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美食」,擁抱藍綠都沒出路,還得學它

2021-01-09 愛美食的小琪琪

臺灣有一個稱號叫「小吃島」,這即有讚揚臺灣地方小吃種類繁多,夜市豐富的意思,也有對臺灣很多人受不了底薪,創業做小吃攤的嘲諷。既然小吃資源豐富,那自然在很多方面,美食小吃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臺灣將要舉行「九合一」選舉,而除了正常的攻防外,藍綠陣營也紛紛祭出了「美食小吃」,來昭顯自己接地氣與親民互動。

這些美食也紛紛被冠上「政治美食」「口水小吃」的名號。

江啟臣跟林佳龍對賭,雞排無辜躺槍

盧秀燕推出豬血湯;國民黨韓國瑜憑藉一句「至少給我們一碗滷肉飯」,人氣直線上升。身陷宿舍案的侯友誼帶著豬料理,展現自己勵志又不忘本的故事。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美食小吃,願意在這個時候,成為「政治小吃」。尤其是一些跟大陸有合作關係的臺灣美食,這種敏感時刻,很容易被攻擊。

比如曾經上過陶晶瑩節目的魏姐包心粉圓,雖然是地道的臺灣美食,而且是號稱全臺最具特色的宜蘭羅東夜市的著名小吃。

但是因為拓展到大陸市場,與大陸公司合作並授權其代理,此時卻不得不避開鋒芒,免得招致橫禍。

其實對於臺灣的小吃來說,要想找出一條活路,唯一的方法就是拓展大陸市場。這幾乎是所有能走出去的臺灣小吃的首選。魏姐包心粉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軍到大陸市場先開拓了山東濟南。

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食物雖然沒有陣營,但是做食物的人卻有。摻合到藍綠裡面,對於美食小吃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損失。

