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孩子發熱

2020-12-04 南陽王氏兒科

如果嫌太長懶得看,就看下邊12條總結就好,以下內容均來自權威書籍、論文及本診所經驗總結。

全文總結:

1.測量體溫要在孩子平靜狀態下。

2.如果物理降溫讓孩子不舒服,就不要物理降溫了,可以溫水敷額頭,減少衣物來散熱,千萬不要越熱越捂,特別是小嬰兒,很危險。禁止酒精擦浴,會中毒。

3.發熱一般不會損傷大腦,除非是超高熱或者高熱抽搐,或者腦炎導致的發熱。

4.腋窩溫度超過37.3℃,小於37.5℃,不一定是真的發熱。

5.腋窩溫度超過37.5℃,大部分孩子是真的生病發熱了。

6.發熱水分散失比較多,要多喝水。

7.體溫<38℃,精神挺好,可以觀察監測體溫,孩子如果沒有不舒服,可以不喝退熱藥現觀察,相反體溫>38℃,或者孩子有不舒服,可以喝退熱藥(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任意一種)。

8.退熱藥按說明書喝就好,精確一點可以按每公斤:布洛芬:5-10mg/kg/次,對乙醯氨基酚:10-15mg/kg/次。注意:4個小時內不要重複喝退熱藥。

9.退熱藥治標不治本,退熱的目的不是讓孩子體溫回到正常,而是讓孩子感覺舒服一些。

10.精神狀態比體溫更重要。

11.大部分孩子生病發熱,都不止發熱1次,生病後的前2天發熱很正常,並不是吃藥沒有控制住,有一些疾病發熱的時間會更長。

12.孩子體溫反覆,並不一定是吃藥沒控制住,首先讓醫生判斷,自行判斷的簡易方法就是記錄體溫,如果發熱間隔延長,最高溫度降低,也說明孩子病情在好轉。

以下正文:

發熱是孩子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最令家長擔心的症狀之一,那麼面對孩子發熱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明確發熱只是孩子生病的一個症狀,很多疾病會引起孩子發熱,吃退熱藥只是讓孩子溫度降下來,感覺舒服一點。找到孩子發熱的病因,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熱。

另外曾經物理降溫是醫生推薦的降溫方式,但是現在,不推薦過度的大面積的物理降溫作為兒童的退熱方式,因為大面積的物理降溫會讓身體產生產熱反應,身體會產生更多的熱量,而不利於降溫。特別是不能用酒精,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導致酒精中毒,損傷大腦。物理降溫推薦:減少衣物,夏天空調調低室溫,溫水敷額頭等方式。

人體每升高一度,消耗能量會增加13%,水分會通過皮膚和呼吸大量流失,所以發燒時多飲水。

1.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一般測量腋窩溫度,在孩子平靜狀態下用水銀溫度計測量至少5分鐘,不要用額溫槍、耳溫槍,因為準確度差,另外測量溫度避免在孩子運動後、哭鬧後、進食後等影響體溫的狀態下測量,都導致測量結果偏高。

2.如何正確識別孩子是不是真的發熱了?

正常情況下,我們測量腋窩溫度大多在36-37℃之間,如果測量發現孩子腋窩溫度超過37.3℃,就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發熱了,但是37.4℃或者37.5℃,孩子並不一定就真的是發熱了,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排除衣被過厚、天氣過熱、劇烈運動等等上述影響體溫的情況,然後每隔半小時重複測量,如果重複測量溫度可下降,孩子精神狀態很好,那麼多半不是真正的發熱,相反,溫度不能下降或者複測溫度超過37.5℃,那麼孩子基本就是真的生病發燒了,當然,家長覺得自己判斷不了,及時就醫。

3.孩子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病毒等等微生物導致的感染性發熱,當病毒、細菌等侵入人體,人體調高溫度,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更快的消滅細菌病毒。用中醫來講最常見的發熱屬於外感病邪,正邪相爭而致的外感發熱。所以說發熱對孩子來說並不是那麼的可怕,而是身體對抗病邪的一種自我調節方式。

4.孩子發熱會燒壞大腦嗎?

發熱本身並不會影響大腦,但是腦炎和抽搐會影響大腦,腦炎會發熱,但是發熱不一定就是腦炎。高熱(>39℃)會導致一部分孩子抽搐,但是大部分孩子發熱並不會抽搐,所以說排除了腦炎,也沒有發生高熱抽搐,發熱是不會影響到大腦的。

5.孩子發熱,給孩子退熱的目的是什麼?

