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讓地球人冷汗淋漓,三體世界的最大失誤,威懾權交接18小時

2020-12-04 魚咔看書

《三體》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講的是地球世界在知道外太空中確實存在其他的智慧文明,而且該文明正派出了一支艦隊浩浩蕩蕩的向地球方向奔襲而來。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地球人類為了存續,想盡各種辦法和策略進行防禦反擊,其中最有效果的便是面壁計劃。而最後一個面壁者羅輯,成功威懾住三體。

就這樣,暫緩了三體艦隊的攻擊方向,同時利用寶貴的五年時間裡,建立了引力波天線。

在《三體3死神永生》中將控制引力波天線的稱呼為執劍人。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威懾失敗後的反擊操作以及進行威懾,最終目的是保持兩個世界的戰略平衡。

也由此,人們對威懾本身進行了深入思考,很快發現一個事實:如果黑暗森林威懾的控制權在人類的大群體手中,威懾度幾乎為零。

原因是人類集體在威懾失敗後,難以做下決定。一方面是眾說紛紜,爭執不休,等有了結論,水滴已經完成摧毀任務了;一方面是集體智慧是有一定水平和規律可查和可預測性,基於道德和價值觀底線,相當有可能不會毀掉自身世界。那就失去了威懾作用。

相反,如果執劍按鈕在個體手中。他的思維不可見、反應無法預測。倘若在威懾失敗時,他個人的利益與人類整體利益未必契合,很有可能會同歸於盡。

所以,只有個體擔任執劍人,才能讓三體世界無法捉摸住他到底會不會按下按鈕。這樣的思慮猶豫,讓三體人不敢冒險,才能達到威懾對弈平衡。

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意識到這一點,便在第一時間將威懾控制權交還給羅輯,用文中的比喻來說就是「像扔出一塊滾燙的鐵」。

從收回到交還控制權,前後只有十八個小時的時間,但這段時間已足夠水滴摧毀環繞太陽的核彈鏈以阻止人類進行坐標廣播,而三體沒有行動。這被認為是三體世界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失誤。

細心一看,認為是最大失誤,其實這是人類方面自己的觀點:水滴到地球僅僅需要十分鐘,而長達十八個小時裡,三體沒有分析出集體對於威懾度的把握,沒有行動,錯失最佳良機。

具備上帝視角的讀者在看到後續劇情發展,定然會覺得這點小細節無足掛齒,然而作者劉慈欣用人類立場來說出,這是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失誤,遠比沒有消滅頓悟黑暗森林法則之前的羅輯更嚴重。

那麼回歸到當時的劇情來看,這是不是三體世界的失誤呢?

首先,先看當時的地球環境。

羅輯面壁中完成詭計,在太陽油膜上建造了核彈鏈,威脅三體暫停進攻趨勢,以一種魚死網破、同歸於盡的決然讓三體屈服了。從此建立了威懾。

地球人類從絕望中甦醒,從墮落中回歸文明,迅速建立了引力波天線。在這幾年裡,羅輯與莊顏一方面過著安定幸福的生活,一方面又掌握著兩個世界的生死。

末日危機雖然短暫散去,但是陰霾與傷痛讓地球人類意識到了自己的脆弱與無知。此時大部分的人們心裡對絕望有多深刻,對三體就有多仇恨。

也就是說,人類集體意識是屬於那種:我已經死過一次了,你再逼我,那就一起死吧。誰怕誰。

那麼,威懾裝置是在集體還是個體上,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無路可退的局面,便是拉三體一起陪葬。所以,當時對威懾體系的深入研究,意識到威懾度的高低,後知後覺的後怕,是人類的一種杞人憂天。

認定是三體世界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失誤,又再一次表現了人類的傲慢。所謂神,並不是全知全能全勝,也會有失誤,也會有失敗,從這個角度增強了人類的自信心。

其次,再看三體的應對。

面對羅輯以死相逼,三體妥協了。艦隊大部分朝著天狼星方向飛行,十個水滴僅留下四個水滴作為威懾平衡力,其餘六個水滴追趕艦隊而去。

要知道,三體艦隊的航線偏離太陽系的任何方向都是死路,生態循環系統維持不到尋找下一個坐標。

按羅輯的要求是,三體要將技術傳輸給地球,讓地球技術發展,也許日後還能以德報怨救一下進入荒涼太空的三體艦隊。

對此變故,三體世界總結了經驗「我們還是失敗在計謀上。」這句話也讓地球世界吃了一顆定心丸,在觀測到三體艦隊確實轉向後,相信在當下短暫的時間裡,三體比較大的可能性不會發起襲擊。

