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

2020-11-28 中公教育網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於中國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佔地面積46.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3.88萬平方米。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中國傳媒大學堅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為龍頭,文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

目前,學校設有6個學部、1個協同創新中心,5個直屬學院。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兩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0個專業碩士類別,87個本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於高層次、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建校6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30000餘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0月,共有教職工202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0人,正高級300人,副高級442人。學校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學者,其中包括:3名雙聘院士,3人入選「長江學者」,4人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近年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脫穎而出,分別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還有20餘人次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獎等。學校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日益增強。

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中國傳媒大學致力於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傳媒高新技術研發和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諮詢服務,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建有藝術研究院、傳播研究院、新媒體研究院和文化發展研究院,建有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廣播電視數位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全國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文化部國家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首都傳媒經濟研究基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基地、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基地、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基地)、數字動畫技術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現代演藝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視聽技術與智能控制系統文化部重點實驗室、廣播電視傳輸部級重點實驗室、信號與信息處理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數字媒體工程創新引智基地、全國高等教育質量檢測評估研究基地。學校主持完成了國家數字中短波廣播技術標準制訂與系統研製、參與國家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標準制訂,在數字廣播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學校辦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現代傳播》。

學校建有校園多媒體網絡、數字有線綜合業務網、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製作實驗教學中心,播音主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多媒體教室、演播館、實驗室等裝備精良,功能完善;圖書館形成了信息傳播學科內容豐富,紙質、電子、網絡形式多樣的館藏體系。

