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旁長了一個「孔」,媽媽好奇擠擠,醫生搖頭:安排手術吧

2020-12-05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國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也有很多不好的舊觀念逐漸被廢棄,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讓人注意的地方,對人們現在的生活繼續產生影響。有些孩子的耳旁可能會出現一個小洞,這在以前被叫做"聰明孔",是古人對孩子寄予的希望,但其實按照現代科學來解釋的話,這是一種天生畸形,又叫做耳前瘻管。

案例

小明的耳朵上一直有一個小孔,常年照顧小明的奶奶稱之為"聰明孔",一直認為是孩子以後會聰明的象徵,所以也就沒有跟小明的爸媽說,但是有一天卻被小明的媽媽看到了,媽媽好奇用手去擠了一下,小明哭著告訴媽媽:"奶奶說這個是聰明孔。"但是小明的媽媽卻以為奶奶老糊塗了,便沒有理會小明,繼續擠壓小孔,竟然從裡面擠出了一些白色分泌物,過了一會之後,小明的耳朵又腫又紅,意識到不對的小明媽媽立馬將小明送到了醫院耳科。

到了醫院之後,小明媽媽了解到原因,原來這個是因為自己好奇伸手擠壓耳前瘻管,醫生給孩子消炎之後,搖搖頭,說:"安排手術吧!"小明媽媽後悔不已。

分析

聰明"孔"該去擠壓嗎?

1、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耳前瘻管的位置一般在耳朵眼部分,可能是因為孩子都耳朵發育不全而導致長了小"孔",平時是不會有什麼特殊症狀的,如果這些小孔在平時會出現一點點的瘙癢,應該及時清理乾淨,但是如果用手去擠壓的話,會產生疼痛並且分泌出一些分泌物,而更加容易導致孩子得炎症,接下來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要直接做手術。

2、耳前瘻管的危害

單純的耳前瘻管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如果會長期分泌出分泌物並且在表面形成了膿腫,就會影響到孩子,就有必要進行手術切除了,而且有耳前瘻管的部分是沒有皮膚保護的,耳前瘻管的區域更加容易導致觸發炎症,一定要避免相關的地方受到感染。

早發現,早預防,為孩子健康護航

1、保護好小孔

對於單純的耳前瘻管是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但是父母切記不要擠壓或者故意碰觸,因為手上常常會帶著大量的細菌,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局部細菌感染,並且同時要做好局部清潔,沒有皮膚保護的耳前瘻管非常容易感染,而且還要注意保持小孔的潔淨,對小孔進行消毒,清理掉排出來的分泌物。

2、提高孩子免疫力

經常帶著孩子進行鍛鍊跟運動,並且進行全面的均衡膳食,加強孩子的飲食營養,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跟免疫力,讓孩子能夠遠離炎症,遠離疾病,當孩子有耳前瘻管病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還有特別是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清淡,少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對孩子身體的傷害。

