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被稱為「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2021-01-09 彭淑蓮主任

病理報告一直被稱為確診乳腺癌的「金標準」。許多患者拿到病理報告的那一刻簡直一頭霧水,心情隨著各種未知數值的高低忽上忽下。那麼病理報告到底怎麼看?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你就能快速掌握它。

1病理分類

拿到病理報告最先注意的是病理診斷中的XXX癌,浸潤性癌,非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哪個更嚴重一些?

非浸潤性癌:主要包括導管內癌,小葉原位癌,這類癌細胞還未突破相應組織的基底膜,也就是說癌細胞還在導管內,沒有向外侵犯,擴張領土。因此,這類乳腺癌患者預後很好,5年生存率95%以上,手術後不需要化療。

早期浸潤性癌:包括早期浸潤性導管癌,早期浸潤性小葉癌,是指癌細胞已經像其他部位攻佔城池,但是幸而佔領位置較少,一般浸潤程度小於10%,此型仍屬於早期,預後較好。

浸潤性癌:癌細胞已經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廣泛侵犯周圍組織,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癌,佔乳腺癌總體80%,此型一般分化程度較低。這一類乳腺癌最為常見 ,目前的治療已經取得較大的進步,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高。

2組織學分級

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可用來表示癌的分化程度,分為3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如果分級越高,則表示癌症惡性越高,預後效果越差,復發轉移的機率也越高。

不過組織學分級僅僅是診斷工具,並不能以一概全。所以當你在病理報告上看到了三級,也不必過於悲觀,雖然敵人很強大但是醫生也會拿出更好的裝備和它奮戰到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3TNM分期

TNM分期,這三個字母組成的「有字天書」難倒了不少患者,究竟怎麼看才是正確的呢?

T:表示原發腫瘤的大小。醫學上將腫瘤的大小分為三個區間:≤2cm(T1),2~5cm(T2),≥5cm(T3),已經侵犯胸壁或皮膚(T4)一般來說,腫瘤越大,病理T分期越高,預後越差。

N:有無區域淋巴結轉。

N0——指的是在腫瘤附近區域淋巴結未捫及,可能以往已切除

N1——腫瘤同側的腋下淋巴結有腫大,但是淋巴結尚可以活動。

N2——腫瘤同側腋下有很多淋巴結腫大,且它們互相融合,或與其他組織發生黏連導致它們不能活動。

N3——腫瘤同側深部的淋巴結有轉移,例如同側鎖骨下、上淋巴結轉移。

M:是否有遠處器官的轉移,無轉移M0,有轉移M1。

看完這個表是不是覺得對這個分期還是有些模糊呢?

簡單總結就是:

I期:腫瘤的大小<2cm,癌細胞沒有出現任何轉移,包括腋窩淋巴結和遠處器官。

II期:腫瘤大小在2~5cm伴或不伴淋巴結轉移;或者是腫瘤<2cm但是有腋窩淋巴結的轉移;沒有遠處器官組織的轉移。

III期:腫瘤大小≥5cm伴或不伴腋窩淋巴結轉移,沒有遠處器官組織的轉移。

IV期:不論腫瘤大小如何,淋巴結有沒有轉移,癌細胞一旦擴散至身體其他部分,即有遠處轉移,均為四期

乳腺癌的分期決定了乳腺癌的治療方案以及未來發展預後,早期比晚期預後好。

4免疫組化指標

接下來我們把目標轉向大家最常想要了解的免疫組化指標,主要作用是用來分析腫瘤性質特點。其實,整份報告中,比較關鍵的主要就是ER、PR、Her-2、ki67這四個指標,因為這是判斷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的指標,更是直接關乎後期的治療方案的制定。

ER(雌激素受體)「-」表示陰性,「+」表示ER為陽性,通常「+」越多,表示患者雌激素受體水平越高,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越好。

PR(孕激素受體)

「+」越多,表示患者孕激素受體水平越高,與ER一樣,是選擇內分泌治療的指標。

HER-2(人類表皮因子受體受體2)

HER-2(0)和HER2(1+)表示免疫組化結果為陰性;HER-2(2+)表示尚不能確定是陰性還是陽性,需要FISH(螢光原位雜交法)檢測進一步確定;HER-2(3+)表示陽性。

如果這個指標過度表達,呈陽性,就說明癌細胞惡性程度更高,侵襲性更強,進展更快,相對更容易發生復發、轉移,是個有點令人討厭的指標。

Ki67(增殖細胞核抗原)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用於公共衛生相關項目建設的投資總量是去年的兩倍,縮減了其他的一些專項,集中支持公共衛生領域的建設。」

