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上有個「洞」,媽媽的這個動作,卻把寶寶送進了手術室

2020-12-06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有些寶寶出生時身上總會長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小的肉疙瘩,或者黑痣之類。

多數家長對此都比較有經驗,只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多半都不會太在意,平時也不會特意去觸摸。

除此之外,有些寶寶身上還會有其他異常,屬於小的畸形,比如唇裂、耳前瘻管等。

唇裂很多人了解,不過耳前瘻管這個名字可能就比較陌生了。

但其實很多嬰兒都會患上這種畸形,也有不少家長會注意到,表現為在耳部較前的位置出現一個針孔狀的小洞。

這個畸形看似不起眼,家長們可千萬別大意,不要隨便去觸碰,否則容易引發危險。

媽媽的這個動作,卻把寶寶直接送進了手術室

曉琳的孩子剛五個月大,不久前她發現寶寶耳朵上有個「洞」,老人都管這叫「聰明孔」。

起初並未太在意,後來發現孩子總是時不時去撓那裡,似乎很癢的樣子。

曉琳順勢就幫寶寶去撓,這一碰不要緊,小孔處居然還流出一些白色膿狀的東西,伴隨著些許臭味。

曉琳覺得可能是有膿或感染了,就趕緊輕輕擠壓起來。

不出所料,擠出了好多白色東西,之後就是清水樣的液體了。

曉琳覺得這是把髒東西都弄出來了,就用紙巾給孩子擦了擦,沒再過多注意。

當天下午,孩子的耳朵那部分紅腫起來,帶去醫院,醫生一看這情形,馬上說,「手術,耽誤不得了。」

被醫生怒斥無知,曉琳當場就懵了,她不知道,自己一個小小的動作竟會害了孩子。

耳前瘻管屬於一種畸形,需要格外注意

耳前瘻管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畸形,平時一定注意衛生,否則很容易感染。

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這種畸形內部的分支不一定多廣,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而目前來說,最安全的處理方式就是手術摘除。

其實,對於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身體很多部位都是不能輕易觸碰的,很容易出意外,要多加注意。

寶寶的這些部位不要觸碰:

1)後腦

後腦是人整個頭部最為脆弱的位置,尤其對小孩子來講,稍微受到衝擊都容易引發危險。

但很多家長卻會有這樣的習慣,在批評孩子時候經常會不自覺地拍打幾下後腦,尤其當孩子在學習方面不盡如人意之時。

這動作的目的多半是以示懲戒,可看似不起眼的幾下,卻很可能給孩子造成永久不可修復的腦損傷。

因此,寶寶的後腦勺儘量別去碰。

2)乳頭

有些寶媽會發現寶寶的乳房裡有腫塊,因而緊張得不行,總會想些辦法去消除,最常見的就是給寶寶按摩。

其實這大可不必,這種腫塊屬於正常現象,多半十到二十天就會自行消失。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切不可輕易地去擠捏孩子的乳頭,很容易讓皮膚受損,無法修復,甚至還會引起營養不良的情況。

3)屁股

犯錯誤,打屁股,這是很多家長不由自主的想法,也是流傳多年的教育方法。

形成這種認知的原因也很簡單,不少人都覺得孩子屁股肉厚,來幾下沒問題。

屁股肉厚不假,但其中隱藏的血管、神經也一樣豐富密集,打屁股很容易對這些血管神經造成損傷,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影響腦部發育。

