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挑事兒媒體和口水政治之中,臺灣還能有什麼大作為?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很多關注臺海問題的網友,同時也是臺媒的深度用戶。看臺媒的時間長了,相信很多人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心煩。尤其各種電視政論節目,在嘉賓、名嘴嘰嘰喳喳一頓互吵之後,很多時候,只會耳鳴,卻完全模糊了話題焦點。說了一大堆,沒怎麼聽懂,是觀看臺媒電視節目的常態。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大陸人看臺灣,可能對臺灣的政治環境、事件背景缺乏必要認知,不太了解所以聽不太懂;另外,更重要的是這些電視嘉賓、名嘴、政治人物,總是在迴避焦點、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尤其在競選期間會非常明顯,以往覺得立場比較中立的政客,突然戰鬥力暴增,政黨色彩分明,本來理虧的事情,硬要搬出個一二三四的道理。當然這種極具攻擊性的政客一般都出自綠營。而藍營政治人物,面對敏感議題,本來還能說道幾句,因為選舉,卻變得唯唯諾諾,顧不上什麼價值和追求。

這樣的政客、名嘴、電視節目,與立場各異的報紙媒體和網絡媒體交織在一起。亂鬨鬨的媒體圈,卻成為可以左右選情的政治戰場。一旦一位政治人物受到媒體的追捧,曝光率就會上升,聲望也會提升,更有趣的是,民調可能也會上漲。當初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後來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以及「九合一」之後突然觸底反彈的蔡英文,都沾了媒體的光。柯文哲的「柯粉」、韓國瑜的「韓粉」、蔡英文的網軍,都是利用網絡、電視、紙媒,打高了他們的聲量。

這樣看起來,沉迷於取悅媒體、刺激媒體、操作媒體的臺灣政客,很像是娛樂圈的明星。而臺灣的政治新聞,看起來就很像娛樂圈的八卦和「小報」。臺灣媒體人最常提到的問題都是,「XXX說你怎樣怎樣,你怎麼看?」、「XXX說XXX怎樣怎樣,你怎麼看?」,問來問去,一通口水,像宮廷劇、更像專注婆媳關係的肥皂劇。在媒體和吃瓜群眾的起鬨和狂歡中,決定臺灣未來和前途的種種大事和重大決策就輕輕鬆鬆混過去了。這樣的媒體環境裡,臺灣還能有什麼大作為?(中國臺灣網網友:星火燎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綠在颱風來襲時大噴政治口水 藍:這是為臺灣著想?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昨天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氣爆和劣油事件上,都是從一開始就拼命為綠營各縣市首長卸責,根本不是「為臺灣著想」,而是「為民進黨著想」。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輔選時,批評國民黨「不是全心全意為臺灣打拼」,批評國民黨「操作藍綠對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陳以信昨天予以駁斥。他質疑,這兩天鳳凰颱風來襲,蔡英文竟然選在颱風來襲時大噴政治口水,難道就是她所謂的「全心全意為臺灣著想」嗎?
  • 臺灣「政治美食」,擁抱藍綠都沒出路,還得學它
    臺灣有一個稱號叫「小吃島」,這即有讚揚臺灣地方小吃種類繁多,夜市豐富的意思,也有對臺灣很多人受不了底薪,創業做小吃攤的嘲諷。既然小吃資源豐富,那自然在很多方面,美食小吃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臺灣將要舉行「九合一」選舉,而除了正常的攻防外,藍綠陣營也紛紛祭出了「美食小吃」,來昭顯自己接地氣與親民互動。這些美食也紛紛被冠上「政治美食」「口水小吃」的名號。
  • 臺灣選舉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誰有解藥?
