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牌政客大勢已去 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

2020-12-05 環球網

「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兩黨政治版圖大洗牌,緊接而來的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黨黨內初選2019年初就要登場,可預期的是臺灣將進入合縱連橫的新時代。臺灣民調機構近期對島內政治人物進行聲望調查,韓國瑜和柯文哲分別拿下第一和第二,由此可知,臺灣選民已偏向喜歡新鮮面孔、去政黨化的政治人物。

全臺22縣市,國民黨狂贏15席,民進黨只有6席。各方都說,這是「討厭民進黨」贏,最近兩項民調證實了這一說法。一是臺灣《美麗島電子報》選後所做調查,民進黨好感度只有23.4%,國民黨也只有36.9%。二是TVBS電視臺於11月30日發布的臺灣12位政治人物聲望調查,前四名是韓國瑜、柯文哲、鄭文燦、侯友宜;蔡英文排最末,吳敦義排11名。

香港中評社分析指出,從這次選舉可以得知,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在這場選舉已傷痕累累;國民黨吳敦義、朱立倫若非聲望極低,就是政治風格已過時。至於「官司纏身的馬英九」重披戰袍的可能性應不高了。2020年選舉已是「臺灣政治4.0」,藍綠若還是典型政治人物應戰,屆時定會有「彩蛋」出現,就像這次全面爆發的韓國瑜。

從韓國瑜、柯文哲、侯友宜的高人氣可歸納出,「臺灣選民喜歡新鮮面孔、去政黨化的政治人物」,「一選再選的老牌政客都不行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進黨推當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的老將蘇貞昌出來迎戰,號稱的「強棒」最後大輸30萬票,若當時推年輕選將出來,說不定不會敗這麼慘。

臺灣未來可能的「第三勢力不止是柯文哲」,曾任「行政院長」的張善政,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乃至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都有可能,有沒有加入政黨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引領潮流,讓時局起風的實力,即使在政黨內,現在也流行淡化政黨色彩,就像國民黨的韓國瑜、侯友宜,以及民進黨鄭文燦、接任代理主席的基隆市長林右昌。

不過,中評社也認為,民進黨、國民黨好感度雖低,從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這次的險勝亦可看出,「個體戶」再怎麼厲害還是拼不過有組織的老牌政黨,政黨+第三勢力可能是未來可行的模式。