總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誰都有可能犯錯,但是父母們一定要知道的是,孩子不是大人,不會進行自主選擇,孩子的安全跟健康其實是掌握在家長的手中的,而且家長也不要一錯再錯,任何容易輕視忽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在不懂的情況下要請教專業的醫生,這樣才能夠真正為孩子的健康起到作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奶奶說耳朵上的小孔是「富貴命」,寶媽的好奇一擠,害娃連夜入院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個媽媽都喜歡細細端詳自己的孩子,對這個十月懷胎,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來到自己身邊的小寶寶有著無限的溫柔和好奇。應該有很多寶媽,都在自己孩子耳朵上發現過一個「小孔」,還聽老人說過,這個孔是「耳倉」,左耳囤財,右耳囤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新生兒耳朵上有小孔,奶奶見狀笑稱「富貴命」,醫生痛批太愚昧同事小胡上個星期剛生完寶寶,是個女兒,一家人都對這個「小千金」十分疼愛。
  • 2歲孩子耳朵長「小洞」,媽媽好奇捏了幾下,醫生:準備動手術
    很多媽媽經歷了懷孕的辛苦,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但是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照顧好嬰兒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寶寶耳朵邊上的小孔。有一些老人認為耳朵邊有小孔預示著富貴吉祥,但這些都沒有科學的依據。老人家看到孩子耳朵邊上有孔會忍不住摸一下,並且誇一下孩子長得好。
  • 天生就有耳前一個小瘻管,擠一擠更健康或者是一切了之
    有部分人出生的時候耳前有一個小孔,百姓給它起了一個接地氣的中國名字:「富貴孔」。說長了這個東西的人有富貴命,日後肯定了不得。國人總是習慣把自己異常於他人之處冠上一個吉祥如意的稱呼。「富貴孔」真實學名是先天性耳前瘻管。
  • 寶寶耳朵邊上長小孔,寶媽好奇之下一擠,卻不想引發了嚴重後果
    寶媽們在感嘆生命奇蹟的時候,總是會好奇寶寶身體上的所有部位,但是別忘了,好奇心也會造成嚴重後果。寶寶耳朵邊上長小孔,寶媽好奇心驅使擠了幾下這不,寶媽小齊就犯了這個錯誤。小齊是90後新手寶媽,對待寶寶的事情上是處處用心。前幾天,小齊發現兒子耳朵邊上有一個小孔,這是怎麼回事?
  • 寶寶耳朵上長「小洞」,寶媽好奇擠了一下,結果把孩子送進手術室
    迎接寶寶的出生的那一刻,媽媽及家人都是無比喜悅的,在接下來照顧寶寶的日子裡,媽媽也是無比的細心。不過,對於手新媽媽來說,會遇到好多不懂得的地方。小惠的兒子有5個月大了,有一天,發現兒子的耳朵上長了個小孔,聽老人說這個小孔是富貴吉祥的徵兆,可是沒有幾天,寶寶耳朵的小孔是越來越明顯了,小惠忍不住去按住,稍微擠了一下。結果,剛擠完,寶寶就哭得厲害。帶寶寶去醫院後,結果醫生說是前耳瘻擠不得,要給寶寶手術,這可把小惠嚇了一身的冷汗。2歲孩子長「小洞」是怎麼回事?
  • 寶寶耳朵旁邊有個小孔,媽媽好奇擠了一下,卻把孩子送進了手術臺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看到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絕對是他們最快樂的一件事。可是有很多家長卻對育兒知識缺少了解,因此存在很多誤區。就比如說有的孩子在耳朵上會有一個小洞,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管這個叫做「聰明孔」,這樣的寶寶無比聰明,非常的有福氣,可真的是這樣嗎?表姐家的寶寶球球在剛出生的時候,就發現在他的左耳朵上面有一個非常小的洞洞。表姐的婆婆說,這是孩子的「聰明孔」,這孩子長大一定非常有福氣。表姐對這個小洞也好奇,於是有事沒事就經常用手去摸一摸這個小洞。
  • 寶寶耳朵長「小孔」有智慧?「孔」的秘密,醫生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能看到有些新生兒生下來耳邊會有一個小孔。老人們稱之為「智慧孔」,這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關於小「孔」的秘密,即使醫生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其實這是因為耳廓組織發育不全形成的耳前瘻管
  • 還在相信老人說孩子耳朵上有小孔不愁吃喝,別「傻」,不是一回事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很多孩子耳朵旁有個小孔,很多老人都把這當做未來大富大貴的象徵,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富貴孔」,都說這個孔能吸財,有這個小孔的人都會不愁吃喝。小麗的兒子耳朵上也有這樣一個小孔,爺爺奶奶都說這是富貴的標誌,她雖然不相信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麼,最近4歲的兒子總是擠那個小孔,睡覺的時候更是非常頻繁的去抓它。
  • 孩子耳朵上有這種「孔」,家長要多留個心眼,別傻傻以為是好事!
    明明媽媽以為這就像粉絲一樣擠出來就好了,但是沒想到在擠完之後的第二天,耳朵上小洞那個地方居然就紅腫發炎了。她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檢查之後,明明媽媽才知道原來這個小洞叫做耳前瘻管,因為已經感染了,所以要進行手術,孩子這麼小就要動一次手術,明明媽媽心裡特別難過。
