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系列教程(下) 降噪方法比較及堆棧降噪實例

2020-12-02 蜂鳥網

  網絡上星空攝影教程屢見不鮮,我試圖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結合自己的經驗,整理成系列教程, 全面地講解前期拍攝技術和後期思路,並用實例詳細介紹後期處理的每一步驟。星空攝影的後期處理中降噪尤為重要,本文是系列教程的下篇,主要對比各種降噪方法,並有堆棧降噪實例。為了確保知識的連貫性,建議先學習上篇--《前期策劃是拍攝成功的保證》和中篇--《銀河及地景拍攝技巧》。

  文中星空照片全部為作者本人拍攝,更多照片請加微信:Jingshu6

上篇:前期策劃是拍攝成功的保證

1. 相關天文知識

·南北半球銀河特點及差異

·如何利用月光為照片增色

2. 拍攝條件

中篇:銀河及地景的拍攝技巧

3. 拍攝器材

4. 銀河拍攝技法

·星空拍攝參數

·四種利用光源拍攝地景方法

·手動對焦技巧

·景深合成

下篇:降噪方法比較及堆棧降噪實例

5. 降噪處理

·噪點類型及特徵

·五種常見降噪方法適用情況

·堆棧降噪實例(附練習圖片)

五、降噪處理

  由於星空拍攝的高感光度和長時間曝光,隨之而產生的噪點對畫質的影響是極大的,降噪成為星空攝影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多種降噪大法中,選用哪種方式最適宜,我們要先來了解噪點是如何產生以及種類和特徵才能對症下藥。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是影響噪點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噪點的多少因傳感器構造以及處理器差異而不同,各品牌各種型號的相機對噪點的控制能力也不盡相同, 但噪點問題是現在所有數位相機都沒能完全克服的問題。

  數位相機的噪點主要是指CCD/CMOS將光線作為接收信號並輸出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圖像中的粗糙部分,也指圖像中不該出現的外來像素,經常由電子幹擾產生,使圖像看起來就像布滿細小的糙點。亮部接收到的信號多,信噪比高,所以噪點少,反之暗部噪點多。所以暗光環境是噪點產生的根源,使用高ISO拍攝其實並沒有真正提高相機的感光度,只是將原定的電子信號放大,同時噪點也會被放大。

·噪點類型及特徵

1)明度噪點

  明度噪點呈現為顆粒狀,沒有顏色,和傳統膠片上的顆粒十分相近。

2)彩色噪點

  彩色噪點的大小會是亮度噪點的數倍至數十倍,呈現為色斑,通常為洋紅色或綠色,由於信噪比決定了彩色噪點的多少,導致這類噪點主要存在於圖像中的暗部。

3)熱噪點

  熱噪點呈現為帶有顏色的亮點狀,它是由於長時間曝光產生,感光元件長時間運作,致使溫度升高,圖像就會於某個固定位置出現光點。

  以上三種噪點中,明度噪點和彩色噪點均為隨機噪點,其位置和分布皆為隨機;而熱噪點為固定噪點,相近的拍攝情況下,出現的位置是相同的。

五種常見降噪方法

a)機內降噪

  機內降噪分為高ISO降噪和長曝光降噪,高ISO降噪只適用於JPEG格式,而且損失細節,對RAW格式不起作用。長曝光降噪對減少噪點有一定作用,但是拍攝時間會增加一倍。例如:打開長曝光降噪功能,30秒曝光,之後相機馬上會進行30秒降噪;如果五分鐘曝光,就意味著要再等待五分鐘降噪時間。所以如果計劃拍攝多張堆棧降噪,不可同時開啟長曝光降噪功能,否則拍攝間隔時間過長,後期圖像無法對齊。

