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兩黨政治版圖大洗牌,緊接而來的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黨黨內初選2019年初就要登場,可預期的是臺灣將進入合縱連橫的新時代。臺灣民調機構近期對島內政治人物進行聲望調查,韓國瑜和柯文哲分別拿下第一和第二,由此可知,臺灣選民已偏向喜歡新鮮面孔、去政黨化的政治人物。
全臺22縣市,國民黨狂贏15席,民進黨只有6席。各方都說,這是「討厭民進黨」贏,最近兩項民調證實了這一說法。一是臺灣《美麗島電子報》選後所做調查,民進黨好感度只有23.4%,國民黨也只有36.9%。二是TVBS電視臺於11月30日發布的臺灣12位政治人物聲望調查,前四名是韓國瑜、柯文哲、鄭文燦、侯友宜;蔡英文排最末,吳敦義排11名。
香港中評社分析指出,從這次選舉可以得知,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在這場選舉已傷痕累累;國民黨吳敦義、朱立倫若非聲望極低,就是政治風格已過時。至於「官司纏身的馬英九」重披戰袍的可能性應不高了。2020年選舉已是「臺灣政治4.0」,藍綠若還是典型政治人物應戰,屆時定會有「彩蛋」出現,就像這次全面爆發的韓國瑜。
從韓國瑜、柯文哲、侯友宜的高人氣可歸納出,「臺灣選民喜歡新鮮面孔、去政黨化的政治人物」,「一選再選的老牌政客都不行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進黨推當過「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的老將蘇貞昌出來迎戰,號稱的「強棒」最後大輸30萬票,若當時推年輕選將出來,說不定不會敗這麼慘。
臺灣未來可能的「第三勢力不止是柯文哲」,曾任「行政院長」的張善政,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乃至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都有可能,有沒有加入政黨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引領潮流,讓時局起風的實力,即使在政黨內,現在也流行淡化政黨色彩,就像國民黨的韓國瑜、侯友宜,以及民進黨鄭文燦、接任代理主席的基隆市長林右昌。
不過,中評社也認為,民進黨、國民黨好感度雖低,從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這次的險勝亦可看出,「個體戶」再怎麼厲害還是拼不過有組織的老牌政黨,政黨+第三勢力可能是未來可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