學校與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27個國家和地區的65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我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去年新增的扶貧高校,定點幫扶內蒙古科右前旗。,傳媒賦能,極大地提升了幫扶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王志、張紹剛、李立宏等著名媒體人,到我校扶貧幹部劉京晶、安明泰,他們紛紛利用專業特長深度參與扶貧項目;「光明影院」公益團隊將我校師生創作的近200部無障礙電影贈與科右前旗,為視障貧困人士修築「心靈盲道」;影視創作校友團隊為幫扶地區量身定製高品質宣傳片,提升當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建設「中傳書院」教育扶貧品牌,1593人次接受專家輔導和培訓;設立「中國傳媒大學科右前旗教育實訓基地」,專設3個支教保研名額
  • 中國傳媒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
    2015年中國傳媒大學自主招生採取「個人自薦」的申請方式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人才。本招生簡章最終解釋權在中國傳媒大學。該專業的前身攝影(電視攝影)是中國傳媒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2009年,攝影(電視攝影)教學團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為培養攝影專業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本專業為學生創造集體外出拍攝、採風的機會,組織學生創作攝影作品並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 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能獲得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嗎?
    在職研究生雙證,所指的是同時獲得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證書,但是,並非所有學校都可以獲得這兩個證書,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能獲得雙證嗎?是否可以獲得雙證,要看考生選擇的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可通過兩種方式報考,一種是同等學力申碩、一種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一、中國傳媒大學同等學力申碩:不能獲得雙證。同等學力申碩是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方式之一,屬於國民教育。
  • 中國第10所傳媒院校?西安傳媒學院要來了!
    01.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及1958年成立的北京廣播專科學校。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02.浙江傳媒學院 1978年的中國,浙江廣播電視學校成立。 初創時期是一所培養新聞與廣播電視技術專業人才的中專學校,由浙江省廣播事業管理局主管。校址位於餘杭和臨安交界一個叫萬市的山村。
  • 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正式發布!
    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藝術類本科招生簡章中國傳媒大學2020年藝術類本科專業錄取分數線錄取規則(一)錄取以高考志願填報順序為準,各專業志願之間無分數級差。(三)中國傳媒大學以專業排名、文化折算比值和專業折算比值為依據進行錄取。其中,文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試成績÷生源省份普通類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簡稱一本線);專業折算比值=考生參加中國傳媒大學組織的專業考試總分÷該專業合格分數線。
  • 廖祥忠任中國傳媒大學校長 系博士生導師籍貫江西永修(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周再奔報導:4月2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全校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了中共教育部黨組的任命決定:廖祥忠任中國傳媒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廖祥忠廖祥忠簡歷:男,1968年12月出生,江西九江永修人,1988年10月入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韓國傳媒這麼厲害?慶熙大學新聞傳媒專業等你來撩!(組圖)
    3、實習、就業機會多  韓國傳媒產業產品大量的對中國輸出,以及眾多知名娛樂媒體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擴張,所以對於熟悉中韓文化、了解中國受眾審美、具備韓國尖端傳媒領域專業知識的人才非常渴求,這就為傳媒專業的學生創造了大量的實習和就業的機會~  4、韓國傳媒文化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  通過目前國內電視媒體市場的形勢,不難看出韓國傳媒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 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所所長劉燕南
    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所所長劉燕南 2010-04-
  • 朝陽區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出品抗疫歌曲《心在一起》 伊麗媛...
    在舉國上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  為聲援一線工作者,鼓舞戰「疫」決心  中國傳媒大學青年教師伊麗媛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出品「抗疫」歌曲《心在一起》,邀請「一帶一路」形象大使、影視歌三棲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青年教師伊麗媛,攜手著名歌唱家蔡國慶演唱。
  • 中國傳媒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翻譯碩士英語》考什麼?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傳媒大學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9個,專業碩士類別11個。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被評為A+學科,藝術學理論被評為A-學科。
  • 吳飛將卸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
    公開簡歷顯示,出生於1964年的吳飛先後在原杭州大學和復旦大學求學,早年曾在原杭州大學任教,並在《杭州日報》兼任編輯工作。進入浙江大學工作後,吳飛歷任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系主任、新聞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等職務。2012年,吳飛出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職務。
  • 恆安集團許自淡走進中國傳媒大學——解開七度空間的品牌密碼
    恆安集團許自淡走進中國傳媒大學——解開七度空間的品牌密碼 時間:2019-04-18 17:37:13 來源: 青蔥校園,創意飛揚,4月11日,玩轉花式創意的七度空間來到中國傳媒大學,元氣創意之旅再掀高潮!
  • 韓國中央大學傳媒專業詳解
    隨著「韓流」與「韓劇」的風靡,傳媒專業也成為韓國留學熱門專業之一。而且新聞傳媒專業是韓國傳統的強項學科,此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新聞類傳媒、營銷廣告類傳媒、媒體發布、公共關係等,就業前景十分廣泛。而在韓國的眾多大學中,韓國中央大學傳媒專業飽受讚譽。
  • 王愛武在率隊赴中國傳媒大學學習交流時表示發揮各自平臺資源優勢...
    12月28日至29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愛武率隊到中國傳媒大學,交流對接推進市級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等工作。安慶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時珍等參加。王愛武在座談交流時表示,中國傳媒大學是我國新聞傳播領域的著名高等學府。
  •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確認出席2019鳳凰網科技峰會
    鳳凰網科技訊 (作者/鄭媛)8月9日消息,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中央網信辦智庫專家趙子忠確認出席2019鳳凰網科技峰會,本次峰會主題為「5G時代·智連聚變」,由鳳凰網與鳳凰新聞客戶端主辦、人民網協辦,由新奧迪A8L冠名贊助。本次峰會將於8月15日在望京凱悅酒店舉辦,為期一天。
  • 中國傳媒大學2021初試(783+883)真題解析+複試指導
    一、《783主題寫作》試題中國傳媒大學
  • 《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傳媒產業總...
    □本報見習記者 陳妙然  8月28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央視市場研究(CTR)、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委員會合辦的「2020傳媒藍皮書發布會暨第11屆傳媒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 利茲大學傳媒專業排名情況介紹
    在疫情影響下的當下,傳媒行業仍然是最具影響力的行業之一。未來是傳媒的天下,如果你也想在這個行業裡大展拳腳,英國有多所大學可以為你的職業之路護航。利茲大學,英國TOP15,全球TOP150,傳媒專業英國排名前三,世界排名第22位(2020QS傳媒專業排名),是一所值得被重點關注的名校。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利茲大學傳媒專業排名情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2020傳媒專業英國黑馬大學介紹
    ,有三所綜合排名前在前二百外的大學,專業世界排名均在前四十,一所100-200綜合排名的大學卡迪夫,傳媒專業世界排名進入23,這四所大學,為什麼傳媒專業排名會這麼高,如下拿金史和卡迪夫大學具體來介紹下:goldsmiths金史密斯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2011年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專業碩士]考研真題緒論一、填空題優秀傳統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積極作用。【答案】民族凝聚;民族復興查看答案【解析】優秀傳統是民族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它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