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社交能力測驗,來看看你是不是很會「做人」!

2020-11-29 騰訊網

心理學:社交能力測驗,來看看你是不是很會「做人」!

測試開始:

1、無論是平靜還是爭吵,你會克制自己不打斷對方的講話嗎?

完全可以 3分

偶爾可以 2分

不能做到 1分

2、在跟別人談話說,你所說的話總是你內心所想的嗎?

是的 3分

偶爾 2分

不是 1分

3、假如你邀請朋友去你的家裡做客,但是突然朋友帶了一位你不喜歡的朋友,你會怎麼做?

暫時忍耐,等以後再把情況告訴對方 3分

把你的感覺完全隱藏著 2分

表示很驚奇 1分

4、在你與朋友談話時,能保持不分心嗎?

完全可以 3分

偶爾可以 2分

難以做到 1分

5、你覺得和別人說話是不是意見很困難的事情?

不是 3分

偶爾 2分

是的 1分

6、當你受到別人批評時,你會怎麼做?

虛心聽取批評的理由 3分

暗自查明受批評的原因 2分

找個機會報復回來 1分

7、當你覺得對方的談話你有不同意見時,你會馬上搖頭反饋嗎?

不會 3分

偶爾 2分

是的 1分

8、別人有沒有對你說過,你總以為你是對的?

沒有 3分

偶爾 2分

是的 1分

9、對於自己的某些糗事或者特失敗的事情,你會怎麼做?

只要別人感興趣,直言不諱 3分

談話的時候如果提及到,就順便說 2分

絕對不會跟任何人說 1分

10、當你跟別人聊天時,是否總是處在活動中,比如撓頭,交叉腿和胳膊,前後挪動椅子?

從來沒有 3分

偶爾會有 2分

經常這樣 1分

11、當你無意中傷害到對方,你是否會道歉?

會的 3分

偶爾 2分

不會 1分

12、當在公司團體或者同學聚會時,你通常會怎樣表現?

總是想領導大家討論 3分

只有在擅長的領域才討論 2分

討厭在這種場合說話 1分

測試結果:

12-18分社交能力:★

你的社交能力很差,可以說是不喜歡交朋友,不懂得怎麼跟人相處。這是你的性格所導致的,你社會成熟的低,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處處想要展示自己的個性,想要突出比別人要強,情緒波動很大,無法適應團體性生活。這是因為你還沒有學會傾聽、溝通和適應。跟別人交往這三點是非常的重要的,這也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與包容的基礎之上的。

19-24分社交能力:★★★

你目前的社交能力勉強算是及格吧!其實你懂得如何傾聽對方的說話,但是你很多習慣已經養成了,一時間難以改掉。溝通方面也欠缺,或許是語言的組織能力有問題,但是你的內心還是蠻客觀的。適應能力是差了點,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多鍛鍊鍛鍊,就會不斷地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了。其實做人就是這樣,互相將就將就。

25-30分社交能力:★★★★

你目前的社交能力已經比較不錯了,懂得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能夠適應各種社交環境,你在朋友中也是屬於人緣比較好的。你給人的感覺很友善,適合交朋友,能夠把握好尺度,不會刻意為難人。別人跟你在一起的感覺很舒服,這樣也會有利於你的事業的發展。你內心也是很看重朋友之間的關係,能夠真誠的交流與溝通。

