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寶寶發燒需要著急看醫生嗎?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

2020-12-02 寶寶知道

最近很多地方的兒科門診都出現了爆棚的現象,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寶寶是因為發燒來看診的,有的醫院不堪重負已經停了兒科急診服務,家長帶寶寶看門診也會覺得很憋屈,因看病的寶寶太多,看診要等很長時間。那寶寶發燒需要著急看醫生嗎?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歡迎參考:2015年底,寫給那些正在被」寶寶發燒「困擾的家長

1.寶寶為什麼會發燒?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受司令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來維持機體產熱及散熱的平衡,使正常人體溫維持於37度左右。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致熱源引起的發熱。致熱源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等,以及這些病原體激活機體的白細胞,淋巴細胞產生的幹擾素,白介素等免疫活性因子。這些物質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這個司令部發出新的指令使代謝增加,骨骼肌陣縮(寒戰),使產熱增長;另一方面,使皮膚血管及豎毛肌收縮,停止排汗,散熱減少。這樣產熱大於散熱,體溫升高,出現發熱。

●當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產熱增多和或散熱減少時,就會出現發熱。

2.什麼是正常體溫?

在確定寶寶是否為發熱之前,家長們首先要了解寶寶的正常體溫。

肛溫為36.5~37.5℃, 舌下溫度比肛溫低0.3 ~ 0.5℃,腋下溫度為36 ~ 37℃。並且要注意以下影響寶寶體溫的情況。

●1歲以內的嬰兒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完善,所以體溫受環境溫度影響會比較大,天氣炎熱或者包裹太多,會出現體溫的升高;

●每個兒童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

●兒童時期的正常體溫較成人稍高;

●晝夜之間有波動,晨間低,下午稍高,但波動範圍小於1 ℃;

●體溫受許多因素影響(如飲食、運動、哭鬧、室溫、穿衣等)。

3.什麼是發燒?

發熱是指寶寶的體溫升高的一定水平,發熱的標準依賴於測量的部位:

●肛溫高於38C

●口腔溫度高於37.8C

●腋下溫度高於37.2

●耳溫高於38C

●前額溫度高於38C

根據發熱(腋下溫度)的高低可以將發熱分為低熱(37.5~38℃)、 中度發熱(38.1~39℃)、 高熱(39.1~40.4℃)及超高熱(>40.5℃)。

4.如何選擇體溫計?

因僅用觸摸來感覺體表溫度是不精確的(尤其寶寶打冷戰時,這時您可能感覺寶寶沒有發熱),所以應該用體溫計測量體溫。

●水銀溫度計:美國兒科協會已不再建議用水銀溫度計了,因為水銀溫度計可能破碎,造成水銀揮發並被人體吸收,從而導致中毒;另破碎的玻璃本身也會傷到寶寶。

●耳部紅外線體溫計:其精確程度取決於其紅外線束到達鼓膜的能力,所以在耳部耵聹較多或測量方法不對時,測量的體溫是不可靠的,並且價格會貴些。但耳溫計方便安全使其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醫院常用。

●電子體溫計:可以測量肛溫、腋溫及口腔溫度。但肛門及口腔溫度比腋下溫度更準確,因為比較安全和準確。

因此建議家長使用數位化的電子體溫計或耳溫計測量寶寶體溫。

5.如何正確測體溫?

●用體溫計之前閱讀體溫計的有關說明書,確保體溫計已經準確校準。

●在每次使用體溫計前,要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然後用清水衝乾淨,晾乾或擦乾再用。

●測腋溫:擦乾腋窩內的汗,把體溫計末端放於腋窩中間,使上臂緊貼於胸壁,固定手臂,勿令其隨意揮動,並保持一會兒,當體溫計的提示信號出現時,就可以把體溫計取出讀數了。

 

