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
02 論述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
03 簡述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
04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
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
【解析】
EEG、fMRI、PET、MEG、fNIRS和TMS都屬於腦成像技術,常考的是EEG、fMRI,但其他幾種技術也要了解一下。不過絕大部分學校不會深入考察這塊,一般只會考這幾個技術的名稱及其優缺點。所以,了解即可。個別院校可能會深入考察EEG(ERP)的原理及其指標,翻看下《實驗心理學》教材也就差不多。
【參考答案】
(1)EEG(腦電圖)
①優點:可以直接反映中樞神經的電活動;時間解析度高;造價較低,使用、維護也較方便;無創性,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被試。
②不足:空間解析度低,導致其在腦電數據的解釋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2)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①優點:信號直接來自於大腦的神經活動;無創性,適用於各年齡段被試,且同一被試可以在短時間內多次參加實驗;空間解析度很高,可以進行精確的功能定位;提供的參數多,可以滿足實驗者的各種要求。
②不足:時間解析度較低;造價昂貴;不適用於有幽閉恐懼的患者;噪音大。
(3)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①優點:對人體基本無傷害,可以重複使用;可以測查腦的深層部位。
②缺點:成像時間較長,從幾十秒到數分鐘,在實驗模式上選擇餘地很小;受放射性物質劑量的限制,同一被試不宜頻繁參加PET實驗;系統造價很高。
(4)MEG(腦磁圖)
①優點:對神經興奮源的定位比較直接與準確;時間解析度高。
②缺點:總造價很高,限制了普及;只對某些流向的興奮源敏感,而其它流向的興奮源則可能無法探測到。
(5)fNIRS(功能性近紅外光學成像)
①優點:無創性;對測試環境沒有特殊要求,適用於嬰幼兒、老人和特殊病人等特定群體;價格相對低廉。
②不足:對大腦深處的神經活動不敏感;空間解析度很低,無法對大腦的神經活動進行精細定位。
(6)TMS(經顱磁刺激)
①優點:無創性;具有很高的時間解析度和較好的空間解析度。
②局限:無法調控大腦深處的神經迴路;有副作用,如頭痛、噁心;不能用於有癲癇病史的被試。
02 論述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
【解析】
經典條件作用絕對是五星級考點。312由於有教育心理學,肯定會涉及經典條件作用。有的自命題院校不考教育心理學,是不是就不用看了?同學,請翻開你的《普通心理學》或《心理學導論》教材,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梁寧建《心理學導論》第三章、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十一章……是什麼?「學習」!是不是有一節叫做「經典條件作用」或「經典條件發射」。所以,請好好掌握。
【參考答案】
(1)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
首先,無條件刺激(食物)會引起無條件反應(口水),中性刺激(鈴聲)不會引起無條件反應。然後,中性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反覆同時呈現會引起無條件反應。最後,只呈現中性刺激也會引起無條件反應,此時的中性刺激稱為條件刺激,無條件反應稱為條件反應。
(2)條件反射的習得、消退與自然恢復
①習得:建立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聯結的過程,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同時性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同時呈現。
第二,痕跡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在無條件刺激呈現之前就已經結束。
第三,延遲性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先出現並至少持續到無條件刺激的呈現。
第四,倒攝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出現在無條件刺激之後。
研究發現,延遲性條件作用最容易形成條件反射,其次是同時性條件作用和痕跡條件作用,倒攝條件作用最差。
②消退:經典性條件作用形成後,如果反覆呈現條件刺激,卻不呈現無條件刺激,反應強度會逐漸降低以致消失。
③自然恢復:條件反射消失一段時間後,再次呈現條件刺激,條件反應又會重新出現。
(3)刺激的泛化與分化
①泛化:經典條件作用一旦形成,有機體對與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會做出條件反應。
②分化:如果只強化條件刺激,不強化與其相似的其它刺激,有機體則只對特定的刺激做出條件反應,對相似的其它刺激不做反應。
(4)高級條件作用(二級條件作用)
在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將條件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與某一中性刺激伴隨出現,該中性刺激也能引起有機體的反應,即形成了一種新的條件反射。
(5)恐懼性條件作用
將對有機體具有恐懼性質的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而進行的條件作用,如小阿爾伯特實驗。
(6)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
①第一信號系統:將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具體事物及其屬性(如燈光、鈴聲)作為條件刺激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系統,如望梅止渴。
②第二信號系統:將人類使用的語言、文字等抽象信號作為條件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如談梅生津、談虎色變。
03 簡述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
【解析】
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是當前心理學研究中比較火的兩個概念,溫忠麟老師關於中介和調節的三篇文章雄踞中國知網心理學類被引榜前三就是明證。
在考研教材以及輔導資料中,我們卻從未發現他們的身影。教材沒有並不意味著考研不考,比如2020年312統考第46題就考查了對中介變量、調節變量的識別。
【參考答案】
(1)中介變量
①含義:如果自變量通過某個因素影響因變量,則稱該因素為中介變量,中介變量是自變量對因變量產生影響的實質性的、內在的原因。
②舉例:家庭經濟狀況通過教育投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現為經濟狀況越好的家庭對孩子的投入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好;經濟狀況越差的家庭對孩子的投入越少,孩子的成績越差。
(2)調節變量
①含義:如果某個因素影響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關係,則稱該因素為調節變量,調節變量影響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關係的方向(正或負)和強弱。
②舉例:父母支持調節考試焦慮與學生成績的關係,表現為父母支持較高的學生,考試焦慮對成績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或正面影響;父母支持較低的學生,考試焦慮越高成績越低。
(3)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的區別
①研究目的:中介變量主要考察自變量如何影響因變量,是一種機制和原因研究;調節變量主要考察自變量何時(或者在什麼條件下)影響因變量,是一種邊界條件研究。
②適用情況: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係較強且比較穩定的時候,適合做中介變量分析;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係時強時弱、不穩定的時候,適合做調節變量分析。
③前提條件:中介變量與自變量、因變量的相關關係必須顯著;調節變量和自變量、因變量的相關可以顯著也可以不顯著,不顯著更好。
④測量水平:中介變量一般都是連續變量,調節變量既可以是分類變量,也可以是連續變量。
⑤分析步驟:可以用依次檢驗法檢驗中介變量的顯著性,分別計算中介變量對自變量的回歸係數a、因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回歸係數b,如果a×b不包含0,說明中介變量顯著;可以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分類調節變量的顯著性,用分組回歸分析檢驗連續調節變量的顯著性。
04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
【解析】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稱倒U形曲線,是心理學考研的核心考點。無論選擇、簡答,還是論述,都有可能考到,除了下列核心知識,建議結合教材的例子進一步掌握。
【參考答案】
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動機和行為效率的關係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呈倒U形曲線,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動機過低或過高都不利於任務的完成。
(2)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行為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