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結構,達到了5.2億光年,人類能夠走出去嗎?

2020-11-29 探索宇宙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古時候的人們也經常會抬頭望星空,想要弄明白天上的太陽,月亮以及晚上的大量星星到底是什麼?在很多古人的眼裡,天上的一切都是屬於地球的,地球就是整個宇宙。

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其中的一些智者通過長期大量的觀測思考,也明白了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等根本不是屬於地球,而是地球之外的天體。再經過不斷的發展,數百年前,人類走進了科學發展的道路,並研究出了天文望遠鏡。

有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我們看得更遠,能夠看到地球之外一部分天體的真面目,這個時候,我們終於明白原來地球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世界。於是科學家開始研究探索如何走出地球,這個飛天的夢想也很快被我們實現了。

當我們走出地球的那一刻,才真正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在宇宙面前,地球渺小如一粒塵埃。當然,對於剛剛走出地球的人類來說,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一個廣闊的太陽系,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看到了太陽系之外的銀河系。

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也只是一粒塵埃,整個銀河系存在著1000-4000億顆恆星,而每一顆恆星基本都有一個恆星系。那麼銀河系很大嗎?站在太陽系的角度,它的直徑達10萬光年,的確很大。可是當我們有了更先進的觀測技術之後,也穿越了銀河系,看到了系外更加浩瀚廣闊的星空。

那麼銀河系之外又是什麼樣的星繫結構?過去科學家觀測發現銀河系屬於室女座超星系,這是一個直徑達1.1億光年的星系,包括了4.7萬個星系。那麼這個星系團是銀河系外最大的宇宙結構嗎?

經過更先進的觀測,科學家在銀河系外發現了宇宙更加浩瀚的超級結構,範圍達到了5.2億光年。這個新發現的超級宇宙結構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我們所知的室女座超星系團也只是拉尼亞凱亞的一部分而已。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內包含約10萬個星系,範圍達到了5.2億光年,質量是銀河系的十萬倍。我們的銀河系就位於這個宇宙超級結構網上的一條「流蘇」上。這種超級結構如果縮小來看,就是一個大尺度的纖維狀,就像一張巨大的網。

這些纖維組成了宇宙中空洞的邊界。宇宙的空洞中,幾乎空無一物。「纖維」則是由超星系團所組成。這些細絲狀的纖維來回交叉的地方就是一個個巨大的星系團,而細絲的空白部分就是宇宙空洞。

所謂的宇宙空洞是指宇宙的空白地帶,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在天文望遠鏡的鏡頭裡,那裡就是一片黑暗的區域,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巨大的黑洞。當然,宇宙空洞並不是完全沒有恆星等天體,只不過數量太少於稀少,散發出的光太過於暗淡,我們無法觀測到而已。

由此可見,宇宙中的星系,星團等結構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呈現不均勻的排列。這種不均勻的結構排列,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宇宙網絡,由縱橫交錯的各種線條組成,這些線條所在的位置就是星團聚集的地方。

科學家通過觀測分析星系運動軌跡,掌握大量的星系分布數據之後,我們就可以繪製出一個宇宙星空網絡。這個網絡對於人類未來探索宇宙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我們的出行等都需要衛星導航,如果沒有地球網絡的存在,那我們的出行就很容易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個小小的地球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浩瀚廣闊的宇宙了。當人類未來成為星際文明,走向宇宙的時候,如果沒有宇宙網絡這樣的一張圖,我們很容易就會迷失在宇宙中,永遠找不到回家的路。

要知道宇宙環境是惡劣殘酷的,一旦在星際之路上迷失方向,那可能就會面臨死亡。所以,我們未來的星際之路需要一個龐大完整的宇宙網絡圖,它就是我們走向星際的導航圖,有了它,你才能夠到宇宙中去自由浪,否則就是有去無回。

當然,這樣的事情離我們還非常遙遠,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如此巨大廣闊的宇宙超級結構,人類有希望走出去嗎?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的最快速度是光速,而即使人類實現了光速飛行,我們要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至少也需要5.2億光年。

如果是以人類目前最快飛行器的速度來計算,那需要至少4.4萬億年的時間才可以。要知道,宇宙誕生的時間才不過138億年,而人類以目前的飛行器速度,僅僅穿越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就需要4.4萬億。這顯然是告訴我們,人類永遠走不出這個宇宙超級結構。

即使是我們實現了光速飛行,也不可能走出去,這樣的結構是不是讓很多人感到絕望?要知道這個宇宙超級結構也只不過是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像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樣的超級結構在宇宙還有很多,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武仙座超星系團、英仙-雙魚超星系團等多個星系團,它們每一個都可以媲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小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都走不出去,還談什麼探索整個宇宙的奧秘?其實我們完全不用悲觀,光速在宇宙中並不是最快速度,相對論中的物體最快速度是光速,只是在一個穩定三維空間中的理論速度,是有局限性的。

