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說了啥乾貨?十大關鍵詞來了

2021-01-08 中國經濟時報

   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於武漢落下帷幕。自2015年以來,羅振宇帶來的這一「年貨」已舉辦了六次,離他自己「連辦20年」的宏願又近了一步。今年是他的跨年演講首次在北上深之外的城市舉辦,選址在武漢這座於2020年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城市。在演講開始,羅振宇向武漢城市、武漢人民,和所有支持武漢抗疫的人們致敬。這一為時四個小時的演講涉及經濟、科技、商業、教育等方方面面的話題。羅振宇在演講中講到哪些乾貨?我們在這裡用十大關鍵詞為你總結。

  關鍵詞1:長大以後

  「長大以後」是本次演講的主題詞。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長大以後的中國,不能再期待別人用原來的眼光看我們。長大以後的中國將面對更多的挑戰。過去有一句話,「規模是一切問題的解藥」。很多問題,靠把規模做大,自然也就消失了。但是反過來,今天也要說,「規模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長大了,很多問題都是新的,我們要獨自面對。2020年瀰漫著一種情緒,就是覺得世界變了,此前的經驗沒用了。就像諾貝爾文學家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說的:「舊的答案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著落。」但是,今年仍然繼續如期舉行的跨年演講,就是在這萬千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羅振宇說:「我們身邊充滿了確定性,只不過,現在你還不知道它的樣子。」

  關鍵詞2:超強的社會組織力

  羅振宇回顧中國這一年的抗疫歷程,指出中國得以快速戰勝疫情依靠的是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他舉了第一家在武漢復工的工廠——聯想武漢工廠的例子加以說明。

  聯想武漢工廠是聯想全球最大的自有工廠,出口額連續六年位居湖北省第一。這家「世界工廠」最高日產量14萬臺,平均每秒下線一部「武漢智造」的手機或平板,發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武漢封城那天,這家工廠也停產了。但是因為電子設備是疫情期間的戰略必需品,所以早在2月底,這家工廠就開始籌備復工復產。讓羅振宇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為了及時恢復生產,這家工廠一天招工的人數超過了一千人。到了3月31號,這家工廠萬人到崗,開動馬力生產。「武漢正式解封是要到(2020年)4月8日,但是到了3月31日,這家萬人工廠已經轟隆隆地開工了。」

  電子工廠招的工人,要能認識英文字母,必須得能看懂機器上的英文指示;也必須認識物料的編號,才能避免上錯料;還要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因為交接班必須要做數據盤點。聯想武漢工廠廠長齊嶽告訴羅振宇,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招到如此多符合條件的工人,這是中國製造業多年的本錢、多年的積澱。

  第一,中國這麼多年來上過電子產品生產線的工人全國大概1000多萬,湖北本地至少幾十萬。疫情來了後他們就留在湖北本地,所以招工特別容易。第二,本地政府在工廠組織員工核酸檢測的查漏補缺中,現場有專人登記、有護士取樣,有專業人士指導幫助,提供了極大幫助。第三,在工廠之外,武漢各個社區的防疫措施也非常完善。社區和工廠構成了一個沒有缺環的防疫鏈條。

  這家一萬多人的工廠,開足馬力生產至今,零感染;4月就實現100%滿產;6月還上了自主開發的5G物聯網自動化組裝線——「量子線」。

  羅振宇從這家工廠復工滿產的歷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國社會的任何一個節點都處在其他節點的層層包裹當中,這是一種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是中國獨特的優勢所在。

  關鍵詞3:數位化

  我們生活的這個系統是一個數位化系統。第一,數位化趨勢不可逆,而且被疫情大大提前了,至少加速了6年時間。第二,數位化的未來,是一個分化的未來。羅振宇說,所謂分化,是因為有的人被困在數位化系統裡,甚至會被系統替代掉。而有的人,則會因為數位化系統而變得更強大。

