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執劍保護地球62年,他的勝利無人能及,但人們不感謝羅輯

2021-01-13 哀愁困惑歷史說

執劍人不等於獨裁者

小說中這句「執劍人就成為像面壁者一樣擁有巨大權力的獨裁者。」我認為大錯特錯。面壁者是權力巨大的獨裁者,他被授予巨量的資源,圍繞著他建立了龐大而高效的行政系統,足以保證他的意志被持續地執行,他行使大權時還無須向手下和公眾作出說明,進行的是一項效果不確定的事業,這一切都是獨裁者的特徵。

執劍人沒有上述特徵,首先他的資源只有自己,沒有圍繞他的行政系統,沒有行政權力,他的權力是一次性的,一旦行使只怕自己會先被人類打死,公眾知道他在做什麼,也知道確定的後果。他的形象是個怪人沒錯,但絕不是暴君,《三體》中人類對他的看法是不符合常識的。

羅輯在這幾十年做的角色是一個扳機,一個隨時決心扣響的扳機,而一個扳機是不會成為獨裁者的,按鈕只能決定按與不按,那麼當你決定換一個按鈕的時候,這個按鈕能決定的仍然只是按與不按,不能決定是否接受它被一個新按鈕換掉。

如果人類對三體的政策繞不開羅輯,那麼程心是怎麼接過執劍人的呢,選舉程心作為下一個執劍人,本質就是人類決定換一個人面對三體人,那麼這個政策是羅輯自己同意的?書裡沒說,書裡寫的情景是羅輯根本不在乎下一個接替他的人是誰,他終於可以解脫了。

說得有點遠了,回來一些,結合到書裡的情節,羅輯在這個時候給人感覺是個人統治的原因是,沒有任何人和組織能夠約束他了,很有意思的一個想法,這一點和書裡的人類一模一樣,那些反對羅輯的人也表示羅輯是一個獨裁者,書裡的事實是,當時的人類確實敢不滿足羅輯,因為他們有膽子找民意代表去直接接替羅輯,人類認為他是個人統治的原因很簡單,莫須有,書裡人類認為羅輯現在不是一個人類文明的保護者,而是一個阻礙人類和三體人「友好「交流的絆腳石。

人們不感謝羅輯

還記得第二部結尾的時候人類是怎麼看羅輯的嗎,一個英雄,拯救了人類文明,羅輯在幾十年了一直沒變,他在威脅三體人的那一刻,就變成了一個扳機,一個隨時決心扣響的扳機,書裡人們對他的看法從英雄變成獨裁者的原因是人心變了,人們忘了當時他們自己是為什麼選羅輯成為執劍人的,忘了羅輯執劍保護地球62年,他的勝利是無人能及的。

人們不感謝羅輯是因為那時候的人類社會由於長久的安逸已經進入了「女性化」社會,不僅審美偏向柔性,內心也更加感性。他們認為此時和三體人之間的蜜月期可以無限維持下去,當然不會感謝羅,甚至會覺得羅是可惡的,但是從我們上帝視角來看,羅才是真正認識到了宇宙中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生存法則,事實上後面的發展也驗證了,一旦人類失去了制約三體人的手段,立馬受到攻擊。什麼相信三體人不會滅絕人類,難道斷絕你的文化你的信仰你的一切,把你當牲口一樣圈養起來就不是滅絕嗎?

60年威懾紀元隔了兩代人,沒有人再記得羅輯的付出和犧牲,也沒有人記得和平的來之不易,而認為是天經地義的。

安逸的生活過慣了,忘了當初來之不易的和平是羅輯帶來的。傲慢的人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羅輯一人手裡,認為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大眾之所以喜歡把人捧上天,實際上是想看人摔得多慘,但羅輯卻是一個真正僅次於神的人類,是一個真正的人。

之所以寫這麼多,還是因為我不能接受一個英雄被詆毀為獨裁者,不能接受人心變了以後用一個莫須有就把英雄稱為獨裁者。詞語都是人發明的,不同的需要下會用不同的話描述對方,但一個純粹的人類文明保護者不能被稱為獨裁者。我們做不到純粹,但是不妨礙我們尊敬一個虛擬的純粹的人,羅輯是英雄。

