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羅振宇
昨天晚上終於在優酷上聽完了刷爆朋友圈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整整四個小時,真羨慕呀,自己下午剛收到36氪下周在上海的融資路演方案,只能講可憐的8分鐘。我心裡暗下決心,早晚得像羅振宇老師今天這樣,讓雕爺坐在臺下聽我洋洋灑灑講上四個小時的商業理論,然後不斷給他老人家特寫鏡頭,此生別無他求。
坦率地講,作為一個大象公會的忠實讀者,吐槽『羅輯思維』顯然是我們這些自認為高逼格知識分子的一大業餘愛好,就像從事嚴肅文學的人不嘲笑兩下馮唐老師不足以劃清和暢銷書網紅的界限一樣,我們一致認為,羅輯思維的知識深度,就是用來掃盲的。
可私底下,我卻一直津津有味地聽了N期羅胖的音頻節目,因為被掃盲這個事並不可恥,我在大多數領域也都跟文盲沒什麼區別嘛(但一旦涉及到咱的專業領域,比如教你把妹那期,我就只能呵呵啦)。
必須要承認的是,作為一個定位大基數用戶的網際網路產品,羅輯思維本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功案例,羅振宇老師作為一個創業者,在商業上的成功,已然在另一個口才更好的羅老師之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羅老師忽然就成為了一個頂級的商業理論專家。作為一個媒體人,羅輯思維的核心競爭力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而不是枯燥嚴謹地深度思考問題。
萊特兄弟和連線型商業模式
拋開『小米的商業邏輯是硬體不盈利軟體盈利——這種明顯是糊弄粉絲和忽悠資本的故事,只要對供應鏈和競品稍有了解就知道純屬瞎掰』此類明顯的槽點不談,我想講一個羅胖這次演講中涉及到的,不是不深刻,而是明顯錯誤的案例。
羅老師為了強調『2016年連線型生意已經關閉,創業者應該回歸到『點』的生意』的觀點,談到連線型生意第三個弱點叫『追不上』,然後用美國航空業整體虧錢作為例子,來證明做連線型的生意很難賺錢。
同學們,另外一個教過GRE邏輯的羅老師會馬上告訴你,這是明顯的由結果導原因的『邏輯錯誤』,航空業整體虧損的論據,和連線型生意很難賺錢的論點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係。
美國的航空公司(注意,僅僅是美國,具有資本主義民營航空公司準入門檻低的基本條件)整體虧損的事實,是由於它屬於典型的『準入門檻低,獲客能力平均,品牌溢價低,產品同質化,切換成本低,成本結構類似』,簡稱『賣家無差異化』的行業,導致價格成為唯一的競爭因素,和航空公司做的是連線型的生意沒有半毛錢關係,倒是和一個商場裡開了五家產品雷同的起司蛋糕店結果都賠錢的道理差不多。
插一句題外話,『巴菲特說恨不能擊落萊特兄弟因為飛機坑死了投資航空公司的資本家』,這個玩笑本身當然就更沒什麼邏輯了:萊特兄弟發明的是飛機這個工具,而不是美國的民運航空業(很多國家的航空業都是連年盈利的;不是美國吊炸天的軍用航空,美國資本家沒準都亡國了),更何況單單是在資本市場,巴菲特如果在IPO時重倉製造飛機的波音公司,現在應該已經翻了幾百倍,明明應該把萊特兄弟供起來!
當我談論差異化的時候我談論的是
回到是『賣家差異化』而不是『點vs線』決定盈利能力的話題,美團和糯米都賠錢是因為團購行業幾乎無差異化,淘寶和唯品會都賺錢是因為電商行業差異化強,跟它們是不是平臺沒有聯繫。
往更深的講,即使一個天生差異化微乎其微的行業,進入這個行業的參與者是不是就只能坐以待斃呢?即使是市場有效到曼昆經濟學原理般的美國航空業,你一定也聽說過西南航空吧?
最後,我對天發誓,當我苦思冥想了半個多小時,以航空業為標杆,回顧了無數案例,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排除,終於總結出前文提到的『差異化』的六個要素:『準入門檻,獲客能力,品牌溢價,產品區別度,切換難度,成本結構』,才忽然覺得有點眼熟...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OMG,這不就是一一對應著TTPPRC嗎!!我一邊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一邊堅信,雕爺坐在臺下拿個小本認真聽我講上幾個小時商業理論的那一天,已然在隱隱地向我招手。
PS:還沒聽說過TTPPRC的創業者真的有點out了,前幾天剛偷拍了一張某VC投資經理的工作筆記。
最後,作為一個商科生,我認為想真正理解差異化甚至打造差異化,光這點內容深度還遠遠不夠:為什麼西南航空要做獨立的網站?為什麼康師傅礦泉水的瓶子這麼軟?為什麼幹啥也別幹外賣小龍蝦?為什麼外賣平臺都虧成狗?為什麼2015年了Enjoy竟然玩轉團購?為什麼大連的徹思叔叔瑞可爺爺都倒閉了我的山寨品牌蛋糕店卻在美團上領先99.9%?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為什麼2016年了我敢說現在做本地娛樂O2O,也不怕那些B輪的競爭對手?
敬起期待:《警惕剛需高頻市場規模的陷阱:行業差異化屬性才是判斷一個項目前景的核心》(歡迎各路文案高手推薦更好的題目)
yuzhouedison@qq.com
————————————————
轉載需要郵件申請,私自篡改結尾的侵權必究。
微博:風塵棋客
知乎:風塵棋客
微信公眾號:edison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