21-36分社交能力:★★★★★

你目前的社交能力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你在朋友圈中絕對屬於領導地位的。你總是能夠給人一種有原則的,可以信賴的,值得交往的好朋友。你明白交朋友要真誠,坦率,不能夠太過虛偽。在你的內心對於朋友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他們有事請你幫忙的時候,你也是很願意幫忙。所以,你的人脈很廣。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原創高品質科普文|「心理學簡報」每天更新心理學專業知識無論是在職場、學校還是其他的社交場合,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人很討人喜歡,但如果要問為什麼會喜歡他們,我們可能很難準確地說出理由。人人都想在集體中獲得好人緣和認同感,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廣泛的喜愛呢?
  • 心理學史上五個最經典的創意能力測試
    定期檢測自己的創意能力,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認知自己的思維能力,更能幫助自己不斷保持創意思維的活力,本文介紹了五個心理學歷史上最為經典的創意能力測試方法,不妨一起來試試。 一、 Alternative Uses 替代性用途測試這一測試是J.P.
  • 心理學歷史上,五個最為經典的創意能力測試
    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創意能力究竟如何?定期檢測自己的創意能力,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認知自己的思維能力,更能幫助自己不斷保持創意思維的活力,本文介紹了五個心理學歷史上最為經典的創意能力測試方法,不妨一起來試試。
  • 孩子的 "能力" 能靠【智力測驗】來確定嗎?
    用智力測驗來確定孩子的能力是不靠譜的做法。為此,我們不妨了解下智力測驗的來龍去脈。 如果按此趨勢做推導,用今天的智商標準來衡量我們的祖輩,顯然會得出他們要麼都是白痴,要麼都是弱智的結果。呵呵,這種解釋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等絕不會同意。 智力測驗本身沒有太實際的意義,它即不可能測試到人的「真正」智力,也無法解釋兒童的未來並不由智商高低所左右。
  • 《繪畫心理學》:教你1分鐘測出內心隱藏的焦慮,快速擺脫困擾
    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生活、工作、學習中的諸多選擇而拿不定主意時,最終把自己弄得焦慮煩躁、情緒失控?明明擺在面前的機會一個比一個好,為何自己就是做不出選擇?明明已經用利弊分析法,把每一種選擇的優勢和劣勢都分析得一清二楚了,為何還是做不出決斷?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在阻礙你的思想和行為?
  • 哇,這個星座測驗好準啊,說的就是我呀!心理學是怎麼看星座的
    上述一段是關於某個星座的特點的描述,你能說出這是哪個星座嗎?下面看看心理學家弗瑞爾的一個小實驗吧!為什麼一份測試結果,會有很多人認為符合自己呢?後來,後繼的研究學者給出了答案。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福勒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以一個雜技師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 來個地理知識小測驗,看看你對「赤道」了解多少
    一步跨越南北半球你是個愛旅遊的人嗎?你是否把遊遍全球作為人生的終極理想?你可能知道,赤道是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的假想線。但你是否知道,這些著名的地標景點,究竟坐落在0度緯度的哪一邊嗎?下面,咱們來做個小測驗——看看你對它們究竟了解多少(在你遊覽世界之前)。測驗開始:...01 泰姬陵在赤道的哪一邊?北南02 假設你想去馬爾地夫,你會在赤道的哪一邊?
  • 2017考研心理學知識點:測驗的實施、計分和誤差
    原標題:2017考研心理學知識點:測驗的實施、計分和誤差 萬學海文 1、標準化是:測驗編制中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技術,測驗實施中要統一步驟和標準,結果解釋時也要統一標準。
  • 心理學:真正愛獨處的人,都有這兩種能力,你有嗎?
    尤其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就被教育著做一個外向的人,長大後,就要學著去迎合別人,你想在人群中獲得好的人緣,就要不斷的去刷存在感,往不屬於自己的圈子去融合。而這種行為,只會讓你迷失自己,喪失自己為人處世的獨立能力。在心理學上,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很多時候,當你遇到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真正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讓你更好的溝通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幫讓你更好的溝通編輯:悅讀有書我在上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心理學的書籍,因為我想當一個心理諮詢師這樣就可以幫助困在自己世界的人走出陰霾,後來聽說急需量很大但是沒有太多的公司,所以也沒有考證,但是現在依然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 為什麼職業規劃要做測驗?三分鐘帶你了解測驗量表