  羅振宇提及困在數位化系統裡的焦慮。從外賣小哥再到社會上許多行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困於數位化系統。疫情期間人們在家辦公,從普通員工到老闆似乎都沒有感到更自由,而似乎都有忙碌不過來的感受。數位化曾經帶來的清晰、透明、高效,在2020年似乎變成了緊張、壓迫,身不由己。

  羅振宇看來,數位化會加速我們這一代人的分化,而一個人是要被系統替代還是因數位化而更強大,取決於一個人到底是對事負責還是對人負責。他舉了北京十一學校的校長李希貴的例子。李希貴在剛上任的時候,把學校圖書館裡所有的書搬進教室。李希貴藉此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圖書管理員應該對書負責還是對人負責?對書負責的管理員,為借書的人製造困難,吹毛求疵,以非常封閉的辦法管理這些書。他的工作也非常輕鬆,但沒有任何成長和發展。而將圖書搬到教室後,圖書管理員面對不同課堂、不同師生的不同需求,需要非常忙碌地思考,去積極採購、調配資源。在這一過程中,他掌握了很多坐在圖書館裡不可能學到的技能。

  羅振宇認為,對書負責的圖書管理員一定會困在系統裡;而對人負責的圖書管理員,就通過豐富的資源,突破了職業天花板。這個規律,對各行各業同樣適用。我們應該背靠系統,面對人。

  關鍵詞4:不遠求

  羅振宇講到,他們這代人,往往習慣於把目光投向遠方,做一個宏大的計劃,然後用四面八方海量的資源去堆出一個奇蹟。但是,2020年,一場疫情來了,逼著我們把注意力收回到我們的身邊。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花了更多的心思嘗試在一個小區裡解決問題。我們發現,原來體育館可以變成方艙,原來汽車廠可以生產口罩,原來解決問題的資源就在身邊。

  解決問題的資源就在身邊,這也就是「不遠求」的內核。

  羅振宇以得到大學舉例:得到大學的打法就是不要向遠處找答案,而是把這個城市裡各行各業的實幹家都找到,讓這些實幹家聚在一起,彼此貢獻問題,彼此互為解決方案。得到大學不是一個小部分成功者的俱樂部,它是一個正在幹事的人的共同體。

  關鍵詞5:本土時代

  羅振宇介紹,經濟學家何帆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於聯想武漢工廠發布新書《變量3:本土時代的生存策略》。何帆經過這一年充分調研,提出重新審視本土。他今年的觀察重點,集中在中國社會內部的組織方式。

  一個國家其實和一座橋一樣。橋修得越大,跑的車、過的人就越多。但問題是,橋越大,橋的內部結構就越重要。橋內部的結構化、組織化水平就決定了它的承載能力。否則,橋的自重就會把它壓垮。更別提跑什麼車,過什麼人了。

  中國的本土優勢到底在哪裡?一個是已經提及過的超強社會組織能力。第二是中國網絡的優勢。中國是一張被組織起來的網絡。這張網絡規模龐大、層次豐富、密密匝匝,既有強度,又有彈性。這是我們這代中國人信心和底氣的由來。

  羅振宇舉了疫情期間武漢一位居委會幹部的例子。她手裡只有12個人,所在的社區卻有12765個居民。你是否覺得她肯定忙不過來?但她可以調動的其實還有社區物業管理公司的39人、72名志願者、42名下沉幹部……

  一個居委會,在疫情期間,能承擔起這麼大責任,不是因為它有多大的權力,而是因為它是一個在中國社會基層隨時能看得到的節點。資源能匯聚到它那兒,也能分配得出去。

  第三個優勢在於,中國的網絡還是一張對外開放的網絡。我們是全球網絡的樞紐。每年接入到咱們這個樞紐的,是10億噸鐵礦石、5億噸原油、3億噸煤。而中國2019年向世界輸出價值14500億美元的機電產品、7300億美元的高新技術產品、1200億美元的服裝、540億美元的家具、530多億美元的鋼材。

