過條理清晰的邏輯判斷、嚴密謹慎的論證過程,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 「貴人語遲」是寶寶聰明的假象!如何讓寶寶早開口?妙招在此
    小玉最近有些發愁,她發現自家寶貝都已經1歲7個月了,還只會無意識地喊「媽媽」,其它的詞彙更是少得可憐,是不是發育出了什麼問題?小玉幾次想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都被婆婆攔了下來,小玉的婆婆說:「老話說得好,貴人語遲,這是我家寶貝聰明的表現呢!」
  • 媽媽常摸寶寶這3個部位,娃會變得聰明,大腦發育更快!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將來很聰明,所以從孩子小時候就各種培養,那麼在嬰幼兒時期如何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他變得聰明靈活呢?寶媽可以經常摸一摸孩子這3個部位,相信寶寶會更聰明: 一、小手 人們手部的觸覺都是非常靈敏的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對於孩子6歲前的大腦開發,更是注重。0-6歲是大腦聯結的關鍵時期,此時大腦如果得到有效開發,記憶力方面更出色,寶寶更聰明,智商更高!
  • 寶寶剛出生體重「幾斤幾兩」最聰明?腦科學家:越接近這數越聰明
    所以說,在懷孕期間,孕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可不能說只要是好的都來者不拒,時間長了等到體重超標的時候,分娩時的痛苦就只能夠自己承受了。體重能控制好,分娩時也會很順利的。但是有些人就會有疑問,分娩時胎兒的體重和大腦發育會有關聯嗎?
  • 寶寶1歲後記憶力非常好,家長抓緊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文/可馨育兒寶寶1歲後記憶力非常好,家長抓緊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一、 鍛鍊寶寶的記憶能力寶寶在1周歲之後,他的記憶能力進展相當不錯,而且這個時期正是寶寶記憶力快速發展的時候,父母可以趁著這一關鍵時期進一步的強化寶寶的記憶力,同時還要開始鍛鍊寶寶的注意力。
  • 每天陪孩子玩這6個小遊戲,不僅能鍛鍊右腦,記憶力也會越來越強
    而那些聰明的科學家、發明家,例如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都擁有著發達的右腦,使他們在思考問題、做事情時能想到不同的角度,擁有更多的成就。 現在不少家長也意識到了開發孩子右腦的重要性,卻不知道怎麼才能更好地開發孩子的右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開發右腦的小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 若你家寶寶睡覺有這3個舉動,說明右腦發育好,長大後或許更聰明
    但其實真正聰明的孩子會有一些和其他人都不同 的特徵,爸爸媽媽早點發現,抓住機會好好培養即可。假如你家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這3個舉動,則證明孩子從小右腦發育就特別好,這樣的孩子多半智力和情商都很高,長大之後都會很有出息。一、寶寶睡覺前喜歡聽故事(包括聽音樂)很多人在想寶寶睡前聽不聽故事,跟右腦發育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
  • 開發「右腦」的寶寶長大更聰明?推薦哪些實用方法?了解一下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聰明不聰明,通常來說跟寶寶的腦部發育有關。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人們更多的用主腦稱呼右腦,用小腦稱呼左腦。右腦對人體的作用,主要負責幾何、繪畫、空間、綜合等功能,因此常備成為「藝術腦」,通常保留著大量的遺傳物質。
  • 科學證明:這4種面相的寶寶,長大後智商不會低,有沒有你家娃?
    而現在的老人家也喜歡額頭飽滿的寶寶,這不止是為寶寶的顏值加分,更體現這著孩子以後的智商可能比較高。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人的頭部中,額頭的飽滿程度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所需要的思維力、記憶力以及觀察和分析能力。所以額頭越是飽滿,這個寶寶可能長大以後就越聰明。
  • 寶寶腦袋越大越聰明?不不,聰明的腦袋長這樣!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莫過於寶寶聰明又健康,為了滿足這個心願,他們從備孕開始就會做很多的準備。孕前調整飲食,科學備孕;孕期定期產檢,遠離一切危險物質;就連分娩都會為胎兒著想,有的算日子,提前剖腹產,有的痛的要命都要順產……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出生,又開始胡思亂想,尋找各種可以判斷寶寶聰明健康的辦法,比如頭圍。
  • 寶寶輔食,寶寶鍛鍊咀嚼能力就靠它們了,媽媽:馬上學習
    寶寶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媽媽們,你們家的寶寶開始吃輔食了嗎?有些媽媽會問,寶寶早一點添加輔食可以嗎?是可以的,但是,最早也不能早於4個月,不然容易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導致的問題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