●由於人的外耳道並非呈直線型,因此使用耳溫計時一隻手儘量把耳廓向後上方拉,讓耳道呈直線型,另一隻手把耳溫計輕輕插入耳道,使耳溫計儘量對準鼓膜位置,按下測量鍵,當電子蜂鳴器出現蜂鳴後,退出耳道並讀數。

●測口腔溫度:當寶寶4歲以上時,您就可以測量她的口腔溫度了,首先打開電子體溫計,將體溫計的末端一頭放入寶寶舌下,向內插入,讓寶寶含住體溫計,並保持一會兒,當體溫計的提示信號出現時,就可以把體溫計取出讀數了;

●測肛溫的方法:打開電子體溫計,在體溫計的末端塗些潤滑劑(如凡士林),把孩子抱在您的腿上,用兩條大腿夾住他,然後輕柔的將體溫計的末端插入寶寶肛門,插入約1.5-2.4cm,扶穩體溫計約1分鐘,或直到體溫計上的信號燈閃爍(或蜂鳴)提示測量完成為止,取出體溫計並記錄;

6.引起寶寶發燒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寶寶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例如:

●感冒或流感;

●呼吸道的感染,比如喉炎或支氣管炎;

●消化道的感染,比如胃腸炎;

●泌尿道的感染;

●另有一些寶寶接種疫苗後也會出現發熱。

7.寶寶發燒了,家長怎麼辦?

(1)正確對待寶寶發燒:

●對於寶寶來說,發熱是機體對抗感染的一種自然反應,除非寶寶曾經有過癲癇病或其它慢性病,只是稍微高一些體溫並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危險。

●觀察寶寶的行為和精神狀態更為重要,如寶寶規律的吃飯,睡覺,玩耍,多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

●如有機會帶寶寶看醫生,比如做兒童保健,可以和醫生交流下發熱的具體處理。

●當寶寶出現發熱,並且看起來相當煩躁或很不舒服,可以進行治療。

(2)家長需要做的:

●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液體,包括水,湯,果汁,口服補液鹽等,寶寶體內水分充足,多出汗,多排尿,可以增加散熱;

●保持寶寶整個的房間和整個家裡涼爽舒適,可以給寶寶少穿一些衣服;

●儘量讓寶寶多休息,但也不要強制寶寶睡覺或休息,他也可以在戶外走走,如寶寶體溫已經恢復正常24小時,那寶寶可以正常上學或活動;

●如已確定寶寶發熱是由於高傳染性疾病引起的(比如水痘和流感),就要讓寶寶儘量遠離其它寶寶及老人;

7.如何合理應用退燒藥?(1)常用的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該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常用劑量是10~15mg/Kg(每次<600 mg),4~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其退熱效果與劑量成正比,但劑量過大會引起肝毒性。對乙醯氨基酚可能會引起G-6-PD缺陷症(蠶豆病)的寶寶發生急性溶血反應,所以,有蠶豆病的寶寶應該慎用。代表藥如泰諾林、小兒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

 

●布洛芬:是另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 常用劑量是5~10mg/Kg (每天<400 mg),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出血、 胃燒灼感、 噁心和嘔吐等。●代表藥如美林、託恩等。

 

(2)如何選擇退燒藥:

●目前常用的退燒藥有2種,1種是對乙醯氨基酚(國內常用的一種是泰諾林),另1種為布洛芬(國內常用的一種是美林)。就算是在國外帶回來的退燒藥,只是藥名不同,但裡面的成分也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3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應用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應用布洛芬,當然也可以應用對乙醯氨基酚;相對與布洛芬而言,對乙醯氨基酚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3個月以下的寶寶如出現發熱,因這麼小的寶寶出現發熱可能是比較嚴重的疾病。一定要先看下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3)退燒藥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使用退燒藥之前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並按藥物說明給藥。

●應用退燒藥時是按寶寶的體重計算藥物的給藥劑量,而不是按寶寶的年齡。按年齡只是為了給藥方便。

●口服退熱藥一般可4~6小時/次,每日≤5次。

●儘量飯後服用,不宜空腹給藥,以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服用時應多飲水,及時補充電解質(可用口服補液鹽)。

(4)關於交替應用退燒藥:

●建議病程中只用一種退燒藥,不要聯合用藥或交替用藥,以減少吃錯或吃過量的風險(因為家長一次給寶寶吃這個,另一次給寶寶吃另一個,這樣很容易混淆)。

●除非應用1種退燒藥後3~4個小時後還沒有效果,可考慮應用另1種退燒藥:

8.能否應用退燒貼?

