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愛獨處的人,都有這兩種能力,你有嗎?

2020-12-02 小凡姑娘

1

最近網上有句很流行的話說,「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一個愛獨處的人,不僅為人獨立,也很自律,他會將時間花在提升自己能力上面。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熱愛獨處,甚至有的人對「獨處」存在一種偏見,認為愛獨處的人心性都很內向,也缺乏好的人緣。

尤其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就被教育著做一個外向的人,長大後,就要學著去迎合別人,你想在人群中獲得好的人緣,就要不斷的去刷存在感,往不屬於自己的圈子去融合。而這種行為,只會讓你迷失自己,喪失自己為人處世的獨立能力。

在心理學上,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很多時候,當你遇到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真正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而已。因此說,做人不要靠別人,也不要以為自己認識的人多,內心就認為自己人脈廣,有能耐。其實,這種所謂的人脈並不能幫到你什麼,相反的還會麻痺你的危機意識。

要知道,人生在世,從來沒有什麼平坦的路,你只有越有能力,命運才會更眷顧你。當你真在獨處的時光中去磨礪自己,同時,去提升自己的這兩種能力,那麼在將來你會越來越優秀。

一,懂得增長自己的知識,會不斷的去學習。

獨處其實並不是一種孤單的表現,在我們的周圍,總有那麼一種人,他不僅見識短,還習慣裝大。明明自己見識淺,還習慣裝作自己很有學問的樣子,這種行為,在內行人看來,就是一種見識淺薄。

心理學分析,一個真正有能耐的人,往往是可以看出來的,正是因為他不斷的去學習,才會知道自己的渺小,自然在待人接物上面就會保持自己的謙虛。曾經我有一個同事,他看上去跟很多人都不合,可是當我們看到他被跳槽到另外一家大公司當領導的時候,才知道並不是所謂的不合群,而是他不願意與這些人合群的人相處。

畢竟,你將太多的時間花在社交上面,你看似朋友多了,但是一旦你的生活出現了危機時,就會樹倒彌孫散。而當你去學習了,你的格局才會逐漸的被打開,哪怕你的生活出現了危機,你也能夠找出相對應的方法。

二,懂得磨礪自己,在獨處的時光中修身養性。

熱愛獨處的人,往往懂得去磨礪自己,哪怕吃再多的苦,他也有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就像一個人未經風雨的洗禮,又怎會看到彩虹。世間中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當你往好的方向去發展,你才會有所收穫。如果你怕吃苦,自然就很難嘗到這個結果帶給你的甜。

在心理學上,獨處的時光會讓你感到枯燥而又乏味,但是卻能讓你靜下心來,去深思自己做過的事,你學會了釋懷,那麼你的快樂就來得快。同時,你的心靈也能收穫更多舒適的空間。

要知道,一個人內心澄澈了,那麼他的幸福感就多,哪怕他遇到了人生中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能從容的去解決。

