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就焦慮?羅振宇推薦一本書幫你戰勝社交恐懼症

2020-11-29 donews

近日,28歲的安徽小夥「小孟」的經歷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他不敢坐大巴、高鐵、飛機,一和人說話就臉紅心跳,身處陌生人群中甚至會感覺窒息。醫生診斷後,稱他患上了「社交恐懼症」。

小孟的遭遇被媒體報導後,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恐懼症。其實,「社恐」一詞,正是2018年的網絡熱詞之一。就連女神高圓圓近日也自曝曾在20多歲時患上社恐症,一度非常害怕與人打交道。

那麼,有沒有辦法戰勝社交恐懼呢?羅振宇在知識類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中分享了一本關於如何克服緊張,實現有效社交的書——《無社交壓力》

關於「社交恐懼症」,羅振宇認為,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有社交障礙,只是在與人交往時會遇到緊張、不自在等小問題。

在羅振宇看來,對於社交恐懼,每個人的表現形式可能會不一樣,但大多數人都能歸結於一個原因:過度關注自我,忽略外部世界。

怎樣才能戰勝社交恐懼呢?羅振宇講了幾個方法。

1.重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遇到使自己緊張焦慮的事情時,羅振宇建議大家在日常談話中,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記錄下感受。比如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或者完全放在談話對象身上。對比不同的分配方法,對心理帶來的影響。多試幾次,你就能找到合適的注意力管理辦法,在交流時,表現得更自然。

2.分清楚事實、感覺和想法

羅振宇認為,在很多時候,感覺社交壓力大,很可能只是自己想太多了。比如,「和朋友打招呼,他沒理我」,這是事實。「感覺很失落」,這是感受。「他肯定對我有意見,不喜歡我了」,這是想法。如果分不清楚事實、感覺和想法,就很容易產生焦慮。

3.對自己的想法提出質疑。

還是和朋友打招呼的例子,羅振宇認為,提出質疑的意思是,就是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感受?我的想法對嗎?有沒有其他可能呢?」「或許朋友只是沒看見我而已?」想到這裡,面對「和朋友打招呼他不理我」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只顧著焦慮,而是考慮直接詢問朋友原因,或者再和他打一次招呼,讓他看見你。這比沉浸在猜測和焦慮中更能掌握主動權,內心更加堅定。

4.設置進階目標

羅振宇認為,如果平時和人說話都緊張,那最好不要在嘗試改變的初期,就要求自己成為能在公共場合談笑風生的人。太困難的目標,很容易失敗,讓自己喪失信心。所以最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做起。比如,先和餐廳服務員來一個友好的微笑,再嘗試和同事討論對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循序漸進效果才好。

5.提前做好準備

羅振宇提醒大家,要明確一點,沒有人能做到完全放鬆,哪怕是再厲害的人,也會有緊張的時候。緩解緊張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準備,列出應對方案。你可以把最常產生的焦慮想法記錄下來,比如「我不知道要怎樣和人打招呼」,再在後面寫上應對方法,比如「不如先對同事說一句『早上好』試試?」,當具體方法呈現出來後,也就更有信心照著方法去行動。

6.無論成敗,都要堅持

克服社交壓力,是一個長期過程,成功需要鞏固成果,失敗要總結經驗重新嘗試。在羅振宇看來,不要成功一次,就覺得大功告成;不要失敗一次,就覺得「我就是這種人」,沒動力再改變。這兩種都不是好心態,不管使用什麼辦法,都要告訴自己:至少堅持兩三個月,才能看到成果。

7.嚴重時要就醫

如果發現,自己的努力已經無法緩解情況,羅振宇建議大家應該及時諮詢專業的醫生,切忌隨便吃藥。一方面會產生抗藥性,後期可能很難控制病情;另一方面,對藥物的過分依賴,會減弱依靠自己克服問題的信心,一旦停止服藥,病情可能會復發。

在2018進入倒計時,2019即將來臨之際,羅振宇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可以保持好心態,戰勝社交恐懼,實現有效社交。