而人們認可程心,這意味著,人類面對未知時,人類必定不會選擇未知,而這是本能範疇,源於對滅絕的恐懼。

這是非理性,程心代表的是人類非理性。

理性面對未知,會約分出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結果,即使這個結果可能是錯的,有了這個理性的判斷之後,沉沒成本就不再讓人糾結,沉沒了就是沉沒了,跟到底沉沒了多少數量有什麼關係嗎?所以羅輯比程心強的地方不在多了多少血性,而在,因理性而有了能力冷血,

而論及本質,兩人都是人類,本能一樣,只是,羅輯會限制本能,而程心嘛…隨心咯。

歷史沒有如果

一個人做的至關重要的決定之後得到的評價只取決於他做了這個決定之後的後果。

更何況所謂的程心就是我們自己,更不是她在書中導致數十億人遭受不幸的藉口,正因為她和我們自己一樣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更不應該去承擔這個她完全沒有任何能力去承擔的責任。聖母不可怕,可怕而且可恨的是聖母卻沒有任何能力,還牽連了無數無辜的人。

能夠引領人類或者種族做出至關重要的決定,渡過一個個滅絕危機的是英雄,這種能力本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有的,在做決定之前他們也許無從知道明天會如何,但至少這樣的每個人都有著與此相應的智慧和決斷能力。這種涉及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人類的生命的搏命關頭哪有人會在想著人性,晚清政府可是相當相信八國聯軍的人性,什麼後果呢?

而羅輯也一樣,數十年三體人不敢有任何進犯,正是知道他一旦確認水滴通過小行星帶,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按下按鈕。而在此之前幾十年如一日,無論有任何疑似的風吹草動,他都只會死死地盯著白牆而已。

程心最大的問題就是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沒有這份能力和智慧,她只是個凌晨三點檔的偶像女主角,卻想著做拯救世界的工作,臨到水滴進攻才感受到這把握著有可能毀滅數十億地球人和三體人生命和生存之地的責任的沉重和恐懼,撒手逃跑。把那麼多人的命運捆綁在她身上,還歸結成這樣的才叫人性,那不是可笑嗎?

超脫與淡然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是因為恰巧作對了選擇而偉大,那樣只是個投機者而已,而是他有著做出正確抉擇的勇氣和智慧。而反過來,聖母沒問題,優柔寡斷也沒錯,對自己就好了,不要連累別人,害死了無數人卻宣揚自己身上有人性,對不起,這種人性讓人噁心。

羅輯前期的表現的確是無所謂的花花公子哥;但葉文潔最後的「盡了責任」是一種怎樣的責任?選中羅輯,恰恰是他有著人類群體的協同特質,如混吃等死,自私自利毫無末世憂患。假若他沒有在思想上責任上升華,他便無法頓悟得出黑暗森林法則,葉文潔所堅信的人類滅亡的事實就應驗了。可羅輯或者說人類沒有!莊顏是他在末世的警鐘,最後三體對決居然向一個螞蟻說我很抱歉,他對兩個世界的生命懷有歉意,這個時候的羅輯心中必然裝著不僅一個莊顏和他的孩子。最後,羅輯成為執劍人時,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經離去了,他的內心毫無波瀾,用雙眼威懾三體世界五十四年,所呈現出來無所謂的態度,是因為千錘百鍊地他看透了人類,人類就是這麼個不斷犯錯、自食其果的孩子,與其說無所謂,不如說是一種超脫與淡然。

人性吧,大劉在這個方面對人性的把握還是很不錯的,從三體2中可以看出,公眾對於羅輯就有過360度反轉,除了最後與三體人博弈時沒有其他人幹涉,其餘或多或少都有有人在幹預(好像跑題),公眾對與羅輯大概能分為1.剛開始的敗家子2.發送坐標的巫師3.救世主或每個勢力的代言人4.執劍人5.暴君6.冥王星守墓人。

