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可以是死亡之吻,也可以是生活的調味品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譯言讚賞 譯言

一項有著百年歷史的「定律」表明,壓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們的智力和身體表現,那麼怎樣才能找到最佳狀態呢?

和許多急救人員一樣,29歲的尼古拉斯·格魯姆習慣於在工作中承受壓力。他說話很快,帶著一種護理人員的緊迫感。一方面,壓力是有益的。格魯姆說:「你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喜歡壓力。我發現,在處理重大事件時,適當的壓力有助於我做出正確決策,因為壓力有助於我保持對整體形勢的關注,保持警覺有助於保持對周圍環境變化的認識。」

另一方面,工作的高壓也是有害的。格魯姆補充道:「太多的壓力會導致我們所說的認知超載,進而損害我們的決策能力,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那種情境意識。」

格魯姆並不是唯一一個和壓力有著複雜關係的人。很多人在壓力下工作效率會提高,或者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但是壓力真的能幫助你嗎?如果是的話,最佳的壓力程度是多少呢?

1

許多人都相信這樣的道理:壓力太大,人們會不知所措;壓力太小,人們會沒有動力。

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管理學教授詹姆斯·C·奎克評論道:「壓力具有很強的功能性,這就是為什麼壓力對工作表現和健康狀況有著重要影響。體育迷們有時甚至會談論運動員身上的「關鍵基因」,他們似乎在比賽的高潮時刻發揮得最好。」

雖然基因並不會導致壓力,但人們表現和壓力程度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來解釋:在比較簡單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而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就叫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這個定律是以兩位心理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他們在1908年的一項頗具影響力的研究發現,如果老鼠受到電擊,它們在學習一項任務時會更快。「中度」的電擊比「輕度」或「極度」的電擊能讓老鼠更快地學習,在對其他動物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1908年的研究關注的是習慣的形成而不是壓力,並沒有延伸到人類行為。但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壓力逐漸獲得了人們的關注。人們發現,表現會隨著壓力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這種關係通常被描述為倒U型曲線。

奎克解釋說,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壓力可能會使得人們心率加快、血液流向大腦和大型肌肉群、釋放葡萄糖作為能量。身體資源在緊急情況下被重新分配,從高度的精神警覺性到高度的肌肉緊張,大腦和身體都在支撐自己。

壓力在人們應對危機或挑戰時是有幫助的。正如奎克提到的,「無事可做是令人沮喪的,但壓力過度也是如此,找到平衡是關鍵。」

2

雖然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讓許多人產生了共鳴,但也招致了大量批評,這種寬泛的描述並不能反映一個人的目標和個性的細微差別。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受到壓力的刺激,因為他們是「防禦性悲觀主義者」,他們在稍微感到擔憂時會表現得更好,另一些人則認為正面強化更能激勵人。

當然,任何壓力持續時間過長都會造成傷害。舉一個例子,長期的高心率與心血管風險有關。而額外的壓力,如經濟壓力或精神問題,顯然會影響到人們應對壓力的能力。

30歲的克裡斯託•韋尼克總是把壓力當作一種動力。作為一個無聊的女學生、迪士尼世界的兼職員工,她創造了各種充滿壓力的方法來保持自己的興奮度,比如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或者在工作中承擔額外的責任。她說:「一談到壓力,人們就會有一種消極的心態。但我認為,如果處理得當,它就是一種工具了。」

但是,要同時兼顧養育子女、全職工作、志願工作和經濟困難,這一切變得太過艱難。最終讓韋尼克抱病兩個月,她患上了一種由壓力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韋尼克現在是一名全職軟體工程專業的學生,她正試圖重新處理自己與壓力的關係,並改變自己的習慣。

3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讓壓力只對你有利呢?

