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也會逐漸的發展社交,會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肯定避免不了爭執和矛盾。那麼孩子和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父母要怎麼做呢?
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並不是一股腦的把他推向社會,也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在一旁袖手旁觀。那麼孩子與別人的交往和相處模式都要在我們這裡首先得到學習,因為他們自出生以來最先的社交對象就是父母。所以作為父母要理智的教會孩子如何去跟別人打交道,如何寬容的對待別人,謙讓別人,勇敢的承擔責任直面問題。但這還是需要一些方法。
1. 家長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的動怒。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本來就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作為家長不要一看見孩子和別人發生矛盾了就火冒三丈,孩子本身就是怕家長批評和訓斥,知道自己做錯更不敢靠近父母。父母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動怒,問清楚到底發生什麼才能使問題得到圓滿。
2. 讓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父母不要輕易介入。
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代孩子解決,要讓他自己去解決。畢竟小孩子之間既是鬧了矛盾,一會也就又會在一塊玩耍。父母介入就會變得複雜,孩子總要有一天長大,你不能時時刻刻都在他身邊,他需要自己去交往,對成長也是有益處的。
3、仔細的聽孩子說起的原由,讓他有釋放情緒的點。
看到孩子鬧矛盾先仔細聽完孩子的訴說,要了解這件事情到底的原因,不是孩子的錯也不要讓孩子憋著,把理由跟你說出來,這樣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指引。
4、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能動手打人,不能隨便發脾氣。
父母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不可以隨便發脾氣,遇事要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發脾氣和打人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甚至有時候會留下不能彌補的過錯。
5、學著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
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知道別的感受,讓自己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如果自己是他人,會是什麼感受。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告訴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養成習慣。
最後我想說,家長在孩子發生矛盾的同時要告訴孩子,哪個地方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什麼,用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去,而不是去做為一個評判者。這樣孩子會慢慢學會自己解決事情,減少對家長的依賴。
當然,孩子在媽媽面前作,也是以特殊方式尋求媽媽對自己多陪伴。可能是媽媽平時太忙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太少了,孩子太想媽媽了。所以才會在媽媽面前各種作,讓媽媽把焦點和目光多放自己身上,多抽時間陪自己。這個時候媽媽也要反思一下,想想最近是不是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
想想孩子能黏我們幾年,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依賴的人,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多寵愛點,多給孩子關注,以後才能少留遺憾。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