●無論是中國的兒童發熱指南,還是美國兒科協會的發熱治療指南都未提及退燒貼。

●退熱貼裡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葉油之類的物質,會讓寶寶局部皮膚感覺涼意,但對寶寶整體降溫幫助不大,有時還會引起寶寶局部過敏,因此不推薦特別使用。

9.能否應用物理降溫?

●酒精擦浴可以降溫,但酒精可能引起寶寶皮膚過敏,也有可能被寶寶的皮膚或呼吸吸收而造成寶寶中毒,應禁止使用。

警示:2015年06月17日羊城晚報訊 寶寶發熱,父母用掉約1000毫升的工業酒精為其「物理降溫」,擦拭身體,不料卻導致寶寶酒精中毒,最終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溫水擦浴或泡澡,寶寶高燒時還是先吃退燒藥,但如果寶寶對退燒藥過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見)可以優先選用擦浴。如果發燒讓你的寶寶極度不適,或者孩子嘔吐,可以配合退燒藥使用擦浴。

10.什麼情況下需要帶寶寶看醫生。

(1)家長不需要太擔心的,也不需要著急帶寶寶看醫生的情況:

●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發熱持續小於3天,寶寶表現與平時相同,精神好,能玩,吃喝正常;

●3個月大以上的寶寶,體溫未超過39度,寶寶發燒通常是感冒或其它普通疾病引起的;

●剛剛注射過疫苗,持續不超過24小時的低熱,通常是預防接種後的正常反應。

(2)家長需要擔心,需要帶寶寶看醫生的情況:

●小於3個月的寶寶突然出現發熱,因有可能是嚴重疾病造成的;

●持續超過5天的發熱,提示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需要查找下引起發熱的原因;

●體溫超過39度,通過應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後2個小時後仍不退熱;

●寶寶行為發生改變:比如不愛玩耍,很少說話,沒有食慾,對周圍食物漠不關心;

●出現脫水症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溼的次數減少,或大的寶寶小便的次數減少;

●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度,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寶寶出現抽搐;

家長任何時候覺得自己判斷不了的情況,不要管上面敘述的內容,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11.寶寶發燒常見問題解答問題1 發熱對寶寶一定有害嗎?

很多家長都認為發熱對寶寶有害,一旦遇到寶寶發燒就異常緊張,擔心對寶寶有害。

問題解答

●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一些疾病的一種症狀或體徵,就寶寶而言,最常見的就是呼吸道的感染,胃腸道感染,或泌尿道的感染引起發燒。事實上,發燒是寶寶身體對抗感染的一種積極行為,可以刺激寶寶機體的某些防禦機制,就類似機體拉響警報器一樣,促進了白細胞釋放溶菌酶,白介素等免疫活性因子,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攻擊並殺滅入侵寶寶的病原體。從這個角度講,發燒在寶寶自身抵抗感染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燒對寶寶還是有益的。

●然而,發燒也有不利的一面,比如發燒會造成寶寶不適,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造成寶寶胃口差,會造成寶寶心率和呼吸增快,也增加了寶寶對液體的需求量。

所以,發燒對寶寶不一定有害,有時甚至還是有益的,家長不要一碰到寶寶發燒就過度緊張,因很多引起寶寶發燒的疾病是良性的疾病,也多是自限性的疾病。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知道發燒的家庭治療,合理應用退燒藥,給寶寶補充多些水分,並在自己處理不了時及時的帶寶寶看醫生。

問題2 發熱會把腦袋燒壞嗎?