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宇宙是存在扭曲的,空間扭曲的存在讓速度沒有了光速的限制,也沒有了上限的存在。宇宙的膨脹明顯遠遠超越了光速,否則它138億年的時間,最多只能膨脹到138億光年的範圍。

可事實上,人類目前的可觀測範圍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而在可觀測範圍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空間。可見,宇宙的膨脹速度是遠遠超越光速的,而這種超光速現象正是空間扭曲的結果。只要我們能夠掌握空間的奧秘,具備空間扭曲的能力,那麼就可以實現空間跳躍或者是蟲洞穿梭。

那個時候,人類的飛船就可以輕鬆跨越各個星系,穿越各個星團,到達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當然,這種超光速航行模式對於現在的人類科技來說,還是處於猜想中的概念理論,我們要真正實現它還差得很遠。

對於人類來說,科學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我們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先研究亞光速如何實現,探索整個太陽系然後再走出太陽系探索整個銀河系。等我們的科技實力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自然也就可以掌握超光速技術,掌握空間跳躍技術,那個時候人類才是真正強大起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個「宇宙長城」,足有100億光年大,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由星系組成的超級結構,它們甚至可以跨越數億光年,我們無法想像這些由超巨型行星組合在一起的巨型結構有多麼壯觀,也無法想像這麼多的恆星和引力源組合在一起是多麼美麗璀璨的景象。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短短的數個普朗克時間宇宙的雛形就已經出現,科學家認為這些宇宙長城可能在宇宙誕生後沒有多久就存在了。
  • 橫跨18億光年超級空洞被發現 宇宙或存在「老大」
    據英國《衛報》4月21日報導,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宇宙中存在一個超級空洞,這是一團橫跨18億光年的球狀物質,其中的星系密度遠遠低於正常區域。該研究的負責人、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伊斯特凡·扎普迪稱,這團物質 「可能是人類發現的最大的結構」。
  • 宇宙最大的天體結構,不是超級空洞,而是達100億光年的宇宙長城
    宇宙中竟然有「圍牆」?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了,甚至於讓人不敢相信。但是科學家們確實在距離地球100多億光年外面發現一個神秘的區域,這個區域像被一道透明圍牆圍起來一樣,和宇宙其他空間隔絕開來。由這道神秘透明力量形成的「宇宙圍牆」,在宇宙中隔離出一個空無一物的區域,讓人不禁想到,這個被隔離出來的空間到底存在什麼樣的秘密?如此偌大的區域,竟然沒有被發現任何物質,太不可思議了!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長城式宇宙牆我們知道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其他星系組成了直徑1000萬光年的本群星系。本群星系又隸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其直徑約1.1億光年。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網絡構成的宇宙結構往往不超過12億光年。而三年前新觀測到的星系群結構直徑卻達到了13億光年。
  •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超級結構,人類或被鎖死
    從以為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中心一直到今天,科學家已經探測到了930億光年的宇宙範圍,這其中的過程是非常複雜、艱辛的,就拿銀河系外面的世界來說,科學家也是在最近200年的時間裡,才一點點在科技的幫助下,了解越來越深入。
  • 距地球320億光年的星系,速度可達2.3倍光速,它跟相對論相悖嗎?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開始了對宇宙的初步探索研究,而我們探索觀測宇宙的重要工具就是天文望遠鏡,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已經能夠觀測到2萬億個星系,其中離我們最近的河外星系只有幾萬光年,最遠的河外星系則在上百億光年之外。通過觀測宇宙中的這些星系,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它們的光譜大都顯示出紅移,而且距離越遠紅移值越大。
  •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文/仗劍走天涯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在人類看來,地球非常的龐大,但其實這都是相對概念在做鬼,如果和宇宙太空相比,那麼其實地球是非常渺小的。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人類開始了對於地外文明、地外星球和宇宙浩瀚的探索。
  • 可觀測宇宙直徑940億光年,它獨佔100億光年,是目前宇宙最大結構
    以人類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來說,它想飛到比鄰星也需要數萬年的時間。 可是,比鄰星僅僅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它和數千億顆恆星一起組成了太陽系的家園——銀河系。這個巨大的銀河系,直徑達到了10萬光年,更是人類無法企及的距離。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直徑為100億光年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為1億光年比星系團高一級的天體結構叫做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就是由大量星系團組成的一種天體結構,它最基本的結構就是星系團,目前宇宙中最大的超星系團是一個叫做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星系團,這個超星系團的直徑為5.2億光年,裡面含有大大小小的星系高達10萬個,銀河系與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相比,就相當於一粒沙子,而我們銀河系所在的超新星團叫做室女座超星系團