於是,基於威懾對弈理論,在威懾控制權掌握在集體意識的18個小時中,三體世界出現了最大失誤。然而,真相併非如此。

三體世界並非失誤,而是深思熟慮。

假設在這個時間段裡,水滴無視威懾而進攻地球,那就會有兩種可能的結果。一是如前文所說的,地球人在絕望中發出引力波廣播,將兩個文明都暴露在宇宙中;二是地球人放棄反抗,水滴順利摧毀引力波,三體艦隊再次轉向地球而來。

三體自然不希望出現第一個結果,畢竟三體艦隊還未找到下一個可停留的星球,而三體母星依舊遭受著環境的危害,此時行動過於冒險。

而第二個結果,對於三體而言,達成既定目標的時限就不是當務之急了。用高風險的行動來得到唾手可得的結果,成本也太高了,不明智。

因此,這不是三體的失誤,而是主不在乎。

智子全面觀察地球,獲知地球的一切信息,而地球對於三體卻知之甚少,而且是三體想給你看到的,就給你看。從戰術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就是要給地球人一種刻板印象:三體思維透明,不會說謊,不擅計謀。

事實上,三體說謊了,留下了六個水滴,潛伏在警戒圈外圍。也就是說,地球建造的有限的幾臺引力波廣播裝置,都是在水滴的狙擊瞄準鏡中。

再來看看三體母星在做什麼?

從後文的劇情可以看出,在這個階段的三體技術從勻速發展到爆炸性發展。地球人推測是在威懾紀元開始。也就可以說,在技術爆炸之前,經歷著文藝復興。

確切的說,從智子到達地球開始,將地球的信息實時傳輸到三體世界,不同文明的思想對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再加上捕獲的雲天明腦袋,一個受過祖國高等教育的知識U盤和人體生物標本的分析。此後幾十年裡,三體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明顯的兩點就在於:

一是三體人對地球人會隱瞞說謊,簡單的說,三體人思維透明,這僅僅是在三體人對三體人之間,而對地球,是通過智子來表達思想的。用地球的語言來說,你不知道電腦屏幕後面的是人還是狗在敲鍵盤。

二是曲率引擎驅動在實驗中。從文中後續有提到,三體星系中出現了一抹微小黑霧。也就是說,光速飛船的建造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此時,對於三體而言,就是等待成規模的光速飛船建造完畢。屆時,不僅能夠拯救能源貧乏的第一艦隊,也可以順勢佔領地球。

在這個策略之下,別說18個小時威懾控制權交接,就算給18年讓地球從對弈學中領悟到威懾度分析的結果也無所謂。

再講到後來,地球現有科技都能觀測到三體有曲率的痕跡,更別說高等文明只要細心一看就可以發現坐標。對三體而言,無論是三體星系還是太陽星系,都將暴露,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那麼,三體繼續向太陽系出發的原因只能是選擇最近的恆星系,補充能源,向浩瀚宇宙找尋新的棲身之處。

三體第二艦隊在程心擔任執劍人之前五年就出發了,也就是說,不管地球人選擇是集體還是個體來掌握威懾控制權,都不影響三體的決策。

通過技術輸出、文化反射、智子運作程心當執劍人等策略,都屬於三體世界的戰術。最終目的不在於將地球作為殖民地,而在於讓地球準備好資源供三體艦隊在有限的時間裡補充好能源。

而後的移民政策更加說明了這點。給予地球人自留地,自生自滅,自相殘殺。其餘生存空間和能源,不再浪費,留著第二艦隊到達收割。

三體就不怕威懾失敗,地球人發出廣播嗎?

