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或者說背後的雲天明)根據維德的人格模型單方面所做的理解。其實不管是維德還是羅輯、曹彬、畢雲峰、a·j·霍普金斯、安東諾夫包括那位韓國的前外交部長,沒有一個人敢於按下按鈕。因為他們都不是瘋子,而是一群理智到冰點的男人。
第一個問題:三體人為什麼要打破威懾,打破威懾的資本和動機是什麼?
三體人之所以敢於打破威懾不在於提前預測到了人類會選一個軟弱的執劍人,而在於自身已經實現了科技爆炸,擁有了第二光速艦隊。也就是說三體人此時已經擺脫了生存危機,從一個困守行星的弱小文明開始邁入一個真正的宇宙文明,三體人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所以此時三體人可以承受任何損失,與誰是執劍人沒有任何關係。羅輯是執劍人也好,維德是執劍人也好,三體人都要動手,從而為漫長的威懾畫上一個句號。最壞的情況也無非是三體人駕駛光速飛船去尋找新的殖民地。
這也正是三體人在程心還沒有甦醒,羅輯還是執劍人的時期,就敢於派出第二光速艦隊的原因。
除此之外,三體人急於打破威懾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類科技進步的速度太快了,簡直是爆炸式增長。只一個威懾紀元,人類就已經能夠屏蔽智子和生產強相互作用力材料,也就是說已經能夠從理論上製造水滴。
這還是在三體人的欺騙下,走了很多的彎路。如果再經歷一個執劍人,再拖上幾十年的時間恐怕三體人就要想辦法威懾人類了。所以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三體人都必須打破威懾,無論執劍人是誰,程心只不過是三體人計劃的最好的一個結果而已。反之即使執劍人不是程心,三體人也能夠接受只不過是策略會略有調整而已。
第二個沒問題:如果維德做執劍人三體人會有哪些策略調整,如果三體人冒險維德敢不敢按下按鈕?
其實自從三體人派出第二光速艦隊開始,三體人就已經不把威懾當回事,不管是誰做執劍人都一樣,三體人不可能再讓第二光速艦隊中途折返,這是基本的事實。當然,如果是程心做執劍人自然對三體人最有利,三體人可以直接發動水滴摧毀人類的威懾天線。
但如果不是程心這樣的人做執劍人,而是維德、曹彬、畢雲峰等人做了執劍人,三體人照樣還會發動進攻,只不過會多一道程序,即提前告知他們三體人已經擁有光速艦隊。
無論是維德、曹彬、畢雲峰還是羅輯,這些公元前的執劍人或執劍人候選人一個共性就是極端的理智,對形勢有著敏銳的認識。知道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該談,什麼時候威懾有意義,什麼時候威懾沒有意義。
毀滅三體不是目的,保護人類文明才是最終的目標。就像羅輯這老小子開啟威懾一樣,不僅把自己弄得虛弱不堪,還給了三體人一個30秒倒數,弄得三體人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選擇。
但現在不一樣,三體人是有備而來,而且第二光速艦隊已經在路上,以光速衝向地球,選擇權在人類手中。因此三體人只要讓維德證實第二光速艦隊的存在,維德馬上就會明白此時發起威懾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只要按下按鈕,毀滅的只有人類,而三體人完全可以憑藉光速艦隊在宇宙尋找新的殖民地。
既然不能發起威懾,那麼剩下來就只有談了。怎麼談?無非是仗著威懾僅存的價值,為人類爭取一個相對好的結果罷了。再也不可能像當年羅輯一樣要求三體艦隊不能跨過奧爾特星雲半步。
只能是要求保存人類文明的火種而已,連要求讓人類逃亡都不可能,因為三體人害怕逃亡的人類報復,儘管以人類當時的技術,逃亡成功的概率無異於自殺。
在程心住院期間,那位前韓國的外交部長(注意是外交部長)曾給程心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孩子,你不適合成為執劍人。你沒有政治經驗,又年輕,經歷有限,還沒有正確判斷形勢的能力,更不具備執劍者所要求的心理素質,你除了善良和責任感外什麼都沒有。
這段話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包括維德在內,七位公元前政治家、科學家的智慧,因為他們很清楚,或者已經隱隱的感覺到事情已經不可能像當年羅輯面對的那麼簡單,三體人在兩個多世紀前就已經製造出達到光速10%的第一艦隊,在之後200多年的時間內三體人的科技難道會一直停步不前,讓人類繼續保持威懾?
其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維德為什麼要刺殺程心,難道他不知道這要冒很大的風險嗎?還有為什麼是畢雲峰最終舉報了維德?這裡面的故事耐人尋味。如果放大一點腦洞,這何嘗不可能是維德的一次獻身行為呢?
以犧牲自己殺掉程心,從而為其他更睿智的6人創造機會。不要忘了在之後的歷史中,畢雲峰和曹彬一直都是維德的鐵粉,是他們三人苦苦支撐了星環公司的飛船計劃。
所以綜上所述,不管這7人之間有沒有默契,但至少他們對形勢的看法和認識是一致的。如果他們作為執劍人,他們誰都不會按下按鈕,理性的坐下來和三體人談判才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那位前韓國外交部長一席話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