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外,薛家培失去了半隻右手。一直堅持,用信念和半掌戰勝厄運。
7月8日,天色泛出魚肚白的時候,枝江市董市鎮石寶山村35歲的薛家培就忙了起來。他用一隻左手取出玉米餵雞苗,然後回去對著訂單,將雞蛋和整雞打包,填寫快遞單。
幼年時受傷,他的右手只剩半個手掌,但生活的艱辛和坎坷沒有擊倒他。憑著堅毅的性格,他建起養雞場,年收入30餘萬元,成為當地勤勞致富帶頭人,還成立合作社幫助村裡困難戶。今年6月他被評為「宜昌楷模」。
爆竹炸掉半個右手,堅強面對再次起航
出生於1983年的薛家培是家中老么,父親做工程,母親在家務農,一家人過得殷實和睦。
厄運意外降臨。1994年,父親患上類風溼痛風,喪失勞動能力,長年臥床,家裡失去了經濟支柱。1995年1月,薛家培不慎被爆竹物炸傷右手,右手手指全沒了只剩下半個手掌。「當時失去右手,我一度有了輕生的念頭。」薛家培說。直到有一天,在家人的鼓勵下,他嘗試用左手吃飯,終於成功了,「原來左手也可以用的!」
在家休學的半年裡,薛家培一遍遍苦練用左手寫字,又學習用左手穿衣服、鞋子、騎自行車,試著幫母親做農活等,還不忘落下的功課。
1999年初中畢業,薛家培以優異的成績被枝江一中錄取。但此時家裡已沒錢供他讀書,父親還長期需要藥物治療,考慮再三,他放下書包回家幫助母親掙錢養家。
幹過三年農活、到磚瓦廠打過兩年工,薛家培埋頭勞作,不僅還清欠債還有了十幾萬元的積蓄,他蓋起了一棟二層樓的小洋房。
自主創業養殖土雞,致富不忘幫助鄉親
2011年薛家培結婚,次年有了可愛的兒子。他開始考慮要更好的照顧一家人,創業掙錢。
他想到利用屋後現有的山地資源發展土雞養殖業,主意既定,薛家培便著手修建雞舍,網上查閱資料,多次去各地考察種苗,學習養殖技術。先後買回300隻本地雞苗,但因為經驗不足,不到半年的時間全部死亡。倔強的薛家培並沒有灰心,2012年下半年,他又買回200隻雞苗,改善養殖環境,最終全部成活,在秋天賣出了好價錢。
2014年,他遠赴湖南考察,決定改養桃園雞,並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將雞舍由最初的幾十平方米擴大到500多平方米,數量慢慢發展到現在年5000多隻。近兩年,他藉助電商網絡,把土雞銷往全國各地。養殖場成年雞年出欄最多時達7000多隻,年銷售收入平均在25萬元左右;每年銷售土雞蛋8萬餘枚,收入近10萬元。
發展自己事業的同時,他也樂意與周邊的村民共同致富。2016年薛家培成立了枝江市石寶山可揚家禽養殖合作社,以高價收購附近村民的雞蛋、成年雞。在他的帶動下,周邊50多戶村民與他一道養殖湖南桃園雞,其中殘疾人10多戶,他毫無保留的從育苗、防疫以及銷售等方面給予幫助。
「半掌漢子」孝老愛親,市委書記幫他吆喝
現在,薛家培每天早上6點起床餵雞,然後送兒子上幼兒園。回家後,給父親做早飯、清洗一家人的衣服、打包快遞送貨,有時候還上山採竹筍、野菜等通過網絡銷售。
父親和兒子被薛家培照顧的妥妥帖帖,父親在家給薛家培搭把手,兒子每天快樂地唱著兒歌跟在父親身後餵雞、滿山坡撿雞蛋。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羨煞旁人。
薛家培的勵志故事傳開,很多人聽說後備受感動。如今,薛家培也受到了枝江市委書記劉豐雷的關注,還親自發微信幫他推銷土雞和雞蛋,並鼓勵他繼續努力,幫助更多的鄉親脫貧致富。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俊 通訊員 羅娜 劉崢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