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99%家長都會犯的錯誤,您還在傷害寶寶嗎?

2021-01-13 福座

夏日炎炎,室內和室外的溫度差別大,身體調節能力相對較弱的小寶寶,很容易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面對寶寶發燒,許多媽媽會有各種擔心,常常會做出各種的錯誤判斷,寶寶發燒常見有哪些誤區,寶寶發燒有哪些禁忌,寶寶發燒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聽福座專家給您講解!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趕緊帶著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常常是虛驚一場。那麼寶寶體溫高,難道就是發燒了嗎?



  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所以發熱的孩子不一定是發燒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覺發熱不舒服,媽媽可以先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後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當然,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可以最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溫度(正常體溫為36℃--37℃)。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寶寶發熱的分度目前尚不統一,目前大多數都採用以下標準:

  37.5℃~38℃為低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0.4℃為高熱

  40.5℃以上為超高熱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可是關於發燒最常聽到的流言的就是,發高燒可能把寶寶的腦子燒壞,某某家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把腦子燒壞了。



  事實:其實燒壞腦袋的並不是單純的發燒,而是由於寶寶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體溫高於42℃時,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





  由於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寶寶出現發燒時體溫會經常反彈,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事實: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因此,當藥力逐漸減弱,體溫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並需要再次治療。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發熱才會消失。



  寶寶生病了,不分青紅皂白立馬風風火火送醫院,進行藥物或者輸液治療。





  孩子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燒的處理措施也不盡相同。如果你的寶寶不到三個月,只要體溫高於38℃,就應該去醫院。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尤其是新生兒期間(0~28天),10%以上的發燒是嚴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腦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又很不完善,容易導致嚴重後果。1~3個月大的孩子的發燒,很大部分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引起,但也有較大比例是細菌感染所致。家長自己在家無法判斷風險的大小,最好也要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去。


  三個月以上的孩子,可在家觀察,判斷孩子精神狀態,如果孩子還有勁玩,會跟大人互動,那說明精神還不錯,可利用物理降溫給寶寶退燒,體溫超過38.5度及時給寶寶服用退燒藥。如果覺得自己心裡沒底,或者寶寶精神不好時,還是早點上醫院吧。






  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發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寶寶發燒時,有些父母會把他們裹得嚴嚴實實,再蓋幾層厚厚的被子,希望能儘快把汗給「逼」出來,這種做法是不妥的。人在發燒時本就感到不適,應該儘可能地將熱氣散出去,而不是捂在裡面。



  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慾,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小兒發熱後消化不良,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膩食物,如炸豬排、油煎饅頭、奶油蛋糕、羊肉等。在炒蔬菜時也不宜放油太多。油膩食物妨礙小兒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慾減退、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感冒後多喝水、多休息都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多飲水、多排尿,最好是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這時也可給予寶寶愛喝的果汁、湯汁甚至飲料等,只要能幫助寶寶補充更多液體,多多排尿,就有助於降溫和排出體內毒素。


  有的媽媽認為寶寶發燒是受了涼,為了幫助寶寶發汗,就給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的小衣服,小寶寶的臉被憋得通紅,捂得太多太厚,不利於皮膚散熱。如果外界環境已經較高了,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持續高熱甚至危及生命。





  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裡,敲成小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淨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福座小編提醒:寶寶體溫在38.5度以下的時候,媽媽們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法為寶寶降溫,當溫度高於38.5度時,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藥物治療,並配合物理降溫。如寶寶體溫超過24小時持續高溫,應該立即採取就醫措施,確保寶寶的健康!