相關焦點

  • 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侃侃而談,而你總在埋頭苦吃; 一看到電話和微信來了,第一反應就是煩躁和焦慮; 走在路上生怕遇見認識的人,遇到了也想假裝沒看見,不想打招呼; 害怕麻煩別人,遇到需要別人幫助的事情總是開不了口; 跟一群不熟悉的人待在一起比打一架更累
  • 社交恐懼症讓生活停滯不前?正確認識這5點很重要!幫你擺脫社交障礙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社交恐懼症真的只是非常害羞的另一種說法嗎? 許多人都有些害羞,但社交焦慮症(也稱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在簡單的社交場景中也會備受焦慮困擾。
  • 專家教你5招克服社交恐懼症
    社交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有些人對社交感到非常的恐慌,那麼,為什麼會對社交產生恐懼呢?重慶九五醫院賈曉強教授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說明患上了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會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下面教大家5招克服社交恐懼症:1、當你感到十分害羞時,不妨進行深呼吸,慢慢調節呼吸節奏,幫助緩解緊張情緒,提高自信心。2、學會正視他人眼睛。對社交感到恐懼的人,常常因為自卑、恐懼、緊張等心理因素影響而逃避別人視線,不敢與他人進行交流。
  • 自卑、敏感、不敢說話……社交恐懼症的絕望你了解多少?
    我們真的每個人都有社交恐懼症嗎?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好好聊聊這下話題。 1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 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障礙,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種。
  • 「自發性焦慮」與「預期性焦慮」有何不同,你了解嗎?
    與其認真,不如隨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 社交恐懼症測試
    根據你的情況在下表中圈出相應的答案,此數字也是你每題所得的分數。將分數累加,便是你的最後得分了。  1、 我最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講話。 ( 1 2 3 4 )  2、 在人面前臉紅我很難受。 ( 1 2 3 4 )  3、 聚會及一些社交活動讓我害怕。 ( 1 2 3 4 )  4、 我常迴避和我不認識的人進行交談。
  • 給社恐,6個技巧克服社交焦慮
    如果會的話,可以參照下面這個指南了解社交恐懼症的症狀、治療方法,還有一些自助小手段。 01.什麼是社交焦慮症? 其實很多人都會在演講或面試時感到緊張或害羞,但這並不是社交焦慮症。
  • 羅振宇的騙局騙了什麼人?
    一種是傳抄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人。一種是深惡痛絕此類行徑,把熱衷於羅輯思維的人看成是熱衷於接受火療、穿骨正基、吃權健肽的人一樣,是不可救藥的蠢人。我們屬於哪類人?先不忙下結論。看兩邊都說的啥。朋友圈轉載最多的,是一篇出自大公眾號「中國經濟學人」的名為《羅振宇的騙局》的文章,閱讀量早就破10萬+,我也已經一字不差地認真讀完,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各路知乎、微博的大V的批判就不說了,反正批判的主旨就是一個——羅振宇抓住了我們對知識的焦慮,然後把知識分割成碎片再販賣給我們,但實際上這只會造成更大的焦慮,且不解決任何問題。再看看羅振宇說的是什麼。
  •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內向、零社交≠社恐
    如果有,請花一分鐘做個測試題,測一測你是不是有社交恐懼。 社交焦慮量表(LSAS)是目前應用很廣的社交恐懼自測評估工具。總共24道題,每道題答兩個分數。 社交焦慮量表,簡單測一測,立馬知道答案 答完題後,把你的所有分數加起來
  • 其實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父母要重視
    「你說你,怎麼回事,人家小朋友都湊在一起玩,你怎麼就不能跟別人一起玩,自己一個人待著有意思嗎。」 媽媽說的頭頭是道,孩子卻還在無動於衷,只顧著低頭看著腳底發呆。媽媽見狀不依不饒:「平時在家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麼安靜,怎麼出門了就這麼慫.......」媽媽說了好久,孩子卻一直安安靜靜的,似乎是聽進去了也似乎是沒聽進去,最後聽見媽媽的嘆息聲「你這孩子這麼呆,可怎麼辦啊。」
  • 福州國德醫院:你是一個社交逃犯嗎?不想社交?還是不敢社交?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分為:一般社交恐懼症和特殊社交恐懼症。1、一般社交恐懼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懼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會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你會發現周圍每個人都在看著你,觀察你的每個小動作。你害怕被介紹給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場所進餐、喝飲料。