很多家長會聽說周邊的人因為小時候發熱沒有及時退熱長大後變傻了。因此,就認為寶寶一旦發熱就得退燒,否則會把腦袋燒壞。

問題解答

●單純的發熱是不會對大腦有影響的。但很多疾病的初期表現只有發熱,如傷寒、結核病、腦炎、腦膜炎等,而這些疾病則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潛在的影響,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出現頻繁的驚厥等,這樣對腦細胞會有損傷,會對智力產生一定的損害。

●部分孩子發熱時會出現高熱驚厥,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而出現頻繁的驚厥或驚厥持續時間過長,可能對智力也有影響。

所以發燒本身不會把腦袋燒壞,但應注意引起發熱基礎疾病。

問題3 發熱是不是生病了?

有些媽媽一旦發現寶寶的體溫超過37 ℃, 就趕快給孩子吃退燒藥, 認為寶寶一定是病了。

問題解答

●寶寶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寶寶體溫暫時升高達37.5 ℃,偶爾達38 ℃,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

●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下、口腔、肛門體溫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

●寶寶體溫暫時升高

相關焦點

  • 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寶寶發燒怎麼辦
    原標題: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生病是媽媽最擔心的事情了,尤其發燒處理不當,會引起小兒高熱驚厥,那麼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呢?如果達到37度,媽媽如何做才能避免寶寶高燒呢?下面,小編就和您一起來了解下。
  • 39.5℃以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媽媽們記得收藏
    原標題:39.5℃以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媽媽們記得收藏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我兒子一歲前有幾次感冒發燒都是用這種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鐘,最長的一次捂了一個半小時,我的手都麻了,才見兒子頭上冒汗。所以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 寶寶發燒超過38度能不能吃退燒藥?這些用藥誤區,您真的了解嗎?
    寶寶發燒感冒不要慌,科學用藥才不傷身。發熱是症狀,是人體的免疫防禦措施,是保護孩子的,並不會燒壞腦子。一般來說,孩子發燒是抵抗力在與病毒做鬥爭,所以寶媽們大可不必急急忙忙的把孩子送去醫院,只需要在家裡觀察寶寶的情況,那麼應對寶寶發燒,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 寶寶發燒:正確判別假髮燒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  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髮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式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
  • 寶寶發燒,99%家長都會犯的錯誤,您還在傷害寶寶嗎?
    面對寶寶發燒,許多媽媽會有各種擔心,常常會做出各種的錯誤判斷,寶寶發燒常見有哪些誤區,寶寶發燒有哪些禁忌,寶寶發燒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聽福座專家給您講解!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趕緊帶著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常常是虛驚一場。那麼寶寶體溫高,難道就是發燒了嗎?
  • 寶寶發燒39.5度以下,媽媽這樣處理超實用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上升。
  • 寶寶體溫多少度,才能算發燒?出現哪種情況需要馬上送醫?
    通過醫生的診斷明確引發身體發熱的原因,對症處理,才能讓寶寶恢復身體健康狀態。這時就需要提前去了解相關的常識,那麼,寶寶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在臨床上,導致寶寶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很多的炎症,感染情況出現就會導致寶寶發燒。
  • 發燒寶寶如何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寶寶如何合理使用退燒藥?秋冬季節,發燒的寶寶多了起來,也讓很多爸爸媽媽揪心煩惱。>寶寶發燒可以服用的退燒藥對≥2月齡、腋溫≥38.2℃,或因發熱導致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應給予退熱藥物;推薦應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 寶寶發燒別著急吃藥,試試這6種「居家物理降溫法」!
    寶寶發燒時,家長都特別著急,很想馬上就把寶寶的體溫降下來。如果此時隨便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往往會引起一些不好的後果:無法找到病因、降低免疫力、肝腎損傷等。如何判斷寶寶的發燒性質?1、體溫超過38.5℃應格外重視如果寶寶發燒時,體溫在38℃以下,家長應該冷靜對待,不要過分著急,因為38℃以下不會對寶寶機體造成傷害。