認真閱讀原文的話,就可以知道三體安排了三個水滴長期以太陽為背景,藉助凌日幹擾掩護自己。也就是說,水滴到達地球需要十分鐘,但是水滴要是直接封鎖太陽,估計不用兩分鐘。

另一方面,其他水滴摧毀引力波發射臺的時間要低於人類的反應時間,所以上述的技術輸出、更換執劍人等策略就得起到麻痺地球人的目的,在溫室的花朵,始終不敢面向陽光。

這裡還有一個風險,如果麻痺作用失效,羅輯不肯交出威懾控制權,那就有可能變成兩敗俱傷。規避這個風險的保守做法就是給與地球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從羅輯手中拿回控制權。事實證明,三體成功了,摸透了人性。

綜上分析,威懾控制權交接的十八小時,並不是三體的失誤,而是有意為之的戰術策略。

#三體#

相關焦點

  • 《三體》中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如果不可能,那智子如何在汪淼的夢境裡顯示幽靈倒計時,它又為什麼能成為西恩斯研究道路上的最大障礙?2.三體文明人列計算機說實話,第一次看到三體文明使用人列組成計算機,我是深為震撼的。只能說,大劉的想像力,真的到了天馬行空的地步。
  • 在《三體》中,地球人為何從來都沒有碰見過「三體」人?
    不過,當我將這本書看完後,腦海裡始終存在一個疑問,書裡記載了如此詳實的情節,但為何除過地球人外的另一批種族——三體人,卻始終沒露出過真面目?那大劉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剛開始時,我也有些不懂大劉的做法,但最後思考了一下便明白了。
  • 和地球人較勁的三體世界被徹底滅亡了嗎?
    三體語言和地球語言依然沒有出現。沒什麼,我們知道自己活過,生活過。」程心說,她和關一帆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三體!信息窗口中的滾動顯示消失了,只靜止地顯示出兩條分別用三體和地球語言書寫的信息。程心和關一帆沒有看清信息的內容,淚水模糊了他們的雙眼。在這宇宙的最後審判日,地球和三體兩個文明的兩個人和一個機器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他們知道,語言和文字的進化是很快的,如果兩個文明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甚至現在仍然存在,他們的文字肯定與現在顯示的完全不同,似要讓小宇宙中的人看懂,只能用古文字顯示。
  • 三體星人對地球人的行為不是黑暗森林法則
    葉文潔是故意向三體星人求救,而三體星人說不要回復其實是在求饒。三體人的社會類似於沒有蜂王的蜂巢,大家互相幫助並且沒有隱私。這種文明即使科技發達,但是思想是脆弱的。我猜測三體星人的道德體系,是建立在一神教的體系中的。這個物種最早是有蜂王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蜂王消失了。或者全體三體星人都是蜂王進化而來,因此有生育能力,又有信息素,腦電波溝通思想的能力。全民基本沒有隱私。也基本不存在犯罪。葉文潔向宇宙呼喚。本身就是有求救的潛臺詞的。三體星人收到後,第一反映是求饒。因為高等生命,已經開始探索宇宙,是不該有求救含義的信息的。應該生活是和諧美滿的。
  • 《三體》到底講的是啥?人類的最終命運一定是毀滅嗎?
    這是一個外星「和平主義」者的回信,告訴地球人「不要回答」,否則三體文明就會知道地球文明的坐標,就會侵佔地球,但是葉文潔已經對人類徹底的失望,她毫不猶豫地回了信心。第二部《黑暗森林》是全書的核心連個文明都知道了彼此的存在,三體問題如預期的一樣,派出艦隊前往地球,質子也在監控地球人的一舉一動、而地球人也不能坐以待斃等死,他們想出了一個「面壁計劃」,因為三體文明的交流都是靠腦電波交流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思想是透明的,對於三體人來說沒有什麼秘密,但是地球人可以隱藏思想,這也成了地球人最大的優勢
  • 《三體》:地球二維化後的四個人類勢力
    而漸漸的雲天明還在三體人世界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譽。三體人幾乎是雲天明的再生父母。而且由於三體星人在思維上的全透明,三體人反而顯得比人類更可愛更真實。 這都表示雲天明雖然是三體人的一分子,他也曾經是地球人的一分子。
  • 《三體》中的三體文明是怎樣的?不擅隱藏的三體人思維如何?
    我們撇開威懾紀元三體傳輸的文化反射,那都是假相,只能從一開始的伊文斯與三體的聯繫存留下來的硬碟資料以及故事中的蛛絲馬跡一點點揭開三體的面紗。三體世界從文中的敘述中,三體人是一個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恆星系中的文明,這個文明世界長期面臨著惡劣的天文地理的環境打擊。
  • 讀完《三體》我一口氣寫出了5000字
    如果回答,地球將被三體世界佔領。猜得沒錯,葉文潔回答了,她要報復這個對她殘忍的世界,為此她還不惜殺死了她那陰險狡詐的領導,只可惜陰差陽錯,她的丈夫楊衛寧也成了陪葬。從此,三體世界獲得了地球的坐標,三體人奔赴地球,以取而代之為目標。
  •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 三體小說快讀
    三體演員表《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 《三體》中葉文潔為何有如此魄力,引來三體文明
