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跨年演講說的「整理師思維模型」,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11 TOM資訊

回到北京立刻幹一整天的活。

想起來自己這個微信公眾號,沒發年前的盤點,也沒有發新年的展望,實在是有愧。

那就來講講這兩天被刷屏的「整理師思維模型」吧。

圖在得到跨年演講大屏上出現整理師思維模型

今年得到團隊又組織了老師們親臨現場,聽跨年演講和參加老師感謝會。

克服深圳機場的密恐,加上順德美食的誘惑,我去了深圳。

在開講之前,對今年的羅胖跨年演講內容很期待。

2018年大環境變動顯著,各大公司的裁員潮,縮緊的機會,抬高的KPI,多位大師集體逝去,時代落幕。

恐慌,動蕩,每個人都感受鮮明。

2019年對於個體來說,應該去迭代什麼樣的認知?收穫什麼樣的打法?

我蠻期待羅胖團隊對於大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是怎麼分析的。

意外的是,整個跨年演講聽下來,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咦,沒有超認知。

我回味了一下,大腿一拍,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跨年眼睛的價值取向是ISFJ。

作為一個ISFJ人格的人,難怪我感覺講的都是我既有的認知,沒超,哈哈。

不熟悉MBTI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我簡單講一下ISFJ啥意思呢,就是一種「內傾專注,注重感知和經驗,注重感受和人文,堅持不懈做事情」的活法。

雖然謀求認知迭代失敗了,但是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了,這種活法在當前的這個環境裡邊作為最佳個體生活策略被放大了。

具體來說是怎樣的呢?

羅胖的想法是:大環境你不用管,跟你沒關係,更該關注基於自己圈層所能夠感知的真實世界,關注比宏觀環境更微小的趨勢。

謂之曰「小趨勢」,定義為改變趨勢的趨勢和帶來改變的改變。

這樣去定義小趨勢,可見小趨勢猶如水波振動,層層疊疊,生生不息。

羅胖就安撫大家,要是沒趕上趟,別著急,小趨勢嘛,生生不息,任何時候都可以趕上下一班車。

小趨勢怎麼看?等你都看見了就是大趨勢了,要靠感知。

跳出數據、網絡和宏觀的視角,進入到更真實的被還原的世界裡面去。

怎麼真實?感知+經驗。

怎麼做事?靠內心的良知良能。

怎麼拿成果?將時間尺度放大到人生100年後看長期堅持帶來的結果。

那在這樣的一種局面分析下面各人的打法也比較清楚了。

從經驗和對真實環境的感知去判斷趨勢,專注而堅守自己內心篤定的一塊,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等待回報,堅持奮鬥不息。

很顯然這樣的生存風格,在風口大開、機會漫天、水漲船高、遍地是金的時代會顯得吃虧。

但在這個潮水褪去的寒冬,懷著良善的心堅持奮鬥,等待經濟復甦,不失為個人比較靠譜的一種打法。

那麼怎麼去認識一個更真實的世界呢?

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井口看出去的天。

每個行業看到的都是自己所洞察的世界。

因此也可以借著所有人的視角去還原世界。

午餐會上,羅胖認為得到大學的一大貢獻就是多元思維模型。

通過各行各業的人對他們所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以及該領域的問題解決所形成的打法,貢獻出思維模型,彼此碰撞,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

那這就說明了「整理師思維模型」實際上是幫助人們從整理師視角看待真實世界的模型。

這個模型是怎麼樣的呢?

所有的思維模型,都是對於世界上問題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的高度抽象。

那整理師面對的是什麼世界?

什麼問題呢?

她們對問題怎麼分析?

行之有效的方案是什麼呢?

被高度抽象以後長什麼樣子?

如果說起來整理行業在解決什麼問題,恐怕大眾對這個行業最多的認知是解決自己家裡亂的問題。家裡亂這個問題,怎麼去拆解它呢?

短期亂還是長期亂?

一個人亂還是幾個人亂?

以什麼模式亂?

亂了以後會有整齊的時候嗎?

究竟整齊是常態還是亂是常態?

為什麼就算整齊了還是復亂?