  • 這6本書,專治焦慮的你
    內容簡介|本書是克氏教誨的精選,諸多內容內地讀者都不曾接觸。對於尚未領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門讀物,深入淺出,完整詳實。對於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它是深化之書,釐清困惑,滌淨煩憂。絕對值得再三閱讀,細細品味。推薦理由|我認為克裡希那穆提為我們這個時代所帶來的意義就是:人必須為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外在的宗教或靈性上的權威所左右。
  • 那些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症狀,那麼大膽承認吧,你可能也是社恐星人。 社恐源自醫學範疇的一個詞——「社交恐懼症」,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病症,發病率在3%—13%,取一個中間值來算的話,大概有1億中國人正在被」社恐「支配。不過我們社恐星人大多只是存在社交恐懼的情緒或傾向,可能遠沒有到達病理的那個程度。
  • 教你如何克服飛機恐懼症
    世界上有很多人深受飛機恐懼症的影響,在最新的一項十大恐懼症的排名中,飛行恐懼症高居第三位。從統計學上來說,乘飛機出行比開車出行安全29倍。在全球每天有數以千計的飛機安全得起起落落。儘管如此飛行恐懼症依舊困擾著數以百萬的人。
  •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讓你更好的溝通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幫讓你更好的溝通編輯:悅讀有書我在上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心理學的書籍,因為我想當一個心理諮詢師這樣就可以幫助困在自己世界的人走出陰霾,後來聽說急需量很大但是沒有太多的公司,所以也沒有考證,但是現在依然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 他自曝的社交焦慮是個啥
    費曼平時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動態,然而,這次卻拒絕了粉絲的要求。不過,拒絕之後,費曼怕粉絲誤會自己不禮貌,在微博上自曝從未跟任何人袒露過的秘密:他有舞臺恐懼症和社交焦慮。並且做了個視頻懇求網友考慮自己的感受。這個不到12歲的孩子,能夠坦陳自己的狀況,無疑是勇敢的。
  • 深海恐懼症是怎麼回事,讓人畏懼的到底是海水還是海怪?
    筆者-小文密集恐懼症、恐高、社交恐懼症、幽閉恐懼症等等,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些症狀吧,而現代人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其很大原因是社交帶來的焦慮以及個人特殊經歷引起的。有些恐懼症的出現或許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深海恐懼症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會有人看見大海就心生畏懼,大海中讓人畏懼的,究竟是深不可測的海水,還是海裡可能隱藏著的怪物呢?
  • 密集恐懼症如何克服 克服恐懼症的方法有哪些
    要克服密集恐懼症,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內心,很多時候這樣都是需要自己幫助自己,才能克服密集恐懼症的!人為什麼會有密集物體恐懼症恐懼症的原因一、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發病中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車禍就對乘車產生恐懼,可能是在焦慮的背景上恰巧出現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發生急性焦慮而對之發生恐懼並固定下來成為恐怖對象。
  • 旅鼠自殺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社交恐懼症,壓力太大死掉的
    這種生物就是旅鼠,儘管很少人見過旅鼠的真面目,但旅鼠的自殺之謎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尤其是生活在挪威的旅鼠,許多生物都無法經受住這裡殘酷的自然環境,然而旅鼠這種小型的齧齒動物設法戰勝了它。但長期集中在窄小的地洞裡會讓旅鼠產生社交恐懼症,以至於它們催生出一系列不可思議的行為,比如說主動接近人類或者天敵,並且試圖在搏鬥中戰勝天敵等等,而這一挑釁行為也讓旅鼠的數量銳減。
  • 1分鐘看出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
    那麼,你是社交恐懼症患者嗎?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往下繼續看,跟長風一起測測吧。 1.回家路上看到交情一般的朋友,你會?幾乎沒有社交恐懼 你是一個較為善於交際的人,幾乎沒有社交恐懼症。你的外在表現樂觀大方,友善而有禮貌,總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你的情商很高,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你鮮少會有脾氣暴躁的時候,情緒掌控得當,讓與你相處的人都感到舒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