    目前距離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投票日只剩月餘,藍、綠、橘三陣營的選戰也在一片口水中日漸白熱化。除了各黨派司空見慣的內部博弈、外部糾纏之外,新興政治力量和無黨籍人士的強力加入,讓整個選舉局勢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大亂鬥。不過在充斥抹黑、批判和人身攻擊的選戰中,相對於政治的詭譎,臺灣的經濟現狀是更令人憂心的話題。
  • 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
    有網友受到了這個問題的啟發,想到了一個新的話題,那就是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經過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很多人認為這個最慘的政治人物應該是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謝龍介。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呼籲大家探討誰是過去一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發起問題的網友,認為最慘的政治人物應該是郭臺銘,還有李正皓。
  • 臺灣媒體關注「兩會」
    2003年3月10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紅:正在北京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媒體前來採訪報導,那麼在這場新聞大戰中,我們注意到有臺灣的很多媒體也派出了大批的記者,那麼,臺灣的記者報導「兩會」主要關心什麼問題?他們又是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 觀察臺灣政治人物這麼多年,我們也成長了
    在這個過程中,柯文哲似乎什麼都沒做,但一些民調顯示,柯文哲的聲望已從「九合一」選舉後的低潮,逐漸走強。至少從這一局可以清晰地看出,作為2020的觀察者和準參與者,柯文哲保持著理性和智慧。在2013年10月接受採訪時,柯文哲曾經表示過自己的智商測得157。回望柯文哲的人生履歷,無論當醫生還是做市長,沒有人會說這是一個笨傢伙。
  • 明報:泛政治化的臺灣,好事也成了鬧劇!
    中新網5月10日電 香港《明報》10日刊出臺灣資深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泛政治化的臺灣,好事也成了鬧劇!》。文章說,臺灣社會「泛政治化」,當這已成根深蒂固習慣,除政治立場永不休止鬥爭外,無法形成客觀公正標準。「泛政治化」的社會會膚淺化,每件事都在一陣口水戰後,又轉到另一個口水問題上。
  • 臺灣的政治光譜上能看見彩虹的7種顏色
    3月9日《參考消息》刊登了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3 月1日報導,題為:臺灣來鴻:七彩臺灣    彩虹的7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信不信?在臺灣的政治光譜上幾乎都見得到。    政治光譜    紅色,自然是中國共產黨這紅軍的代表色了。
  • 蔡英文親信「全家腐」,學者痛批:臺灣政治人物是一群騙子集合體
    對此,島內媒體感嘆,所謂「陽光法案」的財產申報制度根本照不進政治圈裡,形同具文。蘇震清出事後,身為蔡英文幕僚長的蘇嘉全再也待不下去。就在他辭職後,媒體又爆出臺電公司曾向其女兒蘇馠及女婿喬洛濱公司採購1600萬元的香氛蠟燭產品,作為禮品,引起外界討論。
  • 臺灣最近流傳的「幹話」一詞是啥意思
    最近,「幹話」一詞在臺灣大流行,無論是政治人物、演藝界人士還是媒體,左一句「幹話」,右一句「幹話」,讓人摸不著頭腦。  幹話有點類似於「假大空話」,意思包括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細一琢磨啥也沒說、浮誇、廢話、大話等等,現在,「幹話」蓋過了臺灣政壇常用的「鬼扯」、「嗆聲」、「口水」等詞的風頭。這個詞最初也是政治人物使用的。
  • 臺灣經濟景氣下滑,民進黨為什麼還不管不顧操作「抗中」?
    在臺灣,經濟新聞由於其枯燥的數字和四平八穩的論述,很難和那種狗血又勁爆的娛樂化了的政治新聞搶頭條。這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表現得尤其突出。這種向高收入高所得者嚴重傾斜的不公平改革怎麼也得被臺灣人民罵個兩三天的,但是實質上,這事幾乎沒有水花,幾乎沒有看到臺媒對這事有後續報導。這幾天,充斥臺灣媒體版面的,仍然是各種選舉攻防,以及蔡當局為應付「專機走私香菸案」而焦頭爛額的各種危機公關。
  • 開放市場 解決臺灣媒體偏食現象
    國際觀貧乏片斷     觀察臺灣社會雖自由開放,但訊息來源相對匱乏,民眾所方便取得的電視與報章雜誌,報導範圍、題材相對封閉。每天充斥常是藝人的風花雪月、美食小吃、腥色羶等養眼的訊息。打開報紙、電視頭條新聞甚至是芝麻綠豆大的瑣事。臺灣媒體守門人偏食,讓觀眾沒得選擇,逐漸大家都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      國際新聞問題尤其嚴重。
  • 自媒體寫作,怎麼造句,擺脫語句口水話?
