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從哪裡來?發生觸電事故後如何急救?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氧氣從哪裡來?發生觸電事故後如何急救?

聲音是如何傳播的?遠距離輸電為什麼採用高壓輸電?「這科我愛學」第四期,讓我們走進物理學的世界。

1.生物的性狀是由什麼決定的?

自然界的生物多姿多彩,即使是同一種生物,它們之間也或多或少有所不同,簡單地說,這種不同的表現就是生物的各種性狀,然而你知道各種性狀的「幕後」操縱者是誰嗎?這個「幕後」操縱者就是「基因」。基因是遺傳的物質基礎,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使後代出現與親代相似的性狀,也通過突變改變自身的特性,儲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過程的全部信息。生物體的生、長、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基因決定著生物的性狀,例如植物開什麼顏色的花就是由植物的基因決定的。

2.我們呼吸的氧氣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植物利用葉綠體中的葉綠素吸收陽光,將水分子分解成氫和氧,從而放出氧氣,同時還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

3.吸入高濃度氧氣的後果會怎樣?

空氣中的氧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氣體,但是吸入純度很高的氧氣會對體內各種組織、器官產生不可逆轉的氧化作用,輕者加速衰老,重則造成死亡。

4.孩子的性別是由誰的基因決定的?

由於傳統觀念的沿襲,生男生女成為許多準爸媽的一大難題,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能生男孩還是生女孩。其實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它有它的自然規律,偏方並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

父親和母親各提供一半的遺傳基因,就性染色體而言,母親只有兩個X染色體,父親則有X、Y兩種染色體。當形成受精卵時,如果精子進入卵子時,攜帶的是Y染色體,那麼生出來的孩子就是男孩,如果攜帶的是X染色體,那麼生出來的就是女孩。所以其實生男生女都取決於父親的哪個性染色體與母親的X染色體相結合。

5.什麼是放射性現象?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α、β、γ等各種射線的現象,稱為放射性。放射性是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的。許多天然和人工製造的核素都能自發地放射出射線。放射性現象有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之分。

6.含放射性物質的牛奶經過煮沸後能喝嗎?

將含放射性物質的牛奶沸煮,破壞了牛奶的分子結構,但對放射性物質是沒有用的。因為放射性是某些元素的特性,只要其原子核內部結構不改變,其放射性會依然存在。所以,含放射性物質的牛奶經過煮沸後依然具有放射性,對人體依然有害。

7.光速與聲速哪個快?

光速即為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光速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定義值為c= 299792458米/秒。聲速是指聲波在媒質(介質)中傳播的速度,聲速在乾燥空氣中約為340米/秒。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但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見雷聲,說明光速和聲速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光速比聲速快。

8.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等作為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

9.遠距離輸電為什麼採用高壓輸電?

在輸送相同功率的電能情況下,如果電壓越高,輸電線上的電流越小,輸電線上電能損耗越小。

10.為什麼微波爐內不能用金屬碗盛食物進行加熱?

微波爐是靠產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產生振動,振動產生大量的熱來加熱食物的。當微波照射到金屬碗上時要發生反射,金屬碗便阻擋了微波,食物由於不能接觸或接觸的微波較少從而影響加熱。另一方面,還會因微波在金屬中激發電子產生大電流而在金屬碗和爐體之間產生大電流放電火花,嚴重時會燒壞爐體或器皿。

11.發生觸電事故後如何急救?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症救護。現場應用的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

對於需要救治的觸電者,大體按以下三種情況分別處理:

(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經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並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

(2)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心臟跳動和呼吸,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並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微弱,或發生痙攣,應隨時準備好,當心臟跳動或呼吸停止時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

(3)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並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應當注意,急救要儘快地進行,不能等候醫生的到來。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應交替進行,每次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比雙人操作的速度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12.電氣設備著火後怎樣滅火?

電氣設備著火後,不能直接用水滅火。一般都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1211」、乾粉等滅火。

13.新能源包括哪些?

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深處所產生的熱能,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於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汙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於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14.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等,它可在自然界循環或反覆利用。

15.什麼是核能?

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圍的電子構成的。輕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別稱為核聚變能和核裂變能,簡稱核能。

16.核能利用的前景如何?