  中國人跟全球所有人一樣,希望經濟發展,希望安居樂業。或者用一句老話說:「吾道不孤。」

  關鍵詞6:「功不唐捐」

  羅振宇也提到了今年最熱門的話題,也就是中國在晶片問題上被掐脖子。

  中國能做出自己的高端晶片嗎?羅振宇帶著這個問題在2020年拜訪了許多人,而他聽到的最多的兩句回答是:挺難的,但是肯定行。

  原因在於,晶片問題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工程學問題。科學問題可能是沒有解的問題,人們對很多問題沒有答案,需要不斷探索。工程學問題是另一種問題,也就是肯定有回答,也已經有人解答的問題。只要復出正確的努力,就早晚可以回答。

  羅振宇舉了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例子。這一代表著全國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其背後是超過5300家公司,無數人磨礪了幾十年。其中一個285噸重的轉子,安裝精度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1/3。這背後,不僅僅是科技研究者做出的貢獻,而反映了中國的科技創新正在遍地開花。

  今天,幾乎每一個工廠裡的工人都在往前拱一點,這就是科技創新。創新這件事,再也不是一小撮中國人,看著幾座孤零零的、拿不下來的科技碉堡束手無策。現在中國的科技創新,是由兩億的產業工人,是由每年畢業的三百萬理工科大學生,是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做自己的貢獻,是整個水位在一點點上漲。每一個具體的挑戰,在中國被拆解成龐大的工作量,然後靠資金、資源、人才、時間、耐心、決心,一口一口地吃下來。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這不正是我們中國人擅長的事嗎?看到這裡,對中國科技創新是否多了更多信心,少了些擔心?」

  材料學家孫亞飛老師說,「中國科學家在材料學前沿領域的貢獻在一半左右。」中國的龐大需求正在倒逼我們需要的技術和人才。2020年,戰略決心成為最珍貴的果實。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現實差距,還要看到追趕速度。

  關鍵詞7:意義「存錢罐」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為什麼線下產品仍然重要?因為有價值,有意義。得到線下的啟發俱樂部,在北京SKP商場門口,這想想就興奮。羅振宇說:「我就喜歡看你,明明想要買包包,卻不得不和我一起終身學習的樣子」。

  武漢黃鶴樓,為什麼有意義?千百年來的騷客文人,走過路過寫一句詩詞,為它賦予了價值。今天的一幅畫,為什麼昂貴?因為每一個畫過、打過卡、拍過照、合過影的人,都是畫的價值。每一個美好的意義,都需要這樣的循環。只有線下,才能造就選擇,生成意義。每一個高價值的線下景觀就是意義的「存錢罐」。

  而今天,我們到底做線上還是線下?小孩子才做選擇,長大以後,我們都要。我們這一代人,要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反覆穿梭,才能創造更美好的價值。

  關鍵詞8:腳下有根、眼裡有光

  北京有一所山村小學叫「九渡河小學」。即使在北京的山區,辦學的硬體條件其實並不差,難是難在軟體。很少有名師願意到山區去任教。

  2020年於海龍校長上任後,在附近的幾個村貼了告示,給九渡河小學招募選修課老師,只有一個要求:只要你是這個村的共同體,你在這裡生活,你有一門手藝,無論是種草種花、養兔子,還是做飯,磨豆腐,你都可以來報名成為選修課老師。結果,兩周之內招了80多個老師。

  這些課程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只是興趣課程,而是對學生的一個「挑戰」。比如,他們開了一門課叫「磨豆腐」課,選這門課的孩子就是要學會做豆腐。為了磨豆腐,這些孩子要上科學課,要知道「磨豆腐」的原理;還要上數學課,要對自己磨出來的豆腐定價;他們還要上語文課,要給自己的豆腐寫一個廣告語,每一個孩子一旦開始競爭之後,他希望自己賣的豆腐比旁邊的孩子賣的貴一點……通過這麼一門課程,就把孩子們需要的技能都裝進去了。

  更有意義的是,這些村民手藝人開出來的這些選修課,得益的還有他們自己。本來,磨豆腐、糊風箏、養蜜蜂、開飯館,只是他們謀生的一個手段。人老去了,幹不動了,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但是現在呢?他們成了學校的老師。哪怕只是選修課的老師,我們想都想得到,他們的生命被何等劇烈地點燃了。