  • 寶寶高燒42度請假被拒給大家敲響警鐘,寶寶感冒發燒不可忽視
    近幾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消息,一個九個月大的寶寶高燒42度,寶媽在單位請事假被領導拒絕,要按照曠工來處理,這個消息爆出來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我也是一個六個月寶寶的媽媽,因為本身是坐辦公室,加上寶寶的口糧比較充足,休完產假後就開始上班了,我們公司相對比較人性化,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及時請假解決針對這個新聞我個人認為不管公司是按照事假處理還是按照曠工處理
  • 寶寶老愛抓耳朵,不僅是出於好奇,五種情況需要及時做出處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好幾個寶媽在群裡問,說寶寶最近總愛抓耳朵,吃奶也好、睡覺也好……有事沒事就要抓兩下。抓得耳朵紅通通的,有時剪指甲不及時,寶寶還會抓破皮膚,導致出血。這是因為耳朵癢嗎?還是好奇耳朵。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沒辦法,夫妻兩隻能將寶寶送往醫院。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其實,無論是使用哪種體溫計 ,當寶寶體溫為37.5到38攝氏度為低熱,38到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到40.4攝氏度為高熱,大於40.5攝氏度為超高熱。以上我們了解了,給孩子測量體溫的3種方式,那麼有的家長可能會問了,給孩子測量體溫的體溫計該如何選擇呢,哪一種比較精準呢?
  • 寶寶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年幼的寶寶由於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粑粑麻麻們遇到寶寶發燒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不應該先給寶寶用藥哦,這裡向大家分享一下幾個物理降溫。
  • 寶寶發燒,37-40℃不同溫度的護理辦法
    粉哥導讀:冬季寶寶愛生病,屢屢出現感冒發燒。孩子一發燒爸爸媽媽就會十分著急,有的媽媽會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吃退燒藥也要看寶寶發燒的體溫情況,接下來粉哥就告訴各位家長,寶寶發燒怎麼辦,不同的體溫的處理辦法。
  • 如果baby凌晨發燒了,醫生沒上班的情況,怎么正規快速退燒呢?
    首先要弄清楚小孩體溫是多少才算是發燒呢?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更細一步劃分為:37.3℃—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1℃為高熱; 超過41℃為超高熱。寶寶發燒最快最有效的應該是服用退燒藥,6個月以內寶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寶寶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有時候還會考慮用塞到肛門裡的栓劑。
  • 寶寶發燒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第1頁:寶寶發燒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
  • 九個月寶寶發燒38度怎麼辦?
    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影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對確認發熱的孩子,應積極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九個月的寶寶發燒38度,目前體溫屬於中度發熱。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99%的家長都做錯了!
    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家長在幫孩子按摩時不可太用力,要輕輕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著急,一邊搓,一邊讓孩子多喝些溫開水。如果孩子燒還不退,可用溫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膚擦紅、擦熱,讓孩子的身體自行散熱。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涼,則說明受寒較重,家長可連續給孩子多喝幾次生薑紅糖蔥水,這樣處理後,孩子多半都能降溫。
  • 寶寶多少度是發燒?發燒咋辦?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最近有寶媽問我們,寶寶發燒有什麼方法,在這裡給寶媽們做一個整理歸納,方便寶媽們參考使用。寶寶發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注重退燒方法。一定要相信科學的退燒方法,不要使用土方法。首先,寶寶發燒可不是額頭燙,觸摸是不能判斷的,發燒一定要測量。以下幾個溫度值表明寶寶已發燒。
  • 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原標題: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寶寶發燒是好多朋友特別擔心的情況,特別是高燒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有好多家長在孩子發燒後就會使用退燒藥,這也是不正常的,我們要根據寶寶的發燒程度進行合理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