給孩子降溫目的並不是讓孩子體溫恢復到正常體溫,而是讓孩子感覺舒適。所以說如果物理降溫讓孩子不舒服,就不要物理降溫了。

6.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吃退熱藥?

根據2020中華醫學會最新的觀點是大於2月的孩子,體溫超過38.2℃,並伴有明顯不適時,可以口服退熱藥。

(如何觀察孩子是否不適?從面部表情、身體活動、睡眠質量、說話溝通等方面觀察)

但是根據本診所經驗:超過38℃的孩子很少有自行下降的,所以本診所推薦就診患兒超過38℃的就可以口服退熱藥,<38℃的可以每隔半小時監測體溫,如果自行下降可繼續監測,如果上升,建議口服退熱藥。

7.退熱藥有哪些?

目前推薦兒童口服的退熱藥只有兩種:《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像《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等等,都是商品名,本質上還是《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這兩種藥物。而像其他的《小兒豉翹退熱顆粒》《小兒熱速清顆粒》《柴胡口服液》等等這類中成藥,退熱作用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像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一樣,喝完30min-60min就會開始退的。另外中成藥是需要醫師辯證施治的,不是和西藥一樣,什麼發熱都能用的,家長不要自行購買亂用。

8.退熱藥怎麼吃?

按照說明書一般不會錯,也可以按每公斤體重:

布洛芬:5-10mg/kg/次 對乙醯氨基酚:10-15mg/kg/次

如果不知道吃多少,聯繫就診醫生吧,另外需要注意4小時內不能重複吃退熱藥。

9.孩子反覆發熱正常嗎?

大部分的孩子生病發熱,都不止發熱1次,一般情況下生病之後前兩天發熱,很常見,特殊疾病可能發熱更長時間,所以說生病後孩子反覆發熱是很常見的,並不是疾病沒有控制住,觀察孩子是否好轉,首先讓醫生判斷,其次一個簡易的方法就是記錄孩子體溫並觀察,如果孩子的最高溫度沒那麼高了,發熱間隔逐漸延長,那麼也就是說孩子的病情在好轉,不必過分擔心。