    自媒體寫文章,遣詞造句是基礎,有粉絲私信問:怎麼造句?今天就來和大家整理分享一些方法。3、積累案例積累數據、案例、故事等素材,不僅有利於增進對其他事物的了解,還能在自己寫作時運用上,幫助表達,尤其是你要講講一個道理時,採用舉例論證,不僅可以讓內容更豐富,還能更有說服力。
  • 臺灣政治板塊大位移——政黨輪替前奏
    未來民進黨不論是蔡英文或賴清德出線,面對的國民黨候選人不論是韓國瑜或郭臺銘都不是「典型國民黨人」,兩人的優勢對綠營都甚具殺傷力,柯文哲更有自己的一套「柯式戰法」,民進黨不斷在失分卻補不回來。 我們來分析過去這幾個月來,臺灣政治板塊移動現況。
  • 臺灣人老培的政治漫畫:對「臺獨」真狠
    這個主頁名字是我開的一個玩笑,臺灣政治人物很喜歡講「臺灣之光」,比如誰在外面得獎了,就說誰是「臺灣之光」。最近很火的那個吳寶春麵包,之前也被稱為「臺灣之光」。我就把「光」換成「膀胱」的「胱」。而「泌尿科診所」就是故意諷刺某些「逢中必反」、天天吵著「中國威脅」的臺灣人。記者:您從什麼時候開始以兩岸時事為主題創作的?創作過程又是怎樣的?
  • 派高級別閣員訪問臺灣是川普的瘋狂政治大...
    其中,狂打「臺灣牌」,成為了川普持續引爆中美、兩岸及區域關係緊張的策略手法。而在系列政治操作對選情拉抬有限的情形之下,川普便開始啟動瘋狂政治大冒險的試錯遊戲。假若這種非理性的、缺乏長遠大局意識的操作手法被無限上綱,很有可能會導致既有的互動模式瀕臨崩盤,甚至產生質變的危險。
  • 臺灣民調最討厭政治人物,第一名是他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蘇貞昌在各大議題幾乎無所不在,樹大招風,當然出現「槍打出頭鳥」的結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親綠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在臺灣人最討厭的政治人物,「行政院長」蘇貞昌以15.2%位居第一,馬英九9.9%居第二,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蘇貞昌在各大議題幾乎無所不在,樹大招風,當然出現「槍打出頭鳥」的結果。
  • 女星瑤瑤錄節目親吻羊駝 直呼:口水好臭(圖)
    瑤瑤直呼羊駝口水臭  搜狐娛樂訊 近日,在臺灣綜藝節目錄製中,女星瑤瑤勇敢跟羊駝接吻,但一靠近才發現羊駝有「口臭」,直呼:「口水好臭」,稱跟想像中可愛模樣差很大。  臺灣媒體報導稱,中天《全民大笑花》上檔一個月來,「笑花軍團」不惜犧牲色相,極力扮醜搞笑,得到觀眾熱烈支持。
  • 臺媒體人彭文正:臺灣到處都是「紅色」媒體
    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經常在節目中批判中天、TVBS電視臺等「中資媒體」充斥臺灣。他近日暗示,一些臺灣電視臺的幕後老闆在大陸投資。 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9日報導,彭文正分發「紅色資本家」的帽子,惹急了臺灣部分政客、媒體人和專家,他們認為亂扣「紅帽」不道德,對自己「殺傷力很大」。
  • 給我口水喝是什麼梗 給我口水喝汙意思
    那麼這個「給我口水喝」是什麼意思呢?分開之後又是什麼梗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給我口水喝是什麼汙梗  說到該詞作為網絡流行語時很多朋友可能會這樣斷句「給我口水/喝」,然而真相只有一個,真正的斷句方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