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經驗:周末興趣班等娃,家長的不同表現,反映孩子將來成就

2021-01-08 騰訊網

文|文兒

作為一名上學娃家長,周末比平時還要忙,原因就是要送娃去興趣班。當然,把娃送進班裡後,剩下的等待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一般興趣班會有等待區,幾排座位家長隨意坐,有的等待廳還有顯示屏,上面顯示實時教學畫面,供家長參考。運動類的興趣班,家長面前是透明玻璃牆,可以直觀地看到裡面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時候,家長們的表現就很耐人尋味了

以我這個陪娃上了幾年興趣班的過來人經驗看,周末興趣班等娃,家長的不同表現,很能反映孩子將來成就。

|為什麼家長等待表現反映孩子將來成就?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將來成就如何,家庭環境十分重要,父母的榜樣力量在裡面佔的比重相當大。

另一個原因是,孩子做事情態度如何,也跟家長對此是否有要求相連。一般做事認真的孩子,背後都會有個做事認真、並要求孩子也要認真的家長。

|家長在等待區的以下表現,暗示孩子將來成就堪憂

◆低頭摳手機,時不時發出笑聲

相信這是不少家長的做法。畢竟等待的過程是無聊的,唯一能打發無聊時間的,就只有手機了。難道還有第二種做法嗎?

但事實上,家長有手機癮,很可能在家裡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一般來說,家長若苦惱孩子對手機上癮,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如此,回家一有空閒就抱著手機看?

過度依賴手機,說明家長習慣於碎片化的淺閱讀模式,這會導致思維方式直白且僵化。如今網上不少新聞事件都是一再反轉,讓吃瓜群眾目瞪口呆,前陣子自己還隨大流痛打「壞人」呢,隨後卻發現這些「壞人」原來是受害者一方。如果你也在其中,就要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了。

不懂得思考、人云亦云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顯然不能適應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因為信息量巨大,懂得篩選真假消息對做出判斷來說很重要。 ◆音量外放,聽戲劇

當然,很多父母知道,在公眾場合不能如此,這是基本的素質。但我在陪娃上興趣班時,還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外放音量的是位老人。雖然當時也有不少家長在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所處環境略顯嘈雜,但鏗鏘有力的戲曲聲還是顯得格格不入、讓人尷尬。

因父母工作忙,老人帶娃成了主流。但讓老人帶娃,不代表父母可以疏忽對孩子的教育。畢竟老一輩人受當時環境所限,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太高,也不懂教育方法。如果把教育孩子推給老人,顯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負責任的家長,一般會有以下表現

◆關注孩子課程進度,課後懂得跟孩子、跟老師溝通,將上課效用最大化

相信不少家長接送孩子上興趣班,真的只是起個接送作用,孩子學的什麼全然不管,反正自己也不懂。但負責任的家長,會對課程進度比較上心,對孩子的狀態、和老師的溝通十分盡心盡力。

我在等娃上籃球課的時候就發現一位爸爸,全程盯著兒子的一舉一動,等兒子課間休息喝水時,再跟他嘮叨幾句「你這個動作不太對,記得之後糾正」,有時還會掏出手機記點什麼,我猜是老師講解的要點。

課下他跟老師溝通,老師誇他家娃進步快,他相當謙虛,話語中也透露出自己在課下的指導和孩子的努力。有這樣負責任的家長,還愁孩子進步不快嗎?

◆爭分奪秒看書,為自己爭得學習時間

一次在等待過程中和一位媽媽結識,只見她腿上放了書和筆,封面是《正面管教》和《兒童心理發展》之類的書。她匆匆跟我說了幾句,說自己要準備考試,這是自己難得的空閒時間,說完便投入了學習當中。

後來加了微信看她朋友圈,一路關注下來,看她如何育兒,自己如何創業開辦教育學校,又如何贏得家長們的認可,她的孩子也被培養得自律、向上,相當優秀。不禁感嘆,有這樣拼的媽媽,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身為父母后,上了班要忙工作,下班要忙孩子,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唯一的空閒便是送孩子去興趣班了。愛學習的父母懂得這個時間段的寶貴,會抓住機會學習充實自己,擁有這樣學習型的父母,孩子也會耳濡目染,變得熱愛學習,這才是未來社會能立足不敗地位的利器。

