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喜歡造新詞,很多人討論他,但我不

2020-12-05 多元思維Hack

有人留言說:不就是長遠考慮,別學某輯思維創造新名詞。

因為是公開留言,我就直接截圖了。

他說的是羅輯思維,也就是羅振宇,羅胖。

羅胖確實喜歡造名詞,比如「認知摺疊」、「增強迴路」、「信用飛輪」。

這些名詞到底啥意思,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討論。

今天講講,對於造名詞這件事,我是如何看待的。

1 造新詞是一種能力

比如「認知摺疊」。

摺疊,我們一般說紙能摺疊,沒聽說過認知還能摺疊。

於是,不同屬性的詞,結合在一起,就讓我們感覺很新奇,一下就能記住。

但是,如果一解釋,你就感覺,這不是 XX 嘛?為什麼要造一個新詞呢?

(1)新詞並不是隨便取出來,它出於意料,所以容易記,也就容易傳播,下一次,你看到類似現象,也許不一定會想到這個知識,但你可能會想到這個新詞。

(2)新詞短,但濃縮了比較多的信息,這是一種抽象化的能力。

如果這個新詞,對我們理解某個知識有幫助,讓我們更容易記住它,那有什麼理由排斥呢?

2 新詞就是流量

如果造詞人能力強,他造詞的時候,會考慮到搜尋引擎。

也就是你去搜索這個新詞,一定能搜到和造詞人相關的信息,這就會給他帶來流量。

比如你去百度搜索「認知摺疊」,你會看到,所有的網頁,都和羅振宇、羅輯思維有聯繫。這樣,別人在聽到「認知摺疊」後,如果去搜索,就會看到羅振宇,也就變相給他和他的公司帶來曝光,讓更多人看到。

所有,如果你也能造出一個這樣的新詞,而且讓大家去搜索,你就能得到更多流量。

3 新詞不一定新

有的新詞,你也許沒聽過,但它可能只是一個知識,在另一個領域的一種解釋罷了。

有人用這個詞,是為了讓這個領域的人,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對於這種現象,你大概會看到 2 種反應:

