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高考壓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決定學習效率

2020-12-05 教育進行時

人的一生會經歷多少次緊張,可能沒人去統計過,但考前緊張,應該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且印象深刻的一種緊張吧。

尤其是隨著高考進入倒計時,高三的孩子們開始逐漸緊張起來,嚴重者甚至出現深度焦慮、無法入睡、沒有食慾等現象,伴隨而來的則是:精神恍惚、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靈敏度降低……

很多孩子明知緊張不好,但就是身不由已。如果任由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發展,會讓孩子在

未來100多天的學習中「患得患失」,最後對高考產生恐懼、畏怯的心理。

當孩子出現考前焦慮,你該怎麼辦?當孩子對你說感到緊張時,又應該如何安慰孩子呢?

一、高考中的風波:女兒考前緊張的一次親身經歷。

2018年6月7日下午,是高考第二場——數學考試。在送女兒去考場的路上,她一直沉默無語,行至中途,女兒突然說:「爸,我有點緊張!」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讓我心裡格登一跳:臨陣怯場,這可是考場大忌啊!兒女這一說不要緊,搞得我也立馬緊張起來,不由得輕輕點了一下剎車。在驕陽的炙烤下,我邊行駛邊快速思考應對之策。

從小學到高中12年,從沒有聽女兒說過因考試而緊張(也許有,但沒有對我說吧),這次是什麼原因呢?突然,我一下子想到上午的語文考試,當時很多學生走出考場都顯得比較沮喪,大家普遍反應考題太難,女兒也說沒平時考得好。但本著「考一科,扔一科」的原則,當時也沒有在這方面過多糾結,現在她突然說緊張,應該是上午考試帶來的心理包袱還沒有放下。

可是考試在即,已經沒時間跟她長談了。無奈之下,我只得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如果你是因為上午語文考試而緊張的話,那我覺得大可不必哦。今天我聽好多家長和學生都說考得如何如何糟糕(其實我沒有聽過),試題的難度是針對每一個人,大家是一難俱難。別的不敢說,但爸爸相信你已經一定盡力了,而哪次你努力過後,成績又讓你失望過呢?相信自己,情況不是你相像那樣,輕鬆上陣吧!」女兒是否真的放下了心理包袱,我不知道,但在忐忑的等待中,當我看到她滿面笑容地走出考場時,心裡不由得長長籲了一口氣。

事後,我作了一個簡單總結,用善意的謊言來緩解女兒的考前緊張,應該起到了三個作用:首先

讓她感受到了來自父親的信任和鼓勵;其次舒緩了她對上午語文考試糾結情緒;最後,是降低了她內心的壓力和焦慮

二、因壓力而造成的考前緊張,有兩種:臨時性緊張和長期性緊張

1.「考前」緊張的界定。

這裡的「考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臨考前的「臨時」緊張,發生的時間比較短,可能是考前一、兩天,也可能是考前一小時、一刻鐘。

另一種是考前「長期」緊張,從時間上來看,緊張情緒存在的時間長,形成的原因複雜,可能是一學期,也可能是一年,甚至更長。

上述案例中,我女兒突然產生的這種緊張,屬於考前臨時緊張,雖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對孩子的影響不大,解決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如果是學習中的長期性緊張,對孩子的影響將是深遠且嚴重的。

打個比方:臨時緊張就如急性肝炎,只要處理及時,很快就能康復;長期緊張就如慢性肝炎,治療過程漫長,手段多樣,且康復起來很慢。

2、考前臨時緊張的特點

臨時緊張大多是由於突發意外事件所致,可能是自己經歷的,也可能是聽到的、看到的。由於臨考前,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就像一根緊繃的弦,稍遇外界刺激就可能引發強烈的情緒波動。

由於這種緊張是突發性的,只要不是過於嚴重,加之及時疏導,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平復。所以,臨時緊張具有來得快,去得快的特點。

3.考前長期緊張的特點

長期緊張,是一個認知、情緒、意志、行為的綜合性心理反應過程。體現在學習上,主要是由於對自己期望值過高,但學習效率又過低,加之情緒調節不及時所致。長期緊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些孩子本來已經很努力了,但由於各方面原因,始終難以達到自己或父母的要求,就會在心裡慢慢積累壓抑情緒,一想到以後的考試,就會在心裡產生高度的緊張感。