  羅振宇記得,他在九渡河小學大門口看到了牆上寫的校訓,其中有兩旬:"腳下有根,眼裡有光。"為什麼眼裡有光?因為孩子在解決具體的問題,眼裡的光是因為他們真的在找答案。根在哪裡?根就在附近的村子裡,在附近的人那裡。教育資源其實無處不在。資源就在你身邊。

  關鍵詞9:奇蹟業

  可能今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條新聞,中國向世界宣布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簡單說,就是到2060年的時候,中國這片國土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會被植樹造林之類的手段消化掉。

  羅振宇感慨地說,中國今年把月壤帶回來了,但是這是十六年來制定的計劃。中國的扶貧,也經歷了多少計劃和努力?2060年的「碳中和」,有人問這可能麼?事實上,這不是算出來的,這是定出來的。這是中國新的產業,這叫奇蹟業,也就是實現起來猶如奇蹟般艱難,一旦完成卻又造福千秋萬代的工程。

  如果真的實現了,意味著未來,能源已經被賦予製造業屬性,我們的地緣政治將面臨更好的國際環境。

  長大以後,我們不僅看著眼前,我們更要堅定地想像一個變量長大以後的樣子。

  關鍵詞10:啟發。

  隨著12點的鐘聲敲響,我們迎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2021。羅振宇與觀眾分享了三個在2020年令他特別受啟發、受震動的時刻。一是他意識到,螺獅粉的崛起原因可能是外賣補貼取消了,為那些價格在十塊左右,品質又能媲美外賣的產品留出了市場。二是對於「中國大媽」,人們往往只有負面看法,但從建設性角度看,她們生存力極強,甘冒風險;霸氣、強悍,將埋怨與坎坷煉成了無所畏懼,神經粗壯,超常樂觀。三是他發現在別人沒有明確求助的情況下,主動給別人建議往往不受歡迎。

  羅振宇總結道,第一個啟發說的是,不要給別人輕易下結論。第二個啟發說的是,尤其不要隨便給別人下負面結論。第三個啟發說的是,就算帶著純然的善意,也不要輕易對他人下結論。

  他認為,這種時常可以有一個啟發的狀態,是特別好的事情,是「長大以後該有的姿勢」。

  羅振宇在演講最後分享了作家E·B·懷特的一句話:「這句話特別簡單,但是當我們面對大變局的時代,這句話可能表達了一種最佳的態度:面對複雜,保持歡喜。」

  以上就是羅振宇今年跨年演講的主要內容。你是否覺得有收穫呢?那就請積極轉發你的親朋好友吧!