【話題討論:等孩子上興趣班的間隙,你會做什麼?】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 楊益瑩「星期天的晚上,大概只有喝一杯、逛逛淘寶清靜下,才能抵抗老母親每個周末所經歷的忙亂與抓狂。」在婧婧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她在「曬咖啡」,而喝咖啡的背後,不是在等娃下課,就是在送娃去上課的路上。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補習班,家長則聚在咖啡館聊孩子。其實在鄭州,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周末最為常見的生活鏡頭。
  • 雞娃、牛娃、青娃……拼娃的背後,是家長的焦慮還是培訓班的狂歡
    又開始各種糾結:趁著假期,既想帶娃出去看看世界的美好,學習和興趣培訓又不能落下,不僅要行萬裡路,還要報幾個班,除了累就剩感慨了……不管承認與否,還沒到暑假,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悄悄打響:平時比較淡定的家長群又熱鬧了起來:「暑假打算給娃報什麼班?」
  • 研究表明:右腦發達的孩子更聰明,娃有這3種表現,父母偷著樂吧
    孩子的智商一直是家長們十分注意的事情,大多數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儘可能高,這樣在進入學習歷程時也能相對輕鬆一些。而「智商」只是一個數字,真正決定孩子之後發展的還是左腦與右腦。「左腦」「右腦」學問大人體的大腦主要包括左、右大腦半球,像它們的名字一樣,它們所處區域相反,自然也有不同的分工。
  • 孩子出生頭六年,父母遵守早教6原則,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科學研究也表明,0-6歲是大腦快速發育期,這一階段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接受的信息刺激將會激活大腦細胞,幫助腦神經形成更多突觸,提高智力水平。因此,孩子出生頭六年,家長應該格外注重孩子的早教,這個時期的早教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那麼,父母需要注意哪些早教原則呢?
  • 興趣班形成一條「鄙視鏈」,這幾類竟排在頂端,家長們還引以為傲
    每個家長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養育自己的孩子。當今社會,多才多藝的孩子更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各式各樣的興趣班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大肆宣揚。家長們紛紛給孩子報一堆興趣班,似乎給孩子報的興趣班越多,家庭優越感就越強。
  • 通過洗澡能看出娃的性格,尤其是這種表現,將來可能是個「學霸」
    通過洗澡能看出娃的性格,尤其是這種表現,將來可能是個「學霸」家裡添了寶寶給寶寶洗澡是最常見過的事情了,但是對於剛升級為爸媽來說,面對孩子嬌嫩的皮膚,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其實給寶寶洗澡不單單是為了清潔身上的汙垢,專家提出在寶寶洗澡的時候會有幾個不同的表現,這些不同的表現可以體現出孩子長大以後性格的不同。新手爸媽們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對孩子以後的興趣培養有好處。案例:在洗澡時喜歡打鬧王女士的女兒今年一歲半了,最令王女士頭疼的就是給孩子洗澡了。
  • 右腦發達的學霸,小時候通常會有下列表現,得益於家長正確引導
    璐璐為此感到非常苦惱,擔心孩子以後在學校裡被同學嘲笑,所以一直想讓娃把這個毛病給糾正過來。不過幸孕姐卻認為,孩子習慣用左手,正好說明他右腦比較發達,將來說不定是個小學霸,在音樂、美術等領域能有一番成就。
  • 孩子幾歲學畫畫?家長怎麼引導?這個爸爸總結了8年的帶娃畫畫經驗!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一個爸爸帶娃畫畫8年的經驗總結,參考意義非常大。文章不僅詳細講述了不明年齡段孩子畫畫的特點,和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同時分享了兩個用畫畫培養創造力和邏輯、語言表達能力的秘訣。比如他畫了一個圓,說這是湯包;畫了幾個大小不同的圓,說這是爸爸 …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是以粗的馬克筆或者蠟筆為主。父母需要鼓勵他們的創作,並試著讓孩子闡述畫面的含義。
  • 8歲前給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了孩子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孩子聰明嗎?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會回答:「聰明」。的確,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聰明的!從小到大,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的未來而奮鬥著,為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尤其是最近兩年,似乎家長們都很「驕傲」地給孩子報興趣培訓班。
  • 傳統興趣班教育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可是媽媽還給孩子報了一個奧數班和繪畫班,漸漸地孩子每周除了到學校上課,放學後就要往課外輔導班進行作業鞏固,周末還要上興趣班,慢慢的孩子的興趣就全部被熄滅掉了,每次一到上課孩子不是無精打採就是全臉的哀怨求著媽媽這次可不可以別去。
  • 孩子適合培養哪種興趣愛好?家長可以這樣去測試
    婉婉是鄰居家的女兒,今年8歲了,每周周末都會去上興趣班,有教彈琴的也有教跳舞的,還有一個是教畫畫的,周末反而比上學還要忙,本來以為是她自己想要學習才報的班,後來才知道是她媽媽幫她報的,她除了對跳舞感興趣,另外兩個班根本就不想去。
