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社交恐懼嗎?社恐就是內向嗎?
當你在面對很多人時會莫名緊張、想要退縮嗎?你會過度自責嗎?或是總認為別人會不喜歡自己嘛?也許你應該了解一下社交恐懼症!如果有社交恐懼症,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個人目標的追求都是極大的阻礙,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它,然後解決它! 社恐就是內向嗎?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小時候很多人都可能因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愛社交而被家長責罵,覺得這是一種不好的性格特點,需要改正。其實內向的性格是一種中性的性格,每一種性格都有兩方面,內向並不是不好。
-
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內向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是不一樣的。 內向是一種相對於外向的人格類型,內向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朋友只是表達訴求並不強烈,但是當需要表達與交際時是能夠自由地表達的。 而社恐恰恰相反,社恐者是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由於個人的擔心、自卑等原因不敢表達,而處於害怕、焦慮的狀態。很多人誤認為社恐即內向,但實際二者是不等的概念。
-
探探大數據:社恐族的「戀愛尷尬」,社交軟體助破冰
這一幕,你可曾熟悉?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走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了「社交恐懼症」的標籤. 由社交恐懼引發的「戀愛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被「社恐」壓身的年輕人,肩上還有「脫單」的重擔。
-
那些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社恐源自醫學範疇的一個詞——「社交恐懼症」,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病症,發病率在3%—13%,取一個中間值來算的話,大概有1億中國人正在被」社恐「支配。不過我們社恐星人大多只是存在社交恐懼的情緒或傾向,可能遠沒有到達病理的那個程度。
-
打破「社恐」的尷尬:學會模仿,自然社交,開口不再冷場
網上有個詞叫「社恐」,即社交恐懼,見到陌生人不好意思說話,在熟人面前則來去自如。這類型的人,我們稱之為「社交敏感者」。一、社恐的尷尬:開口就冷場,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人社恐大都有以下幾種明顯特質:討好型人格;不好意思拒絕;無法正視誇讚和批評
-
福州國德醫院:你是一個社交逃犯嗎?不想社交?還是不敢社交?
13人中或有1人社恐據美國社交焦慮症協會的數據,全球約7.9%的人患有社交恐懼症。《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將社恐定義為精神疾病,是一種過分的境遇性害怕。不過當下許多年輕人自稱的「社恐」,並未到疾病程度;社交疲憊、網絡侵佔現實社交空間等是「社恐」情緒出現的主要原因。
-
心理學:大學生的社交恐懼,並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原因很簡單
看過德國著名性格諮詢專家西爾維婭·洛肯的《內向高敏者》的朋友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存在社交恐懼障礙的大學生們,往往都具備內向的性格特點。 一、性格特性上的缺憾 對性格內向並高敏感度的大學生來講,他們的眼光是獨特的,用他們的話語講叫做「犀利」。
-
自卑、敏感、不敢說話……社交恐懼症的絕望你了解多少?
如今在網絡上,一旦將社交恐懼症的話題聊起來,會發現好像大家都一樣有,幾乎到了「人人社恐」的年代。 前段時間一場疫情造成人們很長時間內必須宅在家閉門不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憋壞了。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只感到舒服:終於不用出門各種社交了。
-
漫畫《芬蘭人的噩夢》走紅:「社交恐懼症」患者的集體治療?