根據這四個指標的的檢測結果,可以獲得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為後期的治療提供合適的方案。

LuminalA型:ER、PR強陽,HER-2陰性,同時Ki67很低——內分泌治療

LuminalB型Her-2陰性:ER和/或PR呈陽性,Ki67較高,Her-2陰性——內分泌治療+化療(大多數患者要加用化療。是否加用化療需要綜合考慮激素受體表達高低,復發轉移風險,以及患者狀態)

LuminalB型Her-2陽性:ER和/或PR呈陽性,Ki67較高,Her-2陽性化療+抗HER2治療+內分泌治療。備註:本亞型患者常規予以化療

HER2過表達型:ER、PR均為陰性,HER-2陽性——化療+靶向

三陰性乳腺癌:其特點是ER、PR和HER-2三項指標均陰性——化療

5

轉移指標:淋巴轉移?脈管癌栓?

乳腺癌是一個全身性疾病,術後患者最為關注的就是如何避免癌症轉移,這兩個有關轉移的指標你們一定十分關注!

淋巴轉移

癌細胞轉移第一站

乳腺癌發生轉移的第一站就是腋窩淋巴結,因此檢查淋巴結是否有轉移是病理報告上必備的一項。淋巴結轉移通常以(淋巴結轉移數/共清掃的淋巴結數)的方式表示,如2/16就是指總共清掃了16枚淋巴結,其中2枚有癌細胞轉移。

一般而言,淋巴結轉移數目越多,其發生遠處器官轉移的風險越大,預後越差。但是這些只是病情客觀狀態的展現,並不完全代表預後,努力做好足療程、足劑量的規範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脈管癌栓

預警信號

脈管癌栓就是癌細胞在血管中形成栓塞,是有關乳腺癌預後的一項指標。如果檢測報告中表示脈管內見癌栓,說明癌細胞可能已經隨血流附著在血管壁上了,腫瘤細胞遠處轉移的危險性將大大升高,但並不代表已經發生了轉移。

脈管內有無癌栓的檢查可以幫助患者明確腫瘤細胞是否有遠處轉移的風險,以便對患者癌症是否轉移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查,為後期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脈管癌栓的內容可以查看往期文章乳腺癌發生復發轉移的預警信號,你不可不知!