核電是一種清潔、安全、技術成熟、供應能力強、能大規模應用的發電方式。加快我國核電建設,提高核電在電力供給中的比重,有助於緩解電力增長與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矛盾,還可以減少火力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發展核電對帶動高科技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都有重要意義。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使人類更加安全地利用核能,核能利用的利遠大於弊。

(屆時,我們將根據刊登的內容舉辦科學知識競賽,歡迎廣大讀者認真學習,踴躍參加。)

相關焦點

  • 觸電急救「八字方針」
    遇到傷害事故發生時,不要驚惶失措,要保持鎮靜,並設法維持好現場的秩序。在周圍環境不危及生命的條件下,一般不要隨便搬動傷員。暫不要給傷員喝任何飲料和進食。如發生意外而現場無人時,應向周圍大聲呼救,請求來人幫助或設法聯繫有關部門,不要單獨留下傷員而無人照管。
  • 四起觸電事故六人死亡
    兩起發生在家中洗澡時,一起發生在廣場乘涼時  專家建議:慎買二手電器,學習觸電急救知識  昨天,記者從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了解到:近40天來,該院質量鑑定中心連續接到4起觸電死亡事故的鑑定委託。「用電設施不規範,電器設備出現漏電,這四起慘痛的觸電死亡事件為市民用電,特別是農村安全用電拉響了警鐘。」該院質量鑑定中心傅和平主任說。
  • 準新郎觸電身亡 揭秘觸電急救六步驟
    準新郎觸電身亡 揭秘觸電急救六步驟時間:2016-09-01 22:43   來源:99健康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準新郎觸電身亡 揭秘觸電急救六步驟 9月1日,記者從安居區警方獲悉,8月19日,安居區中興鎮一名工人因搶修線路時意外觸電後死亡。然而,死者生前原計劃將於8月22日同未婚妻扯證結婚。
  • 考研學生校內觸電身亡 觸電急救兩大步驟
    第二天,校方發布通報稱,事故是由地下電線經暴雨浸泡漏電,3名學生在積水處觸電所致。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但尚未公布調查結果。  考研學生校內觸電亡  8月9日上午,在徐州工程學院城南校區,事故現場仍拉著警戒線。據了解,觸電身亡的兩名學生是吳書睿、陳冠宇,受傷的學生是蔡堅。
  • 受限空間發生事故我們該如何急救?
    5月22日15時左右,河北清河縣發生一起汙水管道施工中毒事件,截止24日,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近年來,受限空間作業中毒死亡事件屢有發生,給人們敲響警鐘!對於從事有中毒,窒息危險工作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安全規範,防範於未然,否則付出的可能將是生命的代價!
  • 高二女生「教科書式」急救,救了觸電媽媽一命!警惕5個易觸電區
    #高二女生救了觸電媽媽一命# ,近日,深圳一名高二女生在媽媽洗澡觸電後,做出「教科書式」的急救方式。深圳45歲餘女士下夜班後,回到家洗澡,突然觸電,倒地不醒。聽到浴室傳出的叫聲,大女兒立即打開衛生間的門,發現媽媽仰面躺在地上,手裡抓著花灑。她立刻意識到媽媽觸電了,馬上阻止妹妹進入衛生間,果斷跑到電閘處把電源斷了,隨後撥打120急救電話。
  • 小夥洗鴛鴦浴被電身亡 觸電急救方法必須學
    小夥洗鴛鴦浴被電身亡觸電急救方法必須學  「洗鴛鴦浴被電身亡」事件給大家敲醒了警鐘,平時生活中也要學會觸電急救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生活中發生的危險事故往往都是因為我們對細節不重視或者大意,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我們應要理清家裡的安全隱患。
  • [煙臺]近期雷擊觸電事故頻發 3天發生6起4人不幸身亡
    水母網8月22日訊(YMG記者 李俊玲通訊員 吳明順) 近日,煙臺萊州、招遠等縣市區出現雷雨天氣,導致雷擊、觸電等意外事故頻發。  數據顯示,8月17日至20日,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共調度派車1005次,救治各類急危重傷病員968人。
  • 被雷擊後如何進行急救?文胸導電事故一覽
    被雷擊後如何進行急救?文胸導電事故  雷擊後救援  人工呼吸+心臟按摩  萬一被雷電擊中,第一時間撥打120。救護車未抵達前,該如何進行急救?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葉澤兵表示,首先是進行人工呼吸。
  • 天有不測風雲 遭遇雷擊如何急救
    炎熱的天氣,加上午後的雷雨,增加了觸電事故發生的機率。據市中醫院統計,僅上周就發生連續的觸電事故,都是因為在工作中,操作工具不當引起的。  夏日極易發生觸電事故,一則由於天氣潮熱多雨,同時人體分泌出大量的汗液,這種情況下使用電器容易導電;另外,由於雷雨增多,在室外也要注意防雷,一旦發生觸電事故,首先要學會急救。
  • 天津一泳池觸電事故致3死多傷(圖)
