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01月09日訊 近日,廣東媒體《羊城晚報》撰文分析了韓國外援在中國聯賽受歡迎的原因,該媒體表示,韓國外援自身水準較高,同時意志頑強、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
相關文章寫道,前廣州恆大韓國外援趙源熙近日宣布退役,勾起了不少廣州球迷的回憶。這位曾在亞冠賽場拼斷三根肋骨的硬漢,為自己贏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譽,深受廣州球迷的喜愛。事實上,韓國球員在中超效力的人數僅次於巴西球員,或是最受歡迎的外援。除了其自身水準較高外,也源於他們身上有著韓國球員意志頑強、堅韌不拔的精神。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至今20多年,來自韓國的外援總人數近百人。趙源熙是廣州恆大隊史上第一位韓國外援。出生於1983年的趙源熙,於2011年加盟恆大隊,為他牽線的是時任恆大主帥李章洙。那時候,趙源熙是韓國K聯賽勁旅水原三星的隊長。李章洙在擔任恆大隊主教練時曾表示,為了避嫌,自己不會引進韓國球員,除非這個球員具備樸智星那樣的水準級別。
趙源熙曾是2006年世界盃韓國隊的主要隊員之一,曾效力於英超維岡競技隊。李章洙當時在解釋破例引進趙源熙時,強調了三點原因:「一是他踢過世界盃、英超、亞冠、韓國K聯賽,帶領水原三星拿到過K聯賽和杯賽冠軍,豐富的大賽經驗是恆大隊急需的;二是趙源熙有著非常充沛的體能,能夠勝任在高溫下比賽,跑動範圍大,攔截能力強,願意幹累活髒活;三是趙源熙可以踢後腰,中後衛和邊後衛,是一個多面手。」
踢過世界盃、留過洋、能勝任多個位置,李章洙對趙源熙三方面優點的概括,基本上也是近10年來中超球隊選擇韓國外援時的衡量標準。
趙源熙之後,廣州恆大隊的金英權、廣州富力的張賢秀、大連實德的金珍圭、上海申花的金基熙、天津權健的權敬源、江蘇蘇寧的洪正好、北京國安的河大成、重慶力帆的鄭又榮等,基本上都囊括了這三個特點。
如果說李章洙概括的三點,體現的是韓國球員較高的專業水準,那麼在場上不惜體能拼到最後一分鐘的高職業素養,則是韓國球員區別於歐美球員的一大特點。
與歐美球員相比,韓國球員有著極強的個人自律性,在中超效力的韓國球員幾乎沒有爆出個人醜聞。
球隊整體性上,韓國球員又有著很強的紀律服從性,執行主教練的戰術意圖非常徹底,這使得韓國球員很容易融入到球隊中。韓國球員在場上的任勞任怨,玩命奔跑,很快就能得到教練和隊友的信任。
也正因此,每當有韓國外援告別中超時,他所屬的俱樂部球迷通常都感到不舍,並獻上祝福。而對新來的韓國外援,球迷們也總是充滿了期待,比如山東魯能剛剛從全北現代引進的上賽季K聯賽MVP孫準浩。
(編輯: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