而跳出政治漩渦,只是做美食,利用美食本身的特色去開拓市場,吸引消費者,總比一時噱頭更具有生命力。

魏姐包心粉圓的發展方向很正確麼。

相關焦點

  • 柯文哲宣布組建新政黨 臺媒:向藍綠叫牌的政治資本
    他稱,「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從政不難,莫忘初衷而已」,他籌組的「臺灣民眾黨」是以臺灣為民、以民眾為本,「臺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民眾,臺灣在藍綠以外要有另一個選擇機會」。該黨的執政原則是「清廉、勤政、愛民」,「臺灣整體利益、人民最大福祉是我們的中心思想,臺灣因為有我們變得更好」。接著他話鋒一轉,表示對民進黨當局很有意見,「這是一個沒有價值的政黨,所以無法讓科學專業實現」。
  • 臺灣深藍深綠都拒絕和解
    馬英九隨後表示願為民進黨與大陸「牽線」,更是遭到無情質疑及訕笑,連「正面解讀」的人都沒有。藍綠雙方陣營果然都不要和解!      文章說,當年陳水扁提出「新中間路線」,是他自己破壞中間路線。謝長廷接任「閣揆」後提出「和解共生」,雖未成功,至少藍綠雙方最初「尚樂觀其成」,等蘇貞昌的「歷史共業」說出口,綠營已一片指摘之聲。馬英九的「藍綠和解」說兩面不討好,自然更不意外了。
  • 王建民:香港政治結構的「臺灣化」趨勢
    者,以黃絲帶與黃雨傘為標誌,未來有可能形成以黃色為標誌的香港反對政治勢力或可稱為「泛黃派」,類似臺灣的泛綠陣營。「反佔中」者則以藍絲帶為行動標誌,雖然與建制派沒有直接關係,但均是「反佔中」的社會政治力量,均是支持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政治社會力量,可稱為「泛藍派」,類似臺灣的泛藍陣營或。在泛藍或建制派陣營中,民建聯是最大黨。未來香港政治的發展與演進,很可能出現黃、藍兩大社會政治力量,與臺灣藍綠政治結構類似。
  •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在蔡英文執政的第二任期內,島內民眾認為誰是最有潛力的政治人物呢?29日的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排名第一。本次民調由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於6月24日至26日進行,以年滿20歲民眾作為調查對象,讓他們在臺灣目前最有知名度以及影響力的35個政治人物名單中選出10個,依據挑選次數進行排名。
  • 臺灣社會的悲哀,就是每天都在想選舉!
    而且,柯文哲還於7月繼續赴上海參加兩岸「雙城論壇」,成為現階段兩岸政治性接觸停擺下難得的亮點。  三是展開全臺性動員布局,維持個人熱度。  然而,以2018年「九合一」選舉結果為標誌,臺灣政治結構與社會生態出現重大變化:傳統的精英主導型政治結構鬆動,「庶民政治」興起,藍綠二元對立出現新變化。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政黨偏好分布研究顯示,2011年起中間選民比重從30.4%逐步上升,2017年超越藍綠總和,2018年達到49.1%,兩黨支持者的總和則同步下降。
  • 臺灣的政治光譜上能看見彩虹的7種顏色
    3月9日《參考消息》刊登了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3 月1日報導,題為:臺灣來鴻:七彩臺灣    彩虹的7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信不信?在臺灣的政治光譜上幾乎都見得到。    政治光譜    紅色,自然是中國共產黨這紅軍的代表色了。
  • 綠在颱風來襲時大噴政治口水 藍:這是為臺灣著想?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昨天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氣爆和劣油事件上,都是從一開始就拼命為綠營各縣市首長卸責,根本不是「為臺灣著想」,而是「為民進黨著想」。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輔選時,批評國民黨「不是全心全意為臺灣打拼」,批評國民黨「操作藍綠對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陳以信昨天予以駁斥。他質疑,這兩天鳳凰颱風來襲,蔡英文竟然選在颱風來襲時大噴政治口水,難道就是她所謂的「全心全意為臺灣著想」嗎?
  • 姚錦祥:藍綠內鬥不可開交,誰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柯文哲嗎?
    【文/姚錦祥】 目前,臺灣已經進入2020「大選」的前哨戰,而媒體也把主要焦點放在藍綠兩黨的黨內初選中。其中,國民黨由於郭臺銘的加入而從「文藝片」變成了「武打片」,直接徵召韓國瑜的計劃被迫擱置。另一方面,民進黨中蔡賴兩人的明爭暗鬥越發激烈,蔡英文強行將初選延期至5月22日的做法,使得民進黨內分裂的跡象開始顯現。
  • 觀察臺灣政治人物這麼多年,我們也成長了
    與其說,媒體在關注雙城論壇,不如說媒體在關注柯文哲的兩岸政策以及其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畢竟柯文哲對於自己政治生涯的規劃似乎並未止步於臺北市長。說柯文哲是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攪局者」並不為過,「柯文哲因素」是韓國瑜被拱參選、賴清德「突襲」參選的直接肇因,並導致藍綠兩家殘酷黨內廝殺。
  • 那些年一起酒駕的臺灣政治人物 有人退選有人丟官
    林冠勳中國臺灣網8月24日訊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臺灣島內酒駕事件頻傳,儘管臺當局高喊「酒駕零容忍」,但仍有人以身試法。政治人物經常需要跑攤、應酬,酒駕肇事的情形不論是藍綠兩黨都有發生,有人還為此丟官、退選。
  •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桃子」都是誰要摘
    這個「炮灰」當得很憋屈,還因為「換柱風波」再一次裂解了國民黨。但這一次朱立倫應該很有信心。第一個申明參選也說明了他的心態。根據臺灣地區民調,假如屆時藍營對上的是綠營的賴清德,只有朱立倫能小勝。如果對上的是蔡英文,更沒有懸念。但正因為2020的「桃子」比2016的可口,國民黨不止朱立倫要出戰。現在看,大佬中王金平、吳敦義都似有意願。
  • 大陸齊心忙未來,臺灣上下茫出路
    組委會還與多個省份的貧困縣進行了對接,運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要素對接,由院士引領、因地制宜進行科技幫,助力精準扶貧。 無獨有偶,涉及太平洋兩岸的「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也在20日登場。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儘管雙方在開幕式中簽署了一紙效期五年的備忘錄(MOU),以「綁約」美國拜登政府未來的對臺政策。
  • 臺灣省資訊|去臺灣必吃的美食小吃,你知道是哪些嗎?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去臺灣必吃的美食小吃,你知道是哪些嗎?臺灣美食馳名已久,從高檔飯店到街攤小吃,無不適風靡全球。特別是在大陸,臺灣美食更是受到各地年輕人的喜好。
  • 臺灣人老培的政治漫畫:對「臺獨」真狠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誰最可能在2020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勝出?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睿】隨著民進黨當局權力重組落定、2020國民黨參選者大半浮上檯面,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評估,已經可以做個初步的預測。首先要說的是,民主選舉難以產出賢能兼具的政治家,已是不容否認的臺灣經驗。這除了是選舉政治本身的困境之外,還跟臺灣所屬的政治結構有關。
  • 臺灣專家:島內政治生態複雜 2019年臺海形勢充滿變數
    臺灣專家:島內政治生態複雜 2019年臺海形勢充滿變數 原標題: 過去一年,民進黨當局的各項政策不得民心,蔡英文更是在兩岸關係上大開倒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方面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更大力度為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謀利造福。
  • 如今的臺灣,還有誰沒站出來?(蕭蕭話兩岸)
    點擊收聽《蕭蕭話兩岸》→   臺灣《中央網絡報》說:蔡英文初就職,外界本寄予厚望,然而很快地,各種抗議像連環炮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連一向低調的傳統宗教界都到「總統府」前抗議。真不知現在臺灣還有多少團體沒有站出來的?
  • 臺灣美食——河仔煎
    臺灣人做美食,講究清淡味道。去了臺灣之後,我們不僅能享受到傳統的中華美食,還能嘗到全球各地的美食,美食種類較多,特色各不一樣。小吃很有特色,臺灣的很多小吃都是來自於民間,臺灣美食的淳樸和自然受到了很多食客的喜歡。
  • 坦言2024機會小 柯文哲指蔡英文是極端政治代表
    (張穎齊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大巨蛋復工在即,外界認為這是臺北市長柯文哲為自己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做鋪路,柯9日接受電視臺專訪直言,這是善後,就算有功也不一定要居功,若純粹要靠聲量,他必須要領先藍綠8%民調,但現階段選贏的機會很低,因媒體、政黨每天總動員打他,2014年的自己與蔡英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選舉,都證明是臺灣極端政治的代表。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就像兩人打牌,A拿著大小鬼,但是其他牌都是連不上的小3子、小5子之類,B沒炸彈,卻一把都是三條2、三條K、順子,誰會贏?  事情就是這樣。2008年的時候,馬英九拿了一手超級好牌,兩岸政見是一對王,清廉形象是三條2,小馬哥帥氣的臉是一對A……而民進黨那時被陳水扁貪腐案折磨得只剩半條命,手裡的牌都小於10。  到2012年,國民黨已經把好牌揮霍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