相關焦點

  • 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解析「時間的朋友效應」
    2020年12月31日晚20點30分,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深圳衛視及愛奇藝對這場「知識跨年」活動進行了全球直播。這場演講是羅振宇的第6場跨年演講,也是倒數第15場——2015年,羅振宇曾發願要連續20年、辦20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把它做成一件「時間越長、價值越大的事情」。在這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羅振宇談到了「時間的朋友效應」。他說:「時間的朋友效應」隨處都在,它是如此普遍,以至於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
  • 羅振宇跨年演講精華:怕什麼,2021年幹就對了!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在武漢正式落幕。跨入2021年,他說,更加聚焦於「我輩」如何應對挑戰,解決問題。這一年的主題詞,設定為「長大以後」。長大以後,到底有什麼不同?羅振宇在今年的演講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案例。他買了平安人壽的保險後,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的保險代理人,經常在朋友圈裡為得到APP「代言」。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是對羅振宇一個人,他們對待所有客戶都是這個態度,誰的公司、誰的家裡,但凡有點值得宣揚的事,在朋友圈裡說得最起勁兒的就是保險代理人。為什麼呢?
  • 跨年文案句子-2021年跨年文案
    跨年文案句子-2021年跨年文案 跨年文案句子-2021年跨年文案,2020年快要接近尾聲了,我們也即將迎來嶄新的一年,12月31日跨年,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感悟呢?下面是山東中公教育小編整理的2021年跨年文案,快來了解一下吧!
  • 今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說什麼?最新「劇透」來了
    11月初,羅振宇宣布,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落地武漢,由得到App與長江日報聯合主辦,深圳衛視、愛奇藝聯合出品。眼下,距離這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開場,只剩下半個月了。今年的跨年演講會如何回顧2020這樣一個不凡之年?會與武漢這座城市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得到團隊以及提供支持的專家團隊在今年有哪些調研發現?
  • 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有些事,時間越久,價值越大
    內容來源 : 2020年12月31日,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2020「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布。責任編輯 | 筆記俠編輯部 第 5392 篇深度好文:28888 字 | 60 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2020年12月31日20:30,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約而至。  在這四個小時的演講,羅胖對過去一整年做了什麼樣的回顧?對未來這一年做出什麼樣的展望?
  • 2021:羅振宇思維造物的命運轉折
    配圖來自Canva可畫近日,國內知名知識付費平臺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宣布其2020-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將在武漢進行。不同以往,「時間的朋友」放棄以往經常選擇的一線城市轉而選擇武漢,很難排除有「蹭熱點」的意圖。
  • 羅振宇的騙局騙了什麼人?
    一種是傳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人。一種是深惡痛絕此類行徑,把熱衷於羅輯思維的人看成是熱衷於接受火療、穿骨正基、吃權健肽的人一樣,是不可救藥的蠢人。我們屬於哪類人?先不忙下結論。看兩邊都說的啥。朋友圈轉載最多的,是一篇出自大公眾號「中國經濟學人」的名為《羅振宇的騙局》的文章,閱讀量早就破10萬+,我也已經一字不差地認真讀完,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各路知乎、微博的大V的批判就不說了,反正批判的主旨就是一個——羅振宇抓住了我們對知識的焦慮,然後把知識分割成碎片再販賣給我們,但實際上這只會造成更大的焦慮,且不解決任何問題。再看看羅振宇說的是什麼。
  • 繁星節點匯聚成光,平安人壽攜手羅振宇跨年演講共話保險
    來源:藍鯨財經12月31日晚,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辦。作為首席知識合作夥伴,平安人壽攜手《時間的朋友》與全國網友共話成長,重塑公眾對保險行業、保險業務員社會角色的認知。
  • 羅振宇的知識潮|界面新聞 · JMedia