  《枯樹與銀河》由於照片中的樹從湖中一直延伸至天空,很難分離地景與銀河,多張平均值堆棧降噪不適宜這種場景,所以採用單張拍攝,機內降噪和後期插件降噪相結合,也可以得到不錯的畫質。

b) Adobe Camera Raw /Lightroom降噪

  Adobe Camera Raw (ACR) 和 Lightroom 的降噪設置和參數是一致的,一般情況下,彩色噪點的參數默認設置不需要更改,明度噪點的參數不超過20,過高的參數會影響圖像的銳度和細節。

c)插件降噪

  Nik Dfine, Noiseware, Topaz Denoise都是不錯的降噪插件,界面均提供了更為精細的手動選項,操作簡單,其中Nik Dfine可以免費下載使用。

d)多張平均值堆棧降噪

  本文中提及的所有降噪處理中,這是一種操作複雜但是效果最好的方法,這種技術在深空攝影中早已被廣泛使用。機位不動的情況下,連續拍攝6-10張,堆棧的照片越多效果越好,但是它的效應是遞減的,前四張照片堆棧降噪後畫質大幅提升,5-6張以後的效果就沒有那麼明顯了,所以沒有必要耗費時間拍攝太多張,我通常用4-6張堆棧降噪。由於星空的相對轉動,要利用蒙版分別對天空和地面降噪,否則地面對齊後,星星就成了拉線狀。


降噪前,放大400%細節圖 


六張堆棧降噪,放大400%細節圖

e)拍攝暗場降噪

  這種降噪方式主要針對長時間曝光產生的熱噪點,拍攝完成後,在同一環境,扣上鏡頭蓋,使用相同參數再拍攝一張暗場照片。拍出的照片就是一張全黑圖片,但仍會有熱噪點的的彩色亮點。利用熱噪點是固定噪點的特性, 在Photoshop中導入兩張照片,正常照片在下,暗場照片在上,然後的圖層模式選擇「差值」,就可去除熱噪點。

  注意:暗場雖然只是一張全黑的照片,但必須和其它照片在同一時段同一環境拍攝,因為熱噪點的產生和拍攝環境溫度以及傳感器溫度有直接關係。

  以上幾種降噪技術是我在過去幾年的拍攝中總結出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會視情況結合2-3種使用以得到更好地畫質。

堆棧降噪實例

  以上提及的五種降噪處理中,堆棧降噪是最有效,但也是操作最複雜的方法,需要精湛的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技術共同完成。為了便於更為直觀地理解,這裡用例圖列舉常規操作的主要步驟:

·在Adobe Bridge中選擇同一機位連續拍攝的六張照片(四張-八張都可以)在工具中選擇「在Photoshop中做為圖層打開」。

·在Photoshop中六張照片已做為圖層被放在一個文件中,首先要做的是對齊圖像,但是由於星空的相對運動,對齊地景後星星是拖尾的,所以先要給天空做選區,用蒙版把每一張照片的地景蓋住,這樣星空部分才可以對齊。

·在「編輯」菜單中選擇「自動對齊圖層」。

·窗口彈出,選擇默認的「自動」方式。

·選中所有圖層,然後從「圖層」菜單中選擇「轉換為智能對象」。

·這時六個圖層合併為一個智能對象圖層。

·接下來進行堆棧降噪的核心部分,從菜單中選擇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中間值,完成對天空的降噪。重複上面所有步驟對地景降噪,不同的只是在第二步中用蒙版隱藏天空部分。

·由於堆棧過程中「對齊」圖層這一步,不能做鏡頭校正,所以降噪之前未對照片做任何修改。將降噪之後的天空和地景做為圖層放在一個文件中,合併後的常規調整與其它星空照片相同。


《追光之路》

  本文知識點,部分節選於筆者朱靜姝 (Jingshu Zhu) 的新書《追光之路》,預計今年五月出版。

  極客分享:http://www.theadventurex.com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 極影Adventurea X公眾號獲取更多攝影知識