相關焦點

  • 盤點臺灣政客「失言集」 政客啥時說的是真心話?
    連勝文發布的一段捏爆橘子的影片,意外引發不滿  臺灣政客慣以能說會道著稱。不分什麼場合什麼問題,麥克風一遞,張口就來一段,算是政客在選舉文化中鍛鍊出來的基本技能之一。不過,所謂言多必失,話說多了容易出錯,有些錯令人吃驚,有些錯引人發笑,放到一起看,倒也是一部政壇眾生相。  A型:白目型  「白目」,臺灣話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不過大腦,一不小心就讓人難堪。
  • 觀察臺灣政治人物這麼多年,我們也成長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隨著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開幕日期(7月4日)的臨近,臺北市長柯文哲出現在媒體中的頻率似乎有所提高。在最近兩次(6月12日、6月26日)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中,柯文哲也成為媒體聚焦的話題之一。
  • 蔡英文親信「全家腐」,學者痛批:臺灣政治人物是一群騙子集合體
    臺灣太平洋流通公司前董事長李恒隆為搶回SOGO經營權行賄蘇震清,金額高達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蘇震清的親信還發手機信息給李恒隆公然索賄,囂張行徑讓人嘆為觀止。不要相信政治人物的口號蘇嘉全「全家腐」,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諷刺說,一下子是蘇嘉全外甥出問題,一下子是侄子,一下又是女婿,這麼剛好都是蘇家的人,所以蘇嘉全辭職剛好而已。蘇嘉全出身於屏東縣政治家族,其本人和家族成員在當地有很大影響力。
  • 「真正為臺灣局勢著想的政治人物並不會宣示『臺獨』,除非瘋了」
    在研討會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表示,美國對臺灣地區承諾並不會因為「臺獨」宣示而正式啟動。此外,臺當局「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也表態稱,真正為臺灣局勢著想的政治人物並不會宣示「臺獨」,除非瘋了。據了解,這場線上研討會主要聚焦的重點是美國是否應該改變模糊戰略而走向清晰。
  • 身陷挑事兒媒體和口水政治之中,臺灣還能有什麼大作為?
    一個是大陸人看臺灣,可能對臺灣的政治環境、事件背景缺乏必要認知,不太了解所以聽不太懂;另外,更重要的是這些電視嘉賓、名嘴、政治人物,總是在迴避焦點、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尤其在競選期間會非常明顯,以往覺得立場比較中立的政客,突然戰鬥力暴增,政黨色彩分明,本來理虧的事情,硬要搬出個一二三四的道理。當然這種極具攻擊性的政客一般都出自綠營。
  • 臺灣政壇的七大女政客(圖)
    臺灣政壇的七大女政客     臺灣政壇美女多,女政客的緋聞也多,從偷拍事件開始猛料曾出不窮,但我認為她們率真坦誠,敢恨敢愛,構成臺灣政壇乃至世界政壇一道靚麗的風景,遠比某些黨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裡男盜女娼要好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臺灣政壇的美女們....
  • 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
    編輯:星辰如今農曆上的金屬年已經到來了,又到了盤點,從2019年到2020年最具有話題的政治人物的時候了,結合過去一年所發生的大小事件,有網友們評價出了幾個頗具話題的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雄市長韓國瑜
  • 她倆,是大陸網友最喜歡的臺灣政治人物
    來源:中國臺灣網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右)12日赴大陸訪問。(圖:臺灣「中央社」)「九二共識是什麼,誰能告訴我?」她始終堅持「兩岸同屬一中」,敢於在臺灣那樣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喊出「我們未來的目標就是統一」,她多次說出「臺灣若拒絕統一就是死路一條」「兩岸統一之後,臺灣就不怕被人糟蹋侮辱了」,她也曾自嘲「渾身是傷,全身是膽」。這個「政壇小辣椒」,被年輕人親切地叫做「柱柱姐」,這個可愛的稱呼,反應出的,正是年輕人喜歡洪秀柱,洪秀柱也願意幫扶年輕人的感人情結。
  • 臺灣深藍深綠都拒絕和解
    臺灣資深政論家孫慶餘8日在蘋果日報撰文說,媒體透露馬英九「藍綠和解」路線後,連日來,最質疑及反對「藍綠和解」的,反而是藍綠政治人物。  然而藍綠雙方真的這樣沒理性嗎?也未必,與其說雙方「殺紅了眼」,不如說這是雙方政客「理性計算」的結果,民進黨內部及綠營學者現在流行一種觀點,即沒有「中間選民」,縱然有票也開不出來,所以必須討好,不必理會淺綠,只要選情一緊繃,淺綠就會靠過來,藍營內部看法類似。   中間選民代表中產階級價值,也就是穩健、不極端。
  • 臺灣民調最討厭政治人物,第一名是他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蘇貞昌在各大議題幾乎無所不在,樹大招風,當然出現「槍打出頭鳥」的結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親綠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在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行政院長」蘇貞昌以15.2%位居第一,馬英九9.9%居第二,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蘇貞昌在各大議題幾乎無所不在,樹大招風,當然出現「槍打出頭鳥」的結果。
