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寶寶耳旁長小孔究竟是怎麼回事
剛出生寶寶的耳朵旁邊有小孔,很多老人看到後十分高興,認為這是「蒼耳」,極為少見,說明孩子很有福氣。其實,這個小孔在醫學上叫做耳前瘻管,並不是蒼耳,也不能說明孩子有福氣。
通常而言,耳前瘻管是寶寶出生前幾個月,耳廓組織發育不全造成的。育姐提醒大家,耳前瘻管只要不引起感染,就無需在意,過段時間就會自然康復。只有極少數寶寶情況嚴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寶寶有耳前瘻管,媽媽如如何正確護理
媽媽發現新生寶寶有耳前瘻管,在生活中該怎麼護理呢?趕緊來了解一下:
1.保持乾淨衛生
發現寶寶有耳前瘻管後,大家不要驚慌,千萬不要用手去摸或者用手進行擠壓,一定要保持耳前瘻管的乾淨衛生,避免引發感染出現炎症。
2.不要讓寶寶用手去摸
寶寶有時會感到耳朵癢,便會用手去抓摸。媽媽要時刻關注寶寶的一舉一動,如果發現寶寶用手去抓耳朵,一定要及時制止。寶寶手上有很多細菌,觸碰到耳前瘻管很容易造成感染,引發炎症,後果不堪設想。
3.感染後立即就醫
耳前瘻管出現發炎感染情況,大家可以使用熱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如果自己無法處理,最好帶他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護理。
選擇醫院時,應去正規醫院就診,不要去帶寶寶去小診所看病。耳前瘻管治療不當,不僅不能省錢省力,還有可能引發更嚴重後果,影響寶寶正常發育。
育姐最後提醒大家,耳朵是聽覺器官,離大腦又非常近,護理時一定要十分謹慎,千萬不要馬虎大意。如果因為護理不當導致炎症侵襲大腦,有可能會導致寶寶聽力受損。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