房間是人的生活環境,整理師看起來好像是在解決生活環境混亂的問題。

但是生活環境混亂是個表象呀。

要解決它,整理師們就要洞察表象下面的問題的本質。

整理師思維模型1.0覺得本質是個空間問題。

主要是地方不夠呀,東西亂擺,擺的不對,沒利用好空間。

打法來了:擴容走起,撐杆走起,筐子走起。得弄好了以後堅持好好歸位。

對的,整理師思維模型1.0是以收納術為代表的。

見效了,但是新問題又出來了。

擺好不能解決東西太多,擺都擺不下的問題。

也不能解決擺好了以後又不斷的往裡買的問題。

那應該是物品問題。

整理師思維模型2.0誕生了。

要扔,扔得足夠多,收納問題解決了,購物思路清晰,心情也爽了。

不會扔?告訴你扔東西的標準和心法。

整理師思維模型2.0是以整理術為代表的。

見效了,但是新問題又出來了。

真的扔不動啊。

家裡兩個娃,5口人要用的東西一堆堆,扔了怎麼辦。

方法很好,堅持不了啊。

同樣的方法一個人使得下去,另外一個人使不下去?

到底什麼才是標準答案?

……

回歸到表象的起點,問題的定義是:

我怎麼才能夠讓空間和物品服務我,讓我過上我想過的舒心日子。

問題的鑰匙是「我」,目的是我好過日子。

這個鑰匙沒有拿到,這個目的不能實現,整理就本末倒置了。

整理師思維模型3.0是以人為本的。

生活,不是物理實驗,也不是化學計量調配。

生活的特點是:人是生活的主體,生活是人活動的結果。

在這樣的前提下面,整理師思維模型是怎樣的?

要從這麼深的地方解決全局改善的問題,必須要會

往下刨,層層深入找答案(金字塔)

往大了看,關鍵問題在哪裡(俯瞰)

人是執行者,要知道她的優先級是什麼(價值觀)

對她來說阻力最小的實施方案是什麼(慣用腦)

我給你把整套打法畫一下:

圖整理師思維模型

到這裡,明眼人就Get了:

這哪裡是物品空間整理法,這是一個可以解決很多領域問題的通用問題解決公式!

以上就是整理師怎麼樣來看待生活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打法。

你來學規劃整理二級課,我教你用這個打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你來學規劃整理一級課,我教你用這個打法解決客戶的問題。

