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國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也有很多不好的舊觀念逐漸被廢棄,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讓人注意的地方,對人們現在的生活繼續產生影響。有些孩子的耳旁可能會出現一個小洞,這在以前被叫做"聰明孔",是古人對孩子寄予的希望,但其實按照現代科學來解釋的話,這是一種天生畸形,又叫做耳前瘻管。
案例
小明的耳朵上一直有一個小孔,常年照顧小明的奶奶稱之為"聰明孔",一直認為是孩子以後會聰明的象徵,所以也就沒有跟小明的爸媽說,但是有一天卻被小明的媽媽看到了,媽媽好奇用手去擠了一下,小明哭著告訴媽媽:"奶奶說這個是聰明孔。"但是小明的媽媽卻以為奶奶老糊塗了,便沒有理會小明,繼續擠壓小孔,竟然從裡面擠出了一些白色分泌物,過了一會之後,小明的耳朵又腫又紅,意識到不對的小明媽媽立馬將小明送到了醫院耳科。
到了醫院之後,小明媽媽了解到原因,原來這個是因為自己好奇伸手擠壓耳前瘻管,醫生給孩子消炎之後,搖搖頭,說:"安排手術吧!"小明媽媽後悔不已。
分析
聰明"孔"該去擠壓嗎?
1、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耳前瘻管的位置一般在耳朵眼部分,可能是因為孩子都耳朵發育不全而導致長了小"孔",平時是不會有什麼特殊症狀的,如果這些小孔在平時會出現一點點的瘙癢,應該及時清理乾淨,但是如果用手去擠壓的話,會產生疼痛並且分泌出一些分泌物,而更加容易導致孩子得炎症,接下來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要直接做手術。
2、耳前瘻管的危害
單純的耳前瘻管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如果會長期分泌出分泌物並且在表面形成了膿腫,就會影響到孩子,就有必要進行手術切除了,而且有耳前瘻管的部分是沒有皮膚保護的,耳前瘻管的區域更加容易導致觸發炎症,一定要避免相關的地方受到感染。
早發現,早預防,為孩子健康護航
1、保護好小孔
對於單純的耳前瘻管是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但是父母切記不要擠壓或者故意碰觸,因為手上常常會帶著大量的細菌,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局部細菌感染,並且同時要做好局部清潔,沒有皮膚保護的耳前瘻管非常容易感染,而且還要注意保持小孔的潔淨,對小孔進行消毒,清理掉排出來的分泌物。
2、提高孩子免疫力
經常帶著孩子進行鍛鍊跟運動,並且進行全面的均衡膳食,加強孩子的飲食營養,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跟免疫力,讓孩子能夠遠離炎症,遠離疾病,當孩子有耳前瘻管病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還有特別是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清淡,少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對孩子身體的傷害。
總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誰都有可能犯錯,但是父母們一定要知道的是,孩子不是大人,不會進行自主選擇,孩子的安全跟健康其實是掌握在家長的手中的,而且家長也不要一錯再錯,任何容易輕視忽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在不懂的情況下要請教專業的醫生,這樣才能夠真正為孩子的健康起到作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