  福座是山東首家高端、專業的月子會所,秉承「愛心呵護生命,專業守護健康」的服務理念,率先建立了月子行業服務標準。福座是中國保健協會母嬰保健科研基地,連續多年被評為「山東省家庭服務誠信先進單位」,成立7年以來,已經為2000餘名新媽媽提供了品質的月子生活。


新三板掛牌母嬰護理機構

證券簡稱:福座母嬰

證券代碼:835167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法你用對了嗎?這些錯誤的方法,很多家長還在用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燒可能是令寶媽最著急的一件事情了。說實在的,寶寶發燒之後,媽媽可能整夜整夜的都會睡不著覺,不停地用手去擦試他額頭的溫度,這時就會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來幫寶寶。但是對於物理降溫的方法,家長們真的用對了嗎?
  • 寶寶發燒超過38度能不能吃退燒藥?這些用藥誤區,您真的了解嗎?
    其實發燒是症狀並不是疾病,只要家長了解發熱的原因,正確處理妥當就可以了,另外發熱也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現在天氣炎熱,人的體溫都會跟著氣溫一起上漲,當然寶寶的體溫也是會跟著上漲的,媽媽們千萬不要誤認為是發燒哦,貿然退燒也是會給寶寶帶來危害的,那麼,寶寶體溫達到多少度才需要用藥呢?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99%的家長都做錯了!
    6.洗澡、飲食、運動後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後,其體溫在38~38.5℃之間,應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不宜遽然診斷為發燒。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 寶寶睡覺不能犯的10個錯誤你知道嗎?
    哄寶寶睡覺對於很多的爸媽來說,真的是世紀難題,每天都要想方設法,費盡腦細胞才能讓寶寶入睡。哄睡絕非易事,寶寶的睡眠過程的照料也是難之又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的爸爸媽媽在哄睡、睡眠時用錯了方法,結果適得其反,寶寶不僅沒有睡好,還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的傷害。下面小編整理出了幾種常見的錯誤方法,寶媽們要記得繞開噢!
  • 闢謠,在育兒的道路上,有10個傷害寶寶健康謠言,您中了幾招?
    自從寶寶出生以後,會各種書,看這種有關於科學育兒的書,有時候也會犯一些錯誤,這些您有中招嗎?第一招 寶寶拉綠色的便便是嚇著了?對嗎肯定不對的 : 穎寶剛出生頭一個月,因為第一次當媽媽,各種焦慮,寶寶在15天時候,拉綠色的便便,穎寶姥姥說,是被嚇著了,用農村的各種掃經啊,第二天依然還是這樣,第三天去了醫院,化驗了大便,是正常的,醫生告知 ,配方奶粉一般含鐵過高,寶寶的腸胃蠕動比較慢,不吸收,造成的 綠色便便,可以換奶粉或者服用一些益生菌 。回家到家換掉了配方奶,大便逐漸正常、。
  • 摘要:寶寶發燒需要著急看醫生嗎?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
    最近很多地方的兒科門診都出現了爆棚的現象,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寶寶是因為發燒來看診的,有的醫院不堪重負已經停了兒科急診服務,家長帶寶寶看門診也會覺得很憋屈,因看病的寶寶太多,看診要等很長時間。那寶寶發燒需要著急看醫生嗎?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歡迎參考:2015年底,寫給那些正在被」寶寶發燒「困擾的家長1.寶寶為什麼會發燒?
  • 寶寶發燒莫慌,這些物理降溫方法用起來!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看著孩子發燒難受,家長會想方設法給寶寶降溫,而面對多種多樣的降溫方式,往往又會覺得難以抉擇。那麼,兒童發燒可以採用哪些物理降溫方法?需要注意些什麼?採用物理降溫後孩子還用去醫院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下面這幾種方式是比較常見的科學物理降溫方法,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下哦!
  • 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寶寶發燒怎麼辦
    原標題: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生病是媽媽最擔心的事情了,尤其發燒處理不當,會引起小兒高熱驚厥,那麼寶寶37度算不算發燒呢?如果達到37度,媽媽如何做才能避免寶寶高燒呢?下面,小編就和您一起來了解下。
  • 照顧寶寶最常犯的錯誤!