長期緊張,處於一種長期的喚醒狀態。當孩子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因為不能完成學習的預期目標,就會體驗到一種持久的沮喪感。這種緊張已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較嚴重的負面創傷,具有來得慢,去得也慢的特點。

三、考前緊張,適度有益,過而有損。

心理學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關係。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水平高,效率可以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水平效率最高;在完成複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水平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1.考前適度緊張,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動力,讓大腦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思維狀態。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適度的緊張情緒能增強大腦的興奮過程,提高大腦的活動功能,使人思維迅速,反應敏捷。因此,在適度的緊張狀態下應試,考生往往會超常發揮水平,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卻能考出讓人意外成績的原因所在。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在難度適中的任務中,當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動機強度超過了這個水平,則對行為反而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適度的緊張,可以讓孩子在考試中較好發揮,並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2.考前過度緊張,將對孩子思想造成困擾,因壓力過大而影響考試效果。

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機強度過高,會處於過度緊張和焦慮的心理狀態。這種緊張和焦慮會產生恐懼感、危機感,繼而幹擾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的正常活動,讓思維變窄,頭腦遲滯,嚴重者連平時掌握較好的內容也可能出現混淆、遺忘的後果,從而使考試效果下降。

3.一點也不緊張,考試成績將呈現兩個極端。

孩子考前一點也不緊張,說明孩子要麼是學神,要麼是學渣。學神因胸有成竹不緊張,學渣因無所追求而坦然。這兩類孩子,因心態「超然」,均能在考試中正常發揮,取得自己應該取得的成績。

四、自我修煉,是孩子克服考前緊張的最好方法。

心性需要修養,就象性命需要滋養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象臉龐需要美容一樣。

無論是臨時緊張還是長期緊張,一般來說,出現考前緊張,大都因為文化知識沒學牢、心理素質不堅定、思想情緒不穩定所致。

鑑於此,家長應該在平時注重引導孩子,通過多維度修煉,提升各方面能力,從源頭解決考前緊張的問題。

自我修煉,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一是平時修煉,一是考前放鬆

1.平時修煉

平時修煉既是聚沙成塔的使然,也是水到成渠的必然。

(1)修煉學問,時常問問自己:我真的盡力了嗎?

學習是否認真是學習好壞的根本保障,而學習的好壞,則是決定考試效果的最大因素。

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叮嚀最多的話總是:「寶貝,你學習要認真哦!」而孩子也總會回答:「嗯,知道了!」其實,認真也好,盡力也罷,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是真難,並且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

有人說:「有沒有認真和盡力,看考試分數就知道了。」事實真的這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都用無所不知、考無不勝的學霸來判斷是否認真的話,那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心碎一地。

衡量孩子是否認真和努力,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宜。個人認為,只要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管控好時間,有嚴格的自律性,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以及合適的學習方法,那就算做到

了認真。即便最後考試仍不理想,但他真的已經盡力了。

(2)修煉心性,練就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素質。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最近熱播的連續劇《第二次也很美》中的王蕾,本身具有很高的漫畫天賦,但當她面對才氣滿滿的女一號安安時,卻因害怕而充滿了忌妒、不安。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甚至不惜用卑鄙的手段,將安安鎖在屋子裡,讓其錯失了現場比賽的機會。雖然她獲得了現場比賽的冠軍,但最後卻因真相大白而失去了「竊取」的榮譽。當然,失去的還有可貴的人格和別人的信任。

其實在學習中,類似的人和事並不少見。有的孩子成績一直很好,父母愛,老師寵,學生敬。但有一天突然發現誰超過了自己,就感覺受不了,好像被佔了領地的豹子,隨時都會躍起傷人。這樣的孩子,其實就是分數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子,終會因格局太小,視野太窄,在自負、自大、自我中失去原則和方向。對於這樣的孩子,作為家長要善加引導,讓孩子端正心態、正視自我,告訴他:人生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只有經得起挫敗的強者,才是真正的強者。

我非常喜歡司馬遷在《史記》中的一段話: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雖然這句話是對古時男兒的要求,但用在今天也是非常適宜的。今天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不缺愛,最缺的就是逆境的錘鍊和心性的修養。如何教會孩子在挫折中挺立,在失敗中站起,樹立堅定的信心,這比純粹的分數更重要。