一個關鍵因素是儘可能避免壓力讓人們精疲力竭。當壓力長期存在的時候,尤其容易造成身心俱疲。以格魯姆為例,雖然緊急情況下的短期壓力可能有助於他更好地完成工作,但他發現上夜班讓人筋疲力盡。他說:「到下班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有宿醉,需要兩天才能恢復。」在他開始表現出疲勞之後,他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並得到了同事們的支持。

對於那些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無能為力的人來說,壓力不太可能是有益的。研究表明,無法控制的極高壓力限制了負責工作記憶以及推理決策的前額葉皮層的功能。但是通過良好地管理壓力,老鼠和人類都能更好地將高壓力轉化為更高的績效。

巴納德學院的認知科學家希安•貝洛克教授的研究表明,壓力的作用因任務的不同而不同。對於像考試這樣的智力活動,考生們會因為擔心而耗盡工作記憶。對於像大型體育比賽這樣的高強度體力活動,焦慮會轉化為對身體狀況的極度意識,讓人麻痺。因此,考生應該儘量不要因為擔心而耗盡寶貴的工作記憶,運動員應該關注結果,而不是他們的身體。

貝洛克還發現,人們對壓力導致的身體反應的理解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表現。當她對中學生的考試焦慮情緒進行調查時,她發現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更有可能相信一點壓力是有激勵作用的。貝洛克的研究表明,如果鼓勵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將自己的身體反應——手心出汗、心跳加快等等——視為積極的,他們可能會在這些測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從根本上說,無論是妖魔化還是美化壓力,片面的觀點都是無益的。簡而言之:「壓力可以是死亡之吻,也可以是生活的調味品。」

原文標題:Is stress good or bad? It’s actually both

原文地址: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191212-is-stress-good-or-bad-its-both

原文作者:Christine Ro

譯者:你喜歡嗎

來源:譯言網(yeeyan.org)

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在譯言整合發布

—— 版權聲明——

本譯文僅用於學習和交流目的。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譯者、出處,並保留文章在譯言的完整連結。商業合作請聯繫editor@yeeyan.com

—— 往期內容——

如果沒有演員和鋼琴家,GPS和WiFi可能就不存在了

人生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截止日期

那些害怕獨處的日本人怎麼變了?

