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利好接踵而至 據稱未來10年中國要建超60座核電站
9月20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家核電)傳來消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 更為勁爆的是,坊間傳聞,某核電人士透露,中國擬在未來10年,興建超過60座核電站。不過,就這一消息,截至發稿前,《證券日報》記者尚未獲得官方確認。
-
山東240裏海岸規劃3座核電站 環境影響引發爭議
乳山核電站只是規劃中的山東半島核電群中的一座。煙臺海陽、威海榮成、威海乳山的120公裡的海岸線上,山東將規劃建設3座核電站。 22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山東某電力諮詢機構了解到,上述三個核電項目都在積極推動過程中。而上述三座核電站距離青島、煙臺、威海三座城市的是中心距離均在100公裡半徑的範圍內,其中乳山核電站距離國家4A級風景區直線距離不足5公裡。
-
中國內陸核電站選址基本確定 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
目前,內陸已經開展核電站前期工作的場址包括湖南的桃花江,湖北的鹹寧,江西的彭澤等。王毅韌強調,現在世界上400多臺核電站,大部分建在海嘯、颱風影響基本可以忽略的內地,少部分在沿海,核電站建在沿海符合安全要求,在內地也是一樣的。王毅韌:核電站建在沿海安全,建在內地就不安全了,不存在這個問題。
-
洛陽籤約建核電站引發擔憂 被疑會毀掉九朝古都
其實在四年前,河南就未雨綢繆,先後選址南陽、信陽等地,開始核電建設計劃。 1月3日,洛陽市與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籤字,就洛陽市建設核電站一事達成協議。洛陽市領導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爭取核電站儘快建設。 這一協議,使得洛陽南陽信陽「三陽」的核電站選址之爭再次浮出水面。
-
專家稱湘鄂贛核電站安全風險大:若出事打擊將致命
湘鄂贛三省發展核電的安全風險不容低估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何祚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亦楠 自2012年10月國務院做出「十二五」不建內陸核電站的決定後,「十三五」成了部分核電業人士重啟內陸核電的希望所在。
-
福建有幾座核電站? 漳州核電站距市區約75公裡
距福鼎市區南約32km,距福州市約71km,距福清市區約32km 海西晨報8月11日訊 福建省內第三座核電站 漳州市環保局官方網站8日公布的《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選址階段)信息公告(第一號)》顯示,漳州核電廠位於雲霄縣峛嶼鎮刺仔尾(東山灣內),廠址南、東、北三面環海,南距東山縣城約16km,到東北方位的廈門直線距離約86km,距漳州市約75km。
-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核物質在誕生之初,很多人都對其抱有敬而遠之的心態,而發展至今,在各種能源物質漸顯不足的背景下,核物質也不得不被利用起來。核電站的誕生又讓人們對核物質的使用增添了幾分的信心,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五大超級核電站,我們發現這些核電站都建造於沿海地區,難道就是為了取水方便嗎?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水電站就是秦山核電站,只是有我國技術獨立建造以及運營的第一座核電站,代表著我國在核電站技術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
中國首座重水堆商用核電站建成投產 - 新聞回顧
> 2003年10月24日 華聲報訊:被列為中國國家「九五」重點工程的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10月23日全面建成投產 與國際同類型核電站相比,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工程在設計上的技術性能、安全水平、自主化程度和經濟指標上,均達到了最好水平 另據新華網消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10月23日表示,浙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核電站的所在地,由於良好的經濟和地理條件,浙江省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中國最大的核電基地。
-
成都商報:四川建核電站 好處多多(圖)
全國將建多個核電站 記者:建核電站是一個大項目,牽涉到國際的、國內的方方面面,據我所知,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就經過了10多年。你認為四川發展核電站可行嗎? 錢天林:我所在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長期從事核電方面的研究和設計,對國家的政策和核電站的建設應該說是清楚的。
-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核電工業大蛋糕濟南能否分杯羹?
記者郭堯 攝 「華龍一號」最近很火,因為它讓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後,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內,採用「華龍一號」技術的福建福清5、6號與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也正在建設。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0年,山東要形成三大核電基地,且煙臺海陽核電站年內有望發電;業內預測,核電裝備製造將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
-
何祚庥質疑內陸核電安全 國核專家:AP1000核電站中美同等安全
」不建內陸核電站的決定後,「十三五」成了部分核電業人士重啟內陸核電的希望所在。 一、湘鄂贛核電站的廠址條件與歐美內陸核電差距甚大 與沿海核電相比,內陸核電選址要求更為複雜,除了地理位置、地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外,電站選址的安全要求還涉及人口增長限制、應急撤離、放射性廢液和廢氣排放等重要的社會穩定及生態環境因素。
-
安徽蕪湖核電站呼之欲出 每天效益可達1000萬元
資料顯示,蕪湖核電項目一共4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工程計劃建成2臺,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投入商業運行。一期工程投資約230億元,總投資將高達500億~600億元。安徽省和上海市已承諾分別吸納50%的電量,納入兩省電力發展規劃。核電項目專家告訴記者,比起其他幾省,在安徽建核電站為上海提供電力支持最為划算。
-
你的家鄉可能會建核電站(名單)
可是吧,後來傳出內陸江西彭澤要建設一個帽子山核電站,而且傳是中國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頭號重點工程,當時識局君就懵了。不是說內陸相對不那麼安全麼?不過,這個東西,作為非業內人士,也只能懵一下罷了。後來一查資料,擦,河南南陽也要建核電站。
-
專家談中國核電前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選擇
正因為如此,日本對核電站的建設非常謹慎,並通過一系列立法保證核電站安全,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國。 日本的核能開發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1966年日本投產了第一座核電站。據日本政府新的能源發展計劃,到2030年,核電的比重要佔全國總發電量的40%,即日本還要建設至少10多座核電站。這次發生事故的福島地區有兩座核反應堆正在建設中。
-
四川首座核電站仍適宜建設 估計需投資250億元
四川首個核電站將照此設計模型建設 胡詩遠供圖震後,核電專家對嘉陵江畔的四川首座核電站擬選廠址進行了調查,結果非常明確:適宜建核電站。記者昨日獲悉,目前,四川三壩核電站正在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不久將上報國家發改委。預計該核電站裝機容量400萬~600萬千瓦,投資估算250億元。
-
中國小型核電站加速走向海外 正形成一股新力量
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過程中,小型核電站正在形成一股新的力量。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4月15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上了解到,中核集團及中核建集團各自研發的小型核電站近期都在海外市場取得進展。由於都仍處於保密階段,兩家公司人士不願透露是與哪些國家合作。 小型核反應堆自取得技術突破以來,一直都是中核集團對外展示的重點。
-
前瞻:核電小型堆或將成中國能源綜合利用「主力軍」?
顯而易見,小型堆的影響範圍要大大小於大型堆,從而提供了選址和安全上的便利。其次,更小的堆設計使得將反應堆建成半地下或者全地下成為可能,這也提高了反應堆抵抗地震海嘯飛彈以及飛機墜落等事故的能力。最後看一個直觀的數字,堆芯融毀係數(Core damage factor),也就是:大型事故次數/反應堆運營年數,針對二代堆,這個數字大約是10^-4,也就是說每1w反應堆年出現一次大型事故,三代堆以及三代+這個數字大約是10^-5或10^-6,即十萬年或者百萬年出現一次大型事故。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人類歷史上慘烈的核災難並不止這一起,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使約59萬民眾背井離鄉。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不同國家「棄核」、「挺核」態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國家仍致力於進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與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電,中國更是加速上馬核電項目,在建規模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