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有著望女成鳳,望子成龍這樣的心態。可是因為這種願望太過於迫切,他們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總是非常的在乎。他們很多時候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甚至有些時候過得比孩子還累。但是最後付出了很多,卻發現孩子總是一幅無所用心,懶懶散散的樣子。
為什麼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投入了那麼多孩子去變得越來越懶,成績越來越不理想了。其實是因為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已經超出了適度範圍。
以下這三個度或許很多家長都做過:
1.過度幹預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即便是上了中學,有可能會有缺乏自制力的情況,所以他們總是過度幹預孩子的學習生活。無論孩子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去插一腳。這樣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差,有些時候離開了父母可能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2.過度獎勵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覺得對於孩子一定要多表揚少批評,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進步。但是如果對於孩子只是一味的褒獎,不讓他們看到自身的缺點,孩子可能就會盲目的自信,甚至會產生自大的心理。這樣一來,他們覺得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輕鬆地取得成功,也可以取得別人的稱讚,所以他們就不會徹底的投入,也不願意去努力。
3.過度保護
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逐漸的失去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機會。因為什麼事情都有家長擋在他們的前面,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能夠好好的聽父母的話,待在父母的身後,便什麼都不用擔心,什麼都不用去承擔了。
而如果家長真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就不應該過多的去幹涉孩子的學習生活。正確的做法就是提前培養好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們能夠擁有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水平。
心理學家耶克斯與多德森就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他們指出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的關係並不是線性的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關係。
也就是說,學習動機的強度有一個最佳水平,當動機水平適中時,孩子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一旦超過了這個巔峰狀態,動機程度過強就會對活動的結果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當然動機水平如果過低,也不會有高效率的活動產生。
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呢?
1.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
培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雖然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卻包含了深層的意義。很多時候孩子覺得學習並沒有什麼用,他們覺得那是家長強迫他們做的事情,對於學習也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家長就應該從小告訴孩子,學習可以使人獲得新的知識經驗,人要有了一定的經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將來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因此想要孩子努力學習,首先就要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意義以及學習的目的。
2.培養孩子的積極性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積極性,他們就能夠將學習活動高效率的進行。而且這種積極性還能提高孩子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可能性。在學習效果的刺激下,孩子就會越來越有動力,在學習上就會越來越自覺和主動。家長們可以通過各種趣味活動或者是一定的獎懲規則,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獨立自主的去學習,甚至到最後愛上學習。
3.給孩子設定中等難度的學習目標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式,設定對他們來說處於中等難度的學習目標。因為學習目標難度過低,孩子很難去努力,而當學習目標的難度過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受損,很難產生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
所以為孩子設立一個中的難度的學習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自己一定的努力實現學習目標,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從而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對學習產生更多的動機和興趣。
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動機也是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每當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也可以多讀讀書,甚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知識。當孩子受到家長積極的影響,他們對於學習也會更有動力,學習效率自然而然的就會提高。
家長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主動且努力學習的人,就一定要在關鍵的時候培養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著較高的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這樣不僅對他們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於他們終身的事業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