    在十多年前,羅振宇一手打造了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而思維造物就是羅輯思維的母公司。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我們不少人都有關注,截至2020年3月31日,羅輯思維公眾號關注用戶超過1200萬人。通過網上賣課程、賣書籍,在線下開演講會賣門票,思維造物竟然能在2019年收入超過6個億,它是怎麼做到的?
  • 回望2019:吳曉波羅振宇的預言都實現了嗎?
    比如今年年終的跨年演講,吳曉波老師會請來吳聲老師講,羅振宇老師也請來了多位專家學者。還有一個現象,跨年演講越來越多了,今天就冒出兩個,某微商大師跨年演講、首檔區塊鏈跨年演講。跨年演講一般都會做預測,但很容易被打臉,比如羅老師曾盛讚黃太吉、樂視、暴風、ofo……甭管大師們的預言有再多翻車,跨年演講已成為商業模式,剎不住車了。2019年終即將到來,我們不得不回頭看看,吳曉波羅振宇兩位老師年初的那兩場跨年演講預測都對了嗎?
  • 【記憶2020】官微十大科普年終盤點,Get這些關鍵詞
    兩大官微的點擊量評選出2020年上海長徵醫院十大科普作品03關鍵詞:辨尿識健康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的尿液是什麼顏色?07關鍵詞:防癌「談癌色變」的時代,最有效的防癌措施是什麼?那就是防患於未然。腫瘤科製作了十大癌症的防癌和排查措施,你值得擁有。
  • 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未刪減(下集)
    第七部分:新變量第1節感謝您收看深圳衛視、愛奇藝正在直播,六個核桃獨家冠名的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今年六個核桃推出全新產品六個核桃2430。六個核桃匠心15年,堅持成就品質。 還要特別感謝這個板塊的知識合作夥伴,中國平安人壽保險。
  • 想不到羅振宇是因為這個買的保險
    羅振宇在2019年的跨年演講中提到過,做保險的要麼是身懷絕技要麼是走投無路。
  • 2020年跨年祝福朋友圈怎麼發?原創跨年元旦祝福語及時分享
    2020年跨年祝福朋友圈怎麼發?原創跨年元旦祝福語及時分享時間:2020-12-30 23: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跨年祝福朋友圈怎麼發?原創跨年元旦祝福語及時分享 真不敢相信,2020年沒有幾天就結束了,給老鐵們寫幾段祝福信息,願來年順順利利,幸福綿長!
  • 羅振宇跨年演講完整版來了:對未來的7個思考
    經協商,筆記俠特發布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現場完整版筆記。有年份的才是好酒,做時間的朋友,有價值才是關鍵。過去一年的變量,未來一年的想像。在未來的天幕上,今天發生的一切都將和它眼下的是非榮辱無關。每一個價值創造者都會得到歷史的尊重。對任何一個物種來講,環境變量都是生死攸關的。羅胖會告訴你,新入口正在洞開,新土壤正在形成,新物種正在覺醒。
  • 羅振宇跨年演講說的「整理師思維模型」,到底是什麼意思?
    圖在得到跨年演講大屏上出現整理師思維模型 今年得到團隊又組織了老師們親臨現場,聽跨年演講和參加老師感謝會。 克服深圳機場的密恐,加上順德美食的誘惑,我去了深圳。 意外的是,整個跨年演講聽下來,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咦,沒有超認知。 我回味了一下,大腿一拍,原來是這樣啊: 這個跨年眼睛的價值取向是ISFJ。 作為一個ISFJ人格的人,難怪我感覺講的都是我既有的認知,沒超,哈哈。
  •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推薦的《變量2》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羅振宇的節目《羅輯思維》是館友們熱愛討論的話題,館長也不例外。2019年12月31日,也就是大前天,在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會上,我們羅胖花很大的篇幅推薦了何帆教授一本書《變量2》也即《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並講到了一個新詞「演化算法」。那麼這麼書究竟是什麼書,值得羅胖這樣大力氣推薦呢?館長本著探索精神,先躬身入局,先下單買回來幫館友們鑑讀一下。
  • 羅振宇喜歡造新詞,很多人討論他,但我不
    有人留言說:不就是長遠考慮,別學某輯思維創造新名詞。因為是公開留言,我就直接截圖了。他說的是羅輯思維,也就是羅振宇,羅胖。羅胖確實喜歡造名詞,比如「認知摺疊」、「增強迴路」、「信用飛輪」。這些名詞到底啥意思,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討論。今天講講,對於造名詞這件事,我是如何看待的。1 造新詞是一種能力比如「認知摺疊」。摺疊,我們一般說紙能摺疊,沒聽說過認知還能摺疊。
  • 德爾姚紅鵬的2021年關鍵詞:龍頭聚焦、創新創變、內功塑造
    樂居財經訊 黃冬豔 12月12日,「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隆重舉行,「2020中國家居年度十大CEO」名單也在現場揭曉。德爾地面材料產業總裁姚紅鵬榮獲「2020年第四屆中國家居年度十大CEO」,並在頒獎典禮現場接受了樂居財經的專訪。
  • 羅振宇的謝幕是時代的進步,我們開始分清什麼是雞湯,什麼是真相
    引言:今年《時間的朋友2021跨年演講》,只看了10分鐘就關了,其實大多數人都能實現自己內心所想,為什麼有些人就沒能實現?很多時候毒雞湯才是擋住我們前進的大山!先戒掉這碗毒雞湯很多長輩或者職場過來人,經常會拍著你的肩膀告訴你:努力,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這句話可以說是所有雞湯裡最毒的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