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生長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的孩子幾乎都喜歡畫畫。因為繪畫是兒童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的表現,是孩子認知周圍世界的反映,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對喜歡畫畫的孩子,特別是剛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家長該做些什麼?
美術
01
請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繪畫空間
選擇一個光線充足,可以讓孩子不受幹擾的繪畫空間,準備一套適合兒童身高的桌椅,布置一面塗鴉牆(如:一塊黑板、一面容易擦洗的瓷磚牆,或一塊可以掛A2白紙的大畫板),不同粗細的黑(硬)色筆(低幼兒童宜選擇粗頭的,這種筆畫面效果醒目,易建立兒童的自信心),有條件家庭也可以為孩子準備(軟)筆(水墨或水粉筆)。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對色彩感興趣,可為他(她)提供彩色水筆、油畫棒和水粉顏料等工具。紙張以白色A4、A3大小的圖畫紙為主,也可以適當地準備一些顏色各異材質不同的紙張。工具材料放在繪畫空間裡孩子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同時,要教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工具、愛惜材料,收拾工具和作品並放回指定位置,養成良好的習慣。
美術
02
尊重孩子 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與童畫學員的家長接觸過程中,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孩子總是在家亂畫亂塗."我問:"這個時候你們是怎麼做的呢?"有些家長表示讓孩子不要畫了;有些家長則表示會扶他(她)的手畫;還有些家長說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很生氣,覺得自己的小孩做事情不太認真,不是學畫畫的料等等。
我想告訴家長的是三四歲正是兒童形象知覺的敏感期,也是兒童造型教育的最佳期.兒童繪畫是孩子對外部世界和內心感受相結合的體現。在繪畫過程中儘量不要去打擾孩子,讓孩子完全把當時的想法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不停地打斷他,他內心秩序感被打破了,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變得沒有了耐心。這個時期,孩子的繪畫還是手、眼、腦相互配合的運動練習,需要不斷地重複某個動作,就如孩子在學走路時會經常摔跤一樣,孩子的作品也會因為這種運動的重複看起來亂七八糟,這時候非常需要用寬容的心胸和愛來對待孩子。而不是扶著孩子的手去畫,這就如孩子走路一樣,多摔幾次,自然也就學會了。如果家長不是從事專業兒童美術教育的,請不要指責孩子這樣畫或者不能那麼長那樣畫,那就抹殺了孩子對於造型認知的內心感受和造型方式的探索。當然,如果孩子完成作品後,你的參與,與孩子的親密合作那就另當別論了。最好的方法是:準備好耳朵來聽,你眼裡亂七八糟的線條和色彩都是孩子表達內心的符號,哪怕畫面中一團看不起眼的線條它有可能代表著某個人物,某件事情,某個美麗的故事...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作品的時候會問孩子,你這畫的是不是什麼什麼啊?兒童特有的直覺符號表達的形式和成人對於造型的經驗認識完全不同,比如小朋友可能畫的是一隻又像魚又像鳥的飛魚,家長沒有問小朋友之前可能會按照自己的經驗說那是一隻鳥,一般情況下比較活潑,外向的孩子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一些比較安靜對父母有很強依戀的孩子可能就不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就此認同父母的想法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就此覆蓋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你的這些線條、形狀挺有意思的,我好想你說給我聽聽哦。
隨時隨地引導孩子關心、觀察周遭的事情和人情景色,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在畫面裡。也可以為孩子購買一些手繪版本的兒童讀物,因為手繪版本的讀物在線條上面具有很強的繪畫感、在色彩上所透出的層次感也是簡筆畫所不能比擬的。簡筆畫,填色畫冊,還有繪畫模本只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變成只會照葫蘆畫瓢的機械人。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一起閱讀有品位的讀物,這不但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還可以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