  • 科學家發現兩顆「超級地球」,距地球11光年,人類終於要移居了?
    如今地球的環境面臨著嚴峻形勢,霍金曾經預測過地球的未來,到了2600年地球就會因為人類的破壞變成一顆火球,人類想要延續下去,必須尋找另一個棲息地。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第二地球的道路上,至今沒有特別理想的結果,而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卻發現了兩個「超級地球」,難道人類移民真的要實現了嗎?
  • 人類想要突破光速去探索宇宙,能夠依賴反物質和暗物質嗎?
    以現有人類的科學水平,宇宙的浩瀚程度還無法給予詳細的數據。但是隨著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發展,觀測範圍也空前高漲到930億光年的範疇。雖然對於人類來說這個數據已經是目前科技力量能夠達到的極限值了,可是對於宇宙來說也許僅僅是鳳毛麟角。
  • 宇宙中發現最大結構:直徑可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最終卻更發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如果人類身處的地球和太空相比都是這麼的渺小,那麼在宇宙太空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事物才算是偉岸呢!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了宇宙最大結構,直徑可以達到100億光年,甚至銀河系和他相比連塵埃都算不上。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行星,地球是無數行星中的一員,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雖然在宇宙中也是一粒塵埃,可它卻是一顆不一樣的塵埃,這顆小小的塵埃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並在數百萬年前又非常幸運地誕生人類,從此地球由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人類的誕生讓地球這顆生命星球成為了高貴的文明星球,可是人類的出現同樣也給美麗的地球帶來了一些惡化,尤其是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
  • 150億光年外的「宇宙牆」被發現,人類被囚禁了?這是真的嗎?
    1977年9月5日,人類向太空中發射了一個深空探測器,這個探測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去執行,那就是飛出太陽系探索系外空間,這個探測器就是著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科學家沒有想到旅行者1號竟然能夠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探測器之一,因為它創造了多個史上第一:第一個飛越冥王星軌道的探測器、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探測行星最多的探測器、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在旅行者1號長達40年的太空飛行中,它至今已經整整飛行了
  • 科學家發現的宇宙長城有多厲害?橫跨100億光年,最大宇宙結構
    對於這些宇宙中的巨型結構來說,人類和地球可能就像是一個最基本的粒子一樣,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或許十分輝煌,但是對於宏觀的宇宙空間來說,人類的一切只是宇宙運動中的一個巧合。恆星熄滅,星辰閃爍, 新生和死亡在宇宙的所有角落重複上演,那麼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宏觀宇宙結構有多大呢?在這裡我們必須提及這樣一個概念——宇宙長城。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大環狀結構 直徑達50億光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發現宇宙中50億光年直徑的神秘環狀結構,是迄今發現最大的宇宙結構,然而當前理論認為如此龐大的宇宙環是根本不存在的
  • 人靠走路能夠達到一光年的位置嗎?
    引言:眾所周知,光年是用來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天文單位,如果用它來衡量地球上的行程或者人類的運動能力則顯得「大材小用」了。那麼人靠走路能夠達到一光年的目標嗎?跑步前進呢?答案出乎意料。因此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天文學家提出以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個天文單位,然後用天文單位去衡量其他天體之間的距離。根據天文單位的定義,一個天文單位大約是1.5億公裡,也就是說地球與太陽之間有1.5億公裡的距離。
  • 宇宙中出現超級結構,範圍超出人類想像,人類註定無法走出
    那麼,你知道銀河系外邊是什麼嗎?科學家經過探測後發現,銀河系外邊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我們的銀河系就位於其中。之所以稱拉尼亞凱亞為超星系團,是因為拉尼亞凱亞是由眾多的星系團聚集而成的,根據探測,我們的天文科學家把這個比銀河系更高一級的系統,稱為二級星系團,也就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 人類被圈養了?科學家發現30億光年的虛無空間,它將宇宙隔開
    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對於宇宙的探索,但是隨著探索的深入,我們越會發現我們的無知。
  • 是誰「偷走了」2.5億光年內的天體,給宇宙留下了一片荒原?
    據觀測,牧夫座空洞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3億光年,這個尺寸佔可觀測宇宙直徑的0.27%,足夠並排放下2200個銀河系。我們知道,在星系團或者超星系團中,星系普遍以絲狀或者網狀的形式分布,這種結構自然會出現大量的空白區域,我們稱之為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