(1) 這不就是 XX 嗎?真裝逼

這種人,除了能得到一絲虛幻的優越感,其他什麼都沒有。

(2)這個還能這麼理解呀,真厲害

這種人,他對知識多了一層理解。下次遇到問題,他能多一個思考角度。

查理芒格說的多元思維:如果你掌握了多種思維模型,也就是多個領域的知識。分析一個問題時,你就能有多個角度,這樣你得到的結果,會比其他人更全面,更準確。

所以,遇到有人造新詞,不要只是抱著排斥、諷刺的心態,這對你沒啥好處。

多想想他為什麼造這個詞,他是從什麼角度說的,是否有道理。

如果有道理,就記住,如果沒道理,就不理會。

這就是「灰度認知」,抱歉,這還是一個新詞,孤獨大腦作者老瑜原創,羅振宇傳播的一個詞。

你說它真的完全原創嗎?並沒有。

如果非要較真,你肯定能找出一個和它差不多意思的詞。

但不重要。

面對一個知識,要麼接受(白),要麼反對(黑)。

但這中間,還有一個狀態,如果是你,你該怎麼解釋。

「灰度認知」,能簡潔表達這個意思,就夠了。

我昨晚突然想通一件事情,決定停止日更,原因比較複雜,後面有機會在講。

今天是日更最後一篇,後面不會每天寫,但也不會太拖,感謝你的關注。

-End-

相關焦點

  • 見人就焦慮?羅振宇推薦一本書幫你戰勝社交恐懼症
    他不敢坐大巴、高鐵、飛機,一和人說話就臉紅心跳,身處陌生人群中甚至會感覺窒息。醫生診斷後,稱他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小孟的遭遇被媒體報導後,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恐懼症。其實,「社恐」一詞,正是2018年的網絡熱詞之一。就連女神高圓圓近日也自曝曾在20多歲時患上社恐症,一度非常害怕與人打交道。那麼,有沒有辦法戰勝社交恐懼呢?
  • 羅振宇的騙局騙了什麼人?
    朋友圈轉載最多的,是一篇出自大公眾號「中國經濟學人」的名為《羅振宇的騙局》的文章,閱讀量早就破10萬+,我也已經一字不差地認真讀完,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各路知乎、微博的大V的批判就不說了,反正批判的主旨就是一個——羅振宇抓住了我們對知識的焦慮,然後把知識分割成碎片再販賣給我們,但實際上這只會造成更大的焦慮,且不解決任何問題。再看看羅振宇說的是什麼。
  • 愛造新詞的英國作家
    我想這大概也可以用來理解英國的幻想文學作家,為了把自己描述的文學世界講個明白,不吝筆墨去大量創造新詞,甚至在書後還認真地寫一個詞彙表以便讀者查閱。讀過《魔戒》的讀者對此大概深有感觸,身兼語言學家的託爾金乾脆為精靈族發明了昆雅語(Quenya)和辛達林語(Sindarin)等一堆稀奇古怪的語言。  我並非英美文學專家,所以也說不上英國幻想文學是否真能數出一個悠久的造詞傳統。
  • 回望2019:吳曉波羅振宇的預言都實現了嗎?
    你看看吳曉波老師,羅振宇老師,吳聲老師,還有各種產品大師、運營大師……大師也是分等級的,有在某個小清新咖啡館開小型分享沙龍的,有在751的大綠罐子裡開演講的,還有承包各大衛視四五個小時做跨年演講的……他們的共同點是,新詞新概念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贊助商名單也越來越長
  • 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說了啥乾貨?十大關鍵詞來了
    但是,今年仍然繼續如期舉行的跨年演講,就是在這萬千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羅振宇說:「我們身邊充滿了確定性,只不過,現在你還不知道它的樣子。」在這一過程中,他掌握了很多坐在圖書館裡不可能學到的技能。羅振宇帶著這個問題在2020年拜訪了許多人,而他聽到的最多的兩句回答是:挺難的,但是肯定行。
  • 2013網絡新詞考卷:不懂人艱不拆累覺不愛就out了
    張濱畫   你如果不了解這些2013年網絡新詞說明你「凹」了   「人艱不拆」、「累覺不愛」、「我夥呆」、「說鬧覺餘」、「十動然拒」、「人幹事」…近日,網友總結的「2013網絡流行語」在網上熱傳,「人艱不拆」、「累覺不愛」、「 說鬧覺餘」等紛紛入選。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以往,今年的網絡流行語理解起來變困難了,使用難度也加大了。有語言學家稱,網絡語言環境催生的這些新詞,讓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強,可以藉助對詞語的重新組合、簡化甚至是衍生意義來表達複雜的情緒,以達到對無奈、糾結的吐槽。
  • 流傳多年的「鳳凰涅槃」其實不是一個詞,是一位大文豪生造的新詞
    然而,當領導問起「鳳凰涅槃」的大致意思時,黃永玉卻回答不上來。於是,黃永玉就去查資料,結果查遍了相關資料,也去請教了好幾個人,都沒有查到。《辭源》《辭海》《佛學大辭典》,《人民日報》資料室、民族學院都查了,甚至還到廣濟寺去問過……為了這麼一個典故,黃永玉想了不少招,結果就是查不出來。查不到,黃永玉就去請教博學的錢鍾書。
  • 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振宇解析「時間的朋友效應」
    2020年給很多人的感受,就好像腳下一路走過來的跳板猛然被抽走,面前卻是波濤萬頃的洶湧大海。不過,羅振宇卻認為:答案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即使有了這樣的2020年,世界的確定性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羅振宇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上海有一位投資人叫王益和,他想搞扶貧,但做法不是直接給農民錢,而是購買了20萬棵金絲楠木的樹苗,免費送給四川深山裡的農民,讓他們種在房前屋後、山上路邊。王益和把樹苗免費送給村民就一個條件:種下去後短期內不許賣。金絲楠木是極其珍貴的木材,但需要生長几十年才能成材。所以,過去只有人砍,沒有人種。
  • 2021:羅振宇思維造物的命運轉折
    批評的聲音表示,羅振宇一方面為用戶製造「焦慮」,一方面又提供知識服務收割用戶,給病又給藥的行為就引起了一部分消費者的反感。連帶著包括得到APP和「時間的朋友」在內的其它旗下產品也遭到了排斥。另一方面,「時間的朋友」演講內容本身具有很多硬傷。硬傷之一是硬造新詞,缺乏深度觀點。而這源於其對「創新」的追求,羅振宇曾表示,就是因為創新,得到才從一眾知識付費產品中脫穎而出。