相關焦點

  • 星空系列教程(中) 銀河及地景拍攝技巧
    網絡上星空攝影教程屢見不鮮,我試圖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結合自己的經驗,整理成系列教程, 全面地講解前期拍攝技術和後期思路,並用實例詳細介紹後期處理的每一步驟。本文是系列教程的中篇,主要介紹拍攝器材和拍攝技法。為了確保知識的連貫性,建議先學習上篇--《前期策劃是拍攝成功的保證》。
  • 降噪耳機哪款比較好之骷髏頭主動降噪耳機試用測評
    試用過程與體驗依然是打開耳機盒的全部內容,左邊用了大量的英文來說明耳機的試用以及各種指示燈的意思,只是真的很美國,全是英文,一個中文都沒有,像我這種英語只有4級的也只能猜個大概,圖片裡面的文字,我大概解釋的耳機的使用方法,其實不用這些文字,對於大部分人如果原來使用過藍牙耳機的人都能夠順利使用。
  • 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原來其正確用法是這樣
    其中,降噪功能可以說是受到消費者熱捧的功能。降噪耳機能保護聽力?從消費者行為看,降噪耳機近年的大火,是和社會大環境,用戶心態和消費水平息息相關的。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下,降噪耳機是很多朋友身邊隨手可得的避風港。戴上耳機啟動降噪按鈕,在安靜的環境下享受自己喜歡的音樂,在繁忙的工作過後是一种放松。
  • 音·評:耳機下一爆點是藍牙+降噪+通話?
    音·評:耳機下一爆點是藍牙+降噪+通話?前者的代表有FIIL DIVA、索尼h.ear系列頭戴式耳機這樣的爆款,後者的代表則有AKG Y50BT、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這樣的時尚潮品,這些耳機的共同特點是主打無線播放,同時也支持有線播放模式,但有線只是作為無線播放的備用方案。    為什麼無線耳機會受到高關注度?
  • 基於LabVIEW和Matlab混合編程的小波降噪方法
    本文分析了傳統濾波器方法在處理非平穩信號時的缺點,研究了小波去噪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利用LabVIEW 和Matlab混合編程的方法,將LabVIEW完美的圖形編程技術和Matlab強大的的數學解算功能結合起來,實現了小波降噪的數學建模和信號圖像顯示。通過對振動衝擊信號的濾波處理,表明了小波降噪方法在處理非平穩信號時的有效性。
  • 航空結構減振降噪技術研究
    近年來,強度所在「大強度、新強度、數字強度」的戰略指引下,先後突破飛機噪聲源識別分離、飛機發動機風扇噪聲產生與控制、艙室噪聲與振動綜合控制、發動機減振安裝設計、軍/民機結構抗聲振疲勞設計、多物理場耦合環境結構適應性分析與驗證、金屬結構振動疲勞損傷機理和演化規律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有力支撐了國產飛行器設計工作。
  • Hybrid主動降噪技術讓你想「靜靜」,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評測|鈦...
    黑色外觀,應用了不同材料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的外觀設計採用了全黑的顏色,不過應用了幾種不同的黑色材料,在做工、用料上沒什麼縮水的地方,至於美觀與否就要見仁見智了,目前眾籌階段的顏色也只有黑色可選,對於部分女性用戶來說吸引力可能比較一般,後續不知道會不會推出白色的版本,畢竟小米耳機系列白色的版本也挺多的,想做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 西藏追星一萬裡 星空銀河實戰拍攝全解析
    星空攝影是這兩年的攝影圈裡熱門選題,從最初的星空星軌,到現在的拍銀河接銀拱,再到日出日落拍星空,星空攝影的玩法也越來越多。雖然拍星空早就不是新鮮事情,但是還是有一些朋友對星空攝影不是很熟悉,下面我們就從實戰拍攝的角度,讓大家看下各類星空題材應該怎樣拍攝。
  • 水泵房降噪處理有哪些方法?
    【杭州漢克斯】水泵房的噪聲來源於水泵本身和進出水管道,設備工作時帶來的震動噪聲和各種反射噪聲在水泵房內進行傳遞,特別是水泵本身帶來的震動噪聲通過本體-地面-牆壁-空氣傳遞到居民臥室內,嗡嗡嗡的低頻噪聲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都造成很大的危害,那麼水泵房降噪處理有哪些方法呢?
  • 降噪耳機怎麼選?4款降噪耳機對比體驗
    下面以市場上大熱的漫步者FunBuds、oppo W51、索尼XM3以及華為freebuds pro對比分析下:二、外觀耳機呢,天天戴在耳朵上,對於我們漂釀的小兄弟姐妹來說,顏值必須佔據第一位,不說帶上帥的貌若潘安,那也得靚的沉魚落雁。小的們上圖,對比下:
  • ​Hybrid混合數字降噪技術 小米降噪項圈藍牙耳機評測
