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為躁君。」《道德經》中如是說。安靜和鎮定是躁動的制服者,如果一個人一直都是處於暴躁的狀態,就如同君王失去了王位,他的世界必定是混亂的。
相反,能安靜下來的人,他的境界往往是超然脫俗、鎮定自若的。由此看來,擁有能安靜下來的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名為依依,她在幼兒園裡總顯得特立獨行。因為她從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扎堆在一起玩,每次看到她,總是獨自玩耍,獨自吃飯和睡覺。
看到依依如此作風,就有家長感到很好奇,於是上前去詢問:「為什麼不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依依回答:「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家長們都感到震驚,如此有思想的話竟然出自一個三歲小女孩兒之口。園長也說,依依的思想很獨立,同時她也很自信,並堅定自己的選擇,無論做什麼事,她總能怡然自得,園長誇她是高貴的一個女孩。
家長們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如此特立獨行,只要不是非常內向,或者有社交恐懼症,就無需擔心。因為,心理學上有這麼一條科學道理——安靜的孩子往往更有力量。
安靜時能產生「心流」體驗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稱為「心流」的心理狀態,它指的是人們在做某件事時將全部注意力都投入進去了的狀態。當人處於安靜的狀態下時,往往就能得到這種體驗,而這種體驗帶給人的感覺是快樂的、愉悅的。
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一天要練琴八個小時,十年如一日的,從不間斷,就算有時候有音樂會要上臺表演,但他也總會擠出八個小時的時間去練習。旁人一定會覺得他是辛苦的,需要不斷逼著自己才可以做到。但是,傅聰先生卻並不這麼覺得。相反,他很享受每天練琴的那八個小時。
他說,當他一個人在安靜地工作時,是他感到最愉快的時候,而這種時候,他會很害怕被別人打擾。因為會享受安靜的人,他們往往能得到「心流」帶給自己的愉快體驗。
父母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人,那些在我們眼裡特別厲害的同事,他們是不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夠全神貫注地去做某件事,並且悄無聲息地就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事。而他們看起來,並不會覺得無聊或者壓抑,反而他們很享受這其中的感覺。
又或者,家長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閱讀、玩遊戲、下棋、作畫時的心理體驗,當你們全心全意地、安靜地去做時,有時候是否會不捨得停下吃飯,有時候甚至會忘記了時間。其實,這就是「心流」狀態帶來的心理體驗。
諸葛亮曾說: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安靜更是一個難得可貴的品質。孩子們需要學會安靜,因為人往往是在安靜中去創造價值。享受屬於自己的獨處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這就是獨處的意義。
獨處的孩子擁有負熵能力
在物理學中,「熵」代表的是無序的混亂狀態;而「負熵」是「熵」的對立,所以「負熵」的意思是代表著有序。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裡汲取了這一物理學的營養,將其引入到了心理學中,於是就有了「精神熵」的概念。何為「精神熵」,即人們的意識也是會處於混亂和無序的狀態,因此人們會變得焦躁不安。而「負熵」,就是代表著人的意識處於清晰、有序的狀態。
十三歲的依依,思想獨立,她將和朋友相處時的狀態稱為接受這個世界的消息,而獨處時則是在整理收到的信息。其實,這就將意識從無序變到有序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科技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信息,有來自網上的、來自新聞的、來自朋友的、來自同事的等等,各式各樣,令人應接不暇。接收到的信息太多,沒有時間去處理的時候,它們就是處於一個混亂的狀態,而在這種時候,擁有能享受著屬於自己的獨處時間,能安靜地坐下來去整理這些信息的能力就變得尤為可貴。接收到的信息,需要經過意識的處理讓它變得有序,進而才能為己所用產生價值。
電學之父麥可法拉第說:「獲得成功的五要素是專注、敏銳、條理、創新和交流。」專注,在這五要素中被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這一品質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孩子們也同樣如此,需要安靜下來,專注地去做某件事,或去整理思緒,或去學習,總而言之,這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能力。能專注、能安靜下來的孩子會擁有「負熵」能力,進而能處理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從而為自己創造價值。
細心呵護孩子,讓孩子回歸安靜
安靜這一能力,在每個孩子的身體裡都藏著,若是父母們的性格就不是屬於安靜的類型,從而不能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時,就需要家長們耐心地去幫助孩子將它挖掘出來。
首先,家長們要善於從生活中去觀察孩子,細心地去挖掘孩子偏向安靜的品質的行為,從而引導孩子讓其進行強化。比如,當發現孩子「不合群」時,家長們先不要著急,沒準這是孩子喜歡安靜、樂於獨處的表現,並不是父母想像中的所謂的「不合群」。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細心觀察了,並且要去保護孩子的這一行為,讓其不要被打擾,從而孩子就會慢慢養成學會獨處的品質。
其次,家長們要學會耐心等待。如果父母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非常鬧騰,並沒有能安靜下來、學會獨處的跡象時,也不要擔心,不要過於強求,那只會物極必反。要相信每個孩子的身上都住著「安靜」這個品質。此時,家長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細心地培養與引導,使孩子嘗到安靜下來做事的甜頭,並讓孩子們慢慢地愛上這個感覺,那麼家長們就勝利在望了。
寫在最後
正如《大學》所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安靜下來才能去思考,思考後才能有所收穫。學會安靜,對於每一位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擁有獨處的能力,才能擁有高效創造價值的能力,相信每位家長都能培養出一個學會安靜獨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