  •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寶寶耳朵旁長小孔,媽媽要正確應對 很多媽媽生娃後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對寶寶的身體情況十分熟悉。寶寶身上有異常,媽媽都能很快發現。最近有一位寶媽問育姐:「我發現寶寶耳朵旁有一個小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應對呢?」今天育姐就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孩子耳朵上小孔不能亂摸,各個部位也是這樣,否則就會釀成大禍
    雖然說現在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是萬般呵護的,但是總有一些地方他們是會疏忽的。比方說說今天我們就要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小明,他今年已經三歲了,其他都是非常健康的,可是有一天他去親戚家玩兒親戚抱著他坐在腿上,突然間摸到他的耳朵,發現耳朵邊上有一個孔。
  • 準媽媽懷孕8個月時發生意外——子宮破裂,胎兒被「擠」進腹腔
    懷孕8個月時,產婦突發子宮破裂,胎兒被「擠」進腹腔裡,母子兩人命懸一線。其中詳情,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子宮破裂真危急,胎兒被擠腹腔裡;命懸一線母子倆,萬幸及時去求醫。通過詢問病史,醫生了解到她有2次剖腹產史,2年前因宮外孕做了右側輸卵管切除術。醫生通過B超,發現其右側宮角處羊膜囊明顯向外突,嬰兒右下肢突入其中,懷疑孕婦存在子宮破裂的危險。「情況危急,需要馬上安排進入急診通道!」醫院超聲科副主任焦巖說。產科安排綠色通道開展剖腹產手術。打開孕婦腹腔的瞬間,在場的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只見孕婦羊膜囊完全破裂,胎兒及胎盤已經全部在腹腔內。
  • 孩子耳朵上的小孔,是福氣的象徵?「耳前瘻管」有多少媽媽不知道
    就像孩子的耳朵上面有一個小孔,很多人對這個東西都不是太了解,老年人常把他叫做倉眼。有很多老年人認為孩子耳朵上長這種小孔是福氣的代表,甚至他們把它叫做富貴孔或者聰明孔,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前倉藏糧,後倉藏糠,耳朵稜上藏衣裳,這說明孩子的命非常好,是有福氣的人。
  • 擠痘痘時,產生的白色條狀物是啥東西?醫生:別亂擠,2招可去除
    臉上長痘痘是很困擾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們來說,臉上長出了痘痘嚴重影響面部的美觀,有很多的痘痘還很疼,這時很多女生就會想要把痘痘擠掉,在擠痘痘的時候,會發現痘痘裡面會擠出白色的條狀物,這樣的條狀物是什麼東西?
  • 唐山豐南一患者五臟六腑「擠」進了胸腔(圖)
    他肚子裡的五臟六腑有一部分被擠進了胸腔裡,以至於肺臟被擠「沒」了一側,憋得他喘不過氣來,險些造成生命危險,幸虧唐山市協和醫院普外二科專家及時為他做了巨大膈疝腹腔鏡下修補手術,才挽回一命。據悉,這項腹腔鏡下巨大膈疝修補手術的成功開展在唐山尚屬首例,在省內也居於領先水平。  在普外二科主任張鳳新詳細的詢問下,王大伯回憶起20年前曾遭遇過一次嚴重車禍傷及到了胸腹部。
  • 母乳的擠取方法(組圖)
    媽媽要按照循序漸進的步驟慢慢手動使用吸奶器,要由慢到快。當吸奶器使用完畢後,必須進行熱水浸泡或用微波爐消毒。手工擠乳法準備擠奶媽媽坐在椅子上,把盛奶的容器放在靠近乳房的地方。擠奶的技巧媽媽用拇指、示指擠壓乳房,擠壓時手指一定要固定,握住乳房。最初擠幾下可能奶水不下來,多重複幾次就好了。
  • 擠痘痘時的白色條狀物究竟是何物?醫生:千萬別擠!教您3招來去除
    說起擠痘痘,我首先需要提醒:面部的痘痘不能隨便擠!要知道,醫學上有一個面部「危險三角區」的概念,所謂「危險三角區」是指鼻下口周這一部位,這一區域血管豐富,且有不少血管通向大腦,一旦該區域有損傷或感染,可以把細菌及其毒素傳到腦子,發生腦膜炎或腦膿腫!
  • 聰明孔?耳朵上的小孔到底是什麼?-耳朵,聰明孔,生科醫學 ——快...
    老人家們常說「前耳倉有米,後耳倉有糠」,小時候就是因為這個被外婆抱在懷裡到處向別人炫耀。我的耳朵上就有針樣的小孔,老人說那是聰明孔,好吧,事實上咱並不聰明,但總希望她們說的是真的。
  • 「米粒」變「天眼」是惡性腫瘤 遇面部可疑腫物莫亂擠
    「米粒」變「天眼」原來是惡性腫瘤  醫生提醒,遇面部可疑腫物莫亂擠  遇到面部腫物千萬別大意。(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喬軍偉,圖文無關)  實力醫生講科普  醫學指導/廣州中青年實力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黃志權教授  看見臉上有個疙瘩就想擠?「手欠」一族當心了,有可能你手下碰到的不是粉刺,而是惡性腫瘤!
  • 孩子的耳朵上出生就有小孔,其實是這個,醫生提醒要注意
    孩子出生後耳朵上就有一個小孔晴晴在出生後,耳朵上就有一個小孔,家裡的長輩們說這個小孔叫做「倉眼」,說晴晴將來長大不愁吃不愁穿,家人們知道是這種情況感覺都很好,也沒有怎麼在意。媽媽發現有分泌物擠壓出現腫脹但是最近晴晴的媽媽發現,孩子耳朵的這個小孔,經常會分泌出白色的物質,而且聞起來還很臭,晴晴的媽媽以為應該就是和痘痘什麼的一樣,可能是孩子上火了,於是就幫孩子去擠,想著只要把裡面的白色物質全都擠出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