    其整體採用了黑色的配色,不過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初次上手感覺還是比較精緻的。至於耳機腔體部分採用了比較流行的磁吸式設計,在不使用時可以隨時吸附垂在頸前,避免了走路時線材纏繞打結或者四處甩動的煩惱。
  • 玩轉後期 把旅遊照變成星空銀河風光片
    今天我們來教大家一個非常具有綜合性的PS教程,這個教程的目的比較簡單,把一張白天的照片PS成銀河星空。不過教程中會用到很多非常常用的PS後期手法,所以對大家的後期應該比較有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今天筆者到底要幹什麼吧。
  • 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
    隨著Airpods Pro的大賣,降噪耳機一詞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主動降噪、被動消噪等一系列名詞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那麼,降噪耳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主動降噪、被動消噪又是怎麼一回事?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疑惑。
  • 隔音耳機什麼牌子比較好,降噪效果好的入耳式耳機推薦
    隔音耳機什麼牌子比較好,降噪效果好的入耳式耳機推薦 這裡我比較推薦入耳式耳機,入耳式的隔音效果最好。 特別是降噪耳機,降低外界噪音對音樂的幹擾。 提供的一個封閉的環境,大大減少了漏音。 從實用角度來說即--在嘈雜的環境下;可以用比較低的音量不受影響的欣賞音樂。 加大低頻的質感和量感。
  • 什麼降噪耳機好?國慶主動降噪藍牙耳機選購推薦
    挑選一副適合自己的降噪耳機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音質夠純淨沒有任何雜音,高音清透、低音沉重,聽柔歌夠爽,聽DJ夠嗨  Doppler Labs Here One  是一款比較不常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但是它確實有一個比較少見的連接方式,就是左、右耳機會利用近磁場感應 NFMI 技術連接,相比藍牙傳輸的話,穩定性會更高。
  • 299元小米降噪耳機體驗:媲美千元BOSE?-小米,降噪耳機,體驗...
    試聽過程中,樂器的定位感比較明顯,短笛的高音清脆飽滿有力,小軍鼓鏗鏘有力的回饋似乎可以聽到鼓面的反饋。不過到了樂器齊奏上,聲音顯的有點混,層次不太明朗。這首歌整體人聲偏中音還是比較明顯,少了流行樂強烈的重低音,這首歌的細節表現力還不錯。包括聽出沙錘的動感、結尾時的鐘聲表現,以及合聲的定位感比較明顯。關於降噪:降噪可以,卻少了些「落差感」小米降噪耳機官方介紹,其主動降噪頻率範圍在50-2000赫茲之間,可以將噪音抑制約25分貝以上。
  • 實例解析:如何藉助共情力為用戶研究「降噪」?
    本文將從噪聲的三個來源(用戶參與調研的動機、表達意願、表達真實性),通過案例一一分析,如何用好「共情力」這個工具來實現「降噪」,希望能為正在與用戶打交道的同學們提供一點小小的參考。在保證抽樣方式、樣本配額等合理的前提下,噪聲的可能來源有:我們可以用共情力來一一理解這些噪聲來源,並找到「降噪」的方式。共情力是什麼?通俗地說,就是換位思考。
  • 如何進行發電機降噪處理
    強烈的噪音對周圍的人群以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發電機降噪處理方案是治理髮電機的有效措施,能夠治理髮電機振動引起的低頻噪音,經過治理後噪音值在55分貝以下,滿足周圍業主以及物業的降噪要求。一、發電機降噪處理項目背景杭州某小區內因發電機設備超標,對周圍為居民以及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汙染。經過測量業主室內噪音值達到了60分貝。
  • 40dB降噪深度,HUAWEI FreeBuds Pro無線耳機開啟智慧動態降噪新風潮
    其中,華為自 2018 年推出FreeBuds系列以來,持續探索主動降噪技術,不斷帶來連接與聆聽體驗的創新突破,現已成長為TWS耳機行業的前沿品牌。現在,華為再次重磅推出FreeBuds系列旗艦機型HUAWEI FreeBuds Pro無線耳機,從降噪深度到降噪方式均取得全新突破。
  • 給你粗略講講降噪耳機,還是選擇主動降噪耳機吧
    就像音頻圈的其他領域一樣,降噪圈也沒能逃脫聲電玄學的怪圈,從降噪電路談開,有模擬黨v.s.數字黨,從傳輸方式來說,有無線黨v.s.有線黨,從無線傳輸技術來說,又有aptX黨v.s.LDAC黨……以上這個說得有點高端,一下準備了簡單粗暴的解釋:1、被動降噪通過利用吸聲材料阻隔高頻的背景噪聲,對於大多數廠商來說,一個設計良好的矽膠耳塞,或者厚實服帖的耳罩就可以實現對高頻噪聲的降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