總之,唾棄也好,捧高也好。宇宙規律(邏輯)可不會因為個人意志的不同而改變,這也就是主人公叫羅輯的原因。羅輯與程心,唯物與唯心,大劉在給人物命名時就賦予了他們各自代表的意志。曾經的生物本能,讓我們活到了今天。但現在或許已經出現了轉折點,科學的誕生,讓人從一個依靠基因編寫,依靠感覺來決策的唯心生物,開始轉變成依靠萬物規律來決策的生物。而唯物相對於唯心,顯然更加有效。所以羅輯這種人,可能更加是我們未來人類的進化趨勢。在三體中,星艦人就是例子。而地球人的淘汰其實跟遠古生物的大滅絕一樣,在巨變的環境中喪失了生存優勢,被自然選擇掉了。人類說到底,只是一個物種而已。

相關焦點

  • 《三體》解讀:執劍保護地球62年,人類為什麼並不感謝羅輯?
    這是我第二遍看完三體全書,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個場景是,羅輯當了「執劍人」62年,通過兩敗俱傷的方法震懾三體,保證了地球人一代人的平和。讀過原著的人應該都知道,羅輯對三體的震懾,是建立在整體人類、三體人的性命上的,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震懾。
  • 三體:羅輯失去執劍人身份之後,為什麼三體人還是不敢殺他?
    作為執劍人,如果太在乎人類,那威懾率八成高不了,,所以執劍人應該是越不怎麼在乎人類,,威懾率越高(當然,雖然威懾率高了,但是越不在乎人類,人類也就越恐懼執劍人,越不感謝執劍人),因此,,羅輯對於把執劍人身份交接給程心的事上,可能是持無所謂的態度的,大概。
  • 三體:全人類都不感謝的羅輯,他真是一個暴君嗎?
    他的遭遇就像是憑空中了大獎一般,一夜之間便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想幹啥就幹啥,遇到阻礙也就一句話「這是計劃的一部分」。不知道當各位有了這樣的權利後是否還能控制自己的本心,不被權利所迷惑?我想這一點很難有人做到。同樣,羅輯也不是什麼聖人,甚至可以說他不是什麼好人。一個好人會同自己的學生發生關係,並且事後還記不住人們名字,這就很羅輯,年輕學者羅輯。
  • 《三體》:人類為何不感謝「執劍人」羅輯?天使與魔鬼在一念之間
    不但小說中人類不會感謝羅輯,現實生活中其實也一樣。只不過小說中我們開了上帝視角,所以會喜歡羅輯。但當我們身處事件之中,曾經有一位真實存在的「程心」,反而受到了現實人類的感謝。他就是被稱為拯救世界的男人——蘇聯人瓦西裡·阿爾希波夫。
  • 三體:若維德執劍,想想就刺激
    導語:三體:若維德執劍,想想就刺激美好的一天從鴿子開始,前方高能來襲,各單位做好戰鬥準備!在地球同三體文明的交鋒中,唯羅輯成功威懾,北海同志成功增援未來,腦花成功潛伏,他們算是整個小說中的亮點人物。葉文潔告訴想想他宇宙社會學,於是他就開始了渾水摸魚的教授日子,聯合國授予他面壁者的人身,於是「計劃的一部分」成為他要房子還要女人的藉口,這就是花花公子羅輯。面對莊顏和孩子的離去,他開始了自己的面壁工作,成功領悟「黑森」,宇宙圖景的面紗又被揭開了一層,而後是威懾三體人,執劍五十四年。
  • 《三體》中,失去了執劍人身份的羅輯,為什麼三體人還不是不敢動他?
    羅輯擔任了《三體·黑暗森林》的男主角,在第二部書中是「面壁者」,到了第三部裡成為了「執劍人」。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三體世界和人類世界的「守護者」,然而在威懾紀元的最後時期,羅輯卻被逮捕,被冠以「毀滅世界」的罪名。從這一刻開始,羅輯的心理也開始產生了變化。
  • 三體:羅輯的存在是否不合邏輯?先面壁後執劍,三體人不管嗎?
    有很多的網友在看完了劉慈欣的《三體》後,對於羅輯的生存總是心存困惑。三體為什麼不直接殺了羅輯,反而引起世界政府的注意?是ETO蹩腳的暗殺失敗,還是劇情中的一個BUG?當時的情況下,智子已鎖死了地球的基礎科學,並且監視著人類的技術發展。