原標題:《如何讓壓力只對自己有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死亡之吻 的真相
    殊不知這樣,卻有可能給孩子留下大隱患,甚至成為「死亡之吻」。「死亡之吻」和「親吻病」近日,印尼東爪哇省一對父母替兒子舉辦滿月酒席,同時也邀請街訪鄰居前來參加,剛滿月的兒子被賓客又親又抱,隔幾天就出現發燒、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隨後確診為新冠肺炎
  • 「死亡之吻」回歸,還不只一雙?
    官網釋出的折扣名單中,包含了夾克、衛衣、襯衫、T恤以及一些配件,折扣力度最大的幾乎可以半價入手,目前仍有部分庫存在售,對於真愛粉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了。 也許是嘗到了甜頭,IKEA JAPAN此番就首次推出了周邊系列「EFTERTRADA」,包括帆布袋、T-Shirt、帽衫、雨傘、毛巾和水壺等生活性單品,圍繞品牌標誌性的藍黃 IKEA Logo 與條碼兩大元素作設計,單品上都標有「Design and Quality IKEA of Sweden」,很難不心動。
  • 底特律零距離--廢都的「死亡之吻」
    與美國歷史上經濟衰退時期政治家們選舉中承諾解決工人就業一樣,羅姆尼也做了這樣的承諾,但這能夠挽救底特律麼,在豐田們和UAW的罷工壓力下,這座世界上最早的汽車城正在不斷地沉淪,不時地,廢都聲會喧囂在美國的新聞紙上。  死亡之吻  幾乎是伴隨著汽車城誕生,底特律也誕生了汽車工人。汽車工人和汽車公司的鬥爭在底特律的歷史上一直都在上演。
  • 《死亡之謎》首映發布會 餘思潞溫兆倫現場激吻
    餘思潞性感裝  搜狐娛樂訊 電影《死亡之謎》於2月2日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首映發布會,該片導演黃正杰,主演溫兆倫、餘思潞、黃徵等悉數亮相。作為唯一一部勇闖春節檔的3D懸疑動作驚悚片,該片集合了眾多可看元素。
  • 警惕「死亡之吻」 小心身邊的八大過敏食物
    原標題:警惕「死亡之吻」 小心身邊的八大過敏食物近日,有一則新聞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好奇:家住漢口的白領小李因嘴唇腫脹、面部水腫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醫。醫生經診斷為過敏,而她之前並未吃致敏食物。醫生通過詳細了解才發現,其男友在前一天晚上吃完芒果後與小李接過吻,而隨後小李臉上就開始發癢。原來,小李是因此導致過敏患上了芒果皮炎。接吻也會導致過敏?
  • .| 第一集男主被女主吻死3次,《死亡筆記》之後《死亡之吻》上線!
    由山崎賢人來接這次致命之吻,可以說再合適不過了。   平安夜當天,來了一位可以給他「改命」的富婆——   「酒店之王」並樹集團的千金小姐,並樹美尊。   只要娶了她,這輩子除了數錢就再也不用幹別的事了。
  • CLOT X Nike Air Max 1 死亡之吻爆出復刻消息
    而近日有項重磅傳聞出現,就是 CLOT x Nike Air Max 1 死亡之吻有望迎來復刻。CLOT x Nike Air Max 1 死亡之吻會於 2021 年復刻,屆時將會釋出男性、童鞋(PS)、嬰兒(TD)三種尺段。
  • 《Re0》第11話:病嬌愛蜜莉雅出現,「死亡之吻」結束輪迴
    如今《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也是漸漸的進入尾聲,在本次更新的第11話中,故事也是進入了本次「聖域篇」的高潮!#而在本次更新的第11話中,病嬌愛蜜莉雅出現,並且獻上了「死亡之吻」!02愛蜜莉雅獻上死亡之吻,第五次輪迴結束而此時的菜月昴也是發覺了愛蜜莉雅情緒的不穩定,但是菜月昴現在還有需要去做的事情
  • 中國潮流聯名鞋款鼻祖「死亡之吻」傳明年復刻
    陳冠希主理的潮牌 CLOT 儼然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潮流代表,近幾年與 Nike 合作過多雙令人瘋狂的重磅聯名作品,而如今晉升為明星設計團隊的陳冠希,現在與 Nike 已經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聯名關係,甚至常會收到一般人夢寐以求的獨特鞋款,然而這一切其實都要歸功於傳奇的-CLOT X Nike Air Max 1「死亡之吻
  • 吃魚生都是用調味品拌過的,是不是可以把寄生蟲殺死了呢?
    人體被這種寄生蟲侵入了,如果數量不多,大都沒有自覺症狀,一旦數量多了,就可以引起肝臟腫大、消化不良、腹痛,甚至會因膽囊、膽管發炎引起急腹症,危及生命。那麼人體為什麼會患華枝睪吸蟲病呢?主要是吞入了華枝睪吸蟲的囊蚴。這些囊蚴是生長在談水魚中的,我們常吃的皖魚、鯉魚、鍍魚、大頭魚,每一條都可能含有數十個至數百個以上的囊暢。