    測驗是通俗說法,有些同學甚至稱之為考題目,準確來說,是填寫量表。為什麼職業規劃的時候,規劃師會讓同學們填寫量表呢?這其實就涉及到現代職業規劃的本質了——人職匹配。現代職業規劃並不把人看作沒有個性特點,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而是承認人的差異性,並且認為不同種類的職業需要不同個性類型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實現最大的社會價值。
  • 2014年自考心理學考點:智力測驗與向性測驗、成就測驗的區別
    智力測驗與性向測驗(能力傾向測驗)和成就測驗(成績測驗或教育測驗)同屬於能力測驗範疇,三者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  心理測驗最早開始於為篩選學習困難兒童而編制的智力測驗,一般注重的是表現在認知活動中的穩定的一般能力。通用的智力測驗都可視為對個體的基本能力素質的考察。
  • 為何性格測驗總能捕捉你的心理?掀開神秘面紗背後的心理現象
    近日,網際網路及社交平臺上以「神準/史上最準」自詡的性格測驗網頁風靡一時,只要你完成該網上測驗(如只輸入出生日期、回答一兩題簡單問題),繼而瀏覽自己的測驗報告時,你往往會因電腦「神機妙算」的分析而感到嘆為觀止,有一種「譁! 這就是我」的感覺,甚至乎轉發該測驗工具予身邊朋友。為何我們會對此類的心理分析工具趨之若鶩呢?
  • 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而在生涯教育中,「測評」作為探索自我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心理學第三視角,它在「自我認知」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心理學的發展史上,「人格理論」向來有「人格類型論」和「人格特質論」之爭。人格類型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格,根據不同的人格類型可以對人進行分類,並且這些人格類型是獨立的、不連續的。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人格分類——內、外向人格。
  • 心理學:你覺得哪個老奶奶最和藹,測你是否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吧!
    心理學:你覺得哪個老奶奶最和藹,測你是否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吧!你的個性較為強,愛憎分明,一般情況下最好別惹你,惹火你的人一定是沒有好下場的。你認為做人就應該有底線有原則,若是沒有一點脾氣,那就只能當個任人欺負的受氣包子了。智商比較高,在任何場合下都能沉著地應付,做人很理智,不會因為人情而動搖自己的原則。
  • 做人簡單一點,我們是不是就幸福了
    ,所以,女方有沒有陪嫁,只能看女方的父母,父母開明的家庭,怕被人說成是賣女兒,就會主動多拿出一些陪嫁來,要是條件本來就不好,父母又古板,向男方要彩禮都是獅子大開口的,更談不上主動陪嫁了。 你圖別人什麼,別人沒有,你肯定是不願意的,要是別人滿足了你,意味著你就要有對方想要的東西,你沒有的話,同樣,對方也不會為你買單的。
  • 筆記|《心測》C10 測驗等值 & C12 能力測驗(上)
    C10 測驗等值水平等值被等值的測驗難度、受測團體的能力都相似。垂直等值被等值的測驗難度、受測團體的能力都不同。錨測驗測驗等值設計中,有時會採用一組測驗來關聯兩個待等值的測驗形式,以便尋找他們的等值關係,這組測驗就是錨測驗。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公關心理學00643真題
    1.把心理測驗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的標準是A.測驗目的B.測驗性質C.測驗具體方法D.測驗路徑2.將心理學劃分為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個體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標準是A.研究主體不同B.研究客體不同C.研究領域不同D.研究方法不同
  • 考研心理學測量知識點小結:成就測驗
    並且桑代克被公認為是教育測驗的鼻祖。  二、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區別:  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測量對象都是認知性特質。這三種測驗都是測量個體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能力。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有相同之處。能力傾向、智力測驗所測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種「成就」。
  • 一分鐘測試你是不是社交恐懼,內向、零社交≠社恐
    如果有,請花一分鐘做個測試題,測一測你是不是有社交恐懼。 社交焦慮量表(LSAS)是目前應用很廣的社交恐懼自測評估工具。總共24道題,每道題答兩個分數。(總分是144分): 0~30分:你沒有社交恐懼 31~60分:你有輕度的社交恐懼,但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所以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可能面對陌生人時會緊張、焦慮,但一旦熟悉了,這種緊張的情緒就會大大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