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婷媽無意中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婷婷平時畫的小畫。我覺得這幅畫挺有意思,尤其是小細節,感覺到婷婷花了不少心思。
把畫發到朋友圈,引來很多朋友的圍觀,甚至很多人問我:「婷婷上了美術興趣班嗎?」我說沒有呢,孩子隨便畫的。朋友很驚奇的告訴我:「啊,沒有上興趣班啊?畫的很好啊!!」
婷婷的畫(Snoopy看電視)
我們先來看看婷婷這幅引起朋友圍觀的畫:Snoopy看電視,Snoopy坐在椅子上看電視,一臺舊式電視機放在前面的桌子上,電視裡有草地、花朵和白雲;桌子上還有兩杯果汁,一個茶壺。婷婷還分別塗上了顏色。你是不是也覺得很有意思呢?
之前經常聽到很多媽媽們問,到底要不要給幼兒園的孩子報美術興趣班?學畫畫就一定要從小報興趣班嗎?
其實我們可以從兒童的認知發展來分析一下。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識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
這個理論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所提出的,被公認為是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
皮亞傑認為,人的認知發展,不僅表現在知識的增長上,更表現在認知結構的完善和發展上。認知問題包括思維、想像、創造、概念形成、推理、制定計劃、採取策略、解決問題等,有些心理過程比如知覺、表象、記憶也是認知的方式。
婷婷的畫(簡單的形狀組合)
一般2-3歲的幼兒已經發展了各種基本的感知覺,已經能夠分辨紅、黃、藍、綠等常見顏色;能辨認上下、前後方位,掌握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等。
正因為如此, 2-3歲的孩子開始塗鴉,愛拿他們能接觸到的工具,比如鉛筆、蠟筆、粉筆、鋼筆,甚至樹枝、木棍等在他們認為能畫的材料比如紙、書、牆、地板上又塗又畫,當看到自己塗畫出斑斑點點、條條塊塊時,就會非常高興和滿足。繪畫是無聲的語言。畫畫是兒童的心理需要,是孩子的一種感情發洩的方法。
婷婷的畫(線條和形狀的組合)
孩子到了四歲以後,可以用筆來描繪簡單的線條了,雖然畫的很抽象,但TA已經開始有意的通過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孩子通過繪畫可以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情趣。孩子在塗塗畫畫中發揮自己的天性,用他們美麗的幻想,表達自己的情感世界。
這個時期媽媽的作用很大哦,陪著孩子塗塗畫畫,盡情的稱讚TA,鼓勵TA,讓TA覺得畫畫是特別美妙的一件事,讓TA對畫畫保持足夠的熱情就好了!
婷婷的畫(彩虹橋)
可有些時候孩子會出現拿著筆不知如何畫的情景,就需要家長或者老師給予引導了。怎麼引導孩子畫畫呢,我們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1、讓孩子自由發揮,大膽作畫
對於剛開始畫畫的孩子,我們不要求TA畫出來什麼,只要TA拿起作畫工具在紙上塗鴉就可以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發揮,TA說是什麼就是什麼,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婷婷在2歲左右的時候,特別喜歡亂畫,在牆上畫很多的線條,說是電線;畫很多的圓圈,說是氣球,有時候是太陽,是棒棒糖……
2、用多種繪畫形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長時間只用一種材料做畫,時間一長就會失去興趣。這時,我們可以鼓勵TA用多種繪畫形式,如水彩畫、棉籤畫等;也可在一張作品中,用多種作畫形式;還可利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形式,激發TA的興趣。
婷婷的畫(超輕粘土和畫畫組合)
婷婷曾試過用超輕粘土配合做畫,效果很好哦。
3、在繪畫過程中,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繪畫過程中,我們要隨時觀察TA的情緒變化,點滴的進步和閃光點要及時加以表揚、鼓勵,當孩子遇到困難無以下筆時,要引導其大膽作畫,積極參與。
婷婷的畫(海底世界)
所以,就算婷婷沒有特意上過外面的培訓班,但是婷媽一直有意識的通過上面的幾個步驟給予引導,婷婷一直對繪畫保有持續的熱情,小時候,幾乎每天都要畫一幅送給我做禮物。我會很珍貴的收藏著,有時候會拿出來看看。孩子也覺得很受鼓勵。
所以婷媽覺得,幼兒時期上不上興趣班,不是充分必備條件,如果遇到好的老師,當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上興趣班,家長們如果好好引導,孩子也能持續保有繪畫熱情,等到合適的年紀再學,也是可以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婷媽育兒筆記)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