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文明最大的尊重是什麼?劉慈欣在《三體》中給出答案是:趕盡殺絕!對一個人同樣如此。三體人想殺死羅輯不是一兩天了。從羅輯見到葉文潔的時候起,三體人就知道羅輯可能會對三體造成威脅,先是依靠ETO進行暗殺,到後來直接用水滴進行狙殺。在水滴到達地球後,本來想殺死羅輯,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都沒有實施!
第一次:是水滴到達地球後,原計劃是直接殺死羅輯,但因為聯合國發現羅輯的詛咒生效,三體人出于謹慎,放棄了狙殺羅輯的念頭,轉而使用水滴封死太陽。第二次:萬有引力波發射器被摧毀後,世界人民認羅輯為精神領袖,讓他帶頭對抗三體人。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麼簡單的道理三體人不會不知道。只要幹掉羅輯,地球抵抗軍戰鬥力至少會減少一半。但奇怪的是三體送出水滴屠殺抵抗軍時,卻意外漏掉了「羅輯」這個無比重要的人物?
對於這個問題程欣猜測是羅輯把隱藏的好。可以說,這種思維方式完全暴露了程心的智商。在智子的無孔不入的監視下,又怎麼會漏掉羅輯這個對手呢?面對堅不可摧的水滴,地球的抵抗軍又有什麼能力保護邏輯呢?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羅輯對三體人來說還有用。如果殺了他,十幾萬羅輯也逃不過水滴的狙殺。三體人不想殺羅輯的原因有二:
第一、三體人尊敬羅輯。首先,三體文明惡劣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冷酷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們往往更敬重強者,而羅輯恰恰是一個讓他們害怕的人。其次,在第一次實驗詛咒中,羅輯本可以將三體星系作為實驗對象,但他並沒有這樣做,這使得三體人對羅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則涉及三體人的整體戰略。在三體與人類的歷史中,實際上經歷了一個從「輕視」到「尊重」的過程。當三體人第一次接觸地球上的人類時,他們非常輕視技術力量遠遠低於自己的人類,甚至稱人類為蟲子。此時,三體對人類的政策也非常明確,那就是毀滅地球上所有的人;但是隨著對人類的深入了解,特別是威懾時代之後,三體人發現地球文化和地球的思想對對科技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並藉此實現了自身的技術爆炸。對人類的態度也從蔑視變為尊重,對人類的政策也從滅絕變為保留。
三體人改變主意並不是因為他們仁慈,而是他們把人類看成一塊促進科技爆炸的電池。它需要來從人類文化那裡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意,因此三體人才沒有完全將人類滅絕。三體人需要人類在一個強大人物的帶領下,完全臣服在三體腳下,老老實實的留在澳大利亞做三體的電池。而作為人類的救世主,羅輯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無疑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這就是三體選擇不殺羅集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如果不是萬有引力號廣播了三體文明的坐標,第二支光速艦隊準時抵達地球,地球抵抗軍將在瞬間被殲滅。那時候,不管羅輯願不願意,為了人類僅存的人類文明,也不得不承擔起這個恥辱的角色,做一個「人奸」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