今日留言,你認為愛獨處的人,都有哪些能力?歡迎探討。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真正層次高的女人,都有這五大特質,你有嗎?
    女人的層次高不是完全體現在金錢上,更多是體現在她的性格與行為,一個真正層次高的女人,因為所看到世界不同,所以都具有這五種福氣,看看你有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而有良知的人敢於正視到隱藏在內心的惡魔,從而能發現和制約它們的良知、理性和善意,這是她們的智慧之處。正如此次網紅毆打孕婦早產,其母竟然可以在一旁觀看而不加阻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任由女兒心裏面的惡發氣,而不加以克制,從而喪失天良,從而暴露其女低下的層次。
  • 心理學:越是成熟的男人,越是有這7種表現,你有嗎?
    認知心理學將逆境中的抗壓能力,稱之為逆商。心理學家認為,真正成熟的男人往往擁有更高的逆商。在逆境中他們不卑不亢,保持著自己的風趣和樂觀。並將這兩種狀態情緒化、人格化,賦予特殊的魅力。Alice說過,成熟的男人可以通過最有趣的笑話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在這樣的男人身邊,看似沉重的生活會少一分煩惱、多一份輕鬆。2、有決斷,有擔當。
  •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的人,大都有這五個表現,你有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人際關係差,有時是我們可能是我們無意中做了這幾件事,有這幾種表現,你有嗎?後來她通過與窮人接觸,發現其實這些人其實很善良,最後她接受了女兒上公立學校的事實,是因為她覺得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個人品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總是試圖想要改變他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她永遠 都不會意識到別人身上的美好與他人身上的價值。只有你放下自我的視角,認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求同存異,去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你才會體會到差異帶來美好。
  • 科學|獨處對人的社交能力有什麼影響?
    劈柴,挑水,除草,散步,看電視,他變得非常適應獨處的生活,以至於有一次去附近村裡的商店買東西時,說話聲音都在發顫。那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兩個星期沒說過話,一個字都沒吐過。當安塞爾再次回到城市,喧囂的社會給了他不小的刺激:「我發現自己很難跟別人交流。我本來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但那時確實無法控制自己。」同時,安塞爾注意到另一個變化,是他失去了對自我的認同感。
  • 為什麼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孤獨?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他就不愛自由。1喜歡獨處的人,都不孤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越喜歡獨處的人,越不會覺得孤獨。就拿我朋友小文來說,她原本是個特怕孤獨的人,剛畢業的一兩年,每次周末來臨之前,她都會找人安排好周末行程,生怕到時一個人會無聊、孤單。
  • 心理學告訴你:真正愛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
    知道真正愛一個是什麼感覺嗎?關注他,欣賞他,兩個人心理和身體發生重合。斯皮策的自我心理學理論認為,當兩個人的身體和生理需求相重合,兩個人的行為將以相互滿足為目的。當你真正愛上對方的時候,也是發生心理融合的開端,心理學家總結出了真正愛一個人的8種感覺!
  •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厲害的人,身上有這「兩種特徵」,遇到要深交
    鬼谷子大智慧:真正厲害的人,身上有這「兩種特徵」,遇到要深交在今天的社會,僅僅憑著自己的力量做成一件事情是十分困難的,但能跟一些有本事的人在一起,能夠帶給你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很多人生道理有些人可能會說,在當今社會,你想了解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根本無從分辨,可能是最接近你的人在你背後捅刀子,但是當你最困難的時候,在你什麼身邊最親近你的人就可能是在背後捅你刀子的那個人,但世界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幫助一見鍾情
  • 七言| 這世上愛你的人有兩種
    七言 | 這世上愛你的人有兩種 2021-01-06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真正內向的人是不會出現明顯行為差異的,無論是面對熟人還是陌生人,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生理信號的輸入是固定的。這裡我們將簡單介紹內向者的神經傳導通路,後面我們會有專門的章節為大家詳細介紹內向者的「閥門系統」。
  • 槐裡夜話|這世上愛你的人有兩種
    心靈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 這個世界上愛你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用滿足自己的方式愛你,另一種是用滿足你的方式愛你。
  • 身上具備這「兩種特質」的人,是真正的富貴命,你有嗎?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衣食住行,什麼都是需要錢的。沒有錢,你的生活質量真的會很糟糕。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富貴命,但富貴這東西,還真是強求不來。一個人身上若具備這兩種「特質」,大富大貴是早晚的事。用這些特質對自己也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和對照,以便為自己的未來也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心地善良,為人厚道。人善人欺天不欺,真正富貴的人,一定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 心理學:結婚應該選擇愛你的人,還是你愛的人?都不是
    換句話說,我們遇到的是自己對愛的想像,對方並不是真正的對方,而是與想像中的那個人有一部分的貼合,演變成了理想的對象,在想像中建立了一種關係,在想像中觸及一些的感覺。你之所以被一個人愛上,不是因為你有多麼出眾,而是因為你是TA內部關係的外在投射,也就是說,你就是一個替身而已。
  • 分手後「詛咒你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但也是危險人格」
    這些毒雞湯,帶偏了一代年輕人的三觀,泯滅了人性,害人害己,但就算是在有道理的毒雞湯,在心理學和人性面前也將無所遁形,休想為了造勢,蒙蔽我們的心神,今天我就用心理學給大家深度剖析,分手後詛咒對方的真正心理。
  • 真正「獨立」的人,會有這三個特徵
    因為只有自己獨立起來,才能像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擺脫他人的束縛,擺脫往事的糾纏,擺脫所愛所憎的面目的騷擾。再加上人生本來就是屬於自己的,不應該被生活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02從心理學上來分析,一個人如果想要獨立自主的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他們需要經過很多事情的洗禮,從中感悟道理,才能夠達到最終獨立自主的效果。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以下心理學書單,相信當你讀完這12本心理學書,你會更愛你自己。這12本心理學書,我為大家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認識心理學、認識自我、療愈自我和提升自我。雖然是教材,但這本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很貼近生活,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緊密聯繫,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中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 愛是一種能力,只有真正懂得自愛的人,才懂得如何去愛
    是的,若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那麼他也不會有愛別人的能力。先自愛,而後才能給予別人愛。 所以,先不要去問該怎麼給予對方愛。你要問問自己,自己是不是足夠的自愛。 有些人,以為自己付出了全部,就是真正的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真正成熟的感情,是有原則的。 你以為付出很多,對方就能對你有好感。
  • 孩子總喜歡自己待著,家長別急著去幹擾:獨處的娃擁有負熵能力
    家長們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如此特立獨行,只要不是非常內向,或者有社交恐懼症,就無需擔心。因為,心理學上有這麼一條科學道理——安靜的孩子往往更有力量。安靜時能產生「心流」體驗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稱為「心流」的心理狀態,它指的是人們在做某件事時將全部注意力都投入進去了的狀態。當人處於安靜的狀態下時,往往就能得到這種體驗,而這種體驗帶給人的感覺是快樂的、愉悅的。
  •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心理學:這4種特徵你有哪幾種?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抑鬱症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性格與認知模式有著緊密的關係。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以下幾個要點,或許可以給你提供些許參考。缺愛的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童年經歷有著緊密的關係。小時候缺乏照顧與關心的人,往往在長大後在人際關係中,會缺乏足夠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對於缺愛的人來說,可怕的不是身邊沒有愛自己的人,而是內心對於情感失去了感知的能力。不僅對他人的關心感到漠然,對於自身的感受,也有一種疏離的感覺。
  • 心理學:命苦的人往往會有這兩大特徵,你有嗎?
    心理學說:一個人是否命苦,是一個人的主觀的感受,他和窮或者是富有沒有直接的關係,是和心態有密切的關係。那些心態好的人,他們很少覺得自己命苦,相反他們還會覺得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歷練,這些人充滿著希望,而且為此付出行動,雖然說現在的生活很苦很差,但是他們不覺得自己很命苦。
  • 不合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種能力,可別小瞧了
    真正的聰明人,不會為了顯得合群而去交朋友。 魯迅先生說過:「猛獸從來獨行,牛羊才會成群。」這就是對獨處的肯定。 獨處,敢於不合群,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不合群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種能力,可別小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