蠻開心能夠借著羅胖的平臺,把整理師思維模型分享給得到,並通過跨年演講讓更多的人看到。

老師們的午餐會,扔掉了好些個奢侈品包包的脫不花還打趣說,你再升級一下你的課。羅胖說明年的跨年希望能更多分享各個老師的成果。

那就期待更多的人用這個「整理師思維模型」。

讓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看到高效解決問題的希望,嘗到輕鬆生活的甜頭。

讓這個思維模型撫育行業出現更多做事的人。

以上,作為給整理行業的新年賀詞吧。

筆芯。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今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說什麼?最新「劇透」來了
    11月初,羅振宇宣布,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落地武漢,由得到App與長江日報聯合主辦,深圳衛視、愛奇藝聯合出品。眼下,距離這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開場,只剩下半個月了。今年的跨年演講會如何回顧2020這樣一個不凡之年?會與武漢這座城市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得到團隊以及提供支持的專家團隊在今年有哪些調研發現?
  • 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解析「時間的朋友效應」
    2020年12月31日晚20點30分,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深圳衛視及愛奇藝對這場「知識跨年」活動進行了全球直播。這場演講是羅振宇的第6場跨年演講,也是倒數第15場——2015年,羅振宇曾發願要連續20年、辦20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把它做成一件「時間越長、價值越大的事情」。在這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羅振宇談到了「時間的朋友效應」。他說:「時間的朋友效應」隨處都在,它是如此普遍,以至於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
  • 2021:羅振宇思維造物的命運轉折
    配圖來自Canva可畫近日,國內知名知識付費平臺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宣布其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在武漢進行。不同以往,「時間的朋友」放棄以往經常選擇的一線城市轉而選擇武漢,很難排除有「蹭熱點」的意圖。
  • 羅振宇跨年演講精華:怕什麼,2021年幹就對了!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在武漢正式落幕。跨入2021年,他說,更加聚焦於「我輩」如何應對挑戰,解決問題。這一年的主題詞,設定為「長大以後」。長大以後,到底有什麼不同?羅振宇在今年的演講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案例。他買了平安人壽的保險後,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的保險代理人,經常在朋友圈裡為得到APP「代言」。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是對羅振宇一個人,他們對待所有客戶都是這個態度,誰的公司、誰的家裡,但凡有點值得宣揚的事,在朋友圈裡說得最起勁兒的就是保險代理人。為什麼呢?
  • 從羅胖跨年演講聊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近從網上看到很多人關於羅胖跨年演講的評論 ,負面批評的評論比較多 ,我分享我的看法。老實說,我不是羅胖什麼粉絲 。那個跨年演講是我刷新聞的時候 ,無意看到點進去的。我看了大約半小時 ,羅胖舉了一個行動支付的對餐飲業的影響例子 ,製造出一個小趨勢的概念。我那時候想,這不就是一個大的變化在我們自己所處的特定行業裡面的影響嗎 ?就是我們日常思考的東西包裝個新概念而已 ,感覺沒什麼意思新東西,就睡覺去了 。
  • 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說了啥乾貨?十大關鍵詞來了
    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於武漢落下帷幕。自2015年以來,羅振宇帶來的這一「年貨」已舉辦了六次,離他自己「連辦20年」的宏願又近了一步。今年是他的跨年演講首次在北上深之外的城市舉辦,選址在武漢這座於2020年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城市。在演講開始,羅振宇向武漢城市、武漢人民,和所有支持武漢抗疫的人們致敬。
  • 繁星節點匯聚成光,平安人壽攜手羅振宇跨年演講共話保險
    來源:藍鯨財經12月31日晚,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辦。作為首席知識合作夥伴,平安人壽攜手《時間的朋友》與全國網友共話成長,重塑公眾對保險行業、保險業務員社會角色的認知。
  • 羅振宇的騙局騙了什麼人?
    一種是傳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人。一種是深惡痛絕此類行徑,把熱衷於羅輯思維的人看成是熱衷於接受火療、穿骨正基、吃權健肽的人一樣,是不可救藥的蠢人。我們屬於哪類人?先不忙下結論。看兩邊都說的啥。朋友圈轉載最多的,是一篇出自大公眾號「中國經濟學人」的名為《羅振宇的騙局》的文章,閱讀量早就破10萬+,我也已經一字不差地認真讀完,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各路知乎、微博的大V的批判就不說了,反正批判的主旨就是一個——羅振宇抓住了我們對知識的焦慮,然後把知識分割成碎片再販賣給我們,但實際上這只會造成更大的焦慮,且不解決任何問題。再看看羅振宇說的是什麼。
  • 回望2019:吳曉波羅振宇的預言都實現了嗎?
    比如今年年終的跨年演講,吳曉波老師會請來吳聲老師講,羅振宇老師也請來了多位專家學者。還有一個現象,跨年演講越來越多了,今天就冒出兩個,某微商大師跨年演講、首檔區塊鏈跨年演講。跨年演講一般都會做預測,但很容易被打臉,比如羅老師曾盛讚黃太吉、樂視、暴風、ofo……甭管大師們的預言有再多翻車,跨年演講已成為商業模式,剎不住車了。2019年終即將到來,我們不得不回頭看看,吳曉波羅振宇兩位老師年初的那兩場跨年演講預測都對了嗎?
