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漢去!」11月初,羅振宇宣布,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落地武漢,由得到App與長江日報聯合主辦,深圳衛視、愛奇藝聯合出品。眼下,距離這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開場,只剩下半個月了。
今年的跨年演講會如何回顧2020這樣一個不凡之年?會與武漢這座城市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得到團隊以及提供支持的專家團隊在今年有哪些調研發現?圍繞主題詞「長大以後」,羅振宇又會帶來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和金句?與「羅振宇到底要講什麼」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牽動著不少人的好奇心。
實際上,關於這場演講的內容,羅振宇和主辦方「得到」團隊近期已在不同場合零星做了一些「劇透」。概括起來,今年的內容少不了「一座城+一群人+一些調研」。
一座城:武漢,從「風暴眼」到「風向標」
毫無疑問,「武漢」將是今年跨年演講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關鍵詞。
在談到為何此次跨年演講選在武漢時,羅振宇表示,疫情大幅度地提升了武漢這個城市的關注度,它幾乎成為2020年中國人面對危機凝聚在一起克服困難的精神圖騰,一個時代的符號。所以這特殊的一年,重大活動的舉辦都會考慮武漢。
不僅於此,在羅振宇看來,武漢也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發生巨變的一個縮影。
過去40年,中國基本上是以沿海為發展龍頭的經濟格局,相對而言武漢沒有處在整個經濟格局中最中心的位置。2020年,中國經濟生態發生巨變,跟世界的關係也在發生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羅振宇在過去一年中走訪了包括武漢在內的幾個城市,強烈感受到此前「中心—邊緣」的社會結構正在發生巨變:不同城市帶來的文化生活區別越來越小,基礎設施發展差距也在縮小,所以在中國內陸城市生活體現出來的發展機會和幸福感,已經在逐漸追上沿海。中國經濟版圖的內部正在加速演化,每個地域都會帶著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地緣優勢,在整個中國的生態裡面凸顯出來。在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面前,武漢除了擁有地緣優勢和獨特的資源稟賦,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武漢是中國大學生最多的一個城市。武漢手握豐富的「人才紅利」,將在未來迎來新的時代機會。
從羅振宇的表態已經可以看出,武漢會是這一屆跨年演講繞不過去的話題,這個話題不止關乎過去,更關乎未來。「得到」團隊也表示,跨年演講當中涉及不少關於武漢的內容,比如對武漢經濟、「人才紅利」的調研發現,對武漢故事的記錄和觀察等等。這些內容將帶領觀眾了解武漢這座城市,感受這個時代符號的精神內涵,並透過武漢看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和新時代的新機遇。
一群人:各行各業的「我輩」
回顧上一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關於「我輩」的一番慷慨陳詞,打動了很多人。當時羅振宇談到:所有做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不是置身事外,去解決想像中的問題,而是去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就是「我輩」。
「直面挑戰,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羅振宇說,「我輩中人正在參與、貢獻、構建著這個時代,也對這個時代充滿信心。」
2020年,神州大地上湧現出無數「我輩」,面對困難挺身而出,在自己的崗位上承擔起非凡的責任,描繪出當代中國人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戰「疫」畫卷。這一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依然會將聚光燈打向「我輩」。
今年跨年演講的主題詞是「長大以後」。據羅振宇透露,2020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長大以後」描述的是看待這一年的視角,這個主題詞包含三層含義:第一,2020年的底色,實際上是中國變大變強之後的結果。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規模變大之後的問題;第二,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一代,改革開放40年,這一代人也長大了,心智也在從少年心態逐漸走向成熟;第三,具體到微觀個體,聽著「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一路走來的人,也在長大,註定不斷感受「長大」帶來的歡喜和苦惱,不斷面對新挑戰提出各種自己的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長大以後」,既是觀察大集體(國家和這一代中國人)的視角,也是看待小個體(身處這個時代的個人)的視角。在這個主題之下,不單單要觀察和思考國家和這一代中國人的處境,也會關心身處其中的個人如何看待真實世界、面臨怎樣的挑戰。
據「得到」透露,為籌備這場跨年演講,團隊走訪多月,確定了15個選題,訪談了央行專家、生態環境部領導、晶片科學家、電動車設計師、華龍一號工程師、投資人、居委會主任、小學教師、卡車司機等人。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參與、貢獻、構建著這個時代。他們都是當代中國千千萬萬躬身入局的「我輩」的一份子。
「我輩」如何應對挑戰、解決問題,是本屆跨年演講內容團隊重點研究的方向。比如:武漢市的一位社區居委會書記,在疫情期間帶領11名社區工作者組織起200多人的隊伍,將超過一萬人的大社區治理管控成全市第一批無疫情社區之一,她是怎麼做到的?北京市懷柔區一所辦在山間的小學,在沒有大量外部資源投入的前提下,竟然兩周之內在當地招募到了80多個老師,這又是怎麼做到的?
從上面這些信息可以看出,今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力求從各行各業不同崗位的視角,透過他們真實的經歷和思考,呈現「長大以後」的世界和人們面臨的挑戰,解析「我輩」如何回應這些挑戰。可以期待的是,演講中為觀眾呈現的「長大以後」的世界,不會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團隊眼中的世界,也不是由各種數字堆砌起來的紙面世界,而是各個角落的「我輩」共同身處其中、共同經歷和推動著的真實世界。至於現場到底會帶來哪些真實人物的故事和啟發,非常值得期待。
一些調研:多領域專家團隊助陣
上一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各領域專家學者組成「智囊團」,在深入調研了經濟、科技、教育等各領域變化和趨勢的基礎之上,為演講提供內容支持。羅振宇也在演講當中,分享了多位專家的調研發現。
本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依然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除了得到員工組成的內容團隊進行了大量採訪調研,還有多位提供支持的專家學者,包括經濟學家何帆、金融學家香帥、臨床醫學家薄世寧、教育專家沈祖芸、化學家孫亞飛,在這一年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分析工作。他們將以5份重磅年度報告,解析創新、經濟、財富、健康、教育五大領域的新動向。
據了解,羅振宇及內容團隊已經在武漢進入閉關打磨階段,《產品思維30講》主理人梁寧、《詳談》叢書作者李翔、《蔡鈺·商業參考》主理人蔡鈺等知名知識服務者,將參與內容創作,從不同視角出發,完善跨年演講內容。
2020年即將走到尾聲。對這巨變的一年,每個人都有不少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在跨年這個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時間節點,最適合總結沉澱。在自己沉下心思考之餘,不妨也聽聽其他人的復盤和發現,或許會帶來新的啟發。2020年12月31日晚8點半,關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深圳衛視和愛奇藝全程直播。
來源:中國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