此外,打屁股還容易傷到孩子的肛門,危害也不簡單。

孩子的很多器官、部位尚未發育成熟,需要家長們時刻呵護,隨意觸碰存在很多潛在風險。

另外,孩子身體部位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去看醫生,不要想著自己解決,以免越幫越糟。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旁邊有個小孔,媽媽好奇擠了一下,卻把孩子送進了手術臺
    就比如說有的孩子在耳朵上會有一個小洞,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管這個叫做「聰明孔」,這樣的寶寶無比聰明,非常的有福氣,可真的是這樣嗎?表姐家的寶寶球球在剛出生的時候,就發現在他的左耳朵上面有一個非常小的洞洞。表姐的婆婆說,這是孩子的「聰明孔」,這孩子長大一定非常有福氣。表姐對這個小洞也好奇,於是有事沒事就經常用手去摸一摸這個小洞。
  • 寶寶耳朵上長「小洞」,寶媽好奇擠了一下,結果把孩子送進手術室
    迎接寶寶的出生的那一刻,媽媽及家人都是無比喜悅的,在接下來照顧寶寶的日子裡,媽媽也是無比的細心。不過,對於手新媽媽來說,會遇到好多不懂得的地方。小惠的兒子有5個月大了,有一天,發現兒子的耳朵上長了個小孔,聽老人說這個小孔是富貴吉祥的徵兆,可是沒有幾天,寶寶耳朵的小孔是越來越明顯了,小惠忍不住去按住,稍微擠了一下。結果,剛擠完,寶寶就哭得厲害。帶寶寶去醫院後,結果醫生說是前耳瘻擠不得,要給寶寶手術,這可把小惠嚇了一身的冷汗。2歲孩子長「小洞」是怎麼回事?
  • 寶寶耳朵上有「小白點」,媽媽以為有髒東西擠掉,醫生:辛虧及時
    寶寶耳朵上有「小白點」,媽媽以為有髒東西擠掉,醫生:辛虧及時 十月懷胎,是每一位媽媽的痛,但也是每一位媽媽的。最後,所有的痛都會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化為了愛。
  • 為什麼有的寶寶耳朵上有「小洞」?醫生平時不說,家長心裡要有譜
    請問大家,誰的耳朵上有「錢眼」,或者也叫「蒼耳子」,每個地方的叫法是不同的,但是都是指一個東西,就是耳朵的根上有一個小洞,有的人是只有一個耳朵有,有的人則是兩邊耳朵都有。老人認為,如果孩子耳朵上有「錢眼」,那就預示著孩子將來會大富大貴,吃穿不愁,這些觀念都是正確的嗎?其實不是。在醫學上來說,耳朵上的小洞是一種疾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屬於胎兒畸形的一種,甚至可能隱藏著某種病患,還是值得注意的,別像下面的這個案例一樣。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寶寶經常抓耳朵,媽媽們要警惕這些疾病
    導語:寶寶用手抓耳朵,無論什麼原因,媽媽都應該重視。對於寶寶而言抓耳朵屬於不由自主,除非耳朵出現瘙癢或是耳朵裡進入了東西,要不然孩子一般很少自主的抓耳朵。所以媽媽要引起重視,觀察寶寶耳朵裡有沒有身異樣的情況。
  • 寶寶常做的這五個「異常」動作,媽媽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娃病了
    的確作為媽媽,我們不僅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學,要掌握相關營養學知識,還需要掌握很多醫學知識。畢竟帶孩子是考驗我們綜合素質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孩子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的疾病,因此我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一些行為。
  • 寶寶總是搖頭揪耳朵?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處理方法 :寶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告訴寶寶「這個部位是耳朵」。如果擔心寶寶把耳朵抓破,可以多和寶寶互動玩耍,或通過玩具轉移來寶寶注意力。處理方法 寶寶的耳道有自潔功能,耳屎會隨著咀嚼、張口等動作排出,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自行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寶寶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寶寶專用棉籤,清潔耳道外部,或輕揉耳廓幫助耳屎排出。注意不要掏的太深,也不要太用力!
  • 寶寶耳朵上為什麼會有個小孔?丨耳前瘻管
    寶寶耳朵上為什麼會有個小孔?許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耳輪腳前方有一個小孔,有的寶寶兩側都有,而且是對稱的,醫學上稱之為耳前竇道,也叫耳前瘻管。靈魂畫手的黑芝麻和一點紅02—為什麼會有這個小孔耳前竇道是臨床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目前的一般觀點認為,耳前竇道是寶寶在宮內的耳廓發育過程中遺留的痕跡,也有研究推測耳前竇道和媽媽孕期接觸了導致畸形的物質(比如某些化工原料)有關。
  • 隱蔽的先天畸形有很多,寶寶耳朵處易出現,媽媽別胡亂護理!
    可是在這歡樂之中,寶寶的隱形缺陷往往會被家人忽略,而這些缺陷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尷尬甚至是危險。隱蔽的先天畸形有很多,寶寶耳朵處易出現,媽媽別胡亂護理!寶寶耳朵上長有這兩種東西,媽媽要留意,算「先天畸形」!