    旁邊一些店鋪經營者稱,一周前這個遊泳池發生漏電事故,造成前來遊泳的人傷亡,隨後便被關閉。該遊泳池門朝向東側,記者在該遊泳池西側居民樓頂看到,其院內共有深淺兩個池子,這兩個池子呈南北分布,而發生事故的,正是深水池。據這一遊泳池附近居民稱,事發前突然出現了強風雨,「那雨下得特別大,就發現外面一片白。」
  • 「電工電氣」如遇觸電不用慌 5點急救記心上
    人一旦觸電,首先就會造成心臟的顫動紊亂無法正常供血,極短的時間內,便會造成心臟停止跳動,這也是觸電可怕的原因,根據科學家的心臟停止4-6分鐘,就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所以必須及時進行急救。下面就觸電急救的一些原則和方法進行介紹,雖然簡單,卻能在危急時刻救命。一.
  • 海南發生潛水溺亡事故,潛水「走紅」旅遊市場,從中如何吸取教訓?
    特別是海南作為國內重要的潛水旅遊目的地,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市場,潛水產業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但潛水事故發生不斷,接下來帶大家看下海南三亞近期發生的一起潛水事故。這可能包含那些區域有詭譎的潮流和一些可能令會潛水者在下潛後被遺留在海上的情勢以及其他狀況。 潛水經營者也有義務提供就緒存取的供氧急救設備和足夠的氧氣供需,同時在場必須有工作人員有經過正當的培訓和可以熟練的操作這些設備。
  • 地球上現在的氧氣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無害的氣體,是空氣組成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氧氣不易溶於水,雖然不可燃,但有著很好的助燃性。在常溫大氣壓下,氧氣化學不是很活潑,幾乎不會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當氧氣處於高溫下,化學性質會變得特別活潑,可以與多種元素直接發生化學反應。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觸電急救措施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觸電急救措施 2020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整理了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望考生們及時複習查看。
  • 孩子溺水、觸電等事故年年發生,這些夏季安全隱患家長一定要留心 !
    掌握這些常識,保護生命安全觸電事故令人揪心,如何保護孩子安全近年來,景觀噴泉觸電事故頻發。■ 2019年5月24日,杭州餘杭街道湖山帝景灣小區,兩名女童被發現倒在小區景觀步道積水中,再也沒能醒來,初步判斷可能為觸電引發。
  • 觸電後,做這個動作可能會救命,9成人都不知道!
    觸電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意外傷害,輕者肢體麻痛、頭暈、呼吸心跳加快,嚴重的會出現肢體燒傷、心跳呼吸驟停甚至死亡。在觸電後的最初幾秒鐘內,人的意識不會完全喪失,這時理智有序地判斷處置是成功解脫的關鍵。觸電者可用未觸電的手抓住電線絕緣處,把電線拉開,擺脫觸電狀態。如果觸電時電線或電器固定在牆上,可用腳猛蹬牆壁,同時身體往後倒,藉助身體重量甩開電線,就可以實現自救。
  • 6大急救知識記心裡,關鍵時刻能救命!現在知道還不算遲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時都在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生命安全,一定要對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有所了解。不這不僅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安全保障,在必要時也能夠給他人提供幫助,防止悲劇的發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吧。
  • 如何預防觸電教你預防觸電12招
    【導讀】現在在生活中我們幾乎處處都要用到電,如何預防觸電就成了大家必須學習和考慮的一個問題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如何預防觸電,觸電後該怎麼辦!預防觸電12招防止觸電的常用技術措施要有:絕緣、屏護、間隔、接地、接零、加裝漏電保護裝置和使用安全電壓等。在完善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還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 柳州裝修工人不幸觸電昏迷,只因接線時這樣操作…
    觸電工人從圖中這個孔洞進出安裝廣告牌電源。 119、120、110接到報警後均趕到現場處置,觸電的工人被送往工人醫院魚峰山院區搶救。這周圍知情人士透露,這名觸電工人是一名熟練工人,接線時帶電操作導致慘劇。 就這麼一瞬間, 事故就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