  • 《三體》冷酷的維德為什麼不能成為執劍人,他到底比羅輯差在哪?
    在人類和三體將近400年的鬥爭中,緯德幾乎參與了所有的重大事件,向三體輸送間諜的階梯計劃,威懾三體的執劍人,以及光速飛船計劃,但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原因,維德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託馬斯·維德階梯計劃雖然成功地將雲天明的大腦送到了三體第一艦隊,卻為地球輸送了一個最大的雙面間諜雲天明,雖然到最後雲天明還是為地球發出了預警,但造成的後果卻是歌者把打擊地球的光粒升格為了二向箔;在阻止程心當選執劍人的過程中,由於他的愚蠢忽略了智子,致使刺殺程心的舉動失敗,反而使程心獲得了公眾的同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維德要殺死程心有一萬種方法,但卻偏偏選擇了欺騙和手槍;(
  • 《三體》幕後兩個世界的執劍人,根本不是羅輯!(雲天明下)
    )第四幕、絕望:威懾紀元62年,不出雲天明的預料,程心沒有按下宇宙廣播的按鈕,三體開始了有步驟的滅亡人類的行動。當看著水滴毀滅城市,當看到自己的同胞一個個顛沛流離的逃亡澳大利亞,當看到人們為了食物爭相自相殘殺的慘狀……作為人類雲天明感到深深的絕望與懊悔。他覺得他自己對不起自己的種族,更對程心有深深的愧疚,然而此時他已無能為力,他只能要求智子保護程心。
  • 《三體》中,面壁者羅輯的計劃真的是成功的嗎?原因何在?
    在小說《三體》當中,科技水平遠高於人類的三體文明選擇了將地球作為他們殖民的目標,浩浩蕩蕩的三體艦隊朝著地球湧來。羅輯的計劃是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建立起的威懾來威脅三體人,使他們不敢對地球進行攻擊,否則的話他們星系的坐標將會被暴露在宇宙當中,來自宇宙當中其他文明的毀滅性的打擊將會降臨在他們的身上。到時候,他們不僅不能佔領地球,而且還會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羅輯的這一個計劃雖然遇到了阻礙,最終還是取得了他想要的成功。
  • 《三體》面壁者羅輯:失去執劍人身份後,三體人為什麼不敢殺他?
    第一次:是水滴到達地球後,原計劃是直接殺死羅輯,但因為聯合國發現羅輯的詛咒生效,三體人出于謹慎,放棄了狙殺羅輯的念頭,轉而使用水滴封死太陽。第二次:萬有引力波發射器被摧毀後,世界人民認羅輯為精神領袖,讓他帶頭對抗三體人。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麼簡單的道理三體人不會不知道。只要幹掉羅輯,地球抵抗軍戰鬥力至少會減少一半。
  • 《三體》讀後感7:如何評價羅輯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民眾對他的態度
    民眾對羅輯的態度是經常改變的,做面壁者的時候民眾是有期待的,他的「咒語」沒有印證之前大家又遺忘了他,在水滴打敗人類艦隊後又對他百般嫌棄,甚至計程車都不想拉他,後來羅輯建立了對三體人的威懾,三體人和地球和平共處,民眾又奉他為救世主,後來民眾提出利用威懾向三體人提更過分的要求,但是羅輯沒有執行,民眾又覺得羅輯的權力太大了,因為之前羅輯毀滅了一顆恆星,而且那顆恆星上可能有行星和生命
  • 在小說《三體》當中,託馬斯維德為什麼成為不了「執劍人」?