畫出「社恐患者」的內心戲一組關於芬蘭人排隊的照片曾在網上走紅,照片中,排隊的人之間通常相距一米以上,保持充分的距離,被稱為「社交恐懼式排隊」。芬蘭式社交以極度重視個人空間和隱私而著名,喜歡獨處、內向靦腆、「文明而冷漠」被視為芬蘭人的標籤,「社恐患者的天堂」因此聲名遠播。
-
社交恐懼的你,如何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傳統觀點認為人們「社恐」的原因是缺乏鍛鍊,只要肯硬著頭皮多試試就好了。但實際上很多社交焦慮者的問題並不出在表達能力上,反覆嘗試錯誤的做法,只能讓他們的問題變得更嚴重。犯錯誤是沒關係的——這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你沒有必要因此貶低自己。 社交之「痛」是真實存在的 心理學家李伯曼(Lieberman)在一次演講中向觀眾提問:你最痛的一次經歷是什麼? 有人回答親人離世,有人說朋友背叛,有人想起學生時代被同學孤立的經歷。
-
1分鐘看出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
那麼,你是社交恐懼症患者嗎?你的社交恐懼症有多嚴重?往下繼續看,跟長風一起測測吧。 1.回家路上看到交情一般的朋友,你會?幾乎沒有社交恐懼 你是一個較為善於交際的人,幾乎沒有社交恐懼症。你的外在表現樂觀大方,友善而有禮貌,總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你的情商很高,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你鮮少會有脾氣暴躁的時候,情緒掌控得當,讓與你相處的人都感到舒服自在。
-
社交恐懼下的Popi匿名提問箱
一、當你發起提問箱時,你在想什麼?01 排解孤獨感,滿足個體表達欲疫情使人們的社交距離進一步擴大。對於一些閒居在家的人來說,線下互動被取消後,孤獨感與無聊感成為了生活的切面,Popi提問箱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填補社交空缺的機會,既能與更多的人群進行互動,又能夠以回答問題的形式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
-
患有社交恐懼的女孩:和陌生人說話,真的會吐
這天早上,平時幫我買早餐的同學臨時有事,讓我去早點鋪幫她帶兩個包子,我心裡十分恐懼。自7歲起,我一直抗拒同別人講話,儘可能迴避除非必要的社交。讀大學後,也總是獨來獨往,鮮少參加集體活動,連去學校早點鋪買早餐,也要拜託同學。或許在周圍的同學眼中,我冷漠懶惰,過著極端封閉的生活。他們不會想到,我是怎樣絕望地隱瞞自己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極力將自己偽裝成一個「正常人」。
-
羅振宇推薦一本書幫你戰勝社交恐懼症
他不敢坐大巴、高鐵、飛機,一和人說話就臉紅心跳,身處陌生人群中甚至會感覺窒息。醫生診斷後,稱他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小孟的遭遇被媒體報導後,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交恐懼症。其實,「社恐」一詞,正是2018年的網絡熱詞之一。就連女神高圓圓近日也自曝曾在20多歲時患上社恐症,一度非常害怕與人打交道。那麼,有沒有辦法戰勝社交恐懼呢?
-
給社恐,6個技巧克服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症不僅僅是害羞或偶爾緊張那麼簡單,它是指對某些社交場合的強烈恐懼--尤其是那些相對陌生或者會被他人評價的場合。你可能一想到這些可怕的場景,就會焦慮不安,然後就千方百計的想要避開它們,這嚴重的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
-
內向程度測試表:你的內向程度是?
你對自己的性格有多少的了解?你是否是一個內向的人呢?這裡有一張內向程度測試表,大家可以試著測一測,判斷自己的性格特徵,以及內向程度。喜歡社交,比起一個人獨處,你更喜歡一群人的熱鬧。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就像公共場合試圖躲開與認識的人迎面相遇時,除了「不太會打交道」這種技能缺陷之外,多少人潛意識裡默認了—— 「這次社交沒必要,躲開沒關係。」 或許在這些種種行為被歸納、被命名為「社交恐懼」之前,不少人還以為,這只是個人心底的小九九。
-
心理學:社交能力測驗,來看看你是不是很會「做人」!
心理學:社交能力測驗,來看看你是不是很會「做人」! 測試開始: 1、無論是平靜還是爭吵,你會克制自己不打斷對方的講話嗎?
-
心理測試:你的內向程度是?
內向性格是天生的,那麼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生物的某一特性如果不有利於生存,就一定會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被淘汰掉,而內向性格這一基因還廣泛存在著,說明它肯定有著自己的優勢所在。
-
不,你的大腦渴望社交,如同你渴望食物
原創 Insulindian 果殼宅文化越來越盛行,休息日的你是不是只想癱在床上,而不是出門和朋友聚會。不過,你的大腦或許並不那麼熱愛孤獨——最新研究表明,人被迫隔離一小段時間後,大腦便會產生對社交活動的強烈欲望,類似於飢餓之後對美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