    當您照顧寶寶時,是否發現自己「明明就照書上作,卻還是有哪裡不對勁?」其實,不管是餵奶、擠奶、洗澡、換尿片或是和寶寶玩耍,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小技巧,也就是婆婆媽媽口中的「經驗談」。
  • 寶寶發燒後,家長最常用的這幾種退燒方式都是錯的,別再害孩子了
    寶寶一發熱家長就開始用溫度計量體溫,確定是發燒了,就開始給吃藥,但發現吃完藥後寶寶溫度還是沒有降下去,於是又開始用酒精擦拭身體...還有很多家長手忙腳亂一會這樣處理一會那樣處理,這樣反而處理不好這種情況。
  • 寶寶發燒別盲目捂汗 三個錯誤可危及孩子性命
    媽媽最怕寶寶生病了。寶寶的身體很敏感,抵抗力不夠強,稍稍不注意都會引起感冒發燒。如何應對寶寶發燒,媽媽們一定要備上幾招,不能亂了陣腳。那麼,寶寶發燒如何處理?   臨床中發現許多年輕的媽媽不懂護理常識,面對寶寶發熱,手足無措,往往不分析寶寶發熱原因,就急著給孩子吃退熱藥。
  • 寶寶發燒了,捂汗來退燒科學嗎?
    每當小孩發燒的時候,老一輩的人經常說「吃點退燒藥捂捂汗就好了」,那麼幼兒發燒真的可以捂汗嗎?專家指出,對於發燒的小寶寶而言,裹著被子捂汗是有一定風險的,很可能會造成捂汗綜合症。過於保暖、捂悶過久容易引起寶寶缺氧、大汗、脫水,嚴重的還會出現高熱驚厥、呼吸、循環衰竭等常見急症。所以寶寶發燒的時候,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適當的少穿一些衣服反而有利於退燒。如果孩子是低燒的話,可以使用溫水擦拭身子等物理降溫的方法。
  • 發燒寶寶如何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寶寶如何合理使用退燒藥?秋冬季節,發燒的寶寶多了起來,也讓很多爸爸媽媽揪心煩惱。對於退燒藥,家長們總會有很多疑問,就讓藥師來詳細科普下寶寶退燒藥的合理使用。
  • 孩子發燒了,這些錯誤的退燒方法99%的媽媽都做過,你知道嗎?
    寶寶發燒,每個家長都遇到過,都會很緊張孩子的身體。
  • 「科學養育」這9個錯誤家長經常犯,會影響寶寶睡眠!
    睡眠對於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非常關鍵,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還能夠幫助寶寶增強記憶力、創造力等。可是家長們卻經常做一些影響寶寶睡眠質量的事情,妨礙寶寶生長發育。如何讓寶寶擁有優質睡眠?需要避免以下幾個錯誤!
  • 寶寶發燒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近來,各大醫院兒科門診人滿為患,連給打吊針、補液的孩子、「舉杆子」的家長都沒地兒站。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
  • 寶寶發燒,這4種物理降溫才真的有效!
    家長們一碰到寶寶生病的問題就非常不淡定,手忙腳亂的,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讓寶寶立馬降溫。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物理降溫手段,尤其是老一輩的,一直覺得用酒精擦拭身體是物理降溫的最佳手段。但是可不是所有的物理降溫都有用哦,甚至沒有處理好的話還會加重寶寶的病情。那麼寶寶發燒,爸爸媽媽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
  • 39.5℃以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媽媽們記得收藏
    原標題:39.5℃以下寶寶發燒處理方法,媽媽們記得收藏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餵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我兒子一歲前有幾次感冒發燒都是用這種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鐘,最長的一次捂了一個半小時,我的手都麻了,才見兒子頭上冒汗。所以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 寶寶發燒,37-40℃不同溫度的護理辦法
    粉哥導讀:冬季寶寶愛生病,屢屢出現感冒發燒。孩子一發燒爸爸媽媽就會十分著急,有的媽媽會在第一時間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吃退燒藥也要看寶寶發燒的體溫情況,接下來粉哥就告訴各位家長,寶寶發燒怎麼辦,不同的體溫的處理辦法。
  • 寶寶發燒:正確判別假髮燒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  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髮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式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