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導,9月17日,上海嘉定警方在一男子租住的房子裡發現「冰庫」,破獲一起偷盜藥殺「寵物犬」、並準備販售狗肉獲利的案件。據悉,10平方米的冰庫裡,堆著層層疊疊的狗屍,基本上都已被開膛破肚,沒有內臟。經審問,犯罪男子承認之前自己在飯店吃狗肉,30元一斤,就想到路邊的「流浪狗」,可以買點藥,然後屠殺後自己吃。他沒想到藥殺太多,吃不完就放在冷庫裡,打算等到天冷賣給飯店。最終,涉事男子因盜竊100多條狗,被刑事拘留。
就事論事,貌似這是關乎「狗權的案件」。可事實上,從案件的定性中,卻又能直觀地看到,直指「寵物犬」,這意味著,案件在根本上,依舊是維護人的權益。坦白講,「偷狗和屠狗」的事情兒,在市井街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大多數時候,狗主人因證據難尋,只能放棄。
畢竟,對於「狗命」來講,在一個「寵物意識」相對較弱的社會中,不會激起太多浪花。說到底,「寵物狗」是被完全物化的,即便是資深「狗奴」應該也不會長時間,沉靜在丟失愛狗的世界中。所以,關於「狗權」,本質上就是一種「狗文關懷」,在具體的維權過程中,不太能顯現出具體的作用。
事實上,對於「為吃狗肉藥殺上百條狗藏冰庫」的男子而言,根本性的觸發在於,他的作惡累積超限。並且,他藥殺的上百條狗中,多數是「寵物狗」。所以,案件的性質,就不只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因為,涉及「寵物狗」,就意味著涉及「私人財產侵犯」。所以,男子被「刑事拘留」問責,也是沒什麼好爭辯的。
然而,對於案件的「即視感」,人們更關心的可能不是「偷狗」的行為,而是「屠狗」的事實。一個人屠殺上百條狗,這不免讓人感到些許殘忍。尤其,男子的出發點就是為「口欲之快」,就更讓人感到憤怒。所以,案件經媒體報導後,社交媒體上,憤怒之言如潮襲來。
並且,這裡面對於「狗的憐惜之聲」,不只是針對「寵物狗」,而是基於生命本身。甚至,有人揣測,這般殘酷之人,應該精神上「不正常」。由此,對於這樣一起「殘酷的案件」,更加顯得複雜多變。因為這裡面,除卻法理上的「尺度認定」,還存在道德上的「尺度認定」,並且得出的結果還有差異。
不過,在懲治「藥殺上百條狗藏冰庫」的男子,最主要的指向,應該還是「偷盜寵物狗」和「屠殺寵物狗」。因為,從法理上講,這屬於侵犯他(她)人財產的行為。畢竟,對於寵物狗來講,屬於個人的私產。並且,數量級別還很大,影響也極壞。
這種時候,如果放任不管,就容易觸發更多的「偷狗行為」,「屠狗行為」,「虐狗行為」。就如「藥殺上百條狗藏冰庫」的男子所言,他的出發點只是「吃狗肉」。但是,當「殺狗」殺紅眼後,就開始謀算偏財,進行販售狗肉獲利。
不得不說,很多惡的觸發,都是連環局的觸發。很多時候,可能殺一條狗,不以為然,並且也不容易被追查到。可是,當一百條狗屍被擺在面前時,就讓人感到無比的憤怒。即便,不是寵物狗,似乎也是天理難容的事實。所以,對於涉事男子,即便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
要知道,對於狗的存在,「野生狗」,「流浪狗」,「寵物狗」,其實有微妙的區分。一般而言,當下的「野生狗」特指遠離人群的狗,而「流浪狗」卻是被遺棄的「寵物狗」的變身。從歸屬上來看,都屬於「無人監護」的狀態。尤其,「品種」一般的情況下,更是無人在乎。
眼下的情勢,「流浪狗」確實逐年在增加。很多人「養狗」,也是極其的不負責任。剛開始養的時候熱情很濃,可是,隨著防疫和餵養成本的增加,就會失去基本的耐心。所以,寵物狗很自然的就容易墮入流浪狗的行列。久而久之,開始到處覓食亂跑。
幸運的狗(品種較好),可能會再次成為寵物狗。但是,大多數流浪狗的命運,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殘」。所以,流浪狗的存在,一般來講,總不會太長。但是,目前來看,前赴後繼,數目依舊很可觀,短期內依然暴增中。這導致,狗販子,很容易撿偏財。
當然,「吃狗肉」之所以被打上不道德的標籤,最根本的問題,不在於「狗」,而在於人的理解。基本的公序良俗裡,狗被奉為人類的好朋友,與人類的活動緊密相連。這導致,「狗的存在」並非「肉質動物」,而是「精神動物」。所以,「吃狗肉」就成為一種不道德行為。
不過,有一些地域「吃狗肉」成為習俗,就另當別論。畢竟,這屬於局域性的習慣,不太好一刀切。並且,只要「殺狗」符合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應該就不會成為一種問題。由此,對於「吃狗肉」和「虐殺狗」的理解,就應該就事論事,而非混為一談,進行「極端性的撕咬」。
而對於「藥殺上百條狗藏冰庫」的男子,顯然,已經不在這種序列中。「偷狗」已經觸犯法理邊界,「獲利性」更是讓人大跌眼鏡。總之,於情於理,他都不太符合「吃狗肉」的正常序列。所以,不管是被法理懲治,還是被道德審判,都算是「自作自受」。
而對於「流浪狗的原罪」和「流浪狗的存在」,也不應該混為一談。從社會的安全層面考慮,「流浪狗」確實存在一定的原罪。因為,未經防疫的狗,以及未經馴化的狗,很容易對人類造成傷害。尤其,對於小孩,婦女,老人等,很容易造成致命的傷害。
並且,相關的悲劇,也在不斷的上演。由此,集體「剿殺流浪狗的呼聲」也是經常發作。這導致,無論是行政層面的管理,還是公益層面的介入,都會糾葛重重。說到底,這不是狗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如果,對於養狗和不養狗,都能形成克制的,負責的秩序,就不至於滿城儘是流浪狗。
所以,回到流浪狗的治理上,還是應該回到養狗的治理上。無論養狗還是不養狗,都應感有一種社會關聯認知。一隻狗,不只是一隻狗的問題,而是關乎周邊人的問題。只有,認識到這個層面,才能更好地面對「寵物狗」,才能更好地釋放「狗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