2.考前放鬆

考前放鬆的方法有很多,既有生理減壓法,也有心理調節法。這些方法可以在網上搜羅一大堆,比如:睡個好覺,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深呼吸……這些方法都很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但是,對於要參加大型考試的孩子來說,小編在此與大家分享兩種,通過教育實踐證明效果不錯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積極的心理暗示法

事實上,高考不可怕,就怕你怕它。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其實它的意思就是,在負面的心理暗示下,可能出錯的事情終將出錯,哪怕這種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

負面的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與之相反,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讓人擁有足夠的自信,穩定的心態。以肯定的心態去否定負面的念頭,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壓力,就能打破墨菲定律的「魔咒」。

比如:「我付出的努力已經很多了,掌握的知識足夠應對考試了,我一定能考好!」「今天的狀態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我一定沒問題!」「心目中的大學離我是如此之近,而我要做的只是通過這場考試而已」……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平時去引導孩子,通過長期的嘗試和鍛鍊,才能真正掌握,這需要家長做好引路人。當孩子具備了這種心理調試能力後,在以後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能在考前發揮積極的作用。

(2)聊天釋放壓力法

很多父母在孩子要進考場前,總忘不了叮嚀一句:「成功與否,在此一舉,爸爸媽媽相信你!」「是龍是蟲,就看你的造化了,加油」「一定要認真看題,仔細演算,千萬不能大意啊!」……

考試的重要性,孩子比你更清楚,該怎麼考試,也用不著家長來提醒。在這個時候,無論是鼓勵還是雞湯,對於孩子來說,不是減壓,而是增壓。 與其如此「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在送孩子去考場的路上,與孩子話話家常,聊聊新聞,談談趣事,如果能準備兩個幽默的小笑話,也許會比有「毒」的雞湯更有用。到了考場後,請對著孩子微微一笑,輕輕地揮揮手,讓他在你的「輕鬆」中感受到信任和關愛,這比什麼都強。

總結語:

考試檢測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孩子的心理素質、情緒控制、應對突發意外等方面的能力,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綜合性修煉過程。要讓孩子在考前擁有一顆積極、平穩的心態,不能光靠臨陣打氣,更要注重平時修煉。

在日常中,我們不妨告訴孩子:「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力而為,結果真的不重要,因為我們做到了問心無愧。當將來回首這段難忘的歲月時,你覺得沒有虛度光陰,沒有遺憾,那就行了!」實踐證明,在這樣的「耳提面命」下,孩子往往都能做到兩點:一是平時學習認真且效果良好;二是總能以良好的心態冷靜應考。

關注「豆爸侃教育」——解教育規,說教育事,做教育人!