    三體故事的開端,始於葉文潔在紅岸工程工作時向太陽發射尋找太空文明的信號。非常意外的在多年後,收到了來自三體的回信,於是三體故事便展開了。作為一個陽光善良積極樂觀的地球人,一般都會希望世界和平、萬物有序,誰也不喜歡自己的家園被侵略自己的親人被殺害。就是看影視作品,我們也是一心向善,在心裡自然的把電影電視劇中的角色劃分成好人、壞人。
  • 《三體》電影上映,三體人與地球人的差別在哪?看到這個算明白了
    《三體》電影版雖然在2015年早早就殺青,進入了後期製作過程,但是另粉絲們難過的是,三年過去了,似乎還沒有要上映的消息爆出,而只是短短的概念預告片,和一些人物海報。在苦等三體上映過程中,有些網友也腦洞大開,腦補了三體人與地球人的區別。
  • 小說三體宛如一部世界近代史,程心像戈巴契夫一樣毀滅了地球
    程心所面對的環境啊,跟戈巴契夫很有相似之處,戈巴契夫當年是美蘇對峙,世界兩大陣營在互相核威脅之下,保持了微妙的平衡。程心也是這樣,三體要打地球,被羅輯發現了黑暗森林法則,最終憑著羅輯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恐怖的平衡,三體世界和地球世界共同生存。
  • 我,面壁者羅輯,對三體世界說話!三體動畫概念確認!
    在B站十周年之際,宣告出了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情,那就是公布了一段時長約為三分鐘的《三體》動畫概念片。這部動畫概念片由藝畫開天製作。《三體》將被製作成3D動畫。至此,這部萬眾矚目的動畫片開始了倒計時。《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也到達現場。
  • 這是無數人未想到的點:其實是地球人拯救了三體文明丨百家故事
    其實回過頭來,從最開始看三體星和地球之間的糾葛,就會發現三體人其實做了很多作死操作,如果不是遇到了地球,三體文明無疑會提前遭到黑暗森林法則的打擊。再結合最後人類向宇宙發布三體星的位置、摧毀三體星的結局來看,可能無數人都未想到,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地球人救了三體文明。
  • 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三個選擇問題解讀三體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堪稱中國科幻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這本書的死忠粉。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
  • 18三體症候群(Edwrds症候群)
    18三體症候群(Edwrds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又稱Edwrds症候群(愛德華症候群),是由於基因組多出一條18號染色體所引起。活產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1/6000,是僅次於21三體症候群(Down症候群(唐氏症候群))的第2大常見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由Edwrds在1960年首次報導,95%的18三體症候群胚胎自發流產。
  • 「三體」真的存在嗎?霍金為何要探索「三體人」的故鄉?
    「近」在太空探索領域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意味著地球人可以花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時間,去尋找一顆更適合未來地球人居住的「第二地球」。畢竟探空探索領域的科技,與天馬行空的宇宙相比,觸手可及這四個字才是實現宇宙科技目標的重要砝碼。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文中寫到「三體世界的大部分監聽站也在同時向太空中發射信息,呼喚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這就解釋了葉文潔為什麼能夠收到三體信號的原因。也就是說,當初三體文明並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則。問題那麼,三體文明是在什麼時候發現了該法則的呢?
  • 簡評《三體1:地球往事》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一眼」就能看穿130億光年,絕對是我們觀測外太空最好的武器。由於三體世界的生存環境相當惡劣,所以三體文明的團結度相當高,不會像地球一樣,總有人為一己私利而敗壞社會。 1.生存的需要三體文明所在的星系位於距離我們4光年的半人馬座,這三顆恆星在三體世界中永遠做著無規律的三體運動。由於這個原因,三體世界隨時面臨一頭扎進恆星的危險,類似地球撞太陽,大劉在書中說「就像進行一場宇宙橄欖球賽」,而三體世界就是那個「橄欖球」。 2.
  • 地球環境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等級卻低於三體文明?
    引言: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科學技術比人類的科學技術更加先進,一個水滴就可以摧毀人類1993艘戰艦,讓人類的太空防禦系統幾乎崩潰,唯有之前因害怕逃離的幾艘戰艦存活下去了。那麼問題來了,在《三體》中地球的環境要遠勝於三體世界,為什麼人類文明會比三體文明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