  • 思維造物依賴羅振宇個人IP,新增用戶增長乏力,盈利水平大不如前
    在發展的緊要關頭,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維造物」)面臨著新增用戶規模下滑的陣痛。近期,思維造物的IPO審核進入問詢階段,該公司擬於創業板上市,是一家從事「終身教育」服務的企業。時代商學院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思維造物有60%以上的收入來自第一大業務線上知識服務,但2019年由於市場拓展能力不足,新增用戶數量增長乏力,思維造物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14%。同時,思維造物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連續三年下降,盈利水平大不如前,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該公司在銷售費用投入上遠不及同行可比公司。
  • 羅振宇的思維造物如何賺錢?知識大V薛兆豐、吳軍一年賣課超千萬
    原標題:得到母公司申請上市:知識大V薛兆豐、吳軍一年賣課超千萬元羅振宇的思維造物如何賺錢?9月25日,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隨之披露,道出了知識付費第一股的玄機。
  •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推薦的《變量2》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羅振宇的節目《羅輯思維》是館友們熱愛討論的話題,館長也不例外。2019年12月31日,也就是大前天,在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會上,我們羅胖花很大的篇幅推薦了何帆教授一本書《變量2》也即《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並講到了一個新詞「演化算法」。那麼這麼書究竟是什麼書,值得羅胖這樣大力氣推薦呢?館長本著探索精神,先躬身入局,先下單買回來幫館友們鑑讀一下。
  • 羅振宇的知識潮|界面新聞 · JMedia
    在十多年前,羅振宇一手打造了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而思維造物就是羅輯思維的母公司。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我們不少人都有關注,截至2020年3月31日,羅輯思維公眾號關注用戶超過1200萬人。通過網上賣課程、賣書籍,在線下開演講會賣門票,思維造物竟然能在2019年收入超過6個億,它是怎麼做到的?
  • 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奇怪邏輯,航空業虧損就能說明連線型生意不賺錢...
    人人都愛羅振宇 昨天晚上終於在優酷上聽完了刷爆朋友圈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整整四個小時,真羨慕呀,自己下午剛收到36氪下周在上海的融資路演方案,只能講可憐的8分鐘。我心裡暗下決心,早晚得像羅振宇老師今天這樣,讓雕爺坐在臺下聽我洋洋灑灑講上四個小時的商業理論,然後不斷給他老人家特寫鏡頭,此生別無他求。 坦率地講,作為一個大象公會的忠實讀者,吐槽『羅輯思維』顯然是我們這些自認為高逼格知識分子的一大業餘愛好,就像從事嚴肅文學的人不嘲笑兩下馮唐老師不足以劃清和暢銷書網紅的界限一樣,我們一致認為,羅輯思維的知識深度,就是用來掃盲的。
  • 與智慧同行,聯通5G保駕護航「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12月31日晚,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如期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
  • 羅振宇跨年演講完整版來了:對未來的7個思考
    經協商,筆記俠特發布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現場完整版筆記。有年份的才是好酒,做時間的朋友,有價值才是關鍵。過去一年的變量,未來一年的想像。在未來的天幕上,今天發生的一切都將和它眼下的是非榮辱無關。每一個價值創造者都會得到歷史的尊重。對任何一個物種來講,環境變量都是生死攸關的。羅胖會告訴你,新入口正在洞開,新土壤正在形成,新物種正在覺醒。
  • 羅振宇4萬字跨年演講:著什麼急,焦什麼慮,幹就是了_詳細解讀_最新...
    接下來,這場跨年演講,會用一晚上的時間,來看看這些老師帶回來的答案。 剛才說的是你的問題,我們一會兒再來回答。先說一個我的問題:搞清楚跨年演講是為誰服務的。 去年,我們講了一個詞,叫「做事的人」。一年間,我遇到好多人,都說對這個詞特別有認同感。但這個詞還是面目很模糊,今年我打算給它畫一個像。 先說兩件事吧。說完這畫像就拼出來了。
  • 羅振宇喜歡造新詞,很多人討論他,但我不
    有人留言說:不就是長遠考慮,別學某輯思維創造新名詞。因為是公開留言,我就直接截圖了。他說的是羅輯思維,也就是羅振宇,羅胖。羅胖確實喜歡造名詞,比如「認知摺疊」、「增強迴路」、「信用飛輪」。這些名詞到底啥意思,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討論。今天講講,對於造名詞這件事,我是如何看待的。1 造新詞是一種能力比如「認知摺疊」。摺疊,我們一般說紙能摺疊,沒聽說過認知還能摺疊。
  • 曹則賢2021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相對論?︱直播預告
    2021跨年科學演講來啦!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新年悟理」2021跨年科學演講將於2020年12月30日19:00-22:00在線舉辦。《返樸》B站平臺將同步直播,可點擊 https://live.bilibili.com/22584878 收看。
  • 「整理師」悄悄走入杭州城
    不同於常規的保潔、收納,整理師要提前採訪屋主、制訂方案,正式整理時會清空待整理區的全部物品,帶領屋主篩選、重新定位、完成收納,最後形成整理報告,並繪製物品地圖。據了解,整理費用並不便宜,整理到底是項怎樣的服務?什麼樣的消費者在請整理師?動輒上千的整理費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