相關焦點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心理學部分較為重點考察的一個理論。這個部分往往會從理論定義,動機水平和效率之間的關係等方面進行理解考查,簡單點也會涉及人物與理論匹配的識記性考查。此部分由於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且易混淆,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錯誤的情況。本文在此對該理論做出詳細分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係
    在今後的考試當中,大家會遇到一個常考的知識點: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係。很多同學在做相關題目時正確率並不高,但是其實這部分知識如果真正理解透徹,掌握了技巧之後是很容易得分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著重講解一下這部分知識: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不是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形的線性關係。
  • 孩子拼命學習反倒成績差?動機適度定律:高動機並不意味高效率
    高期待父母養出強動機孩子,但是結果不如意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的關係1.倒U型曲線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曲線,那就是動機效率曲線從這個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並不是動機越高,效率就越好在心理學實驗中,我們發現,動機是一把「雙刃劍」,在某個階段,動機越高,效率就越高;但是動機如果過高,效率就會走下坡路。陽陽的成績不理想,很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動機過高,處在了曲線的下坡路,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下降。
  • 心理學考點:動機與效率知多少
    事實經驗告訴我們:有些事,你的動機越強烈,效率很有可能並不理想。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動機與效率之間的關係是較為重要的考點。從考查的題型來看,是以全題型的方式來進行備考。考查的重點,主要涉及到從實例出發考查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小編就幫助大家來進行相關知識內容與考點的梳理。1.什麼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 高三壓力過大?均衡動機水平,做好情緒管理,在合理預判中逆襲
    學習方法對了,事半功倍;學習方法錯了,事倍功半。只有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地提升學習效果。1.制定合理目標,讓學習在適度的壓力中達到最佳效率。耶克斯-多德森法則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U形曲線關係。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
  • 學習動機理論的材料分析題備考指導
    學習動機理論是教師資格以及教師招聘考試中材料分析題的,材料題通常考察的都是學習動機的歸因理論、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以及學習動機理論的綜合運用,下面是學習動機理論出材料分析題的常見考法:材料分析題一:閱讀案例,回答問題。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什麼,如何運用它去計劃每天的任務?
    我們都很清楚,適當的壓力可以增加我們做事情的專注力和激情。而過重的壓力則會讓一個人在完成任務時發揮失常,甚至崩潰。沒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基本上能這麼去定性理解,它就一個表明壓力與表現關係的定律。道理大家都懂,為什麼還要講它?
  • 孩子學習很認真卻總考不好?平衡動機,用多元思維擺脫詹森效應
    比如,在初中數學學科中,每當學習新的知識時,就套用已有的框架模型。如果發現框架模型,不能滿足現在的學習需求,那就再次搭建多個模型,不斷地在大腦中復盤這些經過歸納和整理的經驗,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框架體系。2. 平衡動機水平,建立合理預期,緩解心理壓力。
  • 想要孩子成才,用動機提升學習效率,給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而如果家長真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就不應該過多的去幹涉孩子的學習生活。正確的做法就是提前培養好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們能夠擁有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高效率的學習水平。心理學家耶克斯與多德森就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 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的同學會發現,在學習動機這一專題中,知識點多,我們不僅要記住一般學習動機和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這在我們考試中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 小心捲入「詹森效應」的漩渦,輕鬆助力中高考
    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寒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詹森效應告訴我們,競技場上考驗的不僅是選手的實力,更是選手的心理素質。有些人之所以無法在正式比賽中發揮自己真實的水平,與他們對比賽結果過度重視有關,過強的動機無形中就給自己增加了壓力,這樣自然難以發揮自己全部的實力。
  • 壓力可以是死亡之吻,也可以是生活的調味品
    格魯姆並不是唯一一個和壓力有著複雜關係的人。很多人在壓力下工作效率會提高,或者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但是壓力真的能幫助你嗎?如果是的話,最佳的壓力程度是多少呢?1許多人都相信這樣的道理:壓力太大,人們會不知所措;壓力太小,人們會沒有動力。
  •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四節 學習心理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四節 學習心理1、學習動機(1)學習動機=學習需要(內部需要)+學習期待(外部誘因);(2)學習動機的功能(例子單選):激活(激起行為)-指向(使學習行為指向設定的目標)-維持(集中注意力,克服無關刺激);(3)
  •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教學高頻考點1.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奧蘇貝爾將動機分為:(1)認知內驅力,是最重要而穩定的動機;(2)自我提高內驅力; (3)附屬內驅力,為了獲得長者的讚許或認可。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會發現,學習動機這一模塊內容多、考查頻率高。為幫助考生理解其中兩大——學習動機與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習動機,在此進行梳理,以方便記憶。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能夠「一箭雙鵰」的好方法,具體來講就是通過一一對應的方式將各個理論與培養、激發措施聯繫起來。
  • 筆記|C9 動機 之一、動機概述 & 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三...
    C9動機一、動機概述(一)動機的含義動機 是由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在過程,因而對動機不能進行直接地觀察,但可以通過個體對任務的選擇、努力程度、對活動的堅持性和語言表達等外部行為進行間接地推斷。動機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維持生理和心理活動的內部過程。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 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在有機體對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並成為有機體活動的源泉。
  • 平時學習不錯考試卻「砸鍋」,為啥?神奇的倒U型假說來揭秘
    耶基斯和多德林最早研究的課題是工作壓力和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工作中的人處在各種不同的狀態,對他們來說,過大或者過小的壓力都沒有好處。壓力過小,工作缺乏挑戰,員工鬆懈,做不出成績;壓力增加,會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工作效率有所提高;當壓力達到人的承受極限時,工作效率達到最大值;一旦壓力超過最大承受能力,壓力就變成了阻力,效率也隨之下降。
  • ...形成及其規律;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
    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02 論述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03 簡述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04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解析】EEG、fMRI、PET、MEG、fN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