    在小說《三體》當中,託馬斯維德為什麼成為不了「執劍人」?執劍人是三體小說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身份,執劍人掌握著同時毀滅地球和三體文明的能力,但同時,執劍人又守衛著三體和地球世界的和平,人類的第一任執劍人是羅輯,羅輯建立了黑暗森林威懾,並且擔任了第一任的執劍人。毫無疑問羅輯是拯救了整個地球文明的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對於執劍人逐漸產生了一種不滿的情緒,他們認為世界籠罩在羅輯的陰影之下,他們開始厭惡和畏懼羅輯。
  • 在《三體》中,真正勝利的面壁者不是羅輯,而是看似慘敗的他!
    在《三體》中,真正勝利的面壁者不是羅輯,而是看似慘敗的他!三體是一本非常經典的著作,它把宇宙的真實面,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裡面的每一個場景,都讓我們感覺到宇宙的冰冷和人性的危險,其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面壁人計劃。
  • 面對三體人,為什麼地球的執劍人只有一個?
    因為我是《三體》的死忠,因為三體漫畫就要上線了,就在波洞分享了很多看《三體》的心得。後臺有小可愛私信我。他說「面對三體人,為什麼地球的執劍人只有一個?其實我覺得執劍人完全可以有不止一個,如果一個人的威懾度是90%,兩個人同時執劍的威懾度就是99%。如果有10個左右的執劍人,就可以安排幾個人輪值剩下的休息。」看到小可愛的私信,我還是很高興的。但是我卻不同意他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執劍人是一個好還是多個更好?
  • 我最期待在《三體》漫畫裡遇見:羅輯!
    目前《三體》漫畫已經登陸騰訊,是獨家哦!但是只更新了1話,除了史強和汪淼,其他角色都尚未出現。期待出現的角色很多,比如葉文潔葉大教主,夢幻女神莊顏,堅忍不拔的章北海等等。但是如果要說最期待的一個人,毫無疑問,這個人便是羅輯。
  • 《三體》相比程心和維德,我發現邏輯真的是最適合的執劍人!
    我們都知道,因為「黑暗森林」威懾,地球安裝了好幾個萬有引力發射廣播站,並由一位執劍人拿著控制按鈕。邏輯是第一位執劍人,像一位戰士一樣,拿著按鈕與三體人對峙,守護了文明半個世紀。後來,程心當選為了第二任執劍人。
  • 《三體》中,維德到底會不會毫不猶豫按下執劍人按鈕?
    他可以不擇手段,當然這手段也包括按下執劍人按鈕。但目的是什麼?為了人類存活!智子說:程心按下按鈕的概率只有10%,羅輯會在90%-95%徘徊,而維德是100%會按下按鈕的。三體人不願意冒這個險。維德的威懾度是100%,這意味著如果三體人真的入侵地球,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按下引力波遙控發射器的按鈕。而後果,就是三體和地球的同歸於盡。從題主的角度看,維德按下按鈕的動作等於毀滅人類。但是別忘了,按按鈕的前提是三體人入侵。而只要這個前提成立,以人類和三體的實力懸殊,人類必然是死路一條。
  • 從一無是處的「鹹魚」到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羅輯經歷了什麼?
    羅輯可以說是拯救了全人類,但是最終卻並沒有人感謝他,羅輯所經歷的種種怕是很難有人能承受得來。在一開始,羅輯發送完咒語之後冬眠,在甦醒之後才發現人類已經不需要面壁者了,因此他回歸成普通人的身份,開始正常人的生活。
  • 《三體》如果是這種情況,羅輯根本無法對三體進行威懾!
    61年】「尊敬的人類執劍人,羅輯閣下:請接受三體世界及第一艦隊最崇高的敬意,由於您不懈的堅持和付出,兩個世界得以享受60年的和平與穩定,並建立了友誼。我們很榮幸的通知您,偉大的三體第二光速艦隊已經組建完成,三體世界不接受任何威脅——三體世界面壁人1003-3,雲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