  • 火影忍者:綱手的死亡之吻,唯一人能夠承受,其餘人則全部陣亡!
    綱手之所以如此放縱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自己兩位至親的死亡有關。2.綱手的死亡第一吻,繩樹戰死綱手死亡之吻綱手曾經最親的人是自己的弟弟繩樹,而繩樹從小擁有著成為火影的夢想。而綱手看到繩樹的決心和夢想後,決定將初代火影留給自己的首飾傳給繩樹,並給繩樹送上了自己的吻,希望繩樹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 英格蘭拒絕死亡之吻 蘭帕德:我們還不是黃金一代
    如今8年已經過去,英格蘭的巨星群裡面雖然還加上了魯尼,但英格蘭的「黃金一代」們還沒有在任何國際大賽中闖進過四強,如今已經31歲的蘭帕德也表示「黃金一代」的名頭實在太過,這甚至給他們這批球員帶來了壓力,有的英國媒體把「黃金一代
  • 林志穎賽車場上重現死亡之吻,你們有沒有想起仲天騏呢?
    林志穎賽車場上重現死亡之吻,你們有沒有想起仲天騏呢?開始之前小編先問大家閱讀的有多少90後的小夥伴啊,因為小編接下來的話題是關於90後的童年或者回憶哦,不過可能也有很多00後也看過這部電視劇,也知道小編接下來所說的人,近日林志穎參加了一個賽車活動,在賽場上林志穎和另一個賽車手上演了死亡之吻的精彩一幕,因為是一個視頻小編沒有辦法給你們展示,不過小編可以給大家描述一下場面哦,就是兩輛車並行,其中一輛加速後轉與另一輛車頭對頭類似接吻,因為有很多的風險需要很高的技術所以被稱為死亡之吻
  • 《火影忍者》中真正的死神綱手,死亡之吻,死亡項鍊,誰碰誰死
    (死神.火影.海賊王)即便是完結,這三部漫畫也一直擁有很高的人氣,尤其是尚未結束的海賊王,最後現在可以說是國內最具人氣的動漫。火影忍者也也一樣,即使是完結多年,其中的人物依舊擁有很高的人氣,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火影忍者中的死神綱手。
  • 劇評|致命之吻
    劇評「致命之吻」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作何選擇?就在他找到了自己的新獵物——一位身價一百億的千金大小姐後,一名面色慘白的神秘女子突然出現在旺太郎的面前,給予他「致命之吻」。被吻後,他突然之間呼吸困難,身體痙攣,最後,他死了。
  • 別讓你的愛成為死亡之吻!
    親吻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愛意的方式,可對於孩子,特別是新生兒來說,親吻也可能成為「死亡之吻」!美國西得梅因的妮可和西恩·西弗裡特於7月1日迎來了他們可愛女兒瑪麗亞娜的降生,並於六天後舉辦婚禮。婚禮上小女孩突然病倒,被確診為患有皰疹病毒Ⅰ型腦膜炎。
  • 林志穎賽車奪冠,展現「死亡之吻」車技,網友驚呼:是我的仲天琪
    林志穎賽車奪冠,展現「死亡之吻」炫酷車技,網友驚呼:是我的仲天琪最近,愛刷短視頻的小夥伴可能發現,抖音上面我們喜愛的不老男神「林志穎」非常火,能夠反覆刷到他的視頻。因為兩人雖然從面部看起來相差很大,都可以做父子,但其實郭德綱只比林志穎大一歲,真令人難以置信好的,言歸正傳,說回林志穎,林志穎是一個賽車手,這我們都知道,能夠在視頻中展現高超的車技也是正常,但是!
  • CLOTxAir Max 1死亡之吻即將復刻,冠希哥的大招終於來了!
    談及東方潮流文化的代表品牌,相信每一個玩家腦海裡都會浮現陳冠希所主理的 CLOT ,自 2004 年創辦至今,其帶來的經典單品多不勝數,其中與 Nike 的相關合作,更是讓人為之瘋狂
  • 冠希「死亡之吻」大概有可能限量3雙 明年發售!
    今年上半年已經宣布,死亡之吻 CLOTx Air Max 1將於明年回歸。Air Max 1的死吻消息曝光近日又有消息稱又有兩款新的配色亮相。效果圖現在已經有釋放了。可見這兩部作品都是在經典白紅AirMax1的基礎上創作的。
  • 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子彈,號稱「死亡之吻」,如今被嚴令禁止使用
    槍是熱兵器時代的代表性武器,在戰爭史上留下了許多如雷貫耳的槍,比如AK-47、M16、G36、95式突擊步槍等,但我們也知道槍再怎麼精妙,沒有子彈也沒用,其實對於一把槍來說,子彈也極為重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號稱「死神之吻」、全球最臭名昭著的達姆彈。達姆彈是英國製造的一種槍彈,它於19世紀末期出現,因為由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達姆兵工廠生產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