  • 李玫瑾教授坦言:沒必要給孩子報的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意義
    孩子,是我們奮鬥的動力,孩子的未來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相信每個家長都是如此想。隨著收入增高,家長們對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高,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等等,看似為孩子好,但你是否想過這樣的興趣班真的對孩子有利嗎?
  • 孩子有這幾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好好培養,將來易成學霸
    但其實,孩子身上有些看似討人厭的特質,卻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媽無需強行糾正,適當引導孩子才會更聰明。 但實際上,活潑好動的孩子身上更具有探究精神,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更加熱衷於冒險,日後在探索研究上會有不俗表現。 2、問題多 有些孩子像腦袋裡裝了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整天有不同的問題提出來,家長有時候也會被問煩,覺得孩子很討嫌。
  • 孩子右腦發達,通常有這「三種」表現,家長好好培養將來成為學霸
    他們可以將來學業有成或者是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的成就。因此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注重對孩子的腦部進行開發。細數工業革命以來至今,世界歷史上出現的很多物理學家或者是天才數學家以及化學家或音樂學家等,如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陳景潤以及達文西等,研究表明他們智商超群尤其是右腦非常發達。人的大腦一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大腦分別負責不同的神經中樞。
  •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
    因為繪畫是兒童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的表現,是孩子認知周圍世界的反映,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對喜歡畫畫的孩子,特別是剛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家長該做些什麼?),不同粗細的黑(硬)色筆(低幼兒童宜選擇粗頭的,這種筆畫面效果醒目,易建立兒童的自信心),有條件家庭也可以為孩子準備(軟)筆(水墨或水粉筆)。
  • 別被「神童項目」衝昏了頭腦,想孩子將來更有出息,家長得做好3件事
    唯有司馬光的父親得法地培養他,最終成就了《資治通鑑》這本通史巨作,至今廣為流傳。 可見,即使孩子有過人的天賦,家長的培育方法也關係到了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別讓孩子成為那種訓練出來的「定製的天才」,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達不到想要的人生高度。
  • 「孩子報興趣班沒用,是金子總會發光」散養會錯過天賦的成長嗎?
    雖然孩子在學校也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但是這和在課外班交到的朋友是不一樣的。在興趣班,有學習各式各樣技能的同齡人,讓孩子進入興趣班,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於孩子的眼界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2、通過不同的興趣班
  • 還在為孩子幼升小焦慮的家長看過來
    在華一美聯,為了更好發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尊重每個學生的成長規律,該校精心打造家校課堂,通過課程、講座、論壇、經驗分享等活動給家長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凝聚家校力量,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學校曾邀請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做客華一美聯名家講壇,向家長們分享孩子的教育,敬一丹說,孩子是人,不是可以被管理的團隊和物品,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短板,更要發揚他的長板,對待孩子要時刻關注他的感受,一句話可能對他們是一生的影響。
  • 愛因斯坦:每一個孩子出生後均是天才,請家長保留孩子的天賦
    就拿學習來說,一味地讓孩子背背背、寫寫寫、家長把補習班安排好,興趣班排得滿滿的,你可曾問過孩子是不是喜歡你的挑選,是否有頂不住的壓力,結果適得其反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家長應該從幾方面培養自家優秀的娃。1、興趣的感知在越來越多的興趣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家長總會忍不住隨波逐流地給孩子報班。
  • 讓孩子學奧數?專家:家長應先動腦在生活中找數學
    幼兒園小班學生報名思維訓練課程佔坑,小學生爭相報名奧數課外班,民辦初中入學愛看奧數成績,高中生試圖通過「刷題」來提高數學成績……8月22日,在上海參加上海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經驗交流會的專家們聯合發起倡議,針對全國青少年學生家長關心的「奧數」話題予以專業回應。  「家長自己要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