學會上面幾點內容,對於乳腺癌患者而言,你就能輕鬆解決病理報告的問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適當的了解這些內容才能更好的對戰乳腺癌!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文章來源: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資訊 臨床診療中,經常會有患者家屬拿著病理報告單急切地向醫生詢問病情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乳腺癌的病理報告究竟該怎麼看? 下面是一張很常見的乳腺癌病理報告單,我們就以它為例來進行講解。
  • 病理專家教你快速讀懂各種有關肺癌檢查的病理報告
    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長出來一個實體的瘤子,醫學上把它稱為「腫瘤」。腫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惡性的腫瘤又可以稱為「癌」。當然,其他部位的一些惡性腫瘤還有特殊的名稱,比如淋巴瘤、腦膠質瘤等。但肺部的惡性腫瘤通常都是「癌」。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肺癌的病理報告,我需要先簡單地把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介紹一下。
  • 醫藥生物病理行業深度報告:病理行業,診斷「金標準」貢獻超三百億...
    來源:格隆匯機構:西部證券核心結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四大細分領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質。目前病理 報告被認為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四大細分領域:組織病理、細 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漸探索疾病本質。
  • 乳腺癌的病理報告怎麼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發現乳腺癌新發病例逐年增加,而且發病年齡也趨於年輕化,乳腺癌的最終確診需依靠病理活檢診斷,而病理報告是對病理活檢標本進行全面評估判斷得出病理診斷的報告書,報告內容通常包括:
  • 手術病理報告為什麼不能「立等可取」
    手術大標本、門診小活檢,還有術中冰凍……每個病理科醫生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要看200到400張片子。而他們出具的這份腫瘤病理報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決書」。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的原發灶在哪?腫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範圍?切得幹不乾淨?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切除?這些都要靠病理醫生的報告來決定……在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該如何用藥?
  • 解答病理報告的六個疑問
    2018-09-07 10:56圖文來源:北京日報 病理報告被稱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但患者及家屬常常有很多關於「病理報告」的疑問,總結起來大致有六個方面,我們來一一解答
  • 一文教你如何看懂病理診斷報告
    腫瘤的診斷中,所有影像學檢查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結論,病理診斷才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因此病理報告對於患者意義重大。可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病理報告專業術語太多,總顯得晦澀難懂。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份病理報告單中到底包含著哪些重要信息。
  • 乳腺癌病理報告如天書?五招教你看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時常有乳癌患者發病理報告給我看,問嚴重不嚴重,預後好不好,要採取哪些治療方案。其實三三式閱讀法非常簡單,簡單到可以提綱挈領成"傻瓜五式",讓每個人都能學會,都能讀懂自己的報告。請+V 15953157007,為您詳情解答疑惑   首先,請找到你的手術病理。   第一式,看腫塊。
  • 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經過檢查後,醫生會通過內鏡取食管活檢,病理醫生會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情況。然後出具一份報告,對每一個活檢樣本進行診斷。病理報告中的信息對於後續的診療都很重要。 二、癌前病變 1.食道炎症: 很多食道與胃疾患常並發食道炎症。在食道癌高發區,食道炎症比例較高,且食道為症、食道上皮增生與食道癌的發病率成正相關。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0、一文讀懂光纖傳感器 11、一文讀懂溫溼度傳感器 12
  • 一文讀懂MEMS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
  • 【科主任說】病理科:讓「金標準」的含金量更高
    鍾南山院士說過,在一個大醫院,病理科和病理科醫生的水平,是這個醫院醫療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誠如此,病理素來享有「臨床醫生的眼睛,臨床診斷的金標準」的美譽。小編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訪了病理科執行主任姚俊霞。砥礪前行的病理科約半個世紀前的1970年,醫院有了病理檢驗項目,當時附屬於檢驗科,工作人員2名,僅一間房、一臺顯微鏡和一臺切片機。
  • 病理報告為何總是要「等」
    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為此,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其實,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是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 病理檢查很重要 一定要重視起來!
    這個腫物究竟是不是癌?又是何種癌?臨床醫生急切想得到答案。因為這些結果關係到後面怎麼對周先生進行治療,用什麼藥來治療。很快,切下的部分腫物被送到南醫大二附院病理科,王焱親自對周先生腎臟切下的腫物標本進行了檢查,使用了病理診斷中的一種螢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根據鏡下標本顯示的異常細胞的結構和形態,很快就作出診斷,周先生患的是少見的腎臟滑膜肉瘤。
  • 一文讀懂磁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一文讀懂接近傳感器 3、一文讀懂磁傳感器 4、一文讀懂流量傳感器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如需報告請登錄 未來智庫)一、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檢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學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形 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等方面的改變,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從而闡明疾病本質的醫學科學。
  • 是金標準嗎?醫生一文給您講清楚
    對於肺癌的確診,它的金標準是通過組織病理活檢,得到最終的病理結果,這個才是金標準。那麼肺部CT既然不能夠確診肺癌,為什麼大家都推薦肺癌的篩查以及診斷進行肺部CT掃描呢?這是因為肺部CT是初步篩查和診斷肺部疾病最好的檢查方法。
  • 優寧維發布|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HALO的神經毒理學定量評估
    臨床前階段的神經毒性評估通常在接觸這些毒性化合物後,由病理學家通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對神經毒性的嚴重程度進行4~5分的評分標準進行評估。儘管這樣的組織病理學評估是金標準,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HALO數字病理圖像全組織切片的量化分析,為神經毒性的定量提供了客觀標準化的、高通量的評估方法。
  • 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能實現當天拿到病理報告
    腸鏡發現結腸長了一個新生物,2釐米大小,將新生物摘除後,醫生懷疑是惡性,告訴趙先生必須做病理檢查才能明確性質。趙先生及妻子非常著急,希望能儘快拿到病理報告。但是普通病理報告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到病理科諮詢後,病理醫生告知趙先生,武漢市中心醫院病理科開展了「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新項目,利用超聲空化技術實現快速脫水、透明、浸蠟功能,大大縮短了報告時間。
  • 病理檢查究竟有什麼用?是醫生在騙我多花錢嗎?
    什麼是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是檢查機體器官、組織或細胞病理改變的形態學診斷方法,即從患者病變部位取出一定的活體組織,做成病理切片,經過一系列流程,最終做出病理性診斷。 病理診斷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不論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腫瘤,只要懷疑是腫瘤,都需要進行病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