  •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推薦的《變量2》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羅振宇的節目《羅輯思維》是館友們熱愛討論的話題,館長也不例外。2019年12月31日,也就是大前天,在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講會上,我們羅胖花很大的篇幅推薦了何帆教授一本書《變量2》也即《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並講到了一個新詞「演化算法」。那麼這麼書究竟是什麼書,值得羅胖這樣大力氣推薦呢?館長本著探索精神,先躬身入局,先下單買回來幫館友們鑑讀一下。
  • 羅振宇「文科生」式自嘲成看點,《最強大腦》成得到App招聘會?
    羅振宇早前曾在熱門綜藝《奇葩說》節目中有亮眼表現。擅長輸出知識和觀點的他曾將《奇葩說》的錄製比作「一場高速高頻的自我重建」。此次來到《最強大腦》舞臺,對羅振宇來說可謂又是一場挑戰,作為「文科生」的他將與《最強大腦》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令人期待。首度觸電《最強大腦》,羅振宇「文科生」式自嘲引爆笑眾所周知,羅振宇是知識服務類應用得到App的創始人,自己也錄製過很多知識服務類視頻,與用戶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
  • 羅振宇跨年演講精華:怕什麼,2021年幹就對了!
    羅振宇在今年的演講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案例。他買了平安人壽的保險後,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的保險代理人,經常在朋友圈裡為得到APP「代言」。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是對羅振宇一個人,他們對待所有客戶都是這個態度,誰的公司、誰的家裡,但凡有點值得宣揚的事,在朋友圈裡說得最起勁兒的就是保險代理人。為什麼呢?
  • 穎兒:不介意討論體重 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
    如今瘦下來的她,不再把減肥掛在嘴邊,直言健康很重要,不介意跟別人討論體重。  穎兒:我覺得都還好吧,跟小天那種就是比較主動、積極,因為他就像我的初戀一樣,我是為了他而來到這個701的。那跟冬冬這種,就是細水長流般的,跟冬冬的感情,觀眾看得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一開始的時候討厭他,而且劇中我喜歡的那個人,我覺得是因為他而死的,但是我還要去愛上他,其實這個轉變很難。
  • 羅振宇的知識潮|界面新聞 · JMedia
    在十多年前,羅振宇一手打造了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而思維造物就是羅輯思維的母公司。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我們不少人都有關注,截至2020年3月31日,羅輯思維公眾號關注用戶超過1200萬人。通過網上賣課程、賣書籍,在線下開演講會賣門票,思維造物竟然能在2019年收入超過6個億,它是怎麼做到的?
  • 娛樂圈又出流行新詞,吳亦凡居然帶火了這麼多流行詞
    娛樂圈造新詞似乎成了流行,而更多的是來源於rap。黃子韜的黑歷史,造詞「狗帶」,這詞源於「go die」,前段時間,蔣勁夫差點被錯認成了黃子韜。網友都腦補出黃子韜語氣了,黃子韜除了帶貨,好能帶詞「狗帶」「就是幹」哈哈哈,好神奇!關鍵還能聯想到表情包畫面感。
  • 想不到羅振宇是因為這個買的保險
    此外,羅振宇在啟發俱樂部第五期還提到了為什麼一定要買保險,不僅僅因為保險可以使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財有所承: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愛有所繼、幼有所護、壯有所倚、親有所奉、殘有所仗、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這是所謂保險的「十大黃金價值」。但是,我買保險,完全不是因為這些理由。
  • 英語十大新詞由來及釋義
    2. broadloid這個新詞由Broadsheet(大報)和Tabloid(小報)兩詞合併而成。可以翻譯為「小型大報」。所謂小型大報就是四開的小型報,但風格是嚴肅的大報。源自英國,英國四張嚴肅大報已經或正準備實行大報小型化改革。
  • 不買別墅,他回鄉為父親造80㎡小院
    「這個小院跟城市的商品房,哪怕是一些別墅,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材料我都不允許用差的東西。」自述 | 睿衍  編輯 | 瀟鉞 我叫睿衍,1977年生人。▍裝修費用一次次超標,不允許用差的東西 我這人比較執念,既然要造房子,首先得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過自己這一關。所以房子造著造著,裝修費用一次次超標,從最初計劃的100萬預算,到了現在的300萬,是原來的3倍。在施工過程中,每一個材料我都不允許用差的東西。
  • 我推薦"年度新詞"--"市場決定論"
    (11月23日《北京晨報》)  既然,「網友可登錄央視網,推薦描述2013年中國和世界的一個字、一個詞,同時說明推薦的具體理由」,那麼,筆者在此鄭重推薦2013「年度新詞」——「市場決定論」。  「市場決定論」,將長期地影響著未來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你我他」未來幾十年的「食住學醫行」,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讓其成為2013「年度新詞」。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 羅輯思維羅振宇:玩轉社群經濟的3要素
    一旦一群人聚集起來,他們就會產生佔便宜的能力,這就是商業利益的來源。很多人不信任品牌,媒體捧出來的品牌毫無意義,但會信任朋友的推薦,推薦和信任將構成未來網際網路社會的基本組織形態,因為交流的成本越來越低。有了移動網際網路對媒體的解構,人人皆媒體,有魅力人格的人和事,這個時代就特別容易凸顯出來。所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態度也是生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