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也時而不集中,該如何處理?
首先請家長先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具體情況,孩子不認真聽講表現為什麼行為?是在課上發呆、與同學聊天或者自己在玩等等。
1. 【意義】
讓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強迫孩子是沒用的,畢竟家長不能在課堂上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
A.要與孩子講明注意力集中的意義,認真聽講對他的好處。(家長要多了解一些如何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的課程)
告訴孩子「課堂才是孩子學習的主戰場;課堂沒聽懂,課後再去學,會導致學習惡性循環」。
B.了解孩子的情緒、深層的心理需求,圍繞他們的動機和需要加以引導。
打聽孩子是不是因為聽不懂老師講的課題而產生懈怠心理和行為。督促孩子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
拜託老師,在課堂上,有意針對孩子在注意力集中這一進步的表現上,給予正面的認可,形成正循環。
另外情況還可能是孩子在課上自己發呆,孩子發呆是在想什麼呢?
有可能孩子在想具體事情,比如明天周末要幹什麼。還有一种放空,什麼也不想,就是喘口氣。這是孩子的一種心理保護機制,學習壓力太大了,孩子承受不住,就逃避到發呆中。
2. 【目標】
A. 樹立目標的這個方法,確實行之有效;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是隨意說下「你怎麼還不完成作業?」等等,孩子很可能學習時會出現拖拖拉拉、注意力渙散的現象。
(家長可採用一些小方法,如自下而上的目標管理法/自上而下的目標拆解法。想了解更多的家長可到奇點大學主頁裡查看這類的專門課程有詳細講解)
B. 可經常採取「限時訓練」的方法。即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個任務或者比賽完成這個任務,從而使孩子在學習上集中了注意力。
家長和孩子一起設定一個時間,比如10分鐘。在10分鐘裡孩子需要練習全神貫注做題目,遇到不會做的可以先跳過。10分鐘到了或是發現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時,讓他起來動一動,或者伸個懶腰,1-2分鐘之後繼續下一個10分鐘。
3. 【成就感】
讓孩子能輕鬆的完成一些目標,大概率是讓孩子有成就感的事情,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A. 錄視頻(讓孩子把學習的知識複述、講解一下並錄成視頻,即會引來很多人點讚鼓掌)
B. 跟孩子說「你做好這件事,你會變得怎樣...怎樣...」 別人30天做完,你20天就做完了,孩子本身就有這種成就感。
比如,家長跟孩子說「所有假期作業要在放假的前半段時間完成。」—目標
因為你這樣做,你永遠不會在假期結束後還做不完作業,而且作業不會丟。—意義。
在假期中,孩子會非常自豪地跟親人朋友說「看,雖然今天才過了假期的一半, 可我已經寫完了全部假期作業」—成就感。
慢慢地,這種成就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變成他內化的成就感,逐步就形成了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4、【合理地布置房間的學習環境】
建議在寫作業的桌面上不要放任何與學習無關的物品以及書籍。(在孩子學習的所視範圍內,不要放置走動的鬧鐘、色彩斑斕的擺設等。)
5、【遊戲互動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傾聽關鍵詞」。父母讀一段故事或者文字,規定一個關鍵詞,請孩子認真傾聽並在腦海中記錄一共出現了多少次關鍵詞。針對孩子在低年級時,讀不懂題、找不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用此方法可在家中進行練習。
第二個方法是「倒著數數」。我們都會從1數到100,但倒著數100-1就沒有那麼快速自然了,家長可以和孩子計時比賽,看誰數得又快又準,當然還可以增加難度,從100-2倒著數偶數等等。這樣的方法可以在輕鬆的遊戲氛圍中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第三個方法是「你來當老師」的遊戲。每天晚上做作業之前,請孩子當小老師,把今天語數英學科的老師上課地內容教爸爸媽媽一遍,並鼓勵他明天可以教爸爸媽媽更多的東西。這個方法的意義在於培養孩子的聽課興趣,上課多聽一些才能回家當個優秀的小老師,無形中慢慢培養孩子上課的專注力。
此外,還可以強行訓練
讓孩子大聲閱讀 (調動了更多的感覺、知覺,有利於提升注意力)
提升課堂效率、提高課堂聽講的注意力。應調動更多的感知功能(如下3點),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內容中。
(1) 動口:回答 複述 。
A. 積極回應老師。除了老師對孩子的提問,在老師在問全班同學問題時,也要進行回答,孩子不要悶著;
B. 主動提問。這是老師了解孩子的好機會,會給孩子相應的提高學習某方面的建議;
C. 不放過每次小組討論機會
D. 可能的話,給同學講解
(2)動手:做筆記、做課堂上的練習題、進行課堂推導。
(3)動腦:跟住老師的節奏,抓住重點;記錄他人思路,課後思考;課後知識點總結,整理知識點;反思錯處。
最後,也希望我們的家長要保持做夠的耐心,培養專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改進。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