  •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在蔡英文執政的第二任期內,島內民眾認為誰是最有潛力的政治人物呢?29日的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排名第一。本次民調由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於6月24日至26日進行,以年滿20歲民眾作為調查對象,讓他們在臺灣目前最有知名度以及影響力的35個政治人物名單中選出10個,依據挑選次數進行排名。
  • 北大「學霸」陳玉珍:普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
    對此,國民黨「學霸立委」陳玉珍,更贊成全面普查政治人物的論文,給大家警惕。另一名同黨「立委」林為洲則說,談到學位,他很有感。不過,多年過去了,他認為「從工作中學習,比學位重要,這是我後來的心得。」擁有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名校學位的陳玉珍表示,社會上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導致很多政治人物「洗學歷」,只是在職專班學生以職場表現取勝,可檢討有無撰寫學術論文的必要性。
  • 臺灣民調最討厭政治人物:蘇貞昌第一,馬英九第二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在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行政院長」蘇貞昌以15.2%位居第一,馬英九9.9%居第二,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蘇貞昌在各大議題幾乎無所不在,樹大招風,當然出現「槍打出頭鳥」的結果。
  • 法國大選|今日對戰勒龐 馬克龍崛起背後的法國政治光譜
    ◆非左非右的馬克龍崛起與極左極右的激進政黨不再邊緣,顯示政治光譜新變化,折射出法國政治的現實困境 文/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沈孝泉 北京時間今日(7日)下午,2017年法國大選第二輪選戰正式打響,年僅39歲、「非左非右」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決戰極右翼候選人瑪麗娜·勒龐。
  • 誰是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蔡英文、韓國瑜的排名來了!
    誰是臺灣島內最讓人討厭的政治人物?綠營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10月27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有15.2%、馬英九9.9%、前高雄市長韓國瑜7.7%,接著是蔡英文7.3%、臺北市長柯文哲3.5%,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2%。
  • 蘇貞昌「榮登」臺灣最討厭政治人物榜首
    最新民調: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蘇貞昌拿下第一。終於有讓人信服的民調了!」親綠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27日公布最新民調,在「臺灣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調查中,由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拿下第一名,消息傳來,親藍臉書社團「喜大普奔」,紛紛做圖慶祝。
  • 央視:妖言惑眾的臺灣政客,暴露出的只有無知、無能與無恥
    來源:央視網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臺灣島內以民進黨當局為首的綠營政客,就一直在不停地刷新人類「三觀」。從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到拒絕湖北臺胞返臺,再到綠營民意代表推進修改臺灣健康保險制度……這些不負責任的民粹政客,通過一系列言行在島內成功製造出了一種叫作「仇中症」的「新疫情」。他們以「防疫優先」之名進行的政治盤算,正在把他們自己的無知、無能、無恥的本性逐一清晰地暴露出來。先說「無知」。
  • 臺灣政客蹭熱度,蔡英文叫囂會以「最適當方式」挺澳大利亞
    不料,有不少臺灣政客紛紛跳出來,在此問題上蹭熱度。蔡英文2日出席民進黨中執會前受訪時稱,澳大利亞面臨極大壓力時,臺灣民眾也會感同身受,支持澳大利亞,蔡英文還宣稱,民進黨當局會評估用最適當方式,讓澳大利亞人民感受到來自「臺灣的溫暖」。
  • 臺灣十大崛起中的議題
    帶著2001年仍鮮明的記憶,我們跨入了2002年。這一年,臺灣即該要面對加WTO後外在政治力、經濟力的競逐。這一年,臺灣仍要承擔長期環境破壞、自然反撲的風險。這一年,臺灣亟鬚髮展出帶著本土的國際觀……本文將焦距對準臺灣變動中、形塑中的年度重要現象,進行回顧與前瞻。這些崛起中的議題,如入世、聯合政府、上海熱、媒體觀察等,有些過去即已存在,有些則是新浮現的議題,我們期待能夠進一步開展議題背後的倫理與人文思考。面向2002年,這些議題你不可不知。
  • 臺灣政治人物聲望排行:國民黨籍市長奪冠 蔡英文大幅滑落
    臺灣政治人物聲望排行:國民黨籍市長奪冠 蔡英文大幅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