  • 寶寶耳朵上長了一個小肉疙瘩,用切除嗎?
    許多寶寶出生時,媽媽會發生,小耳朵旁邊多了一個或幾個小肉疙瘩,這個是什麼呢?用不用切除呢?@丁丁媽媽我家寶寶右耳朵長了兩個小肉疙瘩,半歲時要進行手術,好揪心!懷孕都是各方面非常非常注意了,可是還是讓寶寶這樣了,好自責,沒把寶寶生好,這麼小就得讓他遭這麼大罪!
  • 孩子耳朵上有這種「孔」,家長要多留個心眼,別傻傻以為是好事!
    明明從出生開始,右邊耳朵上就有個小小的洞,家裡人也一直沒覺得這個小動物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所以也沒太在意,但是最近這段時間,明明媽媽卻發現這個小洞裡經常會有一些白色的分泌物,而且還伴隨著臭臭的氣味。明明媽媽以為這就像粉絲一樣擠出來就好了,但是沒想到在擠完之後的第二天,耳朵上小洞那個地方居然就紅腫發炎了。她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檢查之後,明明媽媽才知道原來這個小洞叫做耳前瘻管,因為已經感染了,所以要進行手術,孩子這麼小就要動一次手術,明明媽媽心裡特別難過。
  • 寶寶耳朵後長白斑的原因-寶寶耳朵邊有白斑是什麼?
    寶寶耳朵後長白斑的原因-寶寶耳朵邊有白斑是什麼?寶寶耳朵邊有個白斑很有可能為白癜風,白癜風是一種由黑色素細胞脫失而產生的一種皮膚疾病,常常是以白斑、白點的形式出現的,而且白斑表皮部位沒有皮屑,在發病時也不會出現發痛、發癢等症狀,但是卻能能影響患者以後的生活,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耳朵後面出現白斑、白點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測。
  • 寶寶被媽媽叫醒後,在床上像蠶寶寶一樣慢慢爬,太可愛了
    寶寶被媽媽叫醒後,在床上像蠶寶寶一樣慢慢爬,太可愛了每個媽媽當知道肚子裡有個寶寶的時候,內心一定是充滿了激動的。但是當小寶寶出生後,媽媽才會明白照顧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不僅要對小寶寶充滿愛心與耐心,還需有著合適的對待方式。
  • 覺得寶寶耳屎多?耳屎的這些功能你可了解?媽媽掏耳朵要注意啦
    文丨福林媽咪樓下一群寶媽們聊天,話題自然都是圍繞寶寶,聊到寶寶的睡覺習慣,默默媽媽說默默最喜歡掏耳朵,常常掏著耳朵就睡著了。其他媽媽還疑惑,寶寶這麼小就掏耳朵,這樣真的可以嗎?可能新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沒事兒總喜歡觀察寶寶的睡態,看到寶寶身上的髒東西,總是第一時間解決的,看到寶寶耳朵藏有汙垢,也會一點點的擦乾淨,這裡優媽就要提醒各位新媽媽,寶寶的耳朵很脆弱,在對寶寶耳朵汙垢的處理上,寶媽們一定要謹慎。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的耳屎要比我們成年人的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 0至1歲寶寶的反射性動作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0-1歲的嬰兒 開始「行動起來」這個階段的寶寶在幾周大的時候就能夠有很大的勁兒抓牢東西,甚至會用力地踢腿想站起來走路……儘管這些動作看起來很莫名其妙,不過,它們都是新生兒與生俱來的特有動作——其實是就反射作用。
  • 寶寶總愛抓耳朵,是正常行為還是疾病信號?專家教你來識別
    不久前,有寶媽向我們提出了建議,希望我們可以科普下小寶寶為什麼總愛抓耳朵?可能不少爸爸媽媽也都發現過,小寶寶有時候特別喜歡不停地去抓自己的小耳朵,躺著抓、玩著抓、哭著抓,有事沒事兒就抓,更有寶寶會自己把耳朵揪得通紅甚至抓出了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正常的嗎?還是寶寶生病嗎?需要去看醫生嗎?
  • 寶寶耳朵體溫多少度算正常值
    許多有小寶寶的家中,都是提前準備一個專用型的耳溫槍,便於隨時隨地可以精確測量小寶寶的人體體溫,防止小寶寶出現體溫異常後不可以及時處理。一般 用耳溫槍檢測的小寶寶的耳溫,所獲得的檢測結果全是較為精確的。那麼,寶寶耳體溫多少算一切正常?
  • 給寶寶掏耳朵講究多,你造嗎
    寶寶跟大人一樣,耳朵的耵聹腺也會有分泌物,俗稱「耳屎」。寶寶分泌耳屎可能堵塞外耳道,也會影響衛生,甚至會讓寶寶不自覺得亂撓耳朵。可由於寶寶外耳道小,耳朵皮膚嬌嫩,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幫寶寶清理耳朵了。寶寶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 寶寶經常抓耳朵,多半是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
    孩子出生以後,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了寶媽的心,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很喜歡抓耳朵,吃奶的時候抓,睡覺的時候抓,哭的時候也抓,哭的時候也抓,甚至有些時候還會把耳朵抓得通紅。所以說寶寶僅僅是好奇抓耳朵,這個時候寶媽就不要擔心了,因為對寶寶的成長不會造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