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好幾個寶媽在群裡問,說寶寶最近總愛抓耳朵,吃奶也好、睡覺也好……有事沒事就要抓兩下。
抓得耳朵紅通通的,有時剪指甲不及時,寶寶還會抓破皮膚,導致出血。這是因為耳朵癢嗎?還是好奇耳朵。
其實寶寶老愛抓耳朵,問題沒有這麼簡單,不僅是出於好奇,如果是以下五種情況,需要及時做出處理,不然寶寶很受罪。
寶寶愛抓耳朵,可能代表什麼問題?
1、中耳炎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抓著耳朵哭鬧,一定要仔細看看他的耳朵眼兒裡是否有流膿症狀,抓耳朵時的表情又如何?
如果寶寶表現得很難受,即使耳朵裡沒有流膿,也要儘早就醫,寧可檢查出沒什麼事,也不要到出了事兒再去檢查,那就晚了。
同事的寶寶半歲時就總喜歡抓耳朵,開始只是表現得很不耐煩,把耳朵抓得紅撲撲,她當時也沒注意,只覺得寶寶可愛,大概是不懂為什麼頭上會長耳朵吧?
後來寶寶經常把耳朵抓出血,還會哇哇地哭,不解的她趕緊在家人的提醒下帶孩子去看了醫生,才知是患了中耳炎。
這麼小的寶寶怎麼會得中耳炎呢?在很多人印象裡,只有成年人才會得這個病。
醫生的解釋是,這與同事習慣躺著餵奶有關,寶寶很容易睡著,奶水流進耳朵沒有及時得到清理便會發炎,不舒服了又不知怎麼表達,就會經常抓著耳朵哭鬧。
好在同事家寶寶的中耳炎症狀並不嚴重,治療得也算及時,沒有對聽力造成影響。
但有的寶寶中耳炎症狀嚴重,很難入睡,還會發燒發熱,耳朵裡還可能流出膿液,一定要及時就醫。
2、出牙不舒服
有的寶寶出牙時不舒服的症狀很明顯,由於無法正確分辨疼痛來自哪裡,只知道是耳朵附近不舒服,因此會頻繁抓撓、拉扯。
如果是出牙的原因,家長可以仔細觀察,一般除了抓耳朵外還會有流口水、磨牙、咬人的情況出現,有時會伴有低燒。
為緩解此種情況,寶媽們可以準備磨牙棒、磨牙膠等給寶寶咬著玩,平時也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沾溫水,輕輕按摩要出牙的地方。
此時的寶寶,最需要家長的耐心安慰,這會讓他感到安心。
3、兩側內耳發育不均衡
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的內耳發育不均衡導致的,使其覺得耳朵裡有什麼東西,於是不停抓,又拍又摳的,甚至還會拍打頭部。
這樣的寶寶容易暈車,行車途中常常哭鬧、嘔吐。
但也不必太擔心,這種發育問題會隨著寶寶的成長漸漸消失,多數在一歲之前,兩側內耳的平衡能力就會基本發育完全。
等孩子稍大一點,可以帶他玩鞦韆、轉圈圈等遊戲,有助於內耳的平衡發育。
4、耳屎過多,沒及時清潔
通常來說,小寶寶是不需要像大人那樣經常清潔耳屎的,耳道有一定的自潔能力,有時耳屎積垢過多還能自已掉出。
但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寶寶耳屎分泌過多,沒有自己清潔掉,積累在耳道中就會讓寶寶非常不舒服,於是經常抓撓。
小貼士: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挖耳勺或棉籤挖寶寶的耳朵,大人可以寶寶卻不行。堅硬的挖耳勺會傷害寶寶嬌嫩的耳道,棉籤也沒什麼用,只能清除外圍的耳屎,不能清潔深處。
如果耳屎不是很多,平時洗澡時用棉籤輕輕擦拭外圍的耳朵就好,此時耳屎會因潮溼而變軟,較好清理。
但若耳屎已經多到讓寶寶不舒服了,比如經常抓耳朵、晃頭甚至有輕微的聽力障礙,就需要去醫院找專業的醫護人員處理,別自己上手。
5、耳朵得了溼疹
溼疹在嬰幼兒時期是種很常見的皮膚病,溫度太高了,空氣溼度大了,吃東西過敏了,都有引發溼疹的可能。
溼疹多發於面部,耳朵周圍也能經常見到,皮膚搔癢難耐,會使寶寶忍不住抓撓。
當然,這也是最容易判斷的一種情況,寶寶的皮膚上一般會出現有小小的、微紅的斑點。情況不嚴重的話,可以塗抹藥膏,如果發展嚴重就及時帶他去醫院。
媛媽寄語:
無論寶寶是因為以上哪種原因抓耳朵,寶媽都不必過於擔心,多觀察寶寶的表現,如果精神良好、沒有哭鬧就問題不大。
但提到的這五點,要及時進行處理,情況嚴重的話還需要帶他們去看醫生。
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把皮膚抓傷了,經常修剪指甲是有必要的。
建議在寶寶睡著時用專門的寶寶甲鉗修剪,別修得太短,保持不超出指尖就可以。剪得太短易受傷,會使寶寶疼痛,還有可能出現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