相關焦點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和欣欣一樣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有不少。一、給寶寶測量體溫的方法我們家長給孩子測量體溫,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 口腔溫度將體溫表放入寶寶口腔測量。如果孩子口腔溫度在37.8攝氏度以上,即為發熱。
  • 《回到大海》:溫情暖心的鯨魚童話故事,讓孩子正確認識友誼
    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讓你失望的:正確認識友誼「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讓你失望的。」這句話在《回到大海》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蒂姆帶著自己幫助薩姆回到大海的計劃出現在薩姆身邊時。「你回來了!」「當然了!」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友誼關於友誼,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大學分校發表的Children’s Friendship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的論文中,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得出:家長的年齡、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均會影響兒童的同伴關係。
  • 認識藍光對眼睛的影響,教孩子正確使用智能產品
    孩子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呢?認識生活中的藍光相信各位爸媽都曾聽過長期在藍光的照射下,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是生活中的藍光究竟有哪些呢?說到藍光就要先認識電磁波譜,電磁波譜當中的可見光波長約為400~780nm(納米),其中,波長越短能量就越強,對眼睛的傷害也就越大,相對的,波長越長則對人體傷害就越低,波長依據由短至長依序如下:伽瑪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基本上
  • 疫情期間孩子發熱怎麼辦?莫慌,兒科專家手把手教你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許多家長缺乏醫學知識,孩子一發熱就非常害怕。我在許多平臺上做過發熱方面的公益講座,以下是相關講座的整理。一、孩子發熱家長怕什麼我調查了一下, 家長有四怕。
  •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
    因為繪畫是兒童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的表現,是孩子認知周圍世界的反映,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對喜歡畫畫的孩子,特別是剛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孩子,家長該做些什麼?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對色彩感興趣,可為他(她)提供彩色水筆、油畫棒和水粉顏料等工具。紙張以白色A4、A3大小的圖畫紙為主,也可以適當地準備一些顏色各異材質不同的紙張。工具材料放在繪畫空間裡孩子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同時,要教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工具、愛惜材料,收拾工具和作品並放回指定位置,養成良好的習慣。
  •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正常的體溫升高孩子的體溫易于波動。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體溫發生變化。孩子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異常,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熱。其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
  •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
    &nbsp;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歡迎參考:2015年底,寫給那些正在被」寶寶發燒「困擾的家長1.寶寶為什麼會發燒?●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受司令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來維持機體產熱及散熱的平衡,使正常人體溫維持於37度左右。●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致熱源引起的發熱。
  • 石墨烯地暖的構成及發熱原理——認識科普
    讓更多的人認識一下石墨烯地暖。一、石墨烯地暖的核心原材料三、石墨烯地暖發熱原理石墨烯地暖發熱原理石墨烯電熱膜在通電後正負極產生電壓差,形成電磁場,碳分子晶體在交變電磁場中做布朗運動,相互摩擦、碰撞而產生熱量並散發遠紅外光波,再由地板均勻地向室內輻射熱量,同時在冷熱空氣的比重差作用下,產生了空氣的自然對流現象
  • 孩子發燒,正確的退燒方法有哪些?
    孩子發燒是最常見的疾病,發燒並不可怕,發燒是孩子機體免疫系統在和病毒做鬥爭,這也意味著孩子的免疫系統在正常發揮作用,發燒是機體抵抗病毒疾病的自我治療過程。但畢竟發燒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好受,所以要幫助孩子降溫,同時家長也要查明孩子發燒的原因。
  • 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孩子進行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認識正確認識身體部位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更能讓他們學會保護和愛惜自己的身體那麼認識身體有哪些簡單易操作的辦法呢一起來看看吧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孩子都喜歡玩,在玩中學也更有利於學習和理解,所以,通過遊戲互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部位,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 孩子如何正確握筆,OT這樣教
    孩子如何正確握筆,OT這樣教 陳炯珊 粟小蘭張偉鋒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進行,而距離孩子們復學還有一段時間。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診斷孩子確實患了兒童多動症,家長、老師們先不要慌,記得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 清楚認識這是一種疾病 無論家長或老師都不能錯怪孩子,不可責難孩子,更不要實施打罵等高壓教育,這樣只能適得其反。父母、老師應對多動症患兒表現出格外的關愛。
  • 怎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怎麼樣,直接影響著孩子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萌芽和形成。所以父母要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多感悟,特別是注意在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提升了,能正確回答孩子提出的各類問題,能通過一言一行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促進正成長。2、因材施教。
  • 如何正確認識事物
    人生於世,其實只是做兩件事,一件是認識事物,一件是改造事物。如何正確認識事物,關係到如何改造事物,關係到一切。老子認為事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改造事物應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釋迦牟尼認為事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記者調查保暖神衣:發熱材料能否發熱不確定
    發熱襪  曬曬太陽就發熱,省電且安全?   「要在冬天保持好形象,一雙好的打底襪必不可少。」平時就打扮得很潮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秘訣就是穿發熱襪。   無論是淘寶網店,還是一些街頭小店中,發熱襪都很常見,而且有各種品牌。
  • 孩子容易被人影響?善用「鏡中我效應」,讓孩子認識真自我
    其中他指出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其實是在與他們互動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我們把這個理念過渡到孩子身上,就是孩子對自我的認識是通過自己周邊的人互動形成的,建立在別對自己的評價之上,將這個概念運用到孩子身上,就變成了孩子個人自我概念的建立,是在與父母、身邊的人的互動中形成的。
  •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激發自己的潛力?
    面對自我的困惑如果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能正確的定位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那麼他就是你成功道路上無形的一堵牆。那麼如何打破怎麼這堵牆呢?我們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做法,那就是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正確的定位自己,才可以改變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
  •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長沙一幼兒園班級20名孩子集體發熱,確診一例手足口病 樊琳/長沙廣電新聞中心 2019-06-10 20:02
  • 親人去世,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向孩子描述死亡?
    死亡是人們難以逃避的話題,看似遙遠,卻又近在咫尺,但對於正處於「萌芽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可能並不理解死亡背後的意義,那麼當親人去世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給孩子解釋清楚,關於死亡這件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有必要解釋嗎?
  • 孩子為什麼怕被說?了解聚光燈效應,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
    孩子才日常生活當中總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總想著好好教育一下孩子,可是有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樣子會出乎我們所料,因為他們似乎並不喜歡被我們教育。孫先生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一些,他最討厭孩子跟別的小朋友打架,而且關於這件問題孫先生已經反覆強調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