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上一期整理控發的整理師閆妍整理廚房一文很感興趣哈,所以今天整理控小編再發送一篇專業整理師整理房間的文。這一期的節目出自《生活改造家》第一季的《不改造就分手!60平米蝸居打響愛情保衛戰》。
委託人小孫的男友姜衡是一個攝影師,居住的是一間60平米的上海小洋房,兩個房間外加一個陽臺,按說這種房子稍加打理就會顯得很有生活情趣。
但,姜衡家卻是這樣的,
鞋子四處散落,
衣服堆積如山,穿過的和沒穿過的混在一起,小孫想幫男友打掃,根本無從下手,收拾後找不到東西還會被男友埋怨。
其他的雜物更是繁多,
髒亂到節目組的設計師想奪門而出,
因為姜衡是攝影師,所以家裡還有一個攝影棚,
不僅如此,姜衡還養了貓和蜥蜴,所以家裡的空氣瀰漫著一股味道,導致設計師們帶來的空氣測量儀都爆表了。
這麼髒亂的環境,姜衡是怎麼睡的呢?
姜衡拿出了一個混雜著異味的睡袋~~
為什麼姜衡可以忍受這麼髒亂的環境呢?節目組找到了姜衡的父母了解情況。
原來他的原生家庭人口眾多,一大家子人生活在22平米的房間內。姜衡從小就睡在沙發上,對室內整潔,對一定要睡在床上,都沒有概念。
了解原因後,設計師們分析了姜衡家急需解決的四大問題:
雜物眾多室內分區混亂空間有異味睡眠環境差
專業整理藝恩首先出馬。
她先從桌子開始整理。首先她和姜衡把桌子上的所有東西都拿開。
擦乾淨的桌子也長長地舒了口氣,
然後藝恩給桌子上鋪了一張桌旗,讓姜衡不看地上的物品,選擇必須要放到桌子上的物品。
姜衡了選擇了電腦、音響、書本、杯子等必需品。
整理師藝恩定了維護桌子清潔的規則:在桌子上工作的時候,物品可以攤開到整個桌子;當離開桌子時,物品必須放到桌面的桌旗部分。
藝恩把凌亂的電線用繩索做了捆綁整理,
插線板也固定在了桌腿上,
桌子整理完之後,姜衡感覺不錯。
之後是架子。
架子上的東西,整理師藝恩給了一個取捨的標準。
不要看物品本身有沒有用,要看這個物品對你來說有沒有用。
取捨東西是一個很消耗能量的工作,更何況是基本不扔東西的姜衡。於是姜衡開始有情緒了,並開始拒絕配合整理師。
但在經過女朋友小孫開導之後,姜衡被女友的話「我怎麼辦啊,你總得為我們的未來考慮啊」打動了。半夜,一個人開始按照整理師教的辦法默默的收拾。
即使是準備捐掉的衣服,整理師藝恩也教姜衡一件件熨燙好,摺疊整齊。
與此同時,設計師們也開始改造姜衡的房間。
於是等到小孫再次上門的時候,姜衡的屋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入門的置物架讓姜衡一進屋就把自己的東西分門別類地放好。
挨著入門置物架是收拾齊整的桌子。
反光材質的布簾既能攝影布光使用,也能很好地把姜衡的攝影器材藏起來。
最巧妙的是,整理師藝恩把原來放衣服的架子放倒,做成了一個開放式衣櫃。
利用衣櫃原有的分隔將衣櫃做了外套、褲子、T恤的簡單分區。
衣柜上層放包,下層放鞋。
考慮到姜衡的睡眠習慣,還添置了一個沙發床,可以會客,可以休息。
改造前後對比,
小物品們也都被整齊地排列好。
原來被當成雜物間的陽臺,增加了很多可以去味的綠植,
還給寵物們在陽臺安置了新家,
夾雜在一堆衣服中間的自行車也重新在陽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故事的結尾當然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幸福滴生活在煥然一新的房子裡了。
姜衡